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28)
2023(2689)
2022(2221)
2021(2025)
2020(1610)
2019(3445)
2018(3194)
2017(6145)
2016(3300)
2015(3503)
2014(3648)
2013(3501)
2012(3243)
2011(3059)
2010(2937)
2009(2666)
2008(2550)
2007(2260)
2006(1984)
2005(1741)
作者
(9658)
(8151)
(8018)
(7685)
(5146)
(3977)
(3684)
(3182)
(3053)
(2924)
(2820)
(2749)
(2668)
(2564)
(2464)
(2464)
(2456)
(2371)
(2354)
(2279)
(2030)
(2001)
(1940)
(1890)
(1819)
(1812)
(1773)
(1738)
(1610)
(1609)
学科
(19529)
经济(19519)
地方(8969)
管理(7816)
地方经济(6485)
方法(5965)
(5685)
数学(5528)
数学方法(5495)
中国(4511)
(4252)
环境(3634)
(3590)
(3391)
企业(3391)
农业(3237)
业经(2806)
(2586)
区域(2582)
(2340)
(2326)
(2207)
金融(2206)
(2201)
资源(2191)
(2174)
土地(2107)
(1938)
经济学(1758)
规划(1710)
机构
学院(48494)
大学(48089)
(20420)
经济(19989)
研究(18347)
管理(17885)
理学(15656)
理学院(15397)
管理学(15134)
管理学院(15039)
中国(12989)
科学(11945)
(10008)
(9174)
研究所(8507)
中心(8360)
(7981)
(7921)
(7871)
师范(7820)
(7431)
业大(7033)
(6875)
财经(6654)
经济学(6642)
师范大学(6529)
农业(6180)
(6052)
经济学院(5996)
北京(5939)
基金
项目(36739)
科学(30047)
基金(27243)
研究(26679)
(24099)
国家(23920)
科学基金(20607)
社会(18422)
社会科(17515)
社会科学(17512)
基金项目(14796)
(14760)
自然(12717)
(12504)
自然科(12370)
自然科学(12368)
自然科学基金(12124)
教育(11951)
编号(10532)
资助(10108)
(9227)
重点(8738)
(8193)
国家社会(8113)
成果(7888)
发展(7553)
课题(7504)
(7451)
(7426)
创新(7076)
期刊
(22521)
经济(22521)
研究(13089)
中国(9364)
科学(7966)
学报(7404)
(6988)
大学(5454)
管理(5204)
学学(5202)
(4957)
农业(4918)
教育(4709)
资源(4150)
技术(3795)
业经(3582)
经济研究(3388)
(3063)
金融(3063)
财经(3050)
问题(3014)
(2701)
地理(2538)
(2493)
科技(2477)
(2453)
统计(2444)
(2427)
(2365)
商业(2289)
共检索到67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兰兰  汪晖  陶然  
本文用全国范围的调研数据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发现宅基地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家庭总人口和村庄距城市的距离这4个因素对宅基地赔偿额有显著的影响,而建筑类型、建筑年份和家庭成员中是否有村干部或党员对宅基地赔偿额没有显著或稳定的影响。笔者同时发现,宅基地拆迁赔偿额在全国有非常显著的地域差异,而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镇的宅基地拆迁赔偿以及我国其他地区的实践,展示了较为成功的在土地农转用过程中引入用地者与土地所有者的谈判和市场机制的案例,为未来征地拆迁制度的变革提供了方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康武燕  
问题山东省某村村民A向村委会申请了一块宅基地,并通过了建房审批。A与城镇居民B签订合同,让B在其宅基地上自建房屋,B支付宅基地使用费。后因旧村改造,B在A宅基地上的自建房被拆迁,获得拆迁安置房。A诉至法院,要求确认合同无效,并要求B返还拆迁后所得安置房。A请求可否成立?解答一、城镇居民在农村宅基地上建房的合同无效我国《宪法》第10条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康武燕  
问题山东省某村村民A向村委会申请了一块宅基地,并通过了建房审批。A与城镇居民B签订合同,让B在其宅基地上自建房屋,B支付宅基地使用费。后因旧村改造,B在A宅基地上的自建房被拆迁,获得拆迁安置房。A诉至法院,要求确认合同无效,并要求B返还拆迁后所得安置房。A请求可否成立?解答一、城镇居民在农村宅基地上建房的合同无效我国《宪法》第10条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贯成  李金景  
通过对经济欠发达的张家口地区近郊和远郊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抽样调查,采用统计分析法和Logit分析法,探讨了近郊和远郊农户宅基地流转方式和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的地域差异,为农村宅基地流转政策的改革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宅基地流转方式在近郊地区以出售和国家征收为主,在远郊地区以出租为主;②在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方面,远郊与户主的受教育年限、家庭支出、社会保障以及房屋数量呈现正相关关系,与职业负相关;近郊地区与受教育年限、家庭支出以及房屋数量正相关,与家庭人数、职业类型以及治安状况负相关,与远郊相比,近郊剔除了社会保障方面的影响,增加了社会治安和家庭人口数量的影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琦  王宏志  徐新良  
现阶段中国宅基地“乱象”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学者们围绕宅基地退出问题从各个视角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宅基地退出外部环境作为外生约束条件,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收益性空间界限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宅基地退出外部环境收益空间界限模型;并以2015年武汉市东西湖区84个宅基地样点为对象,从微观尺度单元视角对城乡宅基地退出外部环境综合收益地域差异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发现:城乡结合区农户宅基地退出外部环境综合收益为正(B>0),宅基地退出外部环境较好,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较高;而城市中心区和偏远农村地区宅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上官彩霞  冯淑怡  吕沛璐  曲福田  
基于江苏省宿迁市A镇、南通市B镇、昆山市C镇的实地调研,采用案例比较法和交易费用法,分析江苏省"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中宅基地置换模式的区域差异性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宅基地置换主要采用了置换宅基地、置换小产权房、置换商品房三种模式,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区域土地稀缺程度、非农就业机会大小、农地流转稳定程度和农村社会保障稳定程度是导致宅基地置换模式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昆山市C镇因土地稀缺程度较大、非农就业机会较大、农地流转稳定程度和农村社会保障稳定程度较高,宅基地置换交易费用较小,采用类似市场制的置换商品房模式;相反,宿迁市A镇因土地稀缺程度较小、非农就业机会较小、农地...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宋敏  杨紫雯  易路平  
政策本体是制度运行的基础,系统地梳理和总结试点地区宅基地制度改革政策有利于及时总结经验,进而推进宅基地利用与管理政策的制度化、法制化。对我国首批14个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不含西藏拉萨)2015—2019年年间颁布的261份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与比较,揭示了试点地区宅基地制度改革政策的总体特征并比较了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总体上看,就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四个维度而言,各试点地区出台的改革政策对各维度的关注度存在差异,其中对宅基地权益取得与保障维度的关注度最高,其他依次为宅基地管理维度、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维度和宅基地有偿使用维度;改革政策总体表现出政策完整性有待提升、政策力度较强、政策协同性有待加强三方面特征。(2)从区域差异看,东、中、西部政策在政策重点、政策内容和政策强度三个方面存在显著不同。建议系统总结宅基地制度改革经验并加强地区交流与经验借鉴,提升各类改革政策的协同性,重视政策的区域差异性,从而形成完善的宅基地利用与管理制度体系,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长虹  
农村宅基地管理是土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大事。但多年的实践表明,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宅基地超标准多占、城乡接合部的宅基地分配混乱、宅基地自发转让等问题。本文拟从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范军  
依据《物权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农民所享有的宅基地产权是不完整的,农民没有转让、抵押宅基地使用权的权利。这种不完整的宅基地产权必然降低了农民的投资激励,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相反,假若农民对宅基地使用权享有完整的产权,情况就截然相反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蔡卫华  
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但现在农民扩大再生产融资很难,主要原因是没有抵押物,银行不放贷。请问农民可否以上述中央文件为依据,拿自己的宅基地抵押融资?解答:虽然目前一系列中央文件都规定可以进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试点,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规定要"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今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圣平  
宅基地制度建设一直是围绕着农村土地改革的一大难题,现行法上的规则设计大抵是沿着公法的路径,按照行政管理的模式在发展。虽然我国《物权法》在用益物权编设专章规定了宅基地使用权,但将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规则授权"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去规定(《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宅基地还家”是错误的编辑同志:我们在基层土地信访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种问题:有的村民小组在划分宅基地或者调剂其他土地时,有些村民要求以土改时人民政府发给的包括宅基地在内的土地证为依据,搞“宅基地还家”、“还原耕”、“继祖业”等。请问这种做法是否正...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兆林  杨庆媛  骆东奇  
研究目的:宅基地退出工作能否顺利推进与退地补偿息息相关,研究宅基地退出中农民差异性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服务决策。研究方法:基于重庆市890份农民实地调查数据,应用多元离散选择模型(Logit)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1)传统农区的农民更愿意选择货币补偿;城乡结合部(街道办)的农民更愿意选择安置补偿;农民修建补偿选择率总体偏低,区位差异并不明显;(2)农民货币受偿意愿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家庭主要成员是否定居城镇、非农务工收入、新居住地适应性;(3)农民安置受偿意愿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农房是否自住、退地补偿是否有截留、村基础设施状况;(4)农民修建受偿意愿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农房造价、农房是否新建、退地补偿是否有截留;(5)影响农民受偿意愿的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同一因素可能对农民选择受偿意愿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没有一个自变量同时对三个因变量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应针对农民受偿意愿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实行产异化的补偿措施,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传统地区,强化村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现金补偿力度。对于经济较为发达、区位条件较好的城乡结合部地区,应加大安置补偿力度,以保障退地农民的居住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田菊萍  
宅基地有偿使用是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突破口探索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是当前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重心和难点。纵观各地的探索和实践,之所以未能形成大势,笔者认为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集体土地入市受法律政策的制约,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泽颖  孙灵  
当前我国农村宅基地普遍存在着低效闲置的问题,构建起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对农村宅基地在退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推力与补偿机制,指出在构建补偿机制的过程中应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做出科学的规划,提高农民的福利,实现公平的补偿与利益分配。只有这样,农村宅基地退出才会拥有足够的推力,获得农民的支持与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