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14)
2023(6092)
2022(4845)
2021(4529)
2020(3426)
2019(7922)
2018(7621)
2017(15523)
2016(7972)
2015(9042)
2014(8810)
2013(8718)
2012(8100)
2011(7400)
2010(7361)
2009(6960)
2008(6783)
2007(6007)
2006(5146)
2005(4481)
作者
(20640)
(17485)
(17449)
(16686)
(11474)
(8436)
(7848)
(6745)
(6642)
(6230)
(6094)
(5974)
(5466)
(5461)
(5401)
(5334)
(5197)
(5034)
(5006)
(4918)
(4367)
(4316)
(4169)
(3994)
(3987)
(3983)
(3751)
(3577)
(3469)
(3391)
学科
(42654)
经济(42606)
管理(25551)
(25268)
方法(23888)
(21500)
企业(21500)
数学(21289)
数学方法(21168)
(11342)
(9672)
中国(9278)
业经(8583)
(7705)
财务(7699)
财务管理(7684)
企业财务(7514)
农业(6876)
理论(6830)
(6777)
地方(6682)
(6539)
贸易(6538)
(6299)
(6294)
(6105)
金融(6103)
(5472)
银行(5472)
(5172)
机构
大学(121018)
学院(120103)
(54010)
经济(53118)
管理(48850)
理学(43225)
理学院(42885)
管理学(42332)
管理学院(42111)
研究(33755)
(26574)
中国(26177)
(22926)
财经(21973)
(20188)
经济学(18475)
科学(16996)
经济学院(16878)
财经大学(16692)
(16485)
中心(15921)
(14919)
师范(14818)
(14625)
商学(14379)
商学院(14275)
北京(14150)
业大(13929)
(13236)
(13205)
基金
项目(79940)
科学(65207)
研究(62207)
基金(60498)
(50368)
国家(49926)
科学基金(44603)
社会(42934)
社会科(40830)
社会科学(40821)
基金项目(31498)
(30144)
教育(29929)
自然(26251)
自然科(25668)
自然科学(25664)
自然科学基金(25254)
(25221)
编号(25029)
资助(24748)
成果(20631)
(19368)
国家社会(18311)
教育部(17794)
重点(17602)
人文(17355)
(17084)
(17015)
课题(16968)
(16754)
期刊
(55364)
经济(55364)
研究(35052)
(20767)
中国(18797)
管理(16886)
学报(14384)
科学(13854)
教育(13297)
大学(12205)
(12144)
金融(12144)
(12048)
财经(12012)
学学(11543)
(10246)
技术(9413)
经济研究(9260)
业经(9012)
农业(7834)
问题(7677)
(6468)
统计(6244)
商业(5945)
技术经济(5866)
(5748)
理论(5592)
决策(5059)
(4890)
实践(4861)
共检索到166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谦  
从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现状来看,农房及宅基地使用权租赁本就不受限制,抵押合同只能与金融机构订立,买受人之主体限定于县(区)、市域范围内的集体经济组织,均未触及改革之本。种种设置于宅基地使用权入市道路上的障碍,均源于住房保障与住房财产权的两难困境。然而,对住房福利的维护,不但造成住房财产权的损害,还无意间构成对农民经济、文化、社会福利的忽视。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主体的限制,无法实现保护耕地的目的。宅基地的可继承性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导向闲置宅基地使用权的增多。经由充分竞价的真正公允价格,才能实现住房财产权最大化效益。基于住房保障之同一目的与"一物一权原则"冲突之化解,可以藉由居住权实现宅基地使用权入市。区分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设定居住权之无偿设立,与为第三人设定居住权之有偿设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肖顺武   董鹏斌  
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对农民居住权益和财产权益之间的新权衡。在分析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正当性根据的基础上,文章基于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的约束条件探讨了入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的路径进行剖析。从根本上讲,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主要是基于宅基地财产性价值凸显这一内生性条件的推动,而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的刺激、农村土地要素化市场改革的促进仅发挥着外因的作用。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的现行规则体系为入股提供了基础性的制度框架,而各地入股的实践提供了地方法治经验的鲜活素材,进言之,实践矛盾的充分展开亦有助于制度的理性演进与成熟。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的推进路径择要如下:一是要增加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的制度厚度,如此才能补强入股的正当性基础;二是要明确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的客体及价值评估机制,并严格规范入股的程序;三是要完善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的收益分配机制;四是要确保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入股权益保障机制落地,特别是要完善入股退出制度以契合农村的客观实践。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传景  
现阶段,由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下称宅基地)管理制度缺陷,导致进城居住务工农民不愿意放弃闲置的宅基地。要实现节约集约用地和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之目的,就必须着力改变这种局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文  于水  
运用多源流理论构建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的分析框架,探讨宅基地使用权确权工作现实、政策与政治等问题,从而为完善宅基地使用权和收益权权能等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采用了文献法,实地调研法,访谈法等对江苏省10市进行实地调研,结果发现:宅基地使用权确权发证率低以及确权工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宅基地使用权确权还存在着历史界限不清晰、登记主体模糊、实践操作程序不规范、"户宅不均"、"面积不等"、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和工作经费投入不足等现实困境;已颁布的法律还存在着条文间的相互矛盾、"户"的界定不统一、宅基地面积计算方法多样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文  于水  
运用多源流理论构建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的分析框架,探讨宅基地使用权确权工作现实、政策与政治等问题,从而为完善宅基地使用权和收益权权能等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采用了文献法,实地调研法,访谈法等对江苏省10市进行实地调研,结果发现:宅基地使用权确权发证率低以及确权工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宅基地使用权确权还存在着历史界限不清晰、登记主体模糊、实践操作程序不规范、"户宅不均"、"面积不等"、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和工作经费投入不足等现实困境;已颁布的法律还存在着条文间的相互矛盾、"户"的界定不统一、宅基地面积计算方法多样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文  于水  
运用多源流理论构建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的分析框架,探讨宅基地使用权确权工作现实、政策与政治等问题,从而为完善宅基地使用权和收益权权能等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采用了文献法,实地调研法,访谈法等对江苏省10市进行实地调研,结果发现:宅基地使用权确权发证率低以及确权工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宅基地使用权确权还存在着历史界限不清晰、登记主体模糊、实践操作程序不规范、"户宅不均"、"面积不等"、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和工作经费投入不足等现实困境;已颁布的法律还存在着条文间的相互矛盾、"户"的界定不统一、宅基地面积计算方法多样化、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标准苛刻等体制局限;农户认知水平与情绪、利益相关者意愿以及政府态度与行动策略等利益失衡的影响。由此,以不动产登记为契机,围绕三大源流,从政策支持机制、法律规范机制、监督动员机制三大策略着手,提出了宅基地使用权确权工作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房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这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的具体举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了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试点,通过试点取得了一些经验,要总结经验继续探索,形成制度优势,尽快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青贵  
破除“两权分置”下宅基地使用权身份性对财产性的束缚,释放宅基地要素价值,实现宅基地使用权的财产功能是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重要目标。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实质上就是要在宅基地配置与利用中适度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宅基地使用权市场化利用。确保宅基地“三权”的正当逻辑约束和宅基地制度保障功能实现是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的前提;完全按照私法逻辑构造宅基地使用权是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的逻辑起点。放活宅基地使用权之“适度”要求主要体现为体系限制和边界约束。宅基地使用权的适度放活应当坚持宅基地使用权财产化、利用主体市场化、利用方式多样化,从放活要求、放活条件、放活模式、放活方案等方面予以构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成  徐爽  
"三权分置"制度改革打破旧有宅基地制度壁垒,并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战略互为起承,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有助于盘活乡村沉睡资产;在"三权分置"制度逻辑下实现宅基地使用权资本化是加速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全面提升乡村聚落功能和实现乡村多元主体利益共享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时间序列法梳理了宅基地改革阶段与产权细分过程,明晰宅基地属性外延,分析宅基地资源资产化与资产资本化的内在机制;从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的缘起和内涵解析、制度的外部环境、制度的多元主体和制度的绩效4个维度,解构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逻辑;梳理"三权分置"制度下宅基地使用权资本化的选择逻辑和现实困境,提出了宅基地使用权的资本化路径。宅基地使用权的资本化需要匹配不同地域乡村的不同发展阶段,才能真正提升农村社会经济效益与发展活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欢  
现行立法就农村宅基地继承问题所作的规定存在诸多模糊、不确定甚至冲突问题,导致学界出现肯定说和否定说两种观点。农村宅基地继承不仅成为客观事实,更具有重要价值。现行农村宅基地继承制度存在着主体身份受限制、客体范围不明确、期限未确定以及配套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构建农村宅基地继承制度,要扩大继承主体、明确客体范围和继承期限、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保勤  陈景春  
宅基地使用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为保障农民权益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现阶段,宅基地使用权的退出机制有利于根据实际需要科学调整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宅基地使用权的退出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必要之举。但是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退出也面临诸多现实风险,如经济不确定性风险、农民权利风险、农民居住保障弱化风险、农村生态恶化风险等等。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层面,宅基地使用权的退出都是是可行的,需要从程序规范、实体制度、配套措施等路径上进行探索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鹏  孙放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概念,此举大大激活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财产权属性,部分地区开始先行先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融资方式。笔者针对当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运行现状,梳理出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法律依据不足、实现困难等核心难题,并针对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提出相关立法建议和具体实现路径,以推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制度有序发展,振兴农村经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杜宇能  周聪  刘娟  
宅基地入市改革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头戏,也是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在农村土地领域的重要体现。本文基于对成都、重庆、金华、六安四个地区宅基地入市改革实践的反思,探讨了宅基地入市改革进程的多重目标,这些目标包括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农村人口财产收入、建立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助力城乡融合等几个方面。本文研判了在这些目标的多重约束下,如何平衡宅基地改革中的利益关系,得出了宅基地入市改革应当严格遵循土地公有制原则、重视宅基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和重视利益的公平分配。本文认为宅基地入市改革应当以全体农村人口的整体利益为价值导向,理性看待粮食安全问题,正确复垦宅基地,可以合理利用产业发展资源盘活宅基地,分地区制定改革方案,可持续性和逐步释放宅基地入市改革红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明芬  邓容  
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隐性流转过程中,一户多宅、隐性占用、违法出售和触法联建等隐性流转行为仍在继续发生。这些隐性流转行为之所以长期存在,根本原因在于宅基地产权制度模糊、宅基地法律产权和事实产权不一致以及政策监管缺位、借位和不到位。规制宅基地隐性流转的可行途径,在于进一步完善法律规制、调适利益分配机制以及严格监督管理。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满银   肖瑛  
为着力推动宅基地使用权放活市场改革,必须对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市场定价进行理论研究。研究发现,试点城市进行的宅基地资格权交易与宅基地使用权交易均应纳入宅基地使用权转让范畴。宅基地使用权跨区域转让的价格特征是市场半径扩大,导致市场需求增加与市场价值提升,且宅基地使用权价值在空间上存在异质性。应区分不同区域,采用不同技术思路评估宅基地使用权转让价格。国有住宅用地价格修正法、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与交易地价评估法是宅基地使用权转让价格的主要评估方法。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宅基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与宅基地资格权的价格内涵、价格体系与定价方法的研究,特别是对宅基地使用权价格空间分异规律的调查与研究,助推宅基地扩权赋能改革,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