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22)
2023(14480)
2022(12508)
2021(11917)
2020(9973)
2019(23269)
2018(23369)
2017(45129)
2016(24538)
2015(27711)
2014(27224)
2013(26469)
2012(24254)
2011(21709)
2010(21878)
2009(19989)
2008(19039)
2007(16602)
2006(14486)
2005(12406)
作者
(67349)
(56024)
(55682)
(53054)
(36100)
(27108)
(25258)
(21835)
(21511)
(20127)
(19590)
(18784)
(17944)
(17629)
(17389)
(16962)
(16652)
(16500)
(16251)
(16162)
(13842)
(13832)
(13516)
(13052)
(12555)
(12469)
(12444)
(12412)
(11181)
(11050)
学科
(95208)
经济(95113)
管理(72219)
(69446)
(59080)
企业(59080)
方法(45018)
数学(39259)
数学方法(38548)
(25662)
中国(24213)
地方(22554)
(22402)
业经(21708)
技术(20457)
(20422)
理论(17460)
农业(17353)
(16291)
(15195)
贸易(15183)
(15098)
(14636)
环境(14537)
(14531)
财务(14454)
财务管理(14432)
企业财务(13634)
(13518)
技术管理(13440)
机构
大学(332357)
学院(332259)
管理(136757)
(125937)
经济(123053)
理学(119046)
理学院(117706)
管理学(115399)
管理学院(114796)
研究(105657)
中国(78785)
(71624)
科学(67417)
(56364)
(52208)
(51609)
(50540)
业大(50150)
中心(49271)
研究所(47230)
财经(45466)
(45221)
师范(44822)
北京(44578)
(41287)
(40353)
农业(39311)
(39186)
师范大学(36160)
经济学(36147)
基金
项目(233450)
科学(184022)
研究(171695)
基金(167906)
(145336)
国家(144091)
科学基金(125412)
社会(106594)
社会科(100899)
社会科学(100869)
(93338)
基金项目(89966)
自然(82804)
自然科(80904)
自然科学(80885)
教育(79541)
自然科学基金(79418)
(77512)
编号(71312)
资助(68961)
成果(56782)
重点(51746)
(51555)
(50372)
(49079)
课题(48871)
创新(47418)
科研(44187)
大学(43588)
项目编号(43572)
期刊
(136953)
经济(136953)
研究(94067)
中国(65695)
管理(50597)
学报(49893)
科学(47448)
(45190)
(42513)
教育(42077)
大学(38167)
学学(35589)
技术(31728)
农业(31612)
(26244)
金融(26244)
业经(23956)
财经(20880)
经济研究(20877)
图书(19600)
科技(18052)
(17716)
问题(17378)
技术经济(16936)
(16766)
资源(16180)
理论(15935)
现代(15071)
(14936)
实践(14772)
共检索到480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章合运  王明成  张松  
现行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试点的"转权"模式和"保权"模式各具利弊,但都难以解决流转的市场化与行政化的矛盾,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仍处于法律困境。汶川地震灾后,随着农村房地产灾后恢复重建用地方式的转变,都江堰市设计了以联建为主的"味江模式"。该模式结合成都市农村产权交易改革,强调宅基地的生存保障功能和宅基地权益的独立性,拓宽了宅基地使用主体范围,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推动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模式的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玲玲  张文秀  冯颖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作为地震灾区重建中土地使用制度的一项突破性改革,对灾区农村住房重建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都江堰市农户的问卷调查,采用Log 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灾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农户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5%的农户表示愿意流转宅基地;影响农户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按作用程度依次为是否参保、是否具有流转平台、流转价格是否合理、对宅基地流转收益分配的认知、对宅基地流转政策的了解度、是否确权颁证和农户家庭人口数。据此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宅基地流转的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永智  
巨灾援建期结束后形成的资产通常交由地方管理,这些资产的经营管理和保值增值则成了一个新问题。本文以汶川大地震后形成的农业资产为例,分析了巨灾背景下形成的对口援建资产的经营管理现状,发现其存在融资渠道单一、后续投资动力不足、市场机制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等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优化的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毛平  
在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宅基地的流转是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文章试图摒弃传统的研究思路,将视角从物权法领域转移至债权法领域,提出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法定租赁权"模式,并分析了这一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展开对这一制度的详细设计,阐述法定租赁权的主体、客体、内容和意义等,以期能在债权法领域内找到该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章合运  吕颖洁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我国特有的一项不动产用益物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主要方式有出让、转让、出租等。我国农村宅基地法律制度设计倾向其身份性和福利性,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农村宅基地存在法规规章滞后、监管不严、闲置浪费等问题。在分析农村宅基地存在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认为构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模式,应当加强宅基地立法工作,完善宅基地登记公示程序,实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农村土地市场,促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惠献波  
随着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融资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的逐步展开,农村宅基地处置风险、信用风险等问题日益凸显,制约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融资业务全面发展。为此,论文从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对影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融资风险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梦琳  
综合运用微观经济模型、比较分析、逻辑归纳等方法,研究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的演进路径及其演进机理,以提炼和总结宅基地流转的演化动力和变迁方向。结果表明,农村宅基地形成了一条从农民自发流转到政府探索主导流转,从实物流转到指标(发展权)流转的演进路径。其实质机理是交易主体、交易机制和建设用地指标适用范围的不断变化,内在动力是经济主体寻求土地报酬最大化或土地收益分配格局调整的结果,而市场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稀缺性程度以及政府选择性政策则构成宅基地流转模式变迁的外部推力。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农民福利,未来农村宅基地流转应强调市场竞争性、探索农民自主宅基地治理模式;并协同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征地制度及政府权力规范等相关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卫柏  贺海波  
通过横向比较分析后认为:我国农村宅基地流转存在管理制度缺陷、村庄规划滞后、基层监管欠缺等问题。在对我国农村宅基地流转进行实证调研后,总结出我国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主要有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转让、外部转让、农户自由转让、地方政府主导转让等几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梦琳  
综合运用微观经济模型、比较分析、逻辑归纳等方法,研究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的演进路径及其演进机理,以提炼和总结宅基地流转的演化动力和变迁方向。结果表明,农村宅基地形成了一条从农民自发流转到政府探索主导流转,从实物流转到指标(发展权)流转的演进路径。其实质机理是交易主体、交易机制和建设用地指标适用范围的不断变化,内在动力是经济主体寻求土地报酬最大化或土地收益分配格局调整的结果,而市场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稀缺性程度以及政府选择性政策则构成宅基地流转模式变迁的外部推力。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农民福利,未来农村宅基地流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立瑞  赵丹  
随着城市一体化的推进,农村宅基地已成为一种稀缺资源。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制约,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处于冻结状态。现实中,对于开禁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属客观现实需要,民间意愿强烈,地方政府态度积极,开禁势在必行。为保证流转的有序进行,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则极为必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汉明  
文章认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中普遍存在的主体无序易位、收益流失严重、收益分配格局错位等问题,源于对宅基地产权新实现形式探索不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顶层设计存在缺陷及相关配套制度的不健全。应该从完善农地(宅基地)公有产权结构,明晰农民土地(宅基地)持有产权的法律地位;建立健全符合"城乡一体化"要求的农民土地(宅基地)产权流转收益分配制度,调整利益分配格局;按照"逐步放开,渐进推进,规范起步"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推进土地征购、宅基地流转区域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来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进行合理有效规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章郁琼  
浙江省泰顺县以EPC模式开展农村宅基地整治复垦试点,有效兼顾农民、地方政府、施工单位等各方利益,实现了进度提速、工程提质、发展提档。该县通过宅基地整治,可复垦耕地1000余亩,按当前指标调剂价格70万元/亩计算,经初步测算可实现收益7亿元。目前,首批465亩农村宅基地整治复垦项目已通过验收,预计可产生计划指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舒雯  叶剑平  
随着"三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深入,宅基地制度步入市场化改革阶段,宅基地流转已是大势所趋。在宅基地流转推进过程中,存在基层地方政府治理的缺位与越位、村级组织的错位与失位、村民自身的弱化与失声等基层治理失灵的困境,亟待构建基层地方政府、村级组织、村民等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结构。协同治理因清晰的治理结构、明确的主体职责、平等的沟通机制和统一的约束标准而有着独一无二的优越性,SFIC模型为协同治理程序提供了较为成熟的演绎框架。以协同治理为理论基础,以SFIC模型为分析框架,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模式,使各参与主体达成共识并持续推进宅基地流转目标的实现,创新乡村治理体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舒雯  叶剑平  
随着"三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深入,宅基地制度步入市场化改革阶段,宅基地流转已是大势所趋。在宅基地流转推进过程中,存在基层地方政府治理的缺位与越位、村级组织的错位与失位、村民自身的弱化与失声等基层治理失灵的困境,亟待构建基层地方政府、村级组织、村民等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结构。协同治理因清晰的治理结构、明确的主体职责、平等的沟通机制和统一的约束标准而有着独一无二的优越性,SFIC模型为协同治理程序提供了较为成熟的演绎框架。以协同治理为理论基础,以SFIC模型为分析框架,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模式,使各参与主体达成共识并持续推进宅基地流转目标的实现,创新乡村治理体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京奎  吴晓燕  胡云霞  
本文以宅基地换房为例,对天津滨海新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创新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表明,华明镇在宅基地换房实施中,总体坚持了民主、政府主导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原则,但是承包责任制不改变、耕地不减少的承诺没有实现。宅基地换房的目的是发展农村,农民的满意是该政策实施绩效的最终评定标准。华明镇的居住环境、保障体系有所完善,但没有得力措施保障农民就业,最终导致农民对宅基地换房政策是同意但不满意。本文调查结果表明,在该土地流转模式下政府必须加强农民的就业安置工作,加强指导农民开创新的生活,同时建立更加透明的实施机制和更加有效的监督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