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28)
2023(14388)
2022(12036)
2021(11238)
2020(9537)
2019(21411)
2018(20993)
2017(40845)
2016(21633)
2015(23594)
2014(23002)
2013(22425)
2012(20371)
2011(18083)
2010(17779)
2009(16040)
2008(15253)
2007(13332)
2006(11468)
2005(9621)
作者
(60716)
(51377)
(50824)
(47958)
(31999)
(24799)
(22870)
(20080)
(19369)
(17694)
(17341)
(16936)
(15932)
(15650)
(15609)
(15497)
(15356)
(15090)
(14563)
(14389)
(12672)
(12421)
(12282)
(11835)
(11679)
(11378)
(11043)
(10999)
(10222)
(10052)
学科
(89813)
经济(89704)
(67223)
管理(58095)
(47449)
(45721)
企业(45721)
方法(40960)
数学(37319)
数学方法(36911)
农业(31303)
(23150)
中国(22956)
业经(22894)
(20742)
贸易(20735)
(20347)
(17137)
地方(16460)
(15984)
技术(14302)
(13383)
(13131)
财务(13094)
财务管理(13060)
环境(12677)
(12597)
银行(12555)
(12457)
企业财务(12416)
机构
学院(299373)
大学(295841)
(128875)
经济(126804)
管理(119891)
理学(106079)
理学院(105004)
管理学(103171)
管理学院(102645)
研究(97223)
中国(74221)
(70277)
科学(60394)
(59119)
(54592)
农业(54573)
业大(53351)
(48163)
中心(46612)
财经(44855)
研究所(44260)
(42127)
(41357)
经济学(39773)
经济学院(36295)
(35700)
北京(35342)
师范(35192)
农业大学(34856)
经济管理(34739)
基金
项目(216832)
科学(172341)
基金(161917)
研究(152909)
(143715)
国家(142242)
科学基金(122615)
社会(101530)
社会科(96164)
社会科学(96139)
基金项目(86687)
(84856)
自然(80766)
自然科(79028)
自然科学(79005)
自然科学基金(77637)
(70593)
教育(68806)
资助(64454)
编号(59615)
(48429)
重点(48387)
(46855)
(46012)
成果(44869)
国家社会(43387)
创新(43065)
科研(42327)
教育部(41414)
人文(40711)
期刊
(135590)
经济(135590)
研究(78777)
(71121)
中国(52204)
学报(51430)
农业(48165)
科学(47236)
(39937)
大学(39838)
管理(39477)
学学(38547)
业经(29033)
(26997)
金融(26997)
技术(23879)
(23456)
财经(21138)
经济研究(20808)
教育(20145)
问题(19651)
(18111)
(16501)
世界(15488)
科技(14762)
业大(14694)
农村(14374)
(14374)
技术经济(14312)
商业(14004)
共检索到420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原  高晨曦  赵凯  
基于宅基地退出试点县安徽金寨的651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工具变量法分析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家庭消费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家庭人口结构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从消费总量来看,宅基地退出对家庭总消费水平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从消费结构来看,宅基地退出对生产性消费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对生活性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家庭人口结构在宅基地退出影响家庭消费中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其中,家庭少儿抚养比在宅基地退出对家庭总消费和生活性消费的提升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家庭老年抚养比的增大加强了宅基地退出对生产性消费的降低作用。最后,提出积极完善宅基地退出与土地流转政策的联动促进、注重保障农户家庭基础消费和加强对宅基地退出农户的再就业支持等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原  高晨曦  赵凯  
基于宅基地退出试点县安徽金寨的651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工具变量法分析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家庭消费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家庭人口结构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从消费总量来看,宅基地退出对家庭总消费水平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从消费结构来看,宅基地退出对生产性消费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对生活性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家庭人口结构在宅基地退出影响家庭消费中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其中,家庭少儿抚养比在宅基地退出对家庭总消费和生活性消费的提升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家庭老年抚养比的增大加强了宅基地退出对生产性消费的降低作用。最后,提出积极完善宅基地退出与土地流转政策的联动促进、注重保障农户家庭基础消费和加强对宅基地退出农户的再就业支持等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贯成  陈盈蒙  
以推拉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利用CLES团队2020年在苏北调研的1012户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Logit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家庭生命周期下影响农户作出宅基地退出选择的重要推力和拉力因素,进一步揭示了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机理。实证结果表明:(1)家庭生命周期是影响农户作出宅基地退出决策的重要因素,按照退出意愿强度大小可排列为:稳定家庭<空巢家庭<抚养家庭<扩大家庭<赡养家庭;(2)老人比、户主受教育年限、农地转出面积占比等因素是影响宅基地退出的重要推力因素,而家庭恩格尔系数、家庭平均年龄和宅基地继承认知是影响宅基地退出的重要拉力因素;(3)不同家庭生命周期的农户家庭选择退出宅基地的推拉力因素也有着显著的差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立珺  吴泽斌  
宅基地使用权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用益特权,具有浓厚的福利性质,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家庭的整体福利水平具有重要影响。从家庭风险承载力的视角探讨了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家庭福利水平的门槛效应,利用2014—2016年CFPS中的3450户样本数据,构建以农户家庭风险承载力为门限变量的门限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宅基地退出与农户家庭福利水平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家庭福利水平的影响程度与影响方向取决于农户家庭风险承载力的大小;(2)家庭风险承载力存在双重门限效应。家庭风险承载力越强,宅基地退出越能促进农户家庭福利水平的提高;家庭风险承载力较弱时,宅基地退出后其家庭福利水平有所降低;(3)家庭风险承载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拥有宅基地面积大小、宅基地退出补偿金额对农户家庭福利水平的提升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风险承载力是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影响家庭福利水平的重要门限变量,政府应以家庭风险承载力作为推动中国农村宅基地有序退出的重要决策因素、政策制定应充分考虑不同农户家庭风险承载力的差异而区别对待。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原  孙鹏飞  赵凯  
探究贫困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路径对于实施宅基地退出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家庭生命周期视角,根据计划行为理论,结合全国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县中唯一的贫困县——安徽省金寨县333份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贫困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路径,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家庭宅基地退出行为影响路径的差异。结果表明:(1)贫困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基本遵循计划行为理论,影响路径包括"行为态度→退出意愿→退出行为"和"主观规范→退出意愿→退出行为",且主观规范是主导因素,行为态度次之,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显著正向影响其退出行为。(2)不同类型家庭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路径不同,其中抚幼养老型家庭和养老型家庭的影响路径与样本总体路径一致,包括"行为态度→退出意愿→退出行为"和"主观规范→退出意愿→退出行为";抚幼型家庭的影响路径仅有"主观规范→退出意愿→退出行为",且其主观规范对退出意愿的影响强于养老型家庭和抚幼养老型家庭。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家庭实施不同的农户宅基地退出激励政策,有效利用农户的社会网络,健全宅基地退出后的配套政策,以及严格落实宅基地退出补偿资金的信息公开和按时支付制度等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孟盼盼  范胜龙  胡勇  
引导农户自愿参与闲置宅基地退出是提高宅基地管理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城乡融合发展为其退出提供了驱动力。基于城乡融合发展和代际效应理论,以福建省建瓯市为例,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农户闲置宅基地退出意愿,并运用Probit模型、IV-Probit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讨城乡融合发展、农户代际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调研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明显,65.77%的农户愿意有偿退出闲置宅基地,追求城市较好的就业发展和公共服务为退出宅基地的主要诱因。人口融合、经济融合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土地融合、社会融合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负向抑制作用。村庄异质性分析表明,人口融合发展对近郊型农户退出宅基地有显著促进作用。代际能调节城乡融合发展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方向,人口融合、经济融合发展正向提高了新生代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土地融合、社会融合发展反向抑制了老一代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因此,为推进闲置宅基地退出工作,提出了统筹管理城市住房指标与农村宅基地指标以优化宅基地管理制度,推动宅基地改革成果转化为发展红利和治理实效,提高农户城市融入能力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傅熠华  
文章实证调查全国农民工农村宅基地退出决策行为,借助Logistic分析,梳理出显著影响其宅基地退出的决策因子:家庭年收入、打工人数、参加新农保人数以及对宅基地保障性的认同度等。在诸决策因子的影响下,农民工基于"正常生活的功利"原则,兼具保障性与激励性考量。参加新农保人数、宅基地保障性之认同突出反映农民工的保障性考量;家庭年收入主要体现农民工的保障性考量;打工人数作为激励性考量,其影响权重最高。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蔡俊   雷蕾   刘道垒   王伟业   项锦雯  
研究目的:探究农民工家庭化迁移对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及城市融入的中介作用,为完善新型城镇化机制和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新迁移经济学理论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利用珠三角6个核心地市的典型调研数据,采用有序Log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假说。研究结果:(1)家庭化迁移显著提升农民工宅基地退出意愿;(2)城市融入4个维度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占比排序为:心理融入>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居住融入,其中,居住融入最弱并呈现“遮掩效应”;(3)不同代际迁移阶段以及宅基地退出模式中,4个维度中介效应呈现次序分异。研究结论:从深化城乡联动改革、健全城市融入机制和公共服务体系、差别化宅基地退出政策等入手,完善新型城镇化机制与宅基地退出政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关江华  黄朝禧  胡银根  
在已有研究农户家庭生计资产和家庭福利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农户生计资产量化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对武汉城市圈典型区域宅基地流转农户家庭的实证研究,分析了宅基地流转对被流转农户的家庭福利影响。运用生计资产量化分析法,研究了被流转农户的家庭生计资产配置,得出农户的家庭生计资产分值,将农户划分为资产缺乏型农户和资产均衡性农户。在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及家庭福利评价框架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宅基地流转对不同生计资产配置的农户家庭福利影响,研究表明,从总体和资产均衡型农户家庭来看,宅基地流转有助于被流转农户的家庭福利的改善和提高,其模糊指数分别为0.533和0.547,高于流转前设定的模糊状态0.5...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守慧  孙飞  丁士军  
不断扩大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而推动具有财产属性的宅基地有效流转,是挖掘农村消费潜力的强力引擎。本文基于2015年和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追踪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工具变量法,研究了宅基地流转对居民家庭总消费、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宅基地流转能够显著提升居民家庭消费水平,促进消费转型升级,其中,对家庭总消费的影响净效应为12.2%,对发展型消费的影响效应高于生存型和享受型消费;家庭人口数量、户主受教育水平等人力资本指标对居民家庭消费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尤其对发展型消费具有更强的提升作用;组间差异结果表明,在经济区域层面,宅基地流转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效应大小顺序为:东部>西部>中部,此外,相较于“农一代”,“农二代”家庭消费受宅基地流转的影响更明显。因此,为提高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促进消费转型升级,应多渠道促进宅基地流转,注重提升流转户的人力资本,并警惕宅基地流转可能带来的新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扬彬  顾汉龙  宇阳  何雨晴  
本文基于沈阳市383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揭示了农户分化和宅基地价值认知在两者间的中介及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农地转入行为显著削弱了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而农地转出行为显著增强了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农户分化对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起完全中介作用,农地转入行为通过农户分化削弱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中介效应为6.81%,农地转出行为通过农户分化增强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中介效应为7.33%;农户宅基地价值认知发挥部分调节作用,对于农地转入户,宅基地保障价值认知发挥了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对于农地转出户,宅基地资产价值认知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本文对于明确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群体,针对农地流转行为不同的群体制定差异化的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政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鹏飞  张仁慧  赵凯  周升强  
基于安徽金寨县和四川邛崃市1047户农户微观数据,运用probit模型、iv-prob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截面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人力资本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作用路径、异质性及门槛效应。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运用工具变量法消除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分析表明,人力资本可通过增加农户收入、增强农户维权意识和提高农户宅基地退出政策认知三条路径促使农户退出宅基地;人力资本对不同区位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对近郊农村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正向影响最强,其次是远郊农村,对偏远农村影响最弱;运用截面门槛模型分析发现,人力资本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在不同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下存在动态转换特征,人力资本跨越门槛值(本文为0.258)后,其对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增强。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注重农村人力资本积累、采用多元化和多组合的宅基地退出政策等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俞振宁  邱纪东  夏楚瑜  
研究目的:梳理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实证研究,基于农户认知角度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检验,促进宅基地退出政策完善和研究发展。研究方法:元分析(Meta-analysis)。研究结果:基于38篇文献、115个效应值、21 559个农户样本,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主要受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控制行为、政策可信度、服务评价、市民化感知和所有权认知的正向影响,同时受到风险预期和祖业观的负向影响;在影响程度方面,行为态度、知觉控制行为、政策可信度相对较强,市民化感知较弱;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欠发达地区的知觉控制行为、政策可信度和所有权认知的影响比发达地区强,而服务评价影响相对较弱。研究结论:建立宅基地退出政策设计、执行、评估、宣传及配套保障的完善流程和分类治理体系;探索多种方式促进宅基地改革与农户祖业观等非正式制度的融合;欠发达地区需更重视农户的资源禀赋状况和宅基地认知水平,发达地区要更注重提升政策执行水平;更多视角的影响因素和异质性来源探索是未来研究重点方向。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韦彩玲  蓝飞行  宫常欢  
作为处于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中的经济主体,农户和政府的行为选择是其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综合权衡的结果。基于在广西农村的抽样调查分析发现:"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等传统观念以及"祖宅意识"降低了部分农业转移人口(尤其是老年人)的宅基地退出意愿,在城市生产生活的稳定性和保障性较弱的农业转移人口宅基地退出意愿较低,还有的农业转移人口由于不确定远期利益得失而不愿意退出宅基地。对此,地方政府一方面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价值理性,在"自愿有偿"的原则下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并通过有效利用集体土地彰显宅基地退出带来的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引导农户合理退出宅基地;另一方面要坚持"量力而行""因时因地制宜""多举并行"的工具理性,不但要在补偿标准上尽量满足农户的现实需求,更要以持续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能力和程度以及农户退出宅基地后的生产生活质量为重心,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退出工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龙  陈会广  叶俊焘  
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CFPS2012全国大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成员外出务工和家庭人口结构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解决内生性问题后,结果表明:1)随着家庭成员外出务工率的提升,农户更倾向于转出土地;2)与以往成果不一致,本研究并没有发现外出务工对农户家庭土地转入行为有显著负面影响。3)家庭人口结构老年化会负向影响农户土地转出行为和土地转出率,而家庭人口结构女性化对农户是否流转土地和流转参与率均没有显著影响。4)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外出务工之所以不再负向影响农地转入,关键在于农业机械很好的替代了流失劳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