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61)
- 2023(10155)
- 2022(8776)
- 2021(8067)
- 2020(7089)
- 2019(16192)
- 2018(15606)
- 2017(30543)
- 2016(17348)
- 2015(19842)
- 2014(20431)
- 2013(19931)
- 2012(18989)
- 2011(17069)
- 2010(17181)
- 2009(15375)
- 2008(15352)
- 2007(14006)
- 2006(11844)
- 2005(10746)
- 学科
- 济(78039)
- 经济(77978)
- 管理(42629)
- 业(41587)
- 方法(34589)
- 企(31940)
- 企业(31940)
- 数学(30951)
- 数学方法(30688)
- 农(20498)
- 地方(20495)
- 中国(18505)
- 财(16422)
- 学(15576)
- 业经(15222)
- 农业(13548)
- 制(12840)
- 理论(12561)
- 贸(12270)
- 贸易(12270)
- 地方经济(11965)
- 易(11806)
- 技术(11791)
- 产业(10954)
- 融(10638)
- 金融(10636)
- 银(10449)
- 银行(10425)
- 和(10398)
- 环境(10286)
- 机构
- 学院(252437)
- 大学(243175)
- 济(101160)
- 经济(98947)
- 管理(90586)
- 研究(84715)
- 理学(78062)
- 理学院(77059)
- 管理学(75547)
- 管理学院(75072)
- 中国(61646)
- 科学(53995)
- 京(51996)
- 农(45387)
- 财(44521)
- 所(43856)
- 研究所(40050)
- 中心(39648)
- 江(39346)
- 业大(38742)
- 财经(36003)
- 农业(35957)
- 范(34036)
- 师范(33709)
- 技术(32896)
- 经(32662)
- 北京(32309)
- 州(31810)
- 经济学(31744)
- 院(30309)
- 基金
- 项目(168450)
- 科学(131951)
- 研究(124235)
- 基金(118494)
- 家(103537)
- 国家(102661)
- 科学基金(87121)
- 社会(75994)
- 社会科(72053)
- 社会科学(72031)
- 省(69355)
- 基金项目(63388)
- 教育(60256)
- 划(58163)
- 自然(56349)
- 自然科(54997)
- 自然科学(54977)
- 自然科学基金(54018)
- 编号(52282)
- 资助(48851)
- 成果(41281)
- 重点(39364)
- 发(38380)
- 课题(38002)
- 部(37312)
- 创(35148)
- 创新(32803)
- 性(32409)
- 科研(32260)
- 教育部(31566)
- 期刊
- 济(109085)
- 经济(109085)
- 研究(68813)
- 中国(50385)
- 农(40442)
- 学报(40025)
- 科学(36474)
- 教育(34244)
- 财(34206)
- 管理(30129)
- 大学(29639)
- 学学(28081)
- 农业(27357)
- 技术(25945)
- 融(21147)
- 金融(21147)
- 业经(18259)
- 财经(17891)
- 经济研究(17381)
- 经(15553)
- 问题(15307)
- 业(14658)
- 职业(14527)
- 技术经济(12601)
- 统计(12435)
- 版(12154)
- 坛(11961)
- 论坛(11961)
- 资源(11892)
- 商业(11418)
共检索到362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菊霞 任君庆
调查发现,宁波市高职院校基本形成了与宁波重点发展产业相对应的专业布局,各级重点和特色专业建设取得新进展,行业性高职院校专业特色鲜明,但同时也存在专业设置与宁波重点产业发展不相适应、部分热门专业设置重复率高、专业内涵建设整体水平不高等问题。建议宁波市成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指导委员会,增设产业发展的亟需专业,建立专业评估制度和专业设置预警退出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福清 张红
研究发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较大差异:产业分布情况和专业大类分布情况各有偏重;专业调整方向不同,东部呈内涵式发展趋势,而中、西部则仍处于外延式发展阶段;中、东、西部的专业聚集度呈由高到低发展状态。总体来看,经济水平差异、科学技术和文化水平差异、专业预警机制差异等是造成各地区专业设置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高职院校应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找准自身定位、发展特色专业,加强与市场、经济的联系,提升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产业结构 区域差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力俊 曹晔
文章在对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年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的调查与分析中发现,广西三次产业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较好地发挥高职高专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但高职高专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广西五大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不一致,经济区域内部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不一致。基于以上调查,从五个方面提出了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或结论。
关键词:
高职高专院校 专业设置 产业适应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俊青
高职教育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有效性,可具体表现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通过对2011-2018年间广西产业发展和专业发展相关数据的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中低端人才供给过剩、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偏低、专业建设目标与人才需求目标错位等突出问题。需要提升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程度,作为"需求端"的产业界要真正参与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的全过程,作为"供给端"的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产业发展的多元需求,走特色化专业建设道路,建立起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力、有效对接的良性互动关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结构 产业结构 适应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力俊 曹晔
在对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年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的调查与分析中发现,广西全自治区三次产业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较好的发挥高职高专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但广西五大经济区域的高职高专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与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等的不一致性,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或结论。
关键词:
高职高专院校 专业设置 产业适应性 广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倪永宏 王武林 黄兴海
专业是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联系的纽带。以苏中为例,重点分析该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比较苏中三市产业比重和发展差异;在讨论苏中高职专业按大类的结构分布、专业设置布局与区域产业的适应状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通过重点发展与主导产业对接的专业、调优三次产业专业比例、院校间坚持错位发展原则,增强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的适应性。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专业设置 产业发展 适应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招晓菊 陈敏娜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建设注重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依托行业建专业"的办学思路,强调岗位能力的培养,并兼顾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目前,已为轨道交通企业输送大批优秀毕业生,有效面向产业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清 易飚
"十二五"时期,苏州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初步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但也存在着专业门类不全、专业设置趋同、与产业发展紧密程度不高等问题。根据对苏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和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人才需求状况的分析,要与苏州市的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苏州高职院校需要重点设置一批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特点的专业,主动建立专业设置的预测系统,注重优化专业结构和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相统一。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产业转型升级 苏州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启良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服务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通过对粤西地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产业结构的相关数据分析显示,粤西地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有待提高,专业重复设置、同构化现象普遍存在,专业管理混乱。因此,应加强粤西地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优化专业设置,规范专业管理。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产业结构 适应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海宗 杨月明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学生的培养质量及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目前,杭州已形成杭州湾产业带,高职院校应以此为契机,根据杭州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向,设置特色专业,培养一大批具有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为杭州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曹玉平
构建适应江苏沿海经济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设置适合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必须引起当地高职院校的关注。目前江苏沿海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普遍存在布点过多但专业规模偏小、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与支柱产业匹配性薄弱、专业申报缺乏严谨性等问题,分析了江苏沿海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江苏沿海发展及区域优势,给出了江苏沿海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蕾 李欢 王佩琳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方向。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不同区域的分布和发展差异较大,对高职专业设置的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和异质性特征。因此,在推进地方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需考虑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化布局,因地制宜地进行高职专业设置。以广东为例,基于客观数据和实际情况,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与高职专业布局的区域适应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剖析了区域高职专业设置与新兴产业规划之间存在的现实问题。为此,提出构建由省域统筹引导、市域匹配支撑、院校主动融入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格局的框架,进一步探索广东省高职院校如何有效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以更好地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陶红 单丽娜
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产业结构的相关数据分析可知,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第一产业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基本适应,第二产业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适应性较低,第三产业专业设置超出其发展。为此,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第一产业专业设置体系,建设适应粤港澳大湾区第二产业发展的特色专业群,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第三产业专业设置保障机制,以加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谢西金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专业和产业有效衔接是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理念和普遍做法。广东省作为经济发达省份和职业教育强省,研究其专业设置和经济产业结构的衔接现状更具有典型性。在2021年新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出台背景下,本文基于广东省89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经济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广东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问题,且专业集群度低,与产业集群化加速推进的趋势相背离。建议优化专业结构,聚焦专业集群,统筹政府行业力量,以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办学效益。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专业设置 经济产业结构 适应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善江
随着产业结构由块状向集群演进,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愈来愈受到关注。着眼区域"产业、专业一体化",常州高职园区建设了18个重点专业群,专业设置覆盖七大新兴产业的85.71%,而与节能环保、生物技术、新医药、新能源对应的专业群建设尚显不足。基于提升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群的适应性,未来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专业群建设宜采取四大发展策略:宏观调控、协同发展、错位发展和特色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