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68)
2023(13222)
2022(11137)
2021(10282)
2020(8708)
2019(19575)
2018(19309)
2017(37316)
2016(19877)
2015(21748)
2014(21194)
2013(20858)
2012(18701)
2011(16438)
2010(15994)
2009(14381)
2008(13636)
2007(11783)
2006(10038)
2005(8169)
作者
(55008)
(46553)
(46020)
(43553)
(28841)
(22463)
(20786)
(18362)
(17535)
(15978)
(15661)
(15298)
(14341)
(14221)
(14067)
(13927)
(13911)
(13605)
(13269)
(13070)
(11394)
(11217)
(10999)
(10693)
(10607)
(10417)
(9987)
(9931)
(9225)
(9208)
学科
(82009)
经济(81923)
(61542)
管理(52940)
(46982)
(40048)
企业(40048)
方法(38737)
数学(35692)
数学方法(35276)
农业(31024)
(23258)
业经(21217)
(19758)
贸易(19754)
中国(19512)
(19444)
(14764)
地方(14528)
(13500)
技术(13190)
(13104)
收入(12247)
(12067)
财务(12030)
财务管理(11994)
环境(11666)
(11506)
企业财务(11301)
(11138)
机构
学院(272092)
大学(267792)
(117393)
经济(115516)
管理(110432)
理学(98043)
理学院(97141)
管理学(95396)
管理学院(94927)
研究(85610)
(65998)
中国(65754)
科学(53444)
(52704)
农业(51156)
业大(49718)
(49384)
中心(42105)
(41644)
财经(40662)
研究所(38327)
(38048)
(37593)
经济学(36288)
经济学院(33352)
农业大学(32696)
经济管理(32452)
(31681)
师范(31239)
北京(31071)
基金
项目(200072)
科学(158822)
基金(149164)
研究(141635)
(131879)
国家(130782)
科学基金(113128)
社会(93813)
社会科(88901)
社会科学(88878)
基金项目(79740)
(78239)
自然(74320)
自然科(72701)
自然科学(72681)
自然科学基金(71397)
(65174)
教育(63505)
资助(59512)
编号(55656)
(44719)
重点(44375)
(43028)
(42517)
成果(41589)
国家社会(40319)
创新(39800)
科研(39367)
教育部(38185)
人文(37679)
期刊
(119015)
经济(119015)
研究(68622)
(67379)
学报(46035)
中国(45830)
农业(45664)
科学(41385)
(36294)
大学(35779)
管理(34756)
学学(34546)
业经(26782)
(24136)
金融(24136)
技术(22338)
(21854)
财经(18815)
经济研究(18133)
问题(17951)
教育(17761)
(16052)
(15047)
农村(14022)
(14022)
农业经济(13759)
世界(13654)
统计(13562)
业大(13265)
科技(13201)
共检索到374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鹏飞  高原  赵凯  
基于宅基地退出试点区安徽金寨县626户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在考虑样本选择偏差和农户异质性基础上,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宅基地退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宅基地退出对农户经营性收入有负向影响,对农户工资性收入和家庭总收入有正向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一方面通过缩小耕地经营面积、提高农业生产成本和减少亩均收入降低其经营性收入,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外出务工人数、提高外出务工时长提升其工资性收入;由于农户工资性收入增加强度大于其经营性收入降低强度,故对其家庭总收入有正向影响;此外,不同教育背景、年龄段农户宅基地退出后收入变化存在差异,因此,应增强宅基地退出就业帮扶政策针对性,宣传宅基地退出政策的增收效应,实施差别化的宅基地退出政策安排。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文璠  刘军华  何雪雯  张永辉  
信贷排斥会降低农户获得金融服务的机会,影响农民增收。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跟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从收入结构的视角考察了正规金融机构信贷排斥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信贷排斥具有显著的收入效应,正规金融的信贷排斥会使农户人均纯收入和人均农业纯收入下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晶  邓大松  吴海涛  
基于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 2015),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准确估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对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收入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确实产生了显著的家庭收入效应,给"参保家庭"带来的收入增加幅度为61. 39%,这为政府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的合理性提供了佐证;(2)经过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处理后"参保家庭"的平均处理效应仅为0. 493,故而使用OLS模型高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因素对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收入的增长作用,大致高估了12%左右。据此本文提出优化养老保险制度、推动收入分配改革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鹏超  朱玉春  
农村水环境长期存在"边治理、边衰退"和地方政府监管乏力问题,通过广泛设立村级河长能促进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的提升吗?基于黄河流域4省份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检验村级河长的设立对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及机制,比较不同流域差异、地理区位及村庄规模下的组群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村级河长的设立能够显著提升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对上游村庄、中小型村庄、近郊村的水环境治理绩效有显著的提升效应,且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村级河长有效治理的深层原因在于村庄内部知识资源、关系资源、动员能力发挥着中介效应,在政府纵向激励问责机制的驱动下村级河长通过资源整合与策略化动员,有效弥补自身治水资源不足的缺陷,避开低绩效陷阱,进而提升河长制在"最后一公里"的政策效应。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鹏超  朱玉春  
农村水环境长期存在"边治理、边衰退"和地方政府监管乏力问题,通过广泛设立村级河长能促进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的提升吗?基于黄河流域4省份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检验村级河长的设立对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及机制,比较不同流域差异、地理区位及村庄规模下的组群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村级河长的设立能够显著提升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对上游村庄、中小型村庄、近郊村的水环境治理绩效有显著的提升效应,且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村级河长有效治理的深层原因在于村庄内部知识资源、关系资源、动员能力发挥着中介效应,在政府纵向激励问责机制的驱动下村级河长通过资源整合与策略化动员,有效弥补自身治水资源不足的缺陷,避开低绩效陷阱,进而提升河长制在"最后一公里"的政策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郭光芝  曾益  
人口流动已进入家庭化迁移为主的阶段,父母随迁后除发挥"随迁保姆"的作用外,也对流动子女产生了其他影响。文章利用2015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借助反事实框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探究了父母随迁对流动子女居留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父母随迁行为可显著提高流动子女在流入地的居留意愿,但这种影响在流动子女内部存在差异,且与父母的特征有关。其中,父母随迁分别对流动范围最大的跨省流动、40~49岁、丧偶、未上过学、无医保的流动子女影响最大,这是子女在经济利益和返回户籍地承担赡养父母责任间权衡后的结果。研究还发现,父亲较母亲在随迁时对子女居留的影响更显著;农业户口不管对随迁父母或流动子女而言,由于其背后的土地收益,均降低了父母随迁对子女居留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胡宏伟  张小燕  赵英丽  
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社会医疗保险和医疗消费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但目前中国仍然缺乏对医疗保险影响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的准确估计。文章基于2011年"中国城乡居家养老服务"调查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估计社会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医疗保险会显著增加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其中,老年人获得医疗保险会平均增加医疗消费约900元/年,城市老年人获得医疗保险后医疗消费约增加1 200元/年,男性老年人获得医疗保险后增加医疗支出约1 000元/年。在估计结果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医疗保险需要与获得的非匹配性等问题,并提出强化基本医保制度底层福利设计等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孙伦轩  赖凯声  
作为一种微观层面的家庭仪式,亲子共餐的式微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数据,运用基于反事实框架的倾向值匹配法探索了亲子共餐对青少年学业成就及发展的影响,并着重比较分离家庭中不同居住状态和迁移范围导致的影响异质性。结果发现:亲子共餐对青少年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认知能力和学业成就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与父母同住以及更大范围的流动能够让这种影响最大化,这为我们从家庭内部的视角理解青少年发展的微观作用机制提供了具体而直接的实证证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晓静  陈哲  刘斐  夏显力  
本文利用陕西、四川两省686户猕猴桃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在采用变异系数法度量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的基础上,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构建反事实框架,实证分析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子技术的重要性依次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套袋技术、无公害农药使用技术、有机肥施用技术;在控制样本选择偏差后,参与电商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参与电商对不同资本禀赋的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促进效应存在差异;参与电商通过提升产品价格预期、提升经济收益水平、提升信息获取能力、追求正向社会评价四条路径来影响猕猴桃种植户的绿色生产技术采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君平  吴国宝  
本文采用2010年我国西部四省的农户调查数据,通过倾向值匹配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分析了母亲水窖项目与农户非农就业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母亲水窖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体现在:第一,使农户家庭本外地非农就业的总人数平均增加0.47人,其中本乡非农就业人数及其中女性人数分别平均增加0.26人和0.12人;第二,使农户家庭男、女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天数分别平均增加115.2天和62.3天。此外,母亲水窖项目对农户家庭女性本外地非农就业总人数、农户外出务工人数及其中女性人数均无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卢小君  
社会融合是农业转移人口迁移过程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关系到其能否有效实现市民化。利用1086名农业转移人口调查数据,在使用基本回归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对就近迁移和异地迁移者的社会融合水平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就近迁移和异地迁移的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融合呈现分层性特征。就近迁移的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融合水平要整体优于异地迁移者,尤其是在心理认同方面的优势凸显,而在经济融合和社会适应层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工作满意度和社会关系网络方面。就近迁移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身份的转变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仇晓璐  陈绍志  赵荣  
为评价贫困地区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效果,本研究基于2014年贵州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独山县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人均收入和人均林业纯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消除混杂因素及样本选择偏差和管理选择问题等的影响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人均收入的效应为0.45%左右,但影响不显著,而对农户人均林业纯收入的效应为2.76倍左右,具有稳健的显著正向影响。与倾向得分匹配法相比,传统的描述性统计分析高估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人均林业纯收入的影响,大致高估了5倍左右。建议进一步深化贫困地区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励农户充分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林业收入可持续增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彩艳  齐振宏  黄炜虹  叶孙红  
为应对化肥施用量居高不下引发的农业面源污染,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虾共养模式应运而生。基于课题组于2018年7~8月在江苏、湖北两省获取的509份样本农户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探讨稻虾共养模式的化肥减量效应是否存在及效应大小。结果表明:(1)采纳稻虾共养模式的农户确实存在显著的化肥减量效应,平均为其减少716.895元/ha,这为政府试图通过推广稻虾共养模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合理性提供了佐证;(2)经过PSM方法处理后采纳稻虾共养模式农户的平均处理效应为-662.364,进一步证实稻虾共养模式的化肥减量效应存在且显著,而OLS模型回归高估了其化肥减量效应。基于此,我们认为稻虾共养模式应得到重点推广,并积极发展村庄中的能人以加强其带头示范作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庆敏  陈利根  龙开胜  
被征地农户的生计问题关系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大局,探讨征地对农户收入变化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国家统计局及国内外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完成的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分别从征地时间和地区差异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了征地政策对农户收入的净效应。结果表明,在未考虑样本征地时间与地区差异的情况下,征地可以显著增加农户收入水平,且被征地农户家庭总收入均值明显提高3 151元,但简单均值对比分析明显高估了征地对农户增收影响效应。从样本的征地时间差异可知,征地对于农户收入的影响效应随时间推移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征地时间周期越长农户增收效应越明显,家庭总收入的净效应从2 632元逐渐提高到5 257元。从样本的地区差异可知,土地征收对于农户收入效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征地对农户收入水平的变化呈现差异性,而东部地区征地对农民的增收效应最为明显,而中西部地区征地并不能明显带来农户收入的增加。为切实提高中西部地区被征地农户收入水平,需要继续进一步完善农地的"三权分置"制度,鼓励闲置土地进行流转,结合农户特征与意愿提供多种形式的就业技能培训,适度提高中西部地区征地补偿标准,采取多元化的补偿安置模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勇兵  王晓伟  符大海  李冬阳  
生产率是一个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文章利用2000-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中企业层面数据,采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分析出口强度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强度与企业生产率之间存在"倒U形"的关系,即企业生产率随着出口强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进一步地,我们考察了出口强度对企业生产率的动态影响,发现"倒U形"的关系仍然存在,但是出口强度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