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68)
- 2023(10348)
- 2022(8822)
- 2021(7853)
- 2020(6799)
- 2019(15656)
- 2018(15064)
- 2017(28756)
- 2016(16056)
- 2015(17759)
- 2014(17720)
- 2013(17567)
- 2012(16302)
- 2011(14764)
- 2010(14719)
- 2009(13677)
- 2008(13618)
- 2007(12409)
- 2006(10629)
- 2005(9291)
- 学科
- 济(66438)
- 经济(66370)
- 管理(44063)
- 业(43287)
- 企(34061)
- 企业(34061)
- 方法(33740)
- 数学(30502)
- 数学方法(30266)
- 财(18592)
- 农(18493)
- 贸(18474)
- 贸易(18473)
- 易(18088)
- 中国(16194)
- 学(14943)
- 业经(13421)
- 出(12760)
- 农业(12376)
- 地方(11907)
- 制(11372)
- 务(11007)
- 财务(10988)
- 财务管理(10957)
- 企业财务(10324)
- 技术(10057)
- 环境(9770)
- 银(9541)
- 银行(9480)
- 融(9128)
- 机构
- 大学(237326)
- 学院(235158)
- 济(97696)
- 经济(95859)
- 管理(88514)
- 研究(80364)
- 理学(77490)
- 理学院(76587)
- 管理学(75217)
- 管理学院(74797)
- 中国(58834)
- 科学(52914)
- 农(51571)
- 京(48971)
- 业大(42792)
- 财(42716)
- 所(42487)
- 农业(41561)
- 研究所(39270)
- 中心(37054)
- 财经(34983)
- 江(34811)
- 经(31934)
- 经济学(31060)
- 北京(29891)
- 范(28962)
- 经济学院(28613)
- 师范(28508)
- 院(28313)
- 农业大学(28001)
- 基金
- 项目(164440)
- 科学(127899)
- 基金(120284)
- 研究(111192)
- 家(108569)
- 国家(107688)
- 科学基金(90349)
- 社会(71533)
- 社会科(67968)
- 社会科学(67942)
- 省(64637)
- 基金项目(64458)
- 自然(60925)
- 自然科(59581)
- 自然科学(59557)
- 自然科学基金(58559)
- 划(55282)
- 教育(51361)
- 资助(48687)
- 编号(42871)
- 重点(37539)
- 部(36437)
- 发(34909)
- 创(34290)
- 成果(33543)
- 计划(33114)
- 科研(32849)
- 创新(32178)
- 教育部(30511)
- 国家社会(30224)
共检索到330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桂芳 杨玉珍
从理论上讲,城镇化进程应是农村人口转移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城市人口与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的过程。然而,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减少的同时农村建设用地不减反增,农村建设用地粗放利用、浪费严重。2013年末,城镇化率达53.7%,然而5亿亩建设用地中村镇建设用地占3.7亿亩,城市建设用地占1.3亿亩,村镇建设用地是城市建设用地的2.85倍。由此可见,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巨大空间是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玉珍
以行为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调研、访谈河南省城市近郊、城市远郊共996户农户,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微观层面宅基地禀赋效应、农户个体特征、农户认知的锚定心理、农户的现状偏见、未来状态的不确定性厌恶以及群体社会性特征对闲置宅基地退出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农户年龄负向影响宅基地退出,农户兼业程度、受教育程度正向影响宅基地退出;禀赋效应抬高农户宅基地主观估价,负向影响宅基地退出;农户的现状偏见、不确定性厌恶、关注负面事件的锚定心理负向影响宅基地退出。群体内从众、示范、攀比效应以及利他、互惠行为双向影响宅基地退出。针对研究结果,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应进行政策引导与解读,消除不同主体认知偏差。注重宅基地退出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整理、农民安置、就业、子女教育、社保及落户政策的衔接,解决宅基地退出后的连带问题。
关键词:
农户 宅基地退出 影响因素 政策衔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晏志谦 孙锦杨 李建强
[目的]分析农户分化背景下宅基地退出方式选择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农户分化背景下,非农收入越高和非农就业越多的农户更愿意选择完全退出进城居住方式;宅基地完全退出激励政策、令农户满意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政策以及有效的土地流转政策明显会提高其完全退出的意愿;农户对宅基地持有期限的预期和对产权安全的认知与其选择完全退出方式正相关,而是否愿意改变农民身份对于农户选择宅基地退出方式的影响并不显著。[结论]为有序引导农户完全退出宅基地进城居住,应根据农户需求的差异性,合理引导不同分化程度的农户选择合适的宅基地退出方式;制定合理的相关激励措施,促进已具有进城意愿和条件、分化程度高的农户完全退出宅基地;加强土地流转工作,有效解决进城农户土地流转担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永才 李沐芸 宋珂 刘卫柏 郑爱民
在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宅基地制度变迁路径的基础上,基于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选择整体分析视角,运用IAD延伸决策分析模型探析影响农户参与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的因素。围绕参与农户个人与家庭特征、政策与市场环境、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选择变量、改革认知等四类变量,利用浏阳市调研数据采用Logistic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受这四类变量的共同影响与作用。其中,农村住宅数量对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发挥关键性的决定作用。提出在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改革过程中,要加大政策和舆论宣传,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合理规范使用有偿使用费用,营造公平公正社会环境,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荣耀 叶兴庆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引发了对农村宅基地优化配置的政策考量。本研究利用重庆市梁平区、四川成都市温江区和四川泸州市泸县716个农户的微观数据,在农户乡城人口流动宅基地处置决策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对农户的宅基地处置选择及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研究表明,有偿退出超过流转,成为农户宅基地处置的首要选择;相对于流转,男性、受教育水平较高、承包地退出和距县城较远的农户更倾向于选择有偿退出宅基地;农户对于宅基地有偿退出和流转有着不同的决策考量,在农户个人特征、家庭规模、宅基地使用情况、农地依赖、产权认知、所在村地形和区位因素方面有着不同的体现。在进一步的探索中,应坚持农户自愿为前提,明确宅基地有偿退出和"三权分置"的政策指向群体,完善相关配套制度设计,拓宽试点内容,为农户提供多元选择。
关键词:
城镇化 宅基地 有偿退出 流转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苗 陈银蓉 孙帅
宅基地整理要因地制宜,重在体现农民意愿。以山东省高庄街道办事处123户农民的入户调查为基础,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项logistic回归方法,对农民上交闲置宅基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给予农民一定的经济补偿前提下,66.02%的农民愿意退出闲置宅基地;影响农民退出宅基地的因素包括:农民打工收入比重、村内公共服务设施、目前生活状况满意度、在本村居住年数、乡村企业数、家庭年总收入、房屋结构、劳动力比重、被抚养人口数、户主年龄、家庭拥有的社会保障措施和房屋已使用年限,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关键词:
闲置宅基地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山东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兆林 杨庆媛 骆东奇
研究目的:宅基地退出工作能否顺利推进与退地补偿息息相关,研究宅基地退出中农民差异性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服务决策。研究方法:基于重庆市890份农民实地调查数据,应用多元离散选择模型(Logit)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1)传统农区的农民更愿意选择货币补偿;城乡结合部(街道办)的农民更愿意选择安置补偿;农民修建补偿选择率总体偏低,区位差异并不明显;(2)农民货币受偿意愿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家庭主要成员是否定居城镇、非农务工收入、新居住地适应性;(3)农民安置受偿意愿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农房是否自住、退地补偿是否有截留、村基础设施状况;(4)农民修建受偿意愿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农房造价、农房是否新建、退地补偿是否有截留;(5)影响农民受偿意愿的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同一因素可能对农民选择受偿意愿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没有一个自变量同时对三个因变量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应针对农民受偿意愿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实行产异化的补偿措施,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传统地区,强化村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现金补偿力度。对于经济较为发达、区位条件较好的城乡结合部地区,应加大安置补偿力度,以保障退地农民的居住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栗滢超
基于河南省农村宅基地实地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主要是通过农户家庭特征、宅基地特征、个体特征等方面的传导,对农户收入、就业、生活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其中家庭特征对宅基地有偿退出影响最大,其影响力为0.58;可测指标中,个体特征中的年龄越小、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城市的喜好程度越高与家庭特征中的家庭劳动力结构越偏向非农业、家庭农业收入占比越低越能促进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基于此,建议有针对性地依据家庭特征开展农户技能培训,探索分类型、多样化宅基地有偿退出路径;依据区域不同发展水平,分时序推进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
关键词:
宅基地 有偿退出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兆林 欧玲 王敏 朱婉晴 周欣悦 杨先平
[目的]农村经济社会的转型,必然导致农民阶层的分化,不同阶层的农民退地决策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这是理论界对宅基地退出决策研究长期忽略的问题。[方法]构建分析框架,结合的重庆调查,应用初步与改进B-Probit估计模型,定量分析农民阶层分异的宅基地退出决策的影响因素。[结果](1)农民阶层异化明显,且不同阶层的农民退地目的存在较大差异,农民退地决策是由退地前后成本、收益与风险共同决定。(2)村庄贫弱阶层农民中,自变量家庭主要成员是否定居城镇、是否打算改善居住环境、是否需要改善现有社保水平对因变量该阶层农民退地决策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自变量年龄、房屋结构、是否具有宅基地祖产观念对因变量该阶层农民退地决策产生显著负向影响。(3)非农兼业阶层农民中,是否有多处宅基地、子女教育是否存在问题、退地复垦政策是否稳定对因变量该阶层农民退地决策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因变量房屋造价、房屋是否新建、宅基地是否位于城镇规划范围、宅基地是否家庭主要财产、退地补偿发放是否不及时、退地补偿金额是否偏低对因变量该阶层农民退地决策产生显著负向影响。(4)脱离农地阶层农民中,因变量房屋造价、房屋是否新建、宅基地是否位于城镇规划范围、退地补偿发放是否不及时对因变量该阶层农民退地决策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结论]针对各农民阶层退地效益偏好不同,实行差异化的退地复垦补偿对策,以稳妥的推进宅基地退出复垦工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静 于战平 李卉
在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基于静海县王口镇及独流镇14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不同类型农户的生计方式及其对宅基地的态度、宅基地利用现状以及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农户退出意愿普遍偏低;二是小农兼业阶层和村庄贫弱阶层对土地依赖性较强,宅基地退出中涉及生计模式的转变,其宅基地退出成本要高于其他阶层;三是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因素有现有工作造成不便、城镇房价太高、居住楼房的生活成本高、户主年龄及宅基地退出应获取的补偿。基于以上结论,不同类型农户宅基地退出中利益诉求不同,建议政府制定差异化的宅基地退出方案以满足不同利益主体的退地需求。
关键词:
土地经济 退出意愿 影响因素 宅基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发超
农村宅基地闲置部分科学有序的退出是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的重要途径,而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直接关系到农户退出宅基地的积极性。选取闽南地区3个地市内21个自然村作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法获取研究数据,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测度各因子对闽南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系数。结果表明:(1)闽南地区农户中有意愿退出宅基地的比例约为30%;(2)农户退出宅基地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户主受教育水平、家庭年总收入、生活环境、农业收入比重、职业培训情况、家庭宅基地面积、住房成新度、家庭总人数、退地政策了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闫啸 李录堂 牛荣
有关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的研究由于区域选择、模型方法、测量方式或具体研究内容的不同,研究结论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为厘清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及其效应,推动宅基地有序退出,在纳入18篇实证文献、137个效应值、78 934个独立样本进行Meta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因素强度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是否存在异质性及异质性来源。结果表明:农户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非农收入占比、宅基地确权、所在地距县城距离及是否在城镇购房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年龄、家庭年收入、宅基地面积及是否在城镇购买住房在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方面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随时间变化作用强度也在变化,且不同区域影响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因素作用程度不同,应当根据地区差异对农村宅基地退出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引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述 郭贯成 孙昊
文章基于2018—2022年江苏省6754户的农户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空间特征,采用Logistic和门槛模型剖析风险承载力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在划定宅基地退出分区的同时提出因地制宜的治理方案。结果表明:(1)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农户意愿有正向作用。(2)风险承载力对农户意愿存在双门槛效应。(3)结合农户意愿空间相关性与风险承载力门槛效应,确定核心优选区、重点改革区、重点调节区、适度改革区和综合改革区。其中,淮安、宿迁为核心优选区,农户意愿空间集聚,风险承载力适中,应为改革示范区;连云港、扬州与泰州为重点改革区,应强化地区联动,促进农户意愿的空间扩散;南通作为重点调节区,应防范农户意愿的回流效应;南京、镇江、常州、无锡与苏州为适度改革区,应加强政策引导,提升农户意愿;徐州、盐城为综合改革区,需完善农村保障机制,加强风险承载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秀智 丁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发超
农村宅基地闲置部分科学有序的退出是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的重要途径,而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直接关系到农户退出宅基地的积极性。选取闽南地区3个地市内21个自然村作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法获取研究数据,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测度各因子对闽南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系数。结果表明:(1)闽南地区农户中有意愿退出宅基地的比例约为30%;(2)农户退出宅基地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户主受教育水平、家庭年总收入、生活环境、农业收入比重、职业培训情况、家庭宅基地面积、住房成新度、家庭总人数、退地政策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