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3)
- 2023(1766)
- 2022(1326)
- 2021(1286)
- 2020(961)
- 2019(2055)
- 2018(2021)
- 2017(3499)
- 2016(1899)
- 2015(2073)
- 2014(1955)
- 2013(1857)
- 2012(1779)
- 2011(1596)
- 2010(1661)
- 2009(1394)
- 2008(1361)
- 2007(1216)
- 2006(1084)
- 2005(997)
- 学科
- 济(5583)
- 经济(5576)
- 业(4814)
- 土地(4690)
- 管理(3875)
- 农(2892)
- 企(2798)
- 企业(2798)
- 资源(2749)
- 学(2632)
- 农业(2063)
- 地(2027)
- 耕(1968)
- 问题(1924)
- 耕地(1883)
- 中国(1788)
- 方法(1662)
- 制(1553)
- 业经(1515)
- 财(1431)
- 地方(1334)
- 数学(1272)
- 数学方法(1253)
- 服务(1210)
- 环境(1189)
- 经济学(1106)
- 教育(1048)
- 发(997)
- 生态(997)
- 制度(968)
- 机构
- 学院(25961)
- 大学(25273)
- 研究(10591)
- 管理(9593)
- 济(8740)
- 经济(8509)
- 中国(8316)
- 理学(8112)
- 农(8065)
- 理学院(7959)
- 管理学(7802)
- 管理学院(7759)
- 科学(7546)
- 农业(6451)
- 京(6054)
- 业大(5868)
- 所(5669)
- 研究所(5275)
- 中心(4895)
- 江(4395)
- 农业大学(4356)
- 省(4118)
- 院(4021)
- 资源(3981)
- 财(3941)
- 范(3893)
- 师范(3865)
- 科学院(3762)
- 北京(3744)
- 州(3219)
共检索到39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彦
如果说耕地红线关乎粮食安全的"量"的问题,那么,耕地的健康问题则是关乎粮食安全的"质"。当前,我国已进入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新阶段,守护好18亿亩耕地,说到底是要保护好耕地健康的生产能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郧文聚 梁梦茵 汤怀志
提升耕地质量,已成为当今耕地保护的重要内容,但提升耕地质量的途径与措施却仍在探索中。笔者以为,提升耕地质量,关键在于建设健康产能。"二调"数据反映的耕地产能问题耕作条件差,稳定性不强。"二调"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耕地灌溉条件总体不高,有灌溉设施的耕地9.1亿亩,比重为45.1%,无灌溉设施的耕地1.1亿亩,比重为54.9%。同时,现有耕地中有相当数量耕地受到中、重度污染,更有一定数量的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锐
本文认为,耕地“非粮化”应对制度的完善,须在既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基础上,区别对待常态与应急状态下的粮食安全保障要求、不同类型的耕地、不同类型的既有“非粮化”情形,力求精准施策,妥当平衡粮食安全与耕地权利人利益及地方产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观点仅供探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瑞 吴克宁 张小丹 冯喆
研究目的:探寻适合中国新时代耕地产能评价的新理论与方法,界定耕地健康产能内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河南省温县验证。研究方法:基于"需求—功能—维度—要素—指标"理论框架,构建耕地健康产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算法、"1+X"累加模型法、图层叠加法定量评价耕地健康产能。研究结果:(1)温县耕地产能和耕地健康诊断结果地域分异特征明显,以青峰岭为界,北部耕地产能和健康状况较南部好;(2)耕地健康产能整体状况良好,乡镇间差异明显;(3)耕地健康产能结果更多取决于耕地健康诊断,主要受耕地生产环境和耕地系统弹性影响。研究结论:耕地健康产能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有应用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涵 陈伟强 郧文聚
近几年,国家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不断推进,逐步向建设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新格局的目标迈进。不过,客观分析当前我国在耕地保护方面,着实还面临许多新问题,如耕地退化、板结、污染等,严重威胁着耕地的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探讨耕地健康问题,探索科学管理耕地、保持耕地健康的方法与措施,很有必要。
关键词:
法律法规 占补平衡 耕地数量 耕地系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强 严金明 赵烨
现阶段,社会各界在关注耕地土壤肥力与综合生产力的同时,也普遍开始重视土壤自净能力、生态功能、生产的农产品品质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健康的土壤-健康的食品-健康的人群"的理念已得到各界的普遍认可。因此,从资源(耕地自然质量与生产能力)与环境(土壤环境)相结合的角度,综合诊断耕地健康状况,探索建立改善耕地健康状况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晶 廖宇波 赵维全 孔祥斌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亟须加强耕地健康管护研究,即通过对耕地健康概念的界定和辨析,提出构建耕地健康管护的思路,在耕地健康科学技术突破、部门协同、政策融合与转型等方面进行部署,为落实耕地保护“长牙齿”的硬措施提供思路。
关键词:
相关思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石飞 杨庆媛 王成 江娟丽 胡蓉
耕地休耕制度是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立足于探索耕地休耕空间配置的内涵和技术方法,以此解决因休耕地错配而导致休耕的效率和效益受损问题。以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国家第一批休耕试点的贵州省松桃县为例,采用基于休耕目标的耕地健康综合评价法诊断识别休耕地,并按照休耕要求优选休耕地。结果表明:(1)广义上的耕地休耕空间配置的内涵本质,就是将休耕规模、休耕区域、休耕时序和休耕技术模式进行优化组合,实现对休耕地的“定量、定位、定序、定术”宏观调控。(2)休耕区域空间布局的重要基础是基于耕地健康综合评价的休耕地诊断识别,耕地健康程度由耕地质量目标和耕地产能目标共同决定;休耕区域空间布局的核心内容是空间约束,以集中连片作为主要约束条件。(3)松桃县耕地健康程度一般,休耕潜力较大且旱地明显比水田休耕潜力大,适度休耕为主、优先休耕为辅。(4)水田休耕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部、西部和南部乡镇,旱地休耕区域全县皆有分布,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乡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苏浩 吴次芳 李雪银
研究目的:探索建立耕地系统健康诊断理论方法体系,为准确判别区域耕地系统健康状态和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调查法和定性分析法。研究结果:(1)耕地系统健康是指当构成耕地系统内部因子或系统外部的水平方向因子和垂直方向因子受到干扰时,系统能够维持稳定的生产能力、维持能力和恢复能力。(2)耕地系统健康与突变理论的运行机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突变理论为构建耕地系统健康诊断框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当构成耕地系统各因子受到干扰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时,耕地系统将有序运行,则耕地系统处于健康状态。反之,系统的各因子发生突变超出阈值范围,系统处于无序状态,则耕地系统处于非健康状态。(3)基于“要素特征—作用机理—阈值测算—系统诊断—调控策略”的耕地系统健康诊断理论框架体系,是测算区域耕地系统健康水平和诊断健康状态的基本逻辑。研究结论:耕地系统健康问题是因耕地系统构成因子的突变引发,突变理论能够有效解释耕地系统变化机理和健康状态,本文构建的耕地系统健康诊断理论框架体系,完善和丰富了耕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理论体系。
关键词:
耕地系统健康 耕地保护 突变理论 诊断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金有 仇季梅 王长志
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好土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吉林省大安市为应对新时期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在构建新增耕地土壤健康环境上,采取了源头阻控、过程监控、结果审控等一系列管理措施,杜绝外源污染物质侵入土壤,确保新增耕地粮食安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品秋
上世纪90年代初,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许多新兴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当时人们一提起空中乘务员、出租车司机、酒店服务生、记者、导游等有着特殊服务对象的职业,就会联想到高薪、体面、稳定等令人羡慕的字眼。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变化,那些一度让人趋之若鹜的"金饭碗",如今已风光不再,有些甚至沦为求职者避之唯恐不及的"泥饭碗"。空中乘务员当年:地位、收入堪比明星如今:勉强算得上中等收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左春红
聂于刚和朱萧一同从乡下老家出来给人打工,干过不少工种。这一次,他俩运气还算好,被一个航运老板看中,雇他俩开船运货,月薪也很高。朱萧很是兴奋,说自己只要攒下一年的工钱,就可以回去订婚了。聂于刚也总算松了口气,以后的每月都能按时给读大学的弟弟寄生活费了。这天,聂于刚和朱萧运完一批服装正要返回,却被十几个游客给挡住了,这些人来自外地,身背摄像机、相机,还拿着一些奇奇怪怪的器材。他们指点着河中心的一座小岛屿,说是想去那儿,要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