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46)
- 2023(8039)
- 2022(6569)
- 2021(6145)
- 2020(5186)
- 2019(12099)
- 2018(12171)
- 2017(23668)
- 2016(12742)
- 2015(14579)
- 2014(14567)
- 2013(14146)
- 2012(12613)
- 2011(11414)
- 2010(11801)
- 2009(11096)
- 2008(10817)
- 2007(9813)
- 2006(8607)
- 2005(8043)
- 学科
- 济(52363)
- 经济(52280)
- 管理(42353)
- 业(37073)
- 企(32340)
- 企业(32340)
- 方法(25587)
- 数学(23039)
- 数学方法(22516)
- 财(16525)
- 贸(14619)
- 贸易(14613)
- 制(14535)
- 易(14401)
- 中国(13278)
- 农(12918)
- 出(11790)
- 业经(11558)
- 体(9897)
- 理论(9128)
- 务(8980)
- 财务(8932)
- 财务管理(8904)
- 银(8646)
- 银行(8639)
- 学(8546)
- 技术(8489)
- 企业财务(8338)
- 体制(8320)
- 行(8248)
- 机构
- 大学(181970)
- 学院(181803)
- 济(77082)
- 经济(75493)
- 管理(71702)
- 理学(61774)
- 理学院(61182)
- 管理学(59931)
- 管理学院(59605)
- 研究(56733)
- 中国(44401)
- 财(38918)
- 京(37674)
- 科学(32022)
- 财经(30059)
- 江(27998)
- 所(27402)
- 经(27212)
- 中心(26207)
- 农(24815)
- 经济学(24619)
- 业大(24386)
- 研究所(24342)
- 北京(23468)
- 财经大学(22365)
- 经济学院(22151)
- 范(21574)
- 州(21490)
- 师范(21385)
- 院(20826)
- 基金
- 项目(119937)
- 科学(95898)
- 研究(89101)
- 基金(88543)
- 家(76017)
- 国家(75462)
- 科学基金(66090)
- 社会(58173)
- 社会科(55352)
- 社会科学(55340)
- 省(46595)
- 基金项目(45614)
- 教育(42577)
- 自然(41851)
- 自然科(40941)
- 自然科学(40934)
- 自然科学基金(40205)
- 划(38781)
- 资助(37415)
- 编号(35932)
- 成果(29327)
- 制(27742)
- 部(27486)
- 重点(26938)
- 创(25471)
- 课题(25234)
- 发(24517)
- 国家社会(24467)
- 教育部(24301)
- 创新(23938)
共检索到274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岳永兵
建立宅基地退出机制是实现集体建设用地高效利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必然要求。文章首先定义了宅基地退出的内涵,并从宅基地退出内涵出发,分析了宅基地退出典型模式、不同模式的特点及缺陷,指出宅基地退出实践中存在农民利益难以保障、退出补偿有待规范等问题。文章最后从正确认识宅基地退出目的、全面客观评估宅基地价值、稳妥选择退出路径、完善相关管理环节四个方面提出了建立宅基地退出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宅基地退出 内涵 模式 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佯恩
指路村位于成都市郫县北大门,紧邻新都区和彭州市,全村占地面积2989亩,其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606亩,村民528户。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古城遗址位于该村境内,距今已有4700年以上历史,是第二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的特色产业是鸟笼竹编传统手工业和青韭菜种植。从三国时期流传下来的古城竹编鸟笼在该村得到传承和发扬,是全国鸟笼制作四大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欧阳安蛟 蔡锋铭 陈立定
研究目的:探讨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建立。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与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缺失是导致目前中国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建立以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为核心的宅基地退出机制是改革和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制度的重要方面。研究结论: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建立应以保障农户对宅基地的合法权益、不增加合法占用宅基地农户的经济负担为基本前提,重点是建立农村宅基地收回补偿制度、健全多元化的农村住房保障体系、实施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和健全农村宅基地整理、置换、复垦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卢艳霞 胡银根 林继红 戴勇毅
浙江丽水等地通过旧村改造、移民下山,海宁等地通过"两新"建设等积极推动农民宅基地退出和置换。农民拆除原有宅基地,可以按统一规划在原址重建、异地重建新房,也可以选择入住统一建设的公寓房,到县或镇购买经济适用房,或者直接获得现金补偿。但宅基地退出存在4个两难:整村推进还是零星搬迁?先拆后建还是先建后拆?节约指标留在村里还是卖到城里?旧宅基地是复垦为耕地还是因地制宜?规范有序引导农民宅基地退出的建议:一是因地制宜,赋予农民多样化选择的权利;二是整体谋划,分步推进农民宅基地退出;三是严格控制,规范节余指标的使用和收益分配;四是加强监管,维护农村土地管理秩序。
关键词:
农民宅基地 退出模式 因地制宜 规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泽颖 孙灵
当前我国农村宅基地普遍存在着低效闲置的问题,构建起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对农村宅基地在退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推力与补偿机制,指出在构建补偿机制的过程中应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做出科学的规划,提高农民的福利,实现公平的补偿与利益分配。只有这样,农村宅基地退出才会拥有足够的推力,获得农民的支持与配合。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退出补偿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邢姝媛
文章采用文献分析与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进行了相关研究。在分析陕西省现有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上面,认为陕西目前"一户多宅"、面积超标及"空心村"现象严重,然而尽管地方政府出台了有关农村宅基地退出与补偿的相应政策与鼓励原则,但还存在诸如退出补偿机制不健全、退出宅基地的利用及收益分配不明确、各监管部门职责不明确,监管力度不足、未考虑农民意愿等制约陕西宅基地快速发展的突出问题。该文通过实际调研与问卷调查,从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补偿形式与补偿标准,发展多形式的住房保障体系与实施农村宅基地整理置换复垦机制等方面来构建陕西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研究结论与相关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庄开明 黄敏
改变农村宅基地闲置低效利用状态是全面促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重要命题。近年来,各地方政府积极探寻农村宅基地退出与优化利用的新举措,但现行试点方案大多以行政手段推动实施,缺乏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农民退出闲置宅基地的积极性普遍低下。理论界关于农村宅基地退出和补偿机制的现有研究,也存在研究覆盖面较为狭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研究应用性不强等问题。完善农村宅基地退出与补偿机制,应该以宅基地优化利用与新型城镇化、承包地退出、新农村建设、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和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深度结合为着力点,畅通农村宅基地批量退出与零散退出的两大渠道,聚焦宅基地退出的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资金三个关键环节,重点解决宅基地退出改革的三大保障问题。
关键词:
宅基地 退出 补偿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傅介平
当前,农村宅基地利用中普遍存在规模大、面积超标、一户多宅、闲置低效利用以及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农村居民点面积不减反增等一系列问题,加剧了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压力。宅基地退出机制的缺失是目前宅基地利用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建立以激励机制和补偿机制为核心的宅基地退出机制,是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破解"保发展、守红线"两难问题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得坤
农村宅基地退出改革作为农村深化改革、激发三农发展活力的土地系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面广,实施难度大,要做好"人、地、钱"三主体的政策协同。文章结合制度经济学等理论,对宅基地退出必要性、影响因素、长效机制构建等进行了分析,提出突破薄市场约束,扩大交易半径、加大退地激励等政策主张,提出宅基地有偿退出这一制度创新复制、推广的关键在于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把进城定居农民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宅基地退出中的基础作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玉婷 黄贤金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宅基地闲置及低效利用的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农村宅基地闲置和无序扩张并存,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农村生产居住环境的恶化;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建设又面临土地资源稀缺的刚性约束。面对这样的矛盾,如何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释放农村建设用地的价值和活力,成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近几年,一些地方开始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的实践,其中包括新增宅基地"拍卖竞价"、"抽签付费"以及通过"地票"等证券化的形式促进宅基地流转等多种方式和思路。这些实践在一定范围内确实解决了宅基地无序、违规利用的难题,使一部分农民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快速获得了宅基地,同时宅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庄开明 黄敏
改变农村宅基地闲置低效利用状态是全面促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重要命题。近年来,各地方政府积极探寻农村宅基地退出与优化利用的新举措,但现行试点方案大多以行政手段推动实施,缺乏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农民退出闲置宅基地的积极性普遍低下。理论界关于农村宅基地退出和补偿机制的现有研究,也存在研究覆盖面较为狭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研究应用性不强等问题。完善农村宅基地退出与补偿机制,应该以宅基地优化利用与新型城镇化、承包地退出、新农村建设、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和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深度结合为着力点,畅通农村宅基地
关键词:
宅基地 退出 补偿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楝子 陈悦
宅基地确权政策以及二元化的城乡土地市场价格,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不一,配套激励机制缺失,是影响重庆市转户农民宅基地退出的主要因素。构建系统合理的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调动转户农民退出宅基地的积极性,应建立以实有面积为准的农民宅基地确权登记制度,完善农村土地实物交易市场,探索建立合理的补偿和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和完善宅基地退出的配套激励机制。
关键词:
转户农民宅基地 土地政策 “三农”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海龙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与此同时大量农村宅基地则被闲置。为确保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亟须对农村宅基地资源进行整合与再配置。然而,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农户自愿退出农村宅基地的意愿并不强烈。那么,制约农户退出宅基地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构建宅基地退出机制、引导农户自愿退出宅基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藜藜 宋戈 邹朝晖
通过分析经济新常态对宅基地退出的要求,从兼顾公平和效率的角度,建立"宅基地指标化+宅基地整理"的退出模式,构建政府-市场-村民(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与村民自治相结合)协同治理机制,并提出保障宅基地退出机制有效运行的配套措施和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兴国 王占岐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用地利用水平不断增加,而作为其中重要的后备资源,农村地区的建设用地也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然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当前国内在这一领域的资源利用却存在着弊端,主要表现在农村地区宅基地的规模过大,且资源闲置率较高等多个方面,所以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究科学合理的土地整理及土地利用措施。本文通过分析总结退出宅基地的模式,以此对影响其退出的各种因素进行归纳,最终指出这些因素涵盖了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国家政策等方面。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社会实践,提出了政府、企业和村集体牵头的3种宅基地再利用模式,以此建立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增加农村宅基地的价值,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