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
- 2023(13)
- 2021(6)
- 2020(5)
- 2019(12)
- 2018(15)
- 2017(22)
- 2016(5)
- 2015(15)
- 2014(17)
- 2013(19)
- 2012(17)
- 2011(10)
- 2010(13)
- 2009(26)
- 2008(9)
- 2007(7)
- 2006(5)
- 2005(3)
- 2004(9)
- 学科
- 审计(68)
- 济(63)
- 经济(63)
- 土地(30)
- 各类(23)
- 管理(23)
- 业(21)
- 学(21)
- 经济学(18)
- 经济责任(18)
- 责任(18)
- 中国(17)
- 企(17)
- 企业(17)
- 农(15)
- 方法(15)
- 问题(13)
- 制(11)
- 国家(11)
- 家(11)
- 数学(10)
- 数学方法(10)
- 划(9)
- 技术(9)
- 农业(8)
- 地方(8)
- 业务(7)
- 体(7)
- 体制(7)
- 法(7)
- 机构
- 学院(121)
- 大学(114)
- 济(58)
- 经济(56)
- 研究(48)
- 审计(46)
- 中国(44)
- 管理(43)
- 理学(39)
- 京(38)
- 理学院(37)
- 管理学(34)
- 管理学院(34)
- 南京(28)
- 中心(23)
- 江(23)
- 局(22)
- 省(21)
- 财(20)
- 所(19)
- 会计(18)
- 农(18)
- 州(18)
- 市(16)
- 经济学(16)
- 科学(15)
- 经(15)
- 经济学院(15)
- 财经(15)
- 院(15)
共检索到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建设占用土地的规模越来越大,土地征收、供应审批、土地资源专项资金收支、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及相关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随之增加,保护耕地的任务也十分严峻。国家日益重视土地保护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针对我国经济建设占用土地规模迅速扩大、人多地少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向真 段曼曼
随着政府扶贫攻坚力度的不断加大,审计机关也及时跟进,不断加大对相关项目资金的审查监督力度,以加强和规范扶贫资金管理,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扶贫政策尽快落地。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审计署2013~2017年发布的有关扶贫资金审计的公告,从审计内容、审计方式、审计覆盖范围、审计发现问题和及时性五个方面分析了扶贫资金审计的问题演化,同时剖析了其演化原因。从资金安全、反腐力度、行政追究以及制度完善等方面分析了扶贫资金审计的问责效果,并提出改进和完善扶贫资金审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扶贫资金 精准扶贫 政府审计 问责效果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根据《审计署2001年审计技术基础建设工作计划》,审计署组织有关专家对审计署计算机技术中心、审计署驻南京特派办、天津市审计局等单住送审的28个审计软件进行了评审。经过专家组测试,评审委员会审查,并报审计长办公会批准,下列18个软件通过评审。本刊根据审办计发[2001]137号文件和各申报单位的申报材料整理下表,仅供参考。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采访李锋副特派员,经历了两次,一次是与长沙办金融审计处的同志们座谈时,他作为分管领导,以补充发言的形式,评价了他曾直接领导的爱将;一次是采访李建新特派员时,她提出最好采访一下李锋副特派员,因为他曾是金融处处长,担任副特派员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家义审计长在2008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表示,2008年1至11月份,全国共审计和调查10.4万多个单位,审计署开展了对4名省部长的经济责任审计,有64名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和226名其他人员的问题被移送司法纪检监察机关。公共财政的用途需要监管,审计以查找问题为目的,契合人们的心理需求。但每年查找出来的问题似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世仪 方祖荫 夏弘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郑石桥 陈丹萍
问责机制是应对机会主义的措施,审计是问责机制的重要要素,其基本功能是问责信息保障,问责主体还可以将问责机制中的其他权限配置给审计,从而在审计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扩展出审计的辅助功能。审计主体多样化的原因是问责主体多样化,审计业务类型多样化的原因是问责内容多样化,而审计权限差异化的原因是由于委托人在构建问责机制时给不同主体的权力配置不同。
关键词:
委托代理 机会主义 问责机制 审计本质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始终把结果运用作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通过创新结果运用形式,改进结果运用方法,实现了经济责任审计与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机结合,为加强领导干部监督管理、促进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雷俊生
审计问责作为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其边界反映着审计机关与国家治理需要之间的功能适配程度,具有动态性、模糊性和相对确定性等特点。现有的人民利益边界观和财政资金边界观,属一维界定,对审计问责的重点和参与治理的范围不能给予必要回应,制约着审计问责的功能输出。高效的国家治理,需要审计问责构建一个由财政性资金维度、公共利益维度所组成的"弥散型"的二维边界区域,以实现问责范围视觉化、问责力度精细化、问责治理协同化。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问责 边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雷俊生 马志娟
审计问责是国家治理的工具之一,它有利于加强政府责任、实现国家良治。任何实现良治的国家均有一套良好的问责制度作为保障。许多国家的审计法规对审计问责作出了具体规定。国家治理的功能需求与审计问责的供应不足是一对矛盾。为了缓解甚至消除这对矛盾,不仅需要扩大问责范围、完善参与机制、拓展问责方式以拓宽审计问责参与国家治理的广度,而且需要强化机制问责、完善绩效问责、构建风险问责以拓展审计问责的深度,同时还需要整合问责资源、创新问责方式、完善问责立法以加大审计问责的力度。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审计问责 国家审计 国家良治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郑石桥
中国式的跟踪审计历史不长,但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理论上和实践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理性地选择跟踪审计。从机会主义和问责需求的视角探究如何理性选择跟踪审计分析表明,采用跟踪审计是有条件的,机会主义行为严重、问责需求强烈和审计资源充裕是三个主要的前提,离开这些前提,跟踪审计可能不一定是理性选择。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兆东
通过分析环境机会主义行为的产生和控制,认为环境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和污染容忍度的下降产生了环境问责需要,问责需求产生环境审计。收集环境投资、水环境治理和能源消耗数据,分析其与相关环境审计结果公告之间的关系,发现环境保护的投资问责驱动环境部门的预算执行审计,水环境污染及治理问责驱动水环境审计,节能减排的问责需求驱动节能减排审计,验证了环境审计由环境问责需求产生和变迁的理论构想。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科学准确评价领导干部权力行使及其政绩的重要抓手。南通市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三责联审"监督机制,是全面、科学考核评价领导干部,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基础,是将干部监督管理的触角同步拓展到领导干部权力行使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婧 熊琴琴
一、引言国家审计对象是国家审计机关直接作用的对象,也称为国家审计客体,它回答的基本问题是"国家审计审计谁",主要的问题是"国家审计审计什么单位",这是国家审计理论构建不可回避的问题。各国审计法规都对国家审计对象进行了界定,理论界也从不同视角探讨了国家审计的对象,但由于国家审计对象的界定服从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