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23)
- 2023(7150)
- 2022(6249)
- 2021(5492)
- 2020(4847)
- 2019(11314)
- 2018(11097)
- 2017(21916)
- 2016(11878)
- 2015(13721)
- 2014(14145)
- 2013(14299)
- 2012(13797)
- 2011(12885)
- 2010(13133)
- 2009(12508)
- 2008(12242)
- 2007(11323)
- 2006(10028)
- 2005(9147)
- 学科
- 济(77327)
- 经济(77276)
- 管理(31762)
- 业(28868)
- 方法(28810)
- 数学(25969)
- 数学方法(25807)
- 企(22041)
- 企业(22041)
- 地方(18674)
- 农(15389)
- 中国(15170)
- 学(14232)
- 地方经济(13014)
- 财(12852)
- 业经(12517)
- 农业(10367)
- 贸(10311)
- 贸易(10308)
- 制(10219)
- 易(9889)
- 和(9291)
- 环境(9259)
- 融(8780)
- 金融(8778)
- 银(8326)
- 银行(8306)
- 经济学(8300)
- 行(7942)
- 体(7703)
- 机构
- 大学(188176)
- 学院(187735)
- 济(90574)
- 经济(88865)
- 管理(69270)
- 研究(67577)
- 理学(59023)
- 理学院(58334)
- 管理学(57420)
- 管理学院(57059)
- 中国(50383)
- 科学(39946)
- 京(39007)
- 财(38099)
- 所(35324)
- 农(32630)
- 研究所(31963)
- 财经(30533)
- 中心(30361)
- 经济学(29593)
- 江(28895)
- 经(27454)
- 业大(27333)
- 经济学院(26515)
- 农业(25706)
- 北京(24742)
- 范(23803)
- 师范(23601)
- 院(23163)
- 州(22283)
- 基金
- 项目(116623)
- 科学(90835)
- 研究(84953)
- 基金(84039)
- 家(72614)
- 国家(72041)
- 科学基金(60743)
- 社会(55129)
- 社会科(52269)
- 社会科学(52250)
- 省(45619)
- 基金项目(44436)
- 教育(38389)
- 划(37869)
- 自然(37454)
- 自然科(36524)
- 自然科学(36510)
- 自然科学基金(35852)
- 资助(34900)
- 编号(34289)
- 成果(28126)
- 发(26831)
- 重点(26450)
- 部(26376)
- 课题(23628)
- 创(23387)
- 国家社会(22951)
- 教育部(22528)
- 科研(22235)
- 发展(22043)
共检索到284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遂全 李娟 文顼
目前宅地隐蔽流转和确权在同时进行着。国家在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进程中用试点开始了对宅地流转进行全方位反思和总结。然而集体经济组织和非经济团体毕竟不同。后者的社员权天然具有限制流转性。但前者绝非靠感情信任维系,更多是利益。故对宅地制度改革应以法经济学视角对各种方案进行设计,既要使其逐步资产化,又要保留保障功能。综合考虑,未来立法应以有国家担保的先抵押后流转以及有限的城乡间买卖或继承为宅基地流转模式。
关键词:
生存权 物权成员权 限制流转模式 市场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国华
宅基地使用权不能合法流转造成产权的交易费用高涨,规范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律制度面临着制度变迁的压力,这表现在:一方面,市场对允许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新制度之需求日益迫切;另一方面,从成本和效益比较的角度分析,宅基地使用权自由流转是合乎经济理性的。国家应不失时机地通过立法或其他制度途径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各项实体及程序性规定,重点需要厘清宅基地的财产属性、宅基地使用权与集体土地所有权之间的关系以及宅基地使用权的特点等问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曹泮天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禁止宅基地使用权自由流转,但现实中却广泛存在各种表现形式的隐形流转。该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了宅基地使用权隐形流转的制度成因,包括潜在利润的驱使、现行宅基地制度的非均衡状态以及缺乏强制性制度变迁等。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 隐形流转 制度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四桂 宋戈 黄善林 陶军德 王萌萌 滕鹏
[目的]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的确定及其利益分配是宅基地能否顺利退出的关键。[方法]基于福利经济学分配论和补偿原理建立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运用比较研究法、模型分析法通过计算各生产要素的边际贡献率确定各相关权利主体的退出补偿范围;权衡宅基地退出过程中投资成本与未来收益,以优化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方案,为宅基地退出公平补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结果]理论上农户的最低补偿额应大于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机会成本,最高补偿额不高于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中农户应分得的宅基地价值与农户退出后的投资风险成本之和;村集体的补偿额应为宅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四桂 宋戈 黄善林 陶军德 王萌萌 滕鹏
[目的]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的确定及其利益分配是宅基地能否顺利退出的关键。[方法]基于福利经济学分配论和补偿原理建立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运用比较研究法、模型分析法通过计算各生产要素的边际贡献率确定各相关权利主体的退出补偿范围;权衡宅基地退出过程中投资成本与未来收益,以优化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方案,为宅基地退出公平补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结果]理论上农户的最低补偿额应大于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机会成本,最高补偿额不高于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中农户应分得的宅基地价值与农户退出后的投资风险成本之和;村集体的补偿额应为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中村集体应分得的宅基地价值;地方政府的退出补偿额应不超过所享受的外部性价值。[结论]基于宅基地价值生产函数确定的各相关权利主体退出补偿范围,从定量角度为宅基地退出公平补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同时顺应了通过市场机制对退出权利主体进行补偿的改革方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朱新华 柴涛修 陈利根
研究目的:以"外部利润——同意一致性——宅基地制度创新"为研究主线,对江都市宅基地流转进行制度诠释,探讨蕴含其中的理论价值和政策含义。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宅基地使用制度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外部利润显著增加,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具有强烈的现实需求。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不仅能够有效弥补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不足,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实力,而且能够实现地方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共赢,达到一致同意。研究结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是一种较优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宅基地 流转 制度经济学 外部利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范军
依据《物权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农民所享有的宅基地产权是不完整的,农民没有转让、抵押宅基地使用权的权利。这种不完整的宅基地产权必然降低了农民的投资激励,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相反,假若农民对宅基地使用权享有完整的产权,情况就截然相反了。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诸培新 曲福田 孙卫东
研究目的:分析现行的禁止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对农村宅基地利用效率与公平性的制度绩效。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禁止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制度导致了农村宅基地超标利用、居民点布局分散和村容村貌差,存在严重的宅基地利用效率损失;同时在城乡居民市场主体地位、城乡土地产权地位、农民土地权益等方面也存在严重的不公平性。研究结论:基于对农村宅基地流转公平与效率的改进出发,取消限制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相关规定,允许农村宅基地入市交易,并严格管理农村宅基地。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农村宅基地 流转 公平 效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梦琳
农村宅基地流转具有不同的实践模式。该文基于比较制度分析和逻辑归纳等方法,对比解读各模式的制度特征,表明各地因采取的方法与路径不同所产生的效应及其显著程度亦不同。立足于资源优化配置和农民利益维护,未来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改革应强调以农民为交易主体的市场竞争性原则、突出远距离的跨区域流转、注重政府的引导与规范。具体政策建议是:因地制宜选择农村宅基地流转操作模式,建立科学完善的拆迁补偿机制,强化市场机制,协调政府与市场关系,同时协同相关制度的改革与建设。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流转 模式比较 制度选择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梦琳
运用博弈理论和演绎归纳等分析方法,建立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博弈决策模型,以期认识宅基地流转模式的成因及其发展方向。研究表明,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的博弈均衡受地理区位、农民宅基地物权属性认知、中央政府宅基地流转政策取向等诸多参数的影响与制约。鉴于当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权益诉求等差异,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设计应因地制宜。但不论采取何种配置方式,宅基地流转模式选择与演进都应遵循利益平衡,尤其要保护腾地农户利益。而长期来看,切实实现土地收益均衡分配和农民权益保障,需要将农村宅基地市场化流转、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作为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方向。当然,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也需要多种制度协同完善以保证政府与农民联合决策下预期博弈结果的实现。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流转模式 决策博弈 政策选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喻文莉
研究目的:以宅基地使用权的私权属性为出发点,农民理性的嬗变为研究视角,探讨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的取向。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在经济社会发生转型时,现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安排引发的宅基地扩张与闲置、社会保障属性与资产属性等诸多矛盾,亟需改革。就宅基地使用权本质而言,应是带有公权色彩的私权。现行的制度设计是以农民理性的欠缺为逻辑起点的。事实上,农民是理性的经济人,经受了社会转型带来的种种冲击和考验的农民已经开始由生存理性向发展理性嬗变,赋予农民处分宅基地的充分自主权乃是物权立法的使命。研究结论:在不损及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扩张宅基地使用权的自由空间,赋予其流转的自由。实现权利自由与...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丽 吕晓 张全景
研究目的:审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纠纷典型案件,为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提供法制化改造路径。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司法理论上,现行《物权法》、2004版《土地管理法》以保障农户生存发展权为立法原意,虽将宅基地使用权认定为用益物权,却限制了宅基地收益权能的实现。2019版《土地管理法》虽允许宅基地有偿退出与盘活利用,但框定受让范围与主体也扼制其收益权能的变现;司法实务上,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纠纷的裁判结果趋于一致,而农民渴求土地变现并自发流转宅基地的行为,往往会跨出司法审判严格框定的允许范围。研究结论:宅基地"三权分置"是彰显宅基地私益财产属性的可行路径,在立法技术上亟待将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言语转换为法律语言,进而在农民集体、农民个人及社会主体间形成三权兼顾的清晰配置格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盖艺腾 程世勇
当前,农村宅基地流转是由政府主导的,包括宅基地换房、保障房建设和地票交易等模式,其本质是政府"采购"宅基地。这种行为固然能提高容积率,解决集约使用的问题,但是不合理,因为在没有交易市场的前提下,宅基地是"无价"的,买方垄断的政府"采购"行为,极易形成"掠夺之手"。研究结论:通过扩大宅基地的用益物权,改革户籍制度,引入市场机制,能够保障农民"住房财产权",让农民分享城市化的级差收益。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 用益物权 住房财产权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赵俊 刘新平 李玉
在新疆宅基地问卷调查结果汇总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现状,尤其是农户对宅基地流转的意愿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农村宅基地的流转尚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农户对宅基地的流转认知水平较低,农户对此持有谨慎态度。分析结果表明:政策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是制约新疆农村宅基地流转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静 朱琳
[目的]宅基地流转是城乡建设用地优化配置和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的重要途径,对解决我国当前土地资源利用的供需矛盾,推动高效用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家庭生计资产量化入手,探讨不同资产配置类型农户宅基地流转的影响因素,旨在进一步推进宅基地流转进程。[方法]通过农户生计量化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农户整体宅基地的流转意愿较高,达到69.84%,但资产缺乏型农户的流转意愿非常低,仅有37.93%;(2)非农迁移意愿、宅基地功能和家庭生计资产总值对宅基地流转具有显著影响,年龄、专业技能、住房的满意度、宅基地面积、非农收入比例、非农就业状况6个因素对不同类型农户的影响出现差异。[结论]该文提出建立贫困农户的技能培训机制,制定多样化的宅基地流转制度,从而保证不同类型农户在宅基地流转后,整体福利水平不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