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84)
- 2023(11297)
- 2022(10275)
- 2021(9855)
- 2020(8290)
- 2019(19330)
- 2018(19538)
- 2017(37625)
- 2016(20787)
- 2015(23430)
- 2014(23567)
- 2013(23219)
- 2012(21574)
- 2011(19192)
- 2010(19101)
- 2009(17480)
- 2008(16917)
- 2007(14517)
- 2006(12830)
- 2005(11299)
- 学科
- 济(79492)
- 经济(79388)
- 管理(58767)
- 业(55647)
- 企(46296)
- 企业(46296)
- 方法(35783)
- 数学(30655)
- 数学方法(30223)
- 农(23017)
- 财(20614)
- 中国(20138)
- 地方(18910)
- 学(18461)
- 业经(18033)
- 农业(15440)
- 制(14813)
- 贸(13974)
- 贸易(13966)
- 理论(13916)
- 务(13534)
- 易(13499)
- 财务(13466)
- 财务管理(13434)
- 和(13073)
- 企业财务(12670)
- 环境(12425)
- 技术(12128)
- 教育(11164)
- 银(11159)
- 机构
- 大学(285962)
- 学院(284411)
- 管理(114742)
- 济(106544)
- 经济(103879)
- 理学(99151)
- 理学院(98003)
- 管理学(96300)
- 管理学院(95787)
- 研究(94401)
- 中国(70638)
- 京(62048)
- 科学(60649)
- 财(49196)
- 所(47702)
- 农(47184)
- 业大(43881)
- 中心(43447)
- 研究所(43335)
- 江(42345)
- 范(39374)
- 北京(39371)
- 财经(39256)
- 师范(39045)
- 农业(36782)
- 经(35532)
- 州(34770)
- 院(34623)
- 师范大学(31693)
- 技术(30284)
- 基金
- 项目(196280)
- 科学(153027)
- 研究(144921)
- 基金(140560)
- 家(122226)
- 国家(121154)
- 科学基金(103611)
- 社会(88109)
- 社会科(83204)
- 社会科学(83179)
- 省(77282)
- 基金项目(76207)
- 自然(68642)
- 自然科(66977)
- 自然科学(66962)
- 教育(66011)
- 自然科学基金(65723)
- 划(65302)
- 编号(60863)
- 资助(57406)
- 成果(49640)
- 重点(43497)
- 部(42691)
- 发(41395)
- 课题(41303)
- 创(40599)
- 创新(37710)
- 科研(37406)
- 项目编号(37027)
- 大学(36484)
- 期刊
- 济(119812)
- 经济(119812)
- 研究(83871)
- 中国(54212)
- 学报(45241)
- 农(43184)
- 科学(42167)
- 管理(40984)
- 财(37904)
- 教育(34191)
- 大学(33635)
- 学学(31255)
- 农业(29838)
- 技术(24496)
- 融(23425)
- 金融(23425)
- 业经(20363)
- 财经(18238)
- 图书(17939)
- 经济研究(17135)
- 问题(16320)
- 经(15434)
- 业(15141)
- 理论(14763)
- 科技(14024)
- 资源(13903)
- 实践(13685)
- 践(13685)
- 版(13199)
- 技术经济(13117)
共检索到418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刁其怀
成都市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主要包括抵押、联建、建设用地指标交易三种形式,通过这三种形式的规范流转,推进了宅基地集约节约化利用水平,提高了城乡建设用地效率,体现了宅基地作为用益物权的处分权能和收益权能,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必须进一步改革现行的农村宅基地制度,加强配套制度建设,促进宅基地使用权流转。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 流转 研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明成
研究目的:探讨汶川地震灾后成都市重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政策的普遍适用性,为中国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在保障村民居住条件下允许任意第三人受让宅基地使用权的政策是符合法律原则和精神的,具有普适性;但需要统一宅基地使用权财产化、宅基地使用权有期化和一定条件下有偿化制度配套。研究结论:一定约束条件下的宅基地使用权任意第三人受让可以成为宅基地使用权改革的突破口。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邦武
农房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和抵押是一项改革性探索,在宜城实践的过程中,该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现实和客观的障碍。笔者试图从确权发证、价值评估、抵押登记、交易流转、押物处置流程的系统机制建设方面提出存在的问题并给予一些对策和建议,以推动改革的全面推进。
关键词:
住房财产权 抵押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邦武
农房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和抵押是一项改革性探索,在宜城实践的过程中,该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现实和客观的障碍。笔者试图从确权发证、价值评估、抵押登记、交易流转、押物处置流程的系统机制建设方面提出存在的问题并给予一些对策和建议,以推动改革的全面推进。
关键词:
住房财产权 抵押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琪 付雪冉 卢皓全 吴瑶瑶
综合研究农村宅基地制度发展历程,立足城乡统筹发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仍存在着实际价值;“三权分置”政策法规的引入,使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问题受到了重视,但目前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农村宅基地资格权和使用权是否必须分开、立法中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规定模糊,和理论界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方法、流转开放程度看法尚未统一。农村闲置土地资源严重浪费,土地利用程度普遍不高,法外无序和隐形市场仍然存在。除了破除农村宅基地资格权对使用权流转的限制外,完善农村宅基地流转相关法律,实行登记确权制度、完善退出机制是明确宅基地权属的关键举措,以法律规范交易市场主体和行为,科学设立流转形式是减少基层纠纷的重要手段;政府、村组织和成员合理参与利益分配、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和管理职责是稳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秩序的重点内容。应当以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使用权 “三权分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盖艺腾 程世勇
当前,农村宅基地流转是由政府主导的,包括宅基地换房、保障房建设和地票交易等模式,其本质是政府"采购"宅基地。这种行为固然能提高容积率,解决集约使用的问题,但是不合理,因为在没有交易市场的前提下,宅基地是"无价"的,买方垄断的政府"采购"行为,极易形成"掠夺之手"。研究结论:通过扩大宅基地的用益物权,改革户籍制度,引入市场机制,能够保障农民"住房财产权",让农民分享城市化的级差收益。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 用益物权 住房财产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汤浩 刘旦
目前,我国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构建我国的宅基地流转制度,对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宅基地使用权 流转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淑娟 王福香
结合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规定的宅基地"三权"分置,提出在明确宅基地资格权的前提下需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文章认为开禁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已是大势所趋,符合当前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态势,并就当前房地一体主义模式下的宅基地使用权附随房屋流转困境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方明
宅基地制度一直是围绕农村土地改革的一大难题,受我国现有法律法规的约束,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交易市场尚未形成,农民拥有的宅基地无法进行合法流转。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这种限制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退出和流转的管理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当前农村非农化发展和城乡统筹的需要,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和冲突。近年来农村宅基地规范和流转问题十分突出: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宅基地流转无法可依;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宅基地闲置与浪费并存;缺乏健全的收益分配机制,无法保障各方利益;缺乏规范的市场体系,宅基地流转效率低下。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和流转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 规范与流转机制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郁玲 侯娇 冯忠垒 周勇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农户对宅基地使用权确权效应的认知差异及其原因,为提高确权政策的实施绩效、促进农民宅基地合理流转提供一定依据。研究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有序Probit模型。研究结果:宅基地使用权确权具有一定的产权制度效应、经济效应及社会效应,但城市近郊农村、远郊纯农村和远郊风景秀丽区等不同类型农村的农户对确权效应的认知存在一定差异。(1)在产权制度效应方面,受益于政策宣传,三类农户均认识到确权具有法律上的产权安全效应,但远郊农户更倾向认为宅基地的财产权利与确权无关;城市近郊及远郊风景秀丽区农户比远郊纯农区农户更认可确权具有的产权排他性;离城市越近、受市场化影响越强烈的农村,农户的宅基地完整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房光磊
在法治社会环境下,在“三权分置”顶层设计引领下,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立法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法律政策逻辑依据。新时代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立法至少将会出现明确的法治化价值取向、鲜明的时代特征、健全的法制体系和成熟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等场景。
关键词:
三权分置 宅基地 使用权流转 立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丽 吕晓 张全景
研究目的:审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纠纷典型案件,为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提供法制化改造路径。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司法理论上,现行《物权法》、2004版《土地管理法》以保障农户生存发展权为立法原意,虽将宅基地使用权认定为用益物权,却限制了宅基地收益权能的实现。2019版《土地管理法》虽允许宅基地有偿退出与盘活利用,但框定受让范围与主体也扼制其收益权能的变现;司法实务上,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纠纷的裁判结果趋于一致,而农民渴求土地变现并自发流转宅基地的行为,往往会跨出司法审判严格框定的允许范围。研究结论:宅基地"三权分置"是彰显宅基地私益财产属性的可行路径,在立法技术上亟待将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言语转换为法律语言,进而在农民集体、农民个人及社会主体间形成三权兼顾的清晰配置格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岩 黄英
作为我国特有的一项用益物权,宅基地使用权具有公私兼具的法律特征,其制度设计的理论逻辑在于通过公法的外在约束及权利的内部阉割使其内生出公法上的负担,从达至社会保障的立法目的。但由于制度设计自身的缺陷、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等原因使得开禁宅基地使用权的抵押具有迫切的现实性。在抵押制度的构建上,应将完善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制度作为前提和保障;以其是否继续承担社会保障功能为判断标准,实行有限抵押制度;为了确保抵押权的顺利实现,还要建立价值评估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严斌彬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享有“居者有其屋”权利的根本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继承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存在积极退出与消极默认两种处理方式。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以继承方式进行流转,是否需要继承人具备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身份,是否应符合“一户一宅”规定,无偿取得的原则是否应与时俱进进行改革,都是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中需要研究的对象。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使用权 继承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刁其怀
成都市宅基地退出模式主要包括"双放弃"模式、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地票交易模式、货币化补偿模式及宅基地收储模式等,这些退出模式的推行,促进了农村宅基地集约节约化利用水平,但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也面临补偿资金缺口、零星宅基地退出操作困难等制约因素。在推进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优化土地综合整治模式;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化解宅基地退出中的资金约束;成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储备中心;加强相关制度配套建设。推进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的建立。
关键词:
宅基地退出 模式 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