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32)
- 2023(5648)
- 2022(5068)
- 2021(4669)
- 2020(4156)
- 2019(10036)
- 2018(9912)
- 2017(19377)
- 2016(10836)
- 2015(12329)
- 2014(12695)
- 2013(12822)
- 2012(12176)
- 2011(11037)
- 2010(11141)
- 2009(10542)
- 2008(10652)
- 2007(9832)
- 2006(8381)
- 2005(7530)
- 学科
- 济(48270)
- 经济(48227)
- 管理(28146)
- 业(27609)
- 方法(25289)
- 数学(22814)
- 数学方法(22641)
- 企(21376)
- 企业(21376)
- 贸(15002)
- 贸易(15001)
- 易(14714)
- 农(13286)
- 财(13106)
- 出(11869)
- 中国(11692)
- 学(10020)
- 地方(9188)
- 农业(8558)
- 口(8412)
- 出口(8408)
- 出口贸易(8408)
- 业经(8372)
- 制(7968)
- 和(7147)
- 务(7083)
- 财务(7067)
- 财务管理(7041)
- 企业财务(6561)
- 理论(6545)
- 机构
- 大学(161859)
- 学院(159720)
- 济(68911)
- 经济(67500)
- 管理(60323)
- 研究(53739)
- 理学(51837)
- 理学院(51228)
- 管理学(50358)
- 管理学院(50059)
- 中国(40600)
- 京(34017)
- 科学(33168)
- 财(31246)
- 农(29535)
- 所(27911)
- 研究所(25366)
- 中心(25265)
- 财经(25020)
- 业大(24953)
- 江(24742)
- 农业(23509)
- 经(22676)
- 经济学(22349)
- 北京(21345)
- 范(20893)
- 师范(20697)
- 经济学院(20563)
- 州(19026)
- 院(18796)
- 基金
- 项目(103817)
- 科学(80666)
- 研究(75335)
- 基金(74971)
- 家(65155)
- 国家(64639)
- 科学基金(54427)
- 社会(47299)
- 社会科(44857)
- 社会科学(44840)
- 省(40394)
- 基金项目(39785)
- 教育(35201)
- 自然(34736)
- 划(34226)
- 自然科(33901)
- 自然科学(33889)
- 自然科学基金(33290)
- 资助(31325)
- 编号(31161)
- 成果(25540)
- 部(24008)
- 重点(23463)
- 发(22399)
- 创(21131)
- 课题(21078)
- 教育部(20435)
- 科研(20376)
- 大学(19936)
- 创新(19826)
共检索到234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刁其怀
近年来,农村宅基地闲置问题日益突出,既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现有法律框架下,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范围有限,给解决当前宅基地闲置问题造成一定难度。在此背景下,理论与实务界均提出了构建宅基地退出机制的设想和建议。2015年11月,中办、国办印发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也明确提出要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可以说,"宅基地退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刁其怀
近年来,农村宅基地闲置问题日益突出,既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现有法律框架下,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范围有限,给解决当前宅基地闲置问题造成一定难度。在此背景下,理论与实务界均提出了构建宅基地退出机制的设想和建议。2015年11月,中办、国办印发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也明确提出要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可以说,"宅基地退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桂芳 杨玉珍
从理论上讲,城镇化进程应是农村人口转移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城市人口与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的过程。然而,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减少的同时农村建设用地不减反增,农村建设用地粗放利用、浪费严重。2013年末,城镇化率达53.7%,然而5亿亩建设用地中村镇建设用地占3.7亿亩,城市建设用地占1.3亿亩,村镇建设用地是城市建设用地的2.85倍。由此可见,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巨大空间是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四桂 宋戈 黄善林 陶军德 王萌萌 滕鹏
[目的]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的确定及其利益分配是宅基地能否顺利退出的关键。[方法]基于福利经济学分配论和补偿原理建立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运用比较研究法、模型分析法通过计算各生产要素的边际贡献率确定各相关权利主体的退出补偿范围;权衡宅基地退出过程中投资成本与未来收益,以优化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方案,为宅基地退出公平补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结果]理论上农户的最低补偿额应大于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机会成本,最高补偿额不高于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中农户应分得的宅基地价值与农户退出后的投资风险成本之和;村集体的补偿额应为宅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四桂 宋戈 黄善林 陶军德 王萌萌 滕鹏
[目的]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的确定及其利益分配是宅基地能否顺利退出的关键。[方法]基于福利经济学分配论和补偿原理建立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运用比较研究法、模型分析法通过计算各生产要素的边际贡献率确定各相关权利主体的退出补偿范围;权衡宅基地退出过程中投资成本与未来收益,以优化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方案,为宅基地退出公平补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结果]理论上农户的最低补偿额应大于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机会成本,最高补偿额不高于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中农户应分得的宅基地价值与农户退出后的投资风险成本之和;村集体的补偿额应为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中村集体应分得的宅基地价值;地方政府的退出补偿额应不超过所享受的外部性价值。[结论]基于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确定的各相关权利主体退出补偿范围,从定量角度为宅基地退出公平补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同时顺应了通过市场机制对退出权利主体进行补偿的改革方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勇 包婷婷
基于推拉理论视角,本文构建了农村宅基地退出的驱动力分析框架,揭示了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农村宅基地退出受到推力和拉力两种力量的共同驱动。其中,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推力包括农村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的推力、乡村空间整合与重构的推力、农村宅基地功能变迁的推力、农村宅基地财产权价值实现的推力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演变的推力;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拉力包括新常态下城镇化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的拉力、农村转移人口"离土离乡"的拉力、农户居住生活空间需求层次提高的拉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拉力和宅基地退出相关政策实施的拉力。文章为探索和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完善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宅基地退出 驱动力 推拉理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晏志谦 孙锦杨 李建强
[目的]分析农户分化背景下宅基地退出方式选择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农户分化背景下,非农收入越高和非农就业越多的农户更愿意选择完全退出进城居住方式;宅基地完全退出激励政策、令农户满意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政策以及有效的土地流转政策明显会提高其完全退出的意愿;农户对宅基地持有期限的预期和对产权安全的认知与其选择完全退出方式正相关,而是否愿意改变农民身份对于农户选择宅基地退出方式的影响并不显著。[结论]为有序引导农户完全退出宅基地进城居住,应根据农户需求的差异性,合理引导不同分化程度的农户选择合适的宅基地退出方式;制定合理的相关激励措施,促进已具有进城意愿和条件、分化程度高的农户完全退出宅基地;加强土地流转工作,有效解决进城农户土地流转担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傅介平
当前,农村宅基地利用中普遍存在规模大、面积超标、一户多宅、闲置低效利用以及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农村居民点面积不减反增等一系列问题,加剧了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压力。宅基地退出机制的缺失是目前宅基地利用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建立以激励机制和补偿机制为核心的宅基地退出机制,是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破解"保发展、守红线"两难问题的重要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勇 包婷婷
基于推拉理论视角,本文构建了农村宅基地退出的驱动力分析框架,揭示了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农村宅基地退出受到推力和拉力两种力量的共同驱动。其中,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推力包括农村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的推力、乡村空间整合与重构的推力、农村宅基地功能变迁的推力、农村宅基地财产权价值实现的推力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演变的推力;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拉力包括新常态下城镇化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的拉力、农村转移人口"离土离乡"的拉力、农户居住生活空间需求层次提高的拉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拉力和宅基地退出相关政策实施的拉力。文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宅基地退出 驱动力 推拉理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永才 李沐芸 宋珂 刘卫柏 郑爱民
在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宅基地制度变迁路径的基础上,基于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选择整体分析视角,运用IAD延伸决策分析模型探析影响农户参与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的因素。围绕参与农户个人与家庭特征、政策与市场环境、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选择变量、改革认知等四类变量,利用浏阳市调研数据采用Logistic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受这四类变量的共同影响与作用。其中,农村住宅数量对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发挥关键性的决定作用。提出在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改革过程中,要加大政策和舆论宣传,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合理规范使用有偿使用费用,营造公平公正社会环境,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俞振宁 邱纪东 夏楚瑜
研究目的:梳理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实证研究,基于农户认知角度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检验,促进宅基地退出政策完善和研究发展。研究方法:元分析(Meta-analysis)。研究结果:基于38篇文献、115个效应值、21 559个农户样本,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主要受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控制行为、政策可信度、服务评价、市民化感知和所有权认知的正向影响,同时受到风险预期和祖业观的负向影响;在影响程度方面,行为态度、知觉控制行为、政策可信度相对较强,市民化感知较弱;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欠发达地区的知觉控制行为、政策可信度和所有权认知的影响比发达地区强,而服务评价影响相对较弱。研究结论:建立宅基地退出政策设计、执行、评估、宣传及配套保障的完善流程和分类治理体系;探索多种方式促进宅基地改革与农户祖业观等非正式制度的融合;欠发达地区需更重视农户的资源禀赋状况和宅基地认知水平,发达地区要更注重提升政策执行水平;更多视角的影响因素和异质性来源探索是未来研究重点方向。
关键词:
农户认知 宅基地退出 退出意愿 元分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佯恩
指路村位于成都市郫县北大门,紧邻新都区和彭州市,全村占地面积2989亩,其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606亩,村民528户。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古城遗址位于该村境内,距今已有4700年以上历史,是第二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的特色产业是鸟笼竹编传统手工业和青韭菜种植。从三国时期流传下来的古城竹编鸟笼在该村得到传承和发扬,是全国鸟笼制作四大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文龙 刘璐
农户宅基地的退出意愿会受到农民显性权属意识、隐性权属意识和资源禀赋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显性权属意识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原因可能是农户的从众、好面子等心理会对直接表面的权属意识造成干扰。只有当涉及农户的切身利益时,农户的隐性宅基地权属意识才会表现出来,并且宅基地私有权属意识越强,农户越不愿意退出宅基地。此外,农户的资源禀赋如所在市区的GDP、小区的经济状况、绿化状况、家庭人口特征等对宅基地的退出意愿也具有一定影响。从政策角度讲,确权颁证和还权赋能、良好的城市就业和公共服务、尊重农民的退出意愿,以及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是实现闲置宅基地退出合理有效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权属意识 资源禀赋 宅基地退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娜娜 孙博睿 赵启然 孙小龙
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是缓解城乡用地供需矛盾、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基于宅基地退出试点地区农户调研数据,通过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检验,考察农户未来预期对宅基地退出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积极的预期使农户具有更高的宅基地退出意愿,并对农户退出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农户分化在"未来预期—宅基地退出意愿—退出行为"影响路径中具有调节效应,非农收入占比越高的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对退出行为的正向影响越强,农户将积极的预期转化为退出行为的概率越大。故此,可从稳定农户预期和创造农户宅基地退出的能力及条件入手,稳定农户预期,关注农户就业,鼓励和引导有积极预期、有条件的农户参与宅基地退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佰林 张凤荣 曲衍波 姜广辉 谢臻 蔡为民
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促进闲置宅基地退出与再利用是新时代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运用Citespace工具和文献归纳法,系统梳理宅基地退出与再利用研究热点及发展脉络并剖析未来研究的重点领域。结果表明:(1)伴随农村人口转移和村庄空心化,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与行为研究成为热点,并逐步转向对两者关系及退出满意度的分析;退出机制与模式是宅基地退出研究的核心,当前研究构建了宅基地退出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收益分配机制和保障机制,提炼了典型地区宅基地退出模式及其特征与成效;宅基地有偿退出及退地农户的生计与发展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2)退出宅基地的再利用是"三权分置"下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另一重点研究内容,集中在宅基地再利用方式、模式与途径。其中,再利用方式集中在复耕、复绿及流转后用于产业发展或居住;再利用模式可分为开发模式与组织模式;再利用途径包括指标交易、出租、入股和联合经营等。未来应以服务乡村振兴为目标,聚焦退出宅基地的价值评估、盘活利用模式及再利用效益评价等方面,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关注退地农户生计可持续性与农村社会稳定,为完善宅基地退出与再利用政策体系,推动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