- 年份
- 2024(7361)
- 2023(10725)
- 2022(9294)
- 2021(8705)
- 2020(7726)
- 2019(18094)
- 2018(17857)
- 2017(34786)
- 2016(18660)
- 2015(21365)
- 2014(21497)
- 2013(21143)
- 2012(19713)
- 2011(17650)
- 2010(17348)
- 2009(16081)
- 2008(16021)
- 2007(14229)
- 2006(11977)
- 2005(10547)
- 学科
- 济(78947)
- 经济(78860)
- 管理(51182)
- 业(49886)
- 方法(41891)
- 企(40926)
- 企业(40926)
- 数学(37028)
- 数学方法(36558)
- 贸(23428)
- 贸易(23419)
- 易(22744)
- 财(20377)
- 农(20000)
- 中国(17990)
- 学(16693)
- 业经(15203)
- 地方(14659)
- 制(13087)
- 务(13013)
- 财务(12972)
- 财务管理(12935)
- 农业(12933)
- 企业财务(12142)
- 理论(12020)
- 和(11687)
- 融(10987)
- 金融(10984)
- 技术(10915)
- 环境(10758)
- 机构
- 大学(272333)
- 学院(270272)
- 济(114016)
- 经济(111868)
- 管理(104065)
- 理学(90602)
- 研究(90550)
- 理学院(89622)
- 管理学(87932)
- 管理学院(87450)
- 中国(66336)
- 科学(56689)
- 京(56558)
- 农(49547)
- 财(49403)
- 所(46307)
- 业大(43692)
- 研究所(42453)
- 中心(42195)
- 财经(40276)
- 农业(39741)
- 江(39582)
- 经(36568)
- 经济学(35379)
- 北京(34884)
- 范(33513)
- 师范(33044)
- 院(32855)
- 经济学院(32274)
- 州(31115)
- 基金
- 项目(185744)
- 科学(144921)
- 基金(135489)
- 研究(130669)
- 家(119788)
- 国家(118863)
- 科学基金(100840)
- 社会(81944)
- 社会科(77760)
- 社会科学(77736)
- 省(72368)
- 基金项目(71586)
- 自然(67614)
- 自然科(66080)
- 自然科学(66055)
- 自然科学基金(64855)
- 划(61721)
- 教育(60972)
- 资助(57044)
- 编号(52221)
- 重点(42415)
- 部(41795)
- 成果(41498)
- 发(39746)
- 创(38718)
- 科研(37113)
- 创新(36342)
- 课题(35674)
- 教育部(35524)
- 计划(35507)
- 期刊
- 济(115112)
- 经济(115112)
- 研究(73062)
- 学报(46394)
- 中国(45435)
- 农(43002)
- 科学(40532)
- 财(38974)
- 管理(36226)
- 大学(34771)
- 学学(33001)
- 农业(29475)
- 教育(23868)
- 技术(23834)
- 融(20841)
- 金融(20841)
- 经济研究(19646)
- 财经(19451)
- 业经(18686)
- 贸(18230)
- 问题(16840)
- 经(16708)
- 业(16515)
- 国际(15899)
- 统计(14007)
- 版(13509)
- 技术经济(13500)
- 商业(12852)
- 世界(12667)
- 理论(12290)
共检索到384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彬 明元鹏 陈伟光
美国在不同时期分别对日本和中国挑起贸易摩擦,实施贸易保护政策,更多是基于中日两国对其霸权地位的威胁。贸易逆差只是大国引起贸易摩擦的表面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守成国与崛起国之间的权力之争,尤其体现为高科技领域上的竞争;同时,引起贸易摩擦也是守成国转移国内矛盾的重要方式。由于中日两国政治地位差异,与美国政治关系不同,本国市场纵深不同,中、日两国应对贸易摩擦时也采取了不同的策略;而全球产业链的变化决定了两次贸易摩擦对世界经济的溢出效应也不同。面对贸易摩擦,我们要坚持深化改革,实现高水平开放,提高金融系统应对风险的能力,保证经济增长;充分利用广阔的国内市场,深化周边经贸合作,通过"一带一路"不断深化区域合作;在政治层面,中美双方应维护对话合作机制,保持政策弹性、扩大政策空间、增进两大国互信,共同建设更有包容性的国际秩序,超越争霸思维,减少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
贸易摩擦 守成国 崛起国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肖志敏 杨军
利用GTAP模型分别模拟分析2018年初中美贸易摩擦的长期和短期经济影响,结果发现,中美两轮贸易加税全部实施,短期内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会减少约295亿美元,美国对世界逆差减少257亿美元,中国对世界顺差增加108亿美元。此外,中国实际GDP、福利和就业率分别下降0.37%、503亿美元和0.52%;美国分别下降0.28%、515亿美元和0.38%。长期来看,中美宏观负面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均会得到缓解。在产业影响方面,中国弱夕阳产业、新兴产业部门分别在两轮贸易摩擦中受到较大冲击,农业部门普遍受益,夕阳产业部门影响不大,其中电子设备和机械设备等新兴产业产出均下降1.14%。美国农业、夕阳产业在两轮贸易摩擦中负面影响较大,其中油菜籽和植物纤维产出分别下降17.9%和14.3%。总体而言,中美贸易摩擦对双方都带来较大冲击,而且其影响会随着摩擦的升级而扩大。
关键词:
贸易摩擦 关税 GTAP模型 经济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跃生 马相东 杨丽花
中国加入WTO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迅速进入全面加剧阶段。对于中美双边贸易争端的原因,我们认为,过分强调某一单方面原因不足以获得对中关贸易摩擦问题的全面认识,甚至导致片面性;只盯住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而忽略贸易摩擦的普遍性,也不利于认识贸易摩擦的必然性和历史阶段性。因此,分析中美、日美贸易摩擦的异同,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一般性与特殊性,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中美、日美 贸易摩擦 贸易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柳剑平 张兴泉
本文通过对1995~2009年间中美、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进行统计上的比较,结合中美、中日贸易摩擦的状况,进一步证实产业内贸易水平与贸易摩擦之间的反向关系。产业结构的差异对中美、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均消费差异、产业规模差异以及经济外向度差异与两者产业内贸易呈负相关,而对华FDI与两者产业内贸易呈正相关,但影响的强弱则大有区别。只有缩小中美两国之间的产业结构差异,才能有效提高中美产业内贸易水平,并逐步减少中美贸易摩擦。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产业结构 贸易摩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政宁 史新鹭
中国是美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因此,中美贸易摩擦将对中美两国经济和贸易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应用动态GTAP模型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美两国宏观经济和各部门的影响。研究发现,同基准情景相比,从各部门产出看,在短期内,中国农产品和轻工业会受到正面影响,其余部门会受到负面冲击;美国肉类、采掘、食品、纺织、重工业、通信和服务部门会得到促进,其余部门会受到抑制。长期来看,除农产品部门外,中国其余部门会受到正面冲击;除通信部门外,美国各部门产出的变化与其短期相似。总体而言,不论在短期还是长期,中国经济增速、出口和进口的下降幅度均高于美国,这表明贸易摩擦对中国的负面冲击更大。
关键词:
动态GTAP模型 贸易摩擦 基准情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侯俊军 王耀中
基于对日美、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状况的回顾,本文提出在贸易摩擦中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利用贸易摩擦推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借鉴日本贸易谈判应对经验,抵制贸易摩擦给人民币升值和资本市场开放带来的压力,更多地运用世贸组织等多边贸易摩擦解决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
纺织品贸易摩擦 比较 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春明
日美之间贸易摩擦的具体涵义即指在双方的贸易关系中,由于日方贸易顺差的扩大和美方贸易逆差的增加而导致的贸易冲突和争执。战后至6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对日本的贸易曾出现巨额的顺差,几乎垄断了日本的对外贸易,比如1946年,美国对日本的出口和进口分别占日本进出口总额的97.4%和74.8%。但是,从60年代中期起,美国对日本的贸易开始出现逆差,而且是每况愈下,相反,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则急剧增加。1965年,日本方面的顺差仅为4.4亿美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文娟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与美国在贸易的发展速度以及增长幅度得到非常迅猛的增长。然而从中国与美国建立贸易关系之后,两国的贸易关系就在摩擦与曲折中不断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美两国的贸易摩擦更加严重。中美双方贸易摩擦的焦点主要为贸易赤字、反倾销、技术壁垒等。中国经济的发展将因中美贸易摩擦而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化解中美贸易摩擦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基于直接投资的角度,分析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特征,对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摩擦的关系及影响进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直接投资 中美贸易摩擦 技术壁垒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囝
中美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国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资源条件及消费水平等各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两国发展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然而近年来,美国持续的贸易逆差却使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在某种特定背景下,它可能会成为中美政治经济恶化的触媒。因此,分析中美贸易现状,探究贸易摩擦出现的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并对以后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加以预测,这对维持良好的中美政治经济关系、改善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中美贸易摩擦 摩擦原因 贸易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向明
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明显升级。8月2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式发布声明,考虑对301项下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税,税率从10%提升至25%,中国商务部立即作出回应,"将不得不作出反制,以捍卫国家尊严和人民利益,捍卫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捍卫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修昔底德陷阱"已难避免,中美贸易争端已开始。中美贸易对两国举足轻重,贸易争端极大可能导致双输的结局。美国虽然不能获得收益,但可以增加中国的改革成本,进而遏制中国生产率提升。也就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超,徐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贾中正
中美经贸关系错综复杂,相互依存,经过多年发展,基本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大格局。据统计,中美货物贸易规模已由本世纪初的700亿美元大幅攀升至2016年的约5800亿美元;2016年双边服务贸易额超过1100亿美元,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000亿美元。截至2017年6月底,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