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05)
- 2023(7034)
- 2022(5221)
- 2021(4951)
- 2020(3997)
- 2019(9129)
- 2018(9517)
- 2017(17552)
- 2016(10031)
- 2015(10840)
- 2014(10977)
- 2013(10194)
- 2012(9247)
- 2011(8349)
- 2010(8572)
- 2009(8139)
- 2008(8317)
- 2007(7207)
- 2006(6995)
- 2005(6587)
- 学科
- 济(37986)
- 经济(37920)
- 业(25549)
- 管理(25173)
- 企(19942)
- 企业(19942)
- 农(14202)
- 中国(13500)
- 制(11890)
- 方法(10920)
- 业经(10856)
- 财(10799)
- 农业(9683)
- 体(9429)
- 数学(8888)
- 学(8795)
- 数学方法(8704)
- 地方(8386)
- 体制(7654)
- 银(7061)
- 银行(7043)
- 发(6980)
- 融(6957)
- 金融(6955)
- 行(6789)
- 理论(6670)
- 发展(5958)
- 展(5942)
- 务(5876)
- 财务(5854)
- 机构
- 大学(136963)
- 学院(135374)
- 济(53457)
- 研究(52433)
- 经济(52291)
- 管理(46656)
- 理学(39303)
- 中国(39291)
- 理学院(38761)
- 管理学(37841)
- 管理学院(37584)
- 科学(31660)
- 京(30023)
- 财(27511)
- 所(27444)
- 农(25616)
- 研究所(24761)
- 江(22666)
- 中心(22526)
- 范(21175)
- 师范(20970)
- 财经(20611)
- 业大(19740)
- 农业(19702)
- 北京(19082)
- 院(18749)
- 经(18713)
- 州(17468)
- 师范大学(17153)
- 经济学(16545)
- 基金
- 项目(86624)
- 科学(68246)
- 研究(65186)
- 基金(62432)
- 家(55299)
- 国家(54786)
- 科学基金(45917)
- 社会(41450)
- 社会科(39024)
- 社会科学(39010)
- 省(33474)
- 基金项目(32368)
- 教育(30539)
- 划(28578)
- 自然(28211)
- 自然科(27583)
- 自然科学(27571)
- 自然科学基金(27109)
- 编号(27062)
- 资助(24232)
- 成果(24110)
- 重点(20240)
- 课题(19382)
- 发(19223)
- 部(19198)
- 国家社会(17612)
- 创(17463)
- 性(17315)
- 制(17021)
- 教育部(16404)
共检索到220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菡冰 李翔 柳乾坤 靳相木
研究目的:通过对宅基地使用权身份化和物权化"两化复合"结构的事实关系进行理论提炼,揭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取向。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以身份化为内核、以"一户一宅"为表达形式的宅基地制度,保障了13亿人口大国的最大群体、最弱势群体的居住正义,但同时宅基地使用权的身份化"绑架"了物权化,使宅基地使用权无法成为真正的用益物权。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取向是去身份化,但面临着市场化流转和住房保障的两难困境。研究结论:以继承环节去身份化作为宅基地使用权去身份化改革的突破口,积累经验之后,再沿着"管住增量—调整存量—双轨管理"的思路,分阶段、按区域、有步骤地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的去身份化改...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宅基地 成员权 物权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周光发 章合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其重要一环,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用比较研究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如何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以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研究结果表明,宅基地使用权难以自由流转是农村宅基地及房屋市场财产权利缺失的根本原因。只有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顺应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市场化、资本化的发展态势,实现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产权对价和增值功能,才能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
关键词:
宅基地 流转 困境 产权对价 增值功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陶钟太朗 杨环
研究目的:探讨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问题,寻求在现有社会背景、制度条件下的解决之道。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研究结果:通过继承被继承人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身份来继承"宅基地使用权",既能保障继承人的继承利益,也尊重了人们的私权,同时义能够防止宅基地使用权的自由流转。并且,通过这一手段还可以逐步实现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全面的平权立法。研究结论:针对宅基地使用权,应建立身份关系继承制度。
关键词:
土地法学 宅基地使用权 身份关系继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洪锋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现状考察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活动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农村,农民开始以各种方式进入工厂、企业、城市,完全或者部分地脱离了农村,导致很多房屋、宅基地空置,宅基地的流转不可避免。从各地实际情况来看,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买卖。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大多体现为买卖,实践中一般是住宅连同宅基地使用权一并买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燕霞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设立,带有鲜明的社会福利性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产生了诸如宅基地大量的隐性交易和浪费严重等问题,各地也因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活动,但是改革措施却忽略了城市化的主体,即外地农民工及其家属。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改革应当立足于城市常住打工人群,探索建立进城农民宅基地使用权的回购、置换等制度,实现宅基地指标"地随人走",让进城务工的农民以其农村宅基地的指标迁入城镇居住,降低农民在城市置房的成本和迁移成本,以最终实现人的城市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房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这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的具体举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了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试点,通过试点取得了一些经验,要总结经验继续探索,形成制度优势,尽快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
宅基地 使用权 资格权 村庄规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晴
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中,宅基地使用权的内部转让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受让人不应受"一户一宅"原则限制,应改采法定面积限制。宅基地使用权跨集体转让应被许可,受让人应向集体经济组织交纳使用费,依宅基地用途确定受让人使用宅基地的年限。现阶段,禁止城镇居民购买宅基地有其必要性,仍应继续沿用。
关键词:
三权分置 宅基地 宅基地使用权转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卫华 吕萍
宅基地制度改革将为乡村振兴提供土地等要素保障。基于对两轮宅改部分试点的调研,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和比较分析,依据本轮改革进展分类型(开拓进取型、茫然摸索型、持续深化型)考察创新动力,为试点重估宅改预期收益,找寻改革动力。分析表明,与属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开拓进取型试点形成鲜明对比,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茫然摸索型试点自身产业用地需求不足造成宅改预期收益偏低,导致创新动力不足。后者应借鉴持续深化型试点经验,着眼长远、主动而为,向乡村振兴要宅改红利。试点应从聚力县域产业发展、灵活探索“三权分置”、强调规划引领、拓展宅基地使用功能、搭建要素交易平台等方面,积极推进改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董新辉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历史脉络表现为立法思想从公权主导向私权彰显的转变,治理体系从城乡二元向城乡统一的转变以及权利属性从保障属性主导向财产属性凸显的转变三条主线,并形成了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两权分离"的现状。无论是政策实践探索中宅基地置换模式、宅基地资本化补偿(地票)的流转模式,还是理论探索中的法定租赁权、地上权的流转路径,实质都是为凸显宅基地资产价值等私益属性,而在赋予宅基地使用权更多权能的思路上所作的努力。但是,宅基地使用权公益与私益的双重属性又导致这些在私益权能上的扩张与宅基地自身公益权能无法根本兼顾和融合,这是宅基地制度改革无法取得实质进展的症结所在。"三权分置"对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而言,既是宏观思路上的全新路径,也是微观构造上的流转模式。"三权分置"放弃了对宅基地使用权自身权能的扩展,走的是一条在"两权分离"基础上对宅基地使用权作出进一步权利分解的全新路径,通过新分解的宅基地使用权自由流转实现宅基地财产价值,通过新派生的宅基地资格权保留在农户手中继续维护宅基地的保障属性,实现了公益与私益的兼顾,是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应然选择。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 土地流转 三权分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传景
现阶段,由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下称宅基地)管理制度缺陷,导致进城居住务工农民不愿意放弃闲置的宅基地。要实现节约集约用地和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之目的,就必须着力改变这种局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刁其怀
中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正处于修订《土地管理法》的关键时期,如何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宅基地使用权条款,意义重大。现行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存在诸多弊端,与物权法理多有抵触,必须以科学的物权法理论为指导,在微观上重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若干具体制度。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 问题 改革方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宋志红
研究目的:就如何解决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两难困境提出建议。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现行管理规定禁止宅基地使用权向本农民集体之外的主体流转,这一规定在实践中遭遇了私下流转盛行和宅基地闲置浪费的挑战。当前赞成和反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声音同样强烈,此次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改革试点并未明确态度。权衡正反两方面观点,完全禁止宅基地使用权对外流转的理由并不充分。争议背后凸显的是宅基地担负的社会保障功能与财产功能之间的冲突,进一步言是稳定与效率的冲突。鉴于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区域农民对宅基地的保障依赖程度不同,对宅基地发挥财产功能的诉求大小也不相同,在充分尊重当地农民意愿的基...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宅基地使用权 流转 路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卢江海 钱泓澎
本文梳理宅基地制度变迁后发现,其主要遵循三条逻辑主线:是否允许非农户购买宅基地经历一个允许到禁止的过程;要求土地集约利用,以提高用地效率;逐步放开宅基地及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允许其有偿使用。义乌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把市场化作为改革方向,在原先村集体内部流转这个唯一合法市场的基础上逐步将一些隐形市场公开化、合法化,农民对此项改革的满意度较高。市场化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在制度变迁中各级政府应明晰自身定位,谨慎推广试点地区的改革经验。
关键词:
宅基地 使用权流转市场 义乌 改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宝丽 马运全
农地"三权分置"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宅基地作为农村发展的重要要素,在推进农村融资中理应发挥重要作用。"三权分置"架构中,理清所有权、资格权和使用权的内涵外延至关重要。从实践来看,宅基地抵押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应从加强立法、科学设计抵押制度等方面入手,全面构建宅基地抵押融资制度体系。
关键词:
三权分置 宅基地 抵押融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晶
我国宅基地制度由“两权分离”向“三权分置”演进。宅基地使用权是宅基地利用法律关系的核心,推进闲置宅基地的规范有序流转是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重点。入股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宅基地流转方式,对乡村振兴和深化农村改革会产生积极深远影响。然而,现行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与具体的宅基地使用权入股实践存在法律冲突。通过探讨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的法律界定及入股模式、政策与法律基础、立法缺陷等问题,提出完善宅基地使用权的界定及入股公司的法律制度、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的相关法律、构建宅基地使用权入股企业的破产利益平衡机制等建议,以期将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纳入法治轨道,更好实现闲置宅基地的经济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