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55)
2023(3615)
2022(2997)
2021(2833)
2020(2182)
2019(5072)
2018(5069)
2017(8830)
2016(5205)
2015(5829)
2014(5797)
2013(5550)
2012(5350)
2011(4672)
2010(5034)
2009(4545)
2008(4421)
2007(4045)
2006(3758)
2005(3711)
作者
(13399)
(11009)
(10972)
(10796)
(7172)
(5437)
(5179)
(4299)
(4248)
(4160)
(3801)
(3708)
(3666)
(3647)
(3591)
(3563)
(3360)
(3266)
(3253)
(3237)
(2980)
(2699)
(2695)
(2655)
(2632)
(2555)
(2543)
(2525)
(2267)
(2244)
学科
(17443)
经济(17415)
管理(12797)
(10598)
(10237)
(10085)
贸易(10078)
(9991)
(7793)
企业(7793)
出口(7663)
出口贸易(7663)
(7663)
中国(6411)
(6274)
(6217)
方法(6168)
数学(5379)
数学方法(5292)
(4893)
教育(4379)
理论(4189)
地方(4173)
教学(4040)
财政(3934)
农业(3846)
业经(3762)
(3664)
(3568)
(3549)
机构
大学(65215)
学院(64726)
(26814)
经济(26090)
管理(22293)
研究(22079)
中国(18988)
理学(17808)
理学院(17622)
管理学(17320)
管理学院(17200)
(14885)
(14215)
(13185)
科学(11626)
中心(11578)
财经(10764)
(10332)
(9966)
(9799)
(9726)
(9699)
师范(9606)
北京(9220)
(9024)
研究所(8855)
经济学(8815)
(8306)
经济学院(8029)
业大(7878)
基金
项目(38867)
研究(32165)
科学(29975)
基金(26880)
(22626)
国家(22387)
社会(19751)
科学基金(19010)
社会科(18702)
社会科学(18701)
教育(16437)
(15196)
编号(13912)
基金项目(13265)
(12484)
成果(12271)
资助(11382)
自然(10488)
课题(10469)
自然科(10202)
自然科学(10200)
自然科学基金(10025)
(9212)
(9077)
重点(8786)
(8531)
国家社会(8487)
教育部(8274)
(8211)
大学(8183)
期刊
(33058)
经济(33058)
研究(23758)
中国(20039)
教育(14940)
(12059)
(9327)
管理(9199)
(9005)
金融(9005)
学报(8382)
技术(7748)
科学(7283)
大学(7053)
(6597)
图书(6087)
学学(6000)
农业(5906)
财经(5390)
国际(5361)
职业(5157)
问题(5124)
业经(4968)
经济研究(4954)
书馆(4885)
图书馆(4885)
(4686)
(3800)
论坛(3800)
技术教育(3546)
共检索到118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铁小军  赵成胜  
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农村闲置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和途径,有效促进了农村土地向规模集中,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笔者通过在盐城市的实地调研,了解了农村土地整治中宅基地有偿退出的工作实践,在归纳总结盐城市做法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粗浅看法。工作实践宅基地有偿退出的核心机制是农民自愿和补偿价格市场化,确保农民权益不受损。补偿项目主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历芳   曾寅初  
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以来,针对“一户多宅”、超标准占用等宅基地大量闲置和浪费问题,试点地区已形成了以有偿使用和退出为主的制度经验,当前亟需结合理论分析与经验总结,为各地完善政策设计提供借鉴。本文在梳理超占宅基地整治政策议题设置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均衡分析从效率和公平两个维度评价了“有偿使用”和“退出”等不同政策的效果,并总结了我国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试点经验。据此,经济较发达地区应尝试发挥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多主体的协同作用,利用涉农资金支持、工商资本下乡等形式,推动超占宅基地有序退出;传统农区则可考虑先开展有偿使用,以确保政策的普及性、正当性、持续性;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还应充分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发挥乡贤的带头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勇  
为了解决城乡建设用地不合理的"双增长"和农民进城后宅基地闲置低效利用日益严重的问题,探索和建立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已成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在梳理宅基地有偿退出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对2015年以来部分试点地区的实践进行总结,主要有置换式、变现式和收储式三种模式,不同模式的实施目标与成效、主导方和补偿资金来源、实施对象、基本特征均存在差异。未来推进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须建立农村宅基地地价评估制度、引导和激励有条件的农民先行退出、规范宅基地有偿退出程序及建立宅基地有偿退出长效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沁  
农户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获得市场化对价而有偿退出宅基地,但目前试点地区存在适用情形不一致以及混同于无偿退出和宅基地强制收回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允许进城落户农民有偿退出宅基地”的私法调整规范存在缺失。在城乡建设用地统一要素市场的背景下,宅基地有偿退出的交易市场愈发完善,该制度具备了通过市场价格和市场机制调整农户退出宅基地取得的“对价”的规范基础。而民法典宅基地使用权、“三权分置”中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资格权、成员权、土地发展权的权利类型能够最大程度区分不同的权利客体“对价”,由此成为统一构造宅基地有偿退出私法规范的基本路径。在制度层面,因有偿退出是一种典型的双方民事法律行为,以此为主线,法律行为制度可以统合不同权利类型的有偿退出,并通过团体法的约束和限制最终构建不以户口作为判断农户有偿退出宅基地的私法规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沁  
农户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获得市场化对价而有偿退出宅基地,但目前试点地区存在适用情形不一致以及混同于无偿退出和宅基地强制收回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允许进城落户农民有偿退出宅基地”的私法调整规范存在缺失。在城乡建设用地统一要素市场的背景下,宅基地有偿退出的交易市场愈发完善,该制度具备了通过市场价格和市场机制调整农户退出宅基地取得的“对价”的规范基础。而民法典宅基地使用权、“三权分置”中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资格权、成员权、土地发展权的权利类型能够最大程度区分不同的权利客体“对价”,由此成为统一构造宅基地有偿退出私法规范的基本路径。在制度层面,因有偿退出是一种典型的双方民事法律行为,以此为主线,法律行为制度可以统合不同权利类型的有偿退出,并通过团体法的约束和限制最终构建不以户口作为判断农户有偿退出宅基地的私法规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保海  张会萍  
促进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是当前正在进行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考察我国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的变迁史,经历了从私有到公有,从任意流转、限制流转再到今天的鼓励退出四个阶段。目前农村宅基地退出还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缺少宅基地流转平台,宅基地退出缺乏激励机制,农民宅基地腾退意愿不强,利益分配不明等因素。促进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必须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法律法规,构建宅基地流转平台,制定合理的宅基地退出激励机制,增加农民非农经济收入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韩冬  韩立达  张勰  陈晓航  
政府主导下的宅基地有偿退出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在实践中或为追求建设用地指标而损害农民利益,或因忽视了土地市场规律而给地方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基于四川、重庆、浙江、西藏、吉林等地的实地调研,从宅基地退出涉及的产权主体和实施主体角度归纳当前宅基地有偿退出的实践类型,分析不同主体情景下的成效与问题。结果表明,当前宅基地有偿退出实践有是否履行住房保障职能两种情景,根据政府介入方式和程度的不同又可细化为农民偶然退出、隐性市场行为、经济或社会导向型政府主导等类型,尽管实施主体和驱动力有所不同,但普遍存在退出主体不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永才  李沐芸  宋珂  刘卫柏  郑爱民  
在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宅基地制度变迁路径的基础上,基于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选择整体分析视角,运用IAD延伸决策分析模型探析影响农户参与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的因素。围绕参与农户个人与家庭特征、政策与市场环境、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选择变量、改革认知等四类变量,利用浏阳市调研数据采用Logistic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受这四类变量的共同影响与作用。其中,农村住宅数量对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发挥关键性的决定作用。提出在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改革过程中,要加大政策和舆论宣传,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合理规范使用有偿使用费用,营造公平公正社会环境,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楝子  陈悦  
宅基地确权政策以及二元化的城乡土地市场价格,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不一,配套激励机制缺失,是影响重庆市转户农民宅基地退出的主要因素。构建系统合理的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调动转户农民退出宅基地的积极性,应建立以实有面积为准的农民宅基地确权登记制度,完善农村土地实物交易市场,探索建立合理的补偿和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和完善宅基地退出的配套激励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庄开明  黄敏  
改变农村宅基地闲置低效利用状态是全面促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重要命题。近年来,各地方政府积极探寻农村宅基地退出与优化利用的新举措,但现行试点方案大多以行政手段推动实施,缺乏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农民退出闲置宅基地的积极性普遍低下。理论界关于农村宅基地退出和补偿机制的现有研究,也存在研究覆盖面较为狭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研究应用性不强等问题。完善农村宅基地退出与补偿机制,应该以宅基地优化利用与新型城镇化、承包地退出、新农村建设、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和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深度结合为着力点,畅通农村宅基地批量退出与零散退出的两大渠道,聚焦宅基地退出的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资金三个关键环节,重点解决宅基地退出改革的三大保障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庄开明  黄敏  
改变农村宅基地闲置低效利用状态是全面促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重要命题。近年来,各地方政府积极探寻农村宅基地退出与优化利用的新举措,但现行试点方案大多以行政手段推动实施,缺乏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农民退出闲置宅基地的积极性普遍低下。理论界关于农村宅基地退出和补偿机制的现有研究,也存在研究覆盖面较为狭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研究应用性不强等问题。完善农村宅基地退出与补偿机制,应该以宅基地优化利用与新型城镇化、承包地退出、新农村建设、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和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深度结合为着力点,畅通农村宅基地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郭晓鸣  虞洪  
在农村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急剧变化的情况下,农村土地资源供求矛盾不断加剧,构建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进而盘活农村数量庞大的宅基地资源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具有现实可行性。虽然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是一项可以实现多方共赢的制度设计,但必须在已有探索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优化推进思路和政策制度,而且高度重视其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趋利避害。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郭晓鸣  虞洪  
在农村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急剧变化的情况下,农村土地资源供求矛盾不断加剧,构建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进而盘活农村数量庞大的宅基地资源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具有现实可行性。虽然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是一项可以实现多方共赢的制度设计,但必须在已有探索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优化推进思路和政策制度,而且高度重视其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趋利避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吕晓  薛萍  牛善栋  彭文龙  
探索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是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优化城乡人地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科学设定政策目标、合理配置政策工具是构建宅基地退出机制的关键内容。基于文本分析视角,以浙江义乌、湖北宜城、山东禹城、宁夏平罗4个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为案例区,展开县域宅基地退出的政策工具与实践比较分析,并结合地方特色探究案例区宅基地退出政策的适应性,总结其特征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的政策工具选择差异较大,义乌市以供给型政策工具为主,禹城市、宜城市和平罗县以环境型政策工具为主。(2)各地政策目标存在差异,义乌以经济目标为主,兼顾社会目标并适当考虑生态目标;禹城和平罗以社会目标为主,兼顾经济目标;宜城主要关注社会目标。(3)各地宅基地退出不同实践模式中使用的主要政策工具与政策文本中使用的主要政策工具类型不完全一致,除义乌外,其他三地的主要政策工具在实践中均有变化;不同实践模式中的主要政策目标与政策文本中体现的主要政策目标均保持一致。(4)经济发展水平、地方财政实力、第一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程度、城镇化水平以及地域文化特色对宅基地退出政策工具和政策目标选择有较大影响。基于此,提出宅基地退出政策制定应考虑地方特色和现实需求科学设定宅基地退出政策工具,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建立宅基地退出长效机制,依据宅基地功能价值论制定差异化的农民宅基地退出方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红霞  
有限市场化宅基地有偿使用,本质上是运用市场机制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合理分配和集约利用,目的是解决历史遗留的超占问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宅基地有偿使用主要是指宅基地有偿取得,广义的宅基地有偿使用既包括宅基地的有偿取得,也包括按照有偿依法的原则进行的宅基地流转、退出等。但受市场机制和乡村治理结构不完善等因素影响,这种机制也存在内在矛盾,必须围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资源配置功能和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兼顾整体与局部,统筹当前和长远,进一步予以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