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80)
- 2023(2309)
- 2022(1871)
- 2021(1787)
- 2020(1517)
- 2019(3517)
- 2018(3433)
- 2017(6022)
- 2016(3491)
- 2015(4104)
- 2014(4084)
- 2013(4144)
- 2012(3591)
- 2011(3110)
- 2010(3180)
- 2009(3128)
- 2008(3466)
- 2007(3401)
- 2006(3212)
- 2005(3056)
- 学科
- 管理(22547)
- 企(16280)
- 企业(16280)
- 业(16217)
- 济(9371)
- 经济(9359)
- 财(7292)
- 务(5842)
- 财务(5819)
- 财务管理(5801)
- 企业财务(5482)
- 制(4139)
- 划(4002)
- 策(3876)
- 经营(3830)
- 人事(3793)
- 人事管理(3793)
- 方法(3770)
- 决策(3445)
- 业经(3436)
- 计划(3389)
- 银(3146)
- 银行(3146)
- 理论(3067)
- 行(2815)
- 度(2615)
- 制度(2614)
- 和(2575)
- 中国(2516)
- 数学(2127)
- 机构
- 大学(45179)
- 学院(45021)
- 管理(21916)
- 理学(16303)
- 理学院(16101)
- 管理学(16013)
- 管理学院(15868)
- 济(15272)
- 经济(14657)
- 中国(13474)
- 研究(12455)
- 财(11023)
- 京(10524)
- 江(9372)
- 州(7294)
- 公司(7272)
- 财经(7164)
- 中心(7129)
- 科学(7056)
- 省(6915)
- 北京(6656)
- 经(6470)
- 所(6305)
- 农(5905)
- 商学(5387)
- 市(5354)
- 业大(5330)
- 商学院(5320)
- 财经大学(5302)
- 研究所(5274)
共检索到86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永新
现行法律框架下,探索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新路径。一是农村宅基地供给应逐步实现"双轨制",即农村村民建房用地,采取划拨与有偿取得并举的供给方式,对法定享用面积实行划拨形式解决其用地,对村民确因生产、生活需要要求增加宅基地的,采取有偿方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长虹
农村宅基地管理是土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大事。但多年的实践表明,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宅基地超标准多占、城乡接合部的宅基地分配混乱、宅基地自发转让等问题。本文拟从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正强
在我国广大农村,宅基地利用粗放的现象一直较为严重——“一户多宅”,用地大大超过规定标准,农民居住环境脏、乱、差。据测算,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达2.5亿亩,用地规模十分庞大。另据调查,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13平方公里的土地只剩1平方公里可用,而这1平方公里土地上需安置农民建房的就占了近65%。怎样开展农村宅基地整治,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农村宅基地、农民住房,都是农民的财产。在开展农村宅基地整治的过程中,就不能简单地采取“一刀切”的办法,而应根据不同情况,关注农民的切身利益,实事求是地提出整治的办法来。陈正强同志的这篇文章,对开展农村宅基整治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可以给我们不少启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维宸
改革和完善的重点在哪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对宅基地制度集中进行规定,一些制度散见于多部法律法规中。《宪法》、《民法通则》、《物权法》、《土地管理法》以及一些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中对此都有规定。《宪法》第十条规定: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邱丽
江西余江的宅基地制度改革采用了国家与社会良性协同共治方式,是善治理念在乡村治理中的具体实践。在政府主导、村庄主体、民众参与的"三位一体"联合共治结构中,国家权威与社会权威联合机制、政府公开与社会监督机制、个体与整体的权责利相匹配机制、社会表达与政府回应的制度化、社会自治与政府治理的规范化,共同保证了宅基地制度改革过程中的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回应性和法治性,从而实现了乡村善治"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基本目标。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良性协调是善治的本质特征,"三位一体"的治理组织主体和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形式兼具理论与实践创新。
关键词:
宅基地改革 乡村善治 社会动员 基层治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范军
依据《物权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农民所享有的宅基地产权是不完整的,农民没有转让、抵押宅基地使用权的权利。这种不完整的宅基地产权必然降低了农民的投资激励,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相反,假若农民对宅基地使用权享有完整的产权,情况就截然相反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蔡卫华
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但现在农民扩大再生产融资很难,主要原因是没有抵押物,银行不放贷。请问农民可否以上述中央文件为依据,拿自己的宅基地抵押融资?解答:虽然目前一系列中央文件都规定可以进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试点,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规定要"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今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圣平
宅基地制度建设一直是围绕着农村土地改革的一大难题,现行法上的规则设计大抵是沿着公法的路径,按照行政管理的模式在发展。虽然我国《物权法》在用益物权编设专章规定了宅基地使用权,但将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规则授权"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去规定(《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宅基地还家”是错误的编辑同志:我们在基层土地信访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种问题:有的村民小组在划分宅基地或者调剂其他土地时,有些村民要求以土改时人民政府发给的包括宅基地在内的土地证为依据,搞“宅基地还家”、“还原耕”、“继祖业”等。请问这种做法是否正...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蔡卫华
问题:按照有关规定,对1987年《土地管理法》实施以后、农村村民占用的宅基地,超过当地规定面积标准的,按照实际批准面积进行登记。超过批准的部分可分别在土地登记簿和土地证书记事栏中加以注明。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如何操作?宗地权属界址位置如何确定?宗地图是按照实际使用面积绘制还是批准面积绘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蔡卫华
问题:按照有关规定,宅基地超面积的,应当区分取得宅基地的时间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但是实践中,许多村民占用宅基地并没有相应的手续,无法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特别是1982年前村民占用的宅基地,村民无法证明其建房的时间。由于宅基地的取得时间不同,处理方法不同,对当事人关系重大,但是实践中究竟应当如何判断建房时间呢?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列武 於海滨
宅基地制度始于计划经济时代,随着经济转型和城镇化、工业化的到来,农村经济和人员结构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原有宅基地制度规定已不适应这种变化,需要进行完善。当前,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正在贯彻中央"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严格宅基地管理,依法保障农户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沈彭
近期,笔者到广东省部分农村就宅基地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综合各方面声音,集中起来就是农村宅基地管理一定要改革。改什么,怎么改,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问题。思考一:宅基地使用权的审批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商梅 王佳媛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建新房的热情空前高涨,同时农村低廉房价也吸引了城里人的目光,纷纷到农村买房,从而引发了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探讨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笔者就当前农村宅基地在管理中存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伟
当前农村家庭户数多,单户人口少,且大多居住在公路沿线,田地土地周围,居住分散,屡有占用耕地的情况出现。严格农村土地管理,完善农村宅基地审批制度对耕地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民违规建房的原因现行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现行《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