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15)
- 2023(8192)
- 2022(7200)
- 2021(6477)
- 2020(5812)
- 2019(13388)
- 2018(13194)
- 2017(26243)
- 2016(14332)
- 2015(16032)
- 2014(16141)
- 2013(16229)
- 2012(15457)
- 2011(14070)
- 2010(14118)
- 2009(13199)
- 2008(13261)
- 2007(12223)
- 2006(10445)
- 2005(9452)
- 学科
- 济(66558)
- 经济(66512)
- 管理(39447)
- 业(38876)
- 企(31190)
- 企业(31190)
- 方法(30400)
- 数学(26763)
- 数学方法(26557)
- 农(18129)
- 财(15899)
- 学(15552)
- 地方(15154)
- 中国(14679)
- 环境(13854)
- 业经(13795)
- 农业(11701)
- 制(11623)
- 贸(11575)
- 贸易(11573)
- 易(11188)
- 产业(10383)
- 和(10095)
- 务(10032)
- 财务(10018)
- 财务管理(9993)
- 划(9781)
- 企业财务(9501)
- 技术(9417)
- 地方经济(8707)
- 机构
- 学院(213684)
- 大学(213577)
- 济(90861)
- 经济(89031)
- 管理(80411)
- 研究(75064)
- 理学(69624)
- 理学院(68792)
- 管理学(67613)
- 管理学院(67231)
- 中国(55213)
- 科学(48552)
- 京(45080)
- 农(40447)
- 财(39605)
- 所(39524)
- 研究所(36350)
- 中心(34643)
- 业大(34158)
- 江(32504)
- 农业(32171)
- 财经(32003)
- 经(28930)
- 经济学(28583)
- 范(28086)
- 北京(28057)
- 师范(27763)
- 院(26984)
- 经济学院(26157)
- 州(25413)
- 基金
- 项目(144521)
- 科学(113289)
- 基金(104842)
- 研究(102097)
- 家(92536)
- 国家(91853)
- 科学基金(77473)
- 社会(64828)
- 社会科(61561)
- 社会科学(61541)
- 省(57332)
- 基金项目(56531)
- 自然(50674)
- 自然科(49396)
- 自然科学(49379)
- 自然科学基金(48494)
- 划(48280)
- 教育(45588)
- 资助(42665)
- 编号(40492)
- 重点(33486)
- 发(33061)
- 成果(32259)
- 部(31996)
- 创(29814)
- 科研(28393)
- 创新(28017)
- 课题(27879)
- 计划(27613)
- 国家社会(26901)
共检索到305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菲 董锁成 毛琦梁 黄永斌 李俊
宁蒙沿黄地带是我国黄河流域国家级能源原材料基地,也是西北资源型城市及资源型产业密集区之一。与其他资源型产业密集区相比,该区域位于黄河流域中上游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必须协调好产业结构演进与资源环境刚性约束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产业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GIS中的相关方法和技术,通过构建工业结构特征偏向指数来分析宁蒙沿黄地带工业结构的环境污染特征,并运用产业多样化指数、相似指数、区位商等指标从工业内部结构出发深入分析其工业结构环境污染特征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宁蒙沿黄地带大部分地区工业结构都表现出废水排放强度有所提高、固体废弃物排放强度明显上升的趋势,部分地区的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与粉尘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楠 于维洋
文章选取1990~2012年中国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及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运用熵值法计算出反映中国环境污染状况的环境污染综合评价指数,通过基于VAR模型的协整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对环境污染的长期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且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环境污染的格兰杰原因。协整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均证明中国环境污染的变动受产业结构即第二产业比重变化的影响较大,且第二产业比重的增加会带来环境污染的恶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凯风 王捷
本文利用20072014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基于Arcgis、Geoda和Matlab软件平台,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集聚、产业结构对不同环境污染物的差异影响,并讨论了技术进步、环境治理投资、对外开放度、经济增长水平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污染物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银行业集聚和证券业集聚对环境污染没有显著影响,保险业集聚对于不同环境污染物具有差异影响;第二产业发展和调整促进了二氧化硫排放的增加、工业废水和工业粉尘的减少;不同控制变量对不同环境污染物具有差异影响。因此,环境治理需要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凯风 王捷
本文利用2007~2014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基于Arcgis、Geoda和Matlab软件平台,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集聚、产业结构对不同环境污染物的差异影响,并讨论了技术进步、环境治理投资、对外开放度、经济增长水平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污染物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银行业集聚和证券业集聚对环境污染没有显著影响,保险业集聚对于不同环境污染物具有差异影响;第二产业发展和调整促进了二氧化硫排放的增加、工业废水和工业粉尘的减少;不同控制变量对不同环境污染物具有差异影响。因此,环境治理需要考虑区域间的协同效应,加大银行业和证券业环保投资支持力度,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改善引进外资结构和环境治理投资结构,重点推进控制工业粉尘排放的技术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婷婷 刘建平
文章通过特征指标对102个国内环境事件案例进行主体特征评估、编码,构建环境事件数据库,利用multi-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提取环境事件敏感性特征。实证结果表明,剧毒污染物、重点污染源企业、自然边界和行政边界是环境污染事件的敏感性特征,并且产业链、人类健康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关联是环境污染路径的关键环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菲 毛琦梁
目的在于研究矿产资源依赖型地区工业发展与环境质量耦合优化方案与策略,以宁蒙沿黄地带为案例,通过构建环境—产业双向耦合优化模型,模拟了不同技术进步情景下工业结构与环境质量的互动变化趋势,预测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优化双重目标的最优工业结构,并由此提出协调发展策略。结果发现,技术进步对于矿产资源主导型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实现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目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优势产业控制环境污染排放的能力过低,如果不进行较快的技术创新,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已不能实现区域产业发展和污染控制双重最优目标。如果较快地推进技术进步,区域能够继续依托优势矿产资源基础,实现产业发展和污染控制的双重最优目标。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尚红云
剖析辽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演变规律,对于揭示辽宁经济增长的真实性,体现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探讨环境污染变化的影响机理,进而提出相应的改善环境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二氧化硫、烟尘和粉尘为研究对象,建立多个环境经济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辽宁省单位GDP三种废气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关系都基本符合三次函数。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环境污染 三次函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俊 董锁成 李宇 李泽红 王隽妮
宁蒙沿黄地带属于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快速城市化地区,研究这一典型地区的城镇用地扩展对丰富城镇用地扩展机制的理论研究和提供相应政策建议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2000—2005年城镇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力,计算城镇用地转换适宜度矩阵,结合CA-Markov模型模拟3种情景下城镇用地扩展趋势。结果表明:2000—2005年,城镇用地的主要来源是耕地,其次是草地及极少量农村居民点和工矿用地。对城镇用地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依次是邻域内城镇用地比重、年降水量、到2001年国道距离、到水域距离、到2001年省道距离以及到2000年土地利用中耕地、林地和草地的距离。一切照常情景下,2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正松 孔凡斌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造了反映环境污染程度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指数表明,江西省整体环境污染状况在1990-1997年间保持稳定,1998年之后则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进一步分析了江西省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变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江西省污染综合指数与人均GDP之间呈现"正N型"曲线关系,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与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不显著,贸易开放则加剧了江西省的环境污染,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并没有显著地改善江西省环境污染状况。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瑞鹏 王朋岗
在对1992~2011年新疆城市化、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与检验的基础上建立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及Johnson协整检验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非农产业的内部规模经济与城市化的外部规模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短期内,城市化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长期内,城市化有助于环境状况得到改善;长期内,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城市化 环境污染 VAR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志刚 赵霄伟
文章选取2000年以来新疆区域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指标的计量模型,重点估算出产业结构调整对环境污染的区域特征。实证结果发现:第一,在工业废水排放量方面,固定效应系数最高为克拉玛依市,最低为和田地区。第二,在工业废气排放量方面,固定效应系数最高为克拉玛依市,数值最低的为克州。第三,新疆产业结构调整对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的固定效应系数最高的是乌鲁木齐市,数值最低的是塔城地区;第四,就新疆三大区域而言,北疆尤其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固定效应系数普遍高于东疆和南疆地区,区域分布差异非常显著。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推动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是抓好重点区域和领域的环保工作,要加强污染...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闫丽霞
本文运用1995-2011年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和环境污染的原始指标和数据,构建并计算了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系数和环境污染指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VAR模型。同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方法,对产业结构升级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为:河南省产业结构仍处于低水平阶段(产业结构升级系数接近2),产业结构升级对环境污染有正向影响,即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环境污染会持续加剧;环境污染反过来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有一定的作用,但作用有限。
关键词:
河南 产业结构升级 环境污染 VAR模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阳 孙婧 逯进
以我国35个大中城市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从线性和非线性影响的角度,考察了城市蔓延、产业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协同效应。结果显示:城市蔓延会加剧环境污染,当产业结构跨越门槛值后,其对环境污染的加剧作用将有所下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可减轻环境污染,当城市蔓延水平跨越门槛值后,其对环境污染的减轻作用将被部分抵消;固定资产投资仍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中城市的环境污染。据此认为,在继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深圳、上海、北京等经济增长中心应发展为紧凑型多中心城市,其他大中城市则应通过增强人口吸聚力,减少城市蔓延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城市蔓延 产业结构 环境污染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楠
本文从产业结构和环境污染两大系统以及影响这两大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出发,构建反映产业结构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对模型进行有效性检验后,预测中国环境污染的发展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参数变量的适当调控,分析调整产业结构、科技投入强度和能源消费强度等不同调控方案对未来环境污染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按照现有系统发展规律,至2022年,工业废气排放量、废水排放量和固体废物产生量分别预计达到1176190亿标立方米、146.98亿吨和115.57亿吨。2适当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科技投入强度和降低能源消费强度能够使得环境污染物排放显著下降。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环境污染 系统动力学 仿真预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