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74)
- 2023(11960)
- 2022(10110)
- 2021(9794)
- 2020(8278)
- 2019(19052)
- 2018(19112)
- 2017(36379)
- 2016(19372)
- 2015(21237)
- 2014(20951)
- 2013(20090)
- 2012(18121)
- 2011(15948)
- 2010(15644)
- 2009(14287)
- 2008(13848)
- 2007(11657)
- 2006(10073)
- 2005(8753)
- 学科
- 济(75127)
- 经济(75006)
- 管理(58393)
- 业(55583)
- 企(44816)
- 企业(44816)
- 方法(33898)
- 数学(30491)
- 数学方法(30079)
- 财(24185)
- 农(23895)
- 制(20132)
- 中国(19339)
- 业经(17774)
- 地方(16725)
- 农业(16578)
- 体(14289)
- 务(14280)
- 财务(14229)
- 财务管理(14191)
- 企业财务(13534)
- 银(12575)
- 银行(12566)
- 融(12518)
- 金融(12515)
- 行(11948)
- 贸(11837)
- 体制(11833)
- 贸易(11829)
- 环境(11722)
- 机构
- 学院(252902)
- 大学(252570)
- 济(107866)
- 经济(105743)
- 管理(102135)
- 理学(88622)
- 理学院(87738)
- 管理学(86325)
- 管理学院(85817)
- 研究(80972)
- 中国(62471)
- 财(54068)
- 京(50528)
- 科学(46026)
- 财经(41831)
- 中心(39450)
- 江(38358)
- 农(38234)
- 经(38208)
- 所(37757)
- 业大(35783)
- 经济学(33912)
- 研究所(33830)
- 范(32413)
- 师范(32113)
- 财经大学(31414)
- 北京(30620)
- 经济学院(30591)
- 院(30232)
- 农业(29264)
- 基金
- 项目(177991)
- 科学(143028)
- 研究(133546)
- 基金(131670)
- 家(113252)
- 国家(112294)
- 科学基金(98866)
- 社会(87680)
- 社会科(83172)
- 社会科学(83152)
- 省(71108)
- 基金项目(70199)
- 自然(62634)
- 教育(62424)
- 自然科(61192)
- 自然科学(61175)
- 自然科学基金(60063)
- 划(58050)
- 编号(53134)
- 资助(52301)
- 成果(42346)
- 部(40666)
- 重点(40089)
- 制(38967)
- 发(38138)
- 创(38011)
- 国家社会(36885)
- 课题(36766)
- 教育部(35852)
- 创新(35679)
- 期刊
- 济(115600)
- 经济(115600)
- 研究(74891)
- 中国(52331)
- 财(44030)
- 管理(38098)
- 农(35296)
- 学报(34420)
- 科学(33316)
- 大学(28472)
- 教育(28138)
- 学学(26860)
- 融(25154)
- 金融(25154)
- 技术(23703)
- 农业(23558)
- 财经(20900)
- 业经(19039)
- 经(17911)
- 经济研究(17543)
- 问题(15302)
- 业(12122)
- 理论(11948)
- 版(11852)
- 财会(11785)
- 技术经济(11600)
- 科技(11060)
- 会计(11058)
- 统计(10910)
- 贸(10836)
共检索到373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潘东旭
安徽省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交界,全县总面积3814平方公里,人口68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大别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也是全国15个宅基地改革试点中的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金寨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探索出一条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精准脱贫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截至目前,金寨县自愿申请有偿退出宅基地2.09万户、7.37万人,已腾退复垦宅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潘东旭
安徽省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交界,全县总面积3814平方公里,人口68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大别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也是全国15个宅基地改革试点中的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金寨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探索出一条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精准脱贫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截至目前,金寨县自愿申请有偿退出宅基地2.09万户、7.37万人,已腾退复垦宅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发儒
当前,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如何改革和完善这项制度,更好地保障和维护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权益?本文在分析安徽省宅基地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思考。存在问题占建设用地比重大。2010年,安徽省建设用地总面积188.89万公顷,其中居住用地143.27万公顷,占75.85%。居住用地中,农村居民点114.7万公顷(1721万亩),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60.7%。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静 赵凯
研究目的:探究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考察宅基地退出年限与退出帮扶政策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内生转换模型,Tobit模型。研究结果:(1)退出农户与未退出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2)宅基地退出整体上降低农户农业生产效率(-0.087);从不同作物类型来看,宅基地退出降低农户粮食作物效率与经济作物效率,但对后者影响更大。(3)随着宅基地退出年限的增长,农户农业生产效率以及粮食作物效率、经济作物效率均有显著提升;宅基地退出帮扶政策显著提高农户农业生产效率以及经济作物效率。研究结论:当前农户自身恢复力与宅基地退出帮扶政策的提升作用有限,尚不足以完全抵消农户参与退出带来的农业生产效率损失,未来应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市场构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宅基地退出帮扶政策,来助推宅基地退出地区农业生产效率提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孙鹏飞 赵凯 周升强 贺婧
研究目的:以宅基地退出试点区安徽省金寨县626户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风险预期、社会网络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为促进农户宅基地退出、提高农村宅基地利用效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持。研究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Probit模型。研究结果:风险预期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网络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社会网络能够缓解风险预期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不利影响;社会网络的两个维度(即强连接网络和弱连接网络)均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且强连接网络缓解风险预期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效应显著。研究结论:为引导农户理性退出宅基地,应降低农户对宅基地退出的风险预期、注重培育和提升农户的社会网络以及实施差别化的宅基地退出政策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鹏飞 赵凯 贺婧
基于宅基地退出试点区安徽省金寨县614户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分组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农村人口老龄化、社会信任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社会信任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信任的两种类型(即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均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产生显著积极影响;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均能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不利影响,缓解效应显著,且人际信任的缓解作用要强于制度信任。由此,提出完善宅基地退出户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升农户社会信任水平、制定多元化宅基地退出政策等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胡银根 杨春梅 董文静 齐琪 张也 林书达
在城乡建设用地双扩背景下,宅基地有偿退出是提高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而农户主体的决策行为是宅基地有偿退出政策得以实施的关键。本文立足农户微观视角,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基于感知价值理论构建农户宅基地退出感知价值权衡模型,分析农户感知价值对其宅基地退出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农户参与宅基地退出行为遵循"感知价值→退出意愿→决策行为"的路径模式,感知价值是农户具有宅基地退出意愿和决策行为的基础,退出意愿是产生实际退出行为的主要动力,农户感知利益对感知价值和退出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感知价值和退出意愿具有负向影响;②农户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是"风险规避者",政策制度会促使农户的退出意愿转化为实际退出行为;③农户的宅基地退出行为兼具"主动性"和"诱导性"双重行动逻辑,"诱导性"行为效用高于"主动性"行为效用,表明"诱导性"行为逻辑占主导地位。因此,提出维护农户宅基地退出的权益、加大对宅基地退出政策的支持力度等2个建议,以确保宅基地退出工作的顺利开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高瑞 费罗成
研究目的:探究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与宅基地退出行为的悖离失调现象及其背后原因,以期为协调农户两类行为提供支持。研究方法:logistic模型。研究结果:(1)从实地调研现状看,农户选择仅流转农地或仅退出宅基地现象较为突出,两者行为同步发生的农户仅占总数的12.34%,客观存在着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和宅基地退出行为脱节的现实;(2)农户农地流转与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受是否已在城镇定居、需要抚养的子女数、耕地面积和常住人口数的显著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受需赡养老人数、宅基地退出政策满意度、家庭收入来源、是否已在城镇定居、常住人口数和宅基地数量的显著影响;(3)当前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没有对农地流转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也没有对宅基地退出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论:现阶段农户农地流转与宅基地退出行为存在失调现象,是制度安排的阶段差异性、治理结构的风险规避性、农户资源利用的价值判断差异性共同造成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课题组 刘兴亚
安徽省金寨县自2012年实施农村金融综合改革以来,注重顶层设计,明确改革目标,取得积极的改革成效,体现为金融发展提速、金融服务水平提升、金融生态环境步入历史最好时期。本文基于对金寨县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案例的分析,探寻下一步农村金融改革的方向和着力点。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改革 农村金融综合改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守英 熊雪锋
通过对四川省泸县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案例研究,本文得出结论:经济结构变革与村庄转型是传统农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内在需求,"农二代"社会和经济行为特征的变化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动力。不同世代的农民与宅基地的粘度不一,代际差异决定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节奏与速度。在总结泸县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传统农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即以人为单位、以成员权为基础细化宅基地取得制度和落实居住权利保障;以激励为导向、以区位为根据实行宅基地的有偿使用与退出;以县域为半径、以农民身份为依托实现村庄的有效开放与要素集聚;以闲置结余宅基地为对象实现宅基地与集体建设用地的权利平等;以村庄规模控制为前提、以规划为龙头实现村内自治的宅基地管理与使用制度改革。
关键词:
经济结构变革 村庄转型 宅基地制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鹏飞 尚丽娟 周升强
基于安徽金寨县和四川邛崃市653户农户的微观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子女教育获得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进一步讨论了宅基地退出对不同类型农户子女教育获得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子女教育获得有正向显著影响,在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纠正选择性偏误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分析表明,宅基地退出可通过提升外出上学便利性、优化农村教育环境和增加家庭收入,改善农户子女教育获得;考虑农户异质性,宅基地退出对多子女家庭的子女教育获得的提升作用强于独生子女家庭,对农村家庭女孩的教育获得的提升作用强于男孩,对金寨农户子女教育获得的提升作用强于邛崃。最后,提出宣传宅基地退出在改善农户子女教育获得上的重要作用、提高农户宅基地退出后的收入水平、完善宅基地退出政策实施中与教育相关的配套政策、统筹配置城乡教育资源等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鹏飞 尚丽娟 周升强
基于安徽金寨县和四川邛崃市653户农户的微观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子女教育获得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进一步讨论了宅基地退出对不同类型农户子女教育获得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子女教育获得有正向显著影响,在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纠正选择性偏误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分析表明,宅基地退出可通过提升外出上学便利性、优化农村教育环境和增加家庭收入,改善农户子女教育获得;考虑农户异质性,宅基地退出对多子女家庭的子女教育获得的提升作用强于独生子女家庭,对农村家庭女孩的教育获得的提升作用强于男孩,对金寨农户子女教育获得的提升作用强于邛崃。最后,提出宣传宅基地退出在改善农户子女教育获得上的重要作用、提高农户宅基地退出后的收入水平、完善宅基地退出政策实施中与教育相关的配套政策、统筹配置城乡教育资源等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超 谭峻
本文通过回顾农村宅基地功能演变历史,理清宅基地三大功能演变趋势,即政治稳定功能保持不变,社会保障功能进一步削弱,经济财产功能日益凸显。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参考上述宅基地功能演变路径,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坚持土地所有权不变,保持政治稳定;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差别化宅基地制度设计;加快宅基地流转制度改革,激活农民手中土地财产。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宅基地功能 宅基地制度改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守英 熊雪锋
作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和全国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四川省泸县通过宅基地取得和成员权保障、宅基地有偿退出及使用、节余宅基地的市场化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为探索农村土地制度促进农民财产性权益的实现、城乡融合、乡村产业发展和村庄转型提供了一定的制度推动力。制度创新改革宅基地取得方式。村民申请使用宅基地,严格按照"定人定面积"原则,即3人及以下户按3人,4人户按4人,5人及以上户按5人。每
关键词:
集体经济组织 有偿使用费 建设用地指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梦阳
从乡村振兴促进要素流通的要求来看,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关键点是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其核心内涵是对公平和效率的总体把控和平衡协调。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在全面开展农村地籍调查的工作基础上,遵循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结合本地区民营经济高度发达、集体土地租赁市场活跃、区位交通优势明显的特点,深入探索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南海实践方向,极大地丰富了改革内涵。以"两区分一转换"为主要特征的宅改模式
关键词:
经营性资产 南海区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