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95)
- 2022(198)
- 2021(204)
- 2020(173)
- 2019(400)
- 2018(447)
- 2017(811)
- 2016(483)
- 2015(505)
- 2014(532)
- 2013(493)
- 2012(467)
- 2011(428)
- 2010(434)
- 2009(410)
- 2008(427)
- 2007(421)
- 2006(402)
- 2005(377)
- 2004(362)
- 学科
- 济(2197)
- 经济(2194)
- 管理(1422)
- 业(1214)
- 企(1124)
- 企业(1124)
- 土地(863)
- 问题(677)
- 财(674)
- 方法(627)
- 学(577)
- 制(540)
- 地产(513)
- 房(513)
- 房地(513)
- 房地产(513)
- 务(497)
- 理论(494)
- 财务(494)
- 财务管理(493)
- 企业财务(486)
- 体(452)
- 中国(445)
- 数学(441)
- 数学方法(433)
- 农(410)
- 体制(377)
- 地方(371)
- 业经(363)
- 城市(347)
- 机构
- 大学(6659)
- 学院(6638)
- 研究(2590)
- 济(2329)
- 经济(2270)
- 管理(2230)
- 中国(1961)
- 理学(1803)
- 理学院(1777)
- 管理学(1722)
- 管理学院(1709)
- 科学(1636)
- 京(1467)
- 财(1431)
- 农(1380)
- 所(1362)
- 研究所(1194)
- 江(1193)
- 业大(1158)
- 中心(1094)
- 财经(1053)
- 农业(1027)
- 省(968)
- 经(942)
- 北京(939)
- 院(932)
- 范(894)
- 师范(887)
- 州(853)
- 技术(784)
共检索到11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圣平
宅基地制度建设一直是围绕着农村土地改革的一大难题,现行法上的规则设计大抵是沿着公法的路径,按照行政管理的模式在发展。虽然我国《物权法》在用益物权编设专章规定了宅基地使用权,但将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规则授权"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去规定(《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锐
较于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及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位置对农村宅基地的利用方式影响更大,它带来一般农村宅基地的三重性质:一是农村土地对小农家庭的再生产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部分;二是农村宅基地介于耕地与城市土地之间,容易复垦为耕地,不具有资产属性;三是农村宅基地具有重要的保障功能,能应付市场经济的不稳定,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战略意义。在半工半农的家计模式下,农村宅基地的"季节性闲置"、利用率不高是正常现象。从国家战略和农民福利的角度考察农村宅基地利用问题,而不是从土地要素的角度考察宅基地的资产价值,我们会发现,当前的农村宅基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爱民
当前,对于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重点在于突破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规限制。但笔者认为,鉴于现阶段农村宅基地仍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经济社会功能,必须以国情和发展阶段为基础,从绝大多数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在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确保农民不失权的前提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爱民
当前,对于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重点在于突破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规限制。但笔者认为,鉴于现阶段农村宅基地仍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经济社会功能,必须以国情和发展阶段为基础,从绝大多数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在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确保农民不失权的前提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长虹
农村宅基地管理是土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大事。但多年的实践表明,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宅基地超标准多占、城乡接合部的宅基地分配混乱、宅基地自发转让等问题。本文拟从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范军
依据《物权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农民所享有的宅基地产权是不完整的,农民没有转让、抵押宅基地使用权的权利。这种不完整的宅基地产权必然降低了农民的投资激励,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相反,假若农民对宅基地使用权享有完整的产权,情况就截然相反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蔡卫华
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但现在农民扩大再生产融资很难,主要原因是没有抵押物,银行不放贷。请问农民可否以上述中央文件为依据,拿自己的宅基地抵押融资?解答:虽然目前一系列中央文件都规定可以进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试点,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规定要"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今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宅基地还家”是错误的编辑同志:我们在基层土地信访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种问题:有的村民小组在划分宅基地或者调剂其他土地时,有些村民要求以土改时人民政府发给的包括宅基地在内的土地证为依据,搞“宅基地还家”、“还原耕”、“继祖业”等。请问这种做法是否正...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立达 王艳西 韩冬
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实质是通过制度创新全面拓展宅基地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形成"增量"权能,依据农村土地开发实践将权能细化并在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生产经营主体之间分配从而形成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农户资格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三权分置"产权格局。本文从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拥有的宅基地"增量"所有权、确立农户资格权法律地位和行权方式、逐渐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实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权同价"及开征土地增值税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实现形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吕萍 邱骏 宋澜
研究目的:基于政策系统的分析框架,分别从改革环境与改革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宅基地制度改革逻辑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路径。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目标与定位要适应城乡融合发展的总体趋势,应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建设;对于发展环境不同的地区,要采取差异化的改革举措以应对住房属性与需求层次的变化;宅基地制度改革不仅要寻求不同主体利益诉求的“最大公约数”,还要兼顾公平和效率,以形成多主体利益耦合的改革合力,减少对改革带来的阻碍和制约。研究结论:宅基地制度改革是一个新老问题交织、涉及面广且关乎农民基本利益的复杂问题,应从改革环境、改革利益相关者、城乡关系等多个视角进行讨论,并进行系统性研究,以明确改革目标和确定改革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汪冬莲
阜阳,宅基地革命本刊记者汪冬莲文/图保护耕地是土地管理事业永恒的主题。如何突出这一主题?安徽省阜阳地区通过划定村界、改造旧村庄,走出了一条辉煌的节地之路:截止1995年底,这个有着千万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区,已退宅还田40万亩;到2010年,可望退宅还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邓力军 陈泉顺
农村宅基地无序状态应引起重视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严格宅基地管理,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可见,宅基地管理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土地特别是耕地资源的保护、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永新
现行法律框架下,探索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新路径。一是农村宅基地供给应逐步实现"双轨制",即农村村民建房用地,采取划拨与有偿取得并举的供给方式,对法定享用面积实行划拨形式解决其用地,对村民确因生产、生活需要要求增加宅基地的,采取有偿方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沈彭
农村宅基地改革势在必行。如何改?总体上应该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保护耕地,有利于建立宅基地的长效管理机制。目前,笔者认为应该从五个方面进行创新。下放宅基地审批权。相关政策规定,使用村内原有建设用地建宅基地,需乡(镇)、县(市)审核批准后,由乡(镇)国土资源所逐宗落实到户。占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史晓宇
2016年年底,山东省泰安市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这项工作的如期顺利完成,得益于泰安市在实践中改进方式、完善机制,从而有效推动了确权工作的进程。改进方式,稳妥推进尊重历史,把准界限。依法保护农民对农村宅基地的占有权、使用权。同时,严格政策界限和工作程序,严禁发生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对实测面积,经公示后据实登记,作为确权变更的依据。民主协商,妥善解决。确权过程中遇到疑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