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20)
2023(5806)
2022(4616)
2021(4596)
2020(3670)
2019(8919)
2018(9093)
2017(17364)
2016(9634)
2015(10895)
2014(10922)
2013(10471)
2012(9690)
2011(8698)
2010(9039)
2009(7892)
2008(7304)
2007(6480)
2006(5657)
2005(5135)
作者
(25218)
(20902)
(20837)
(20167)
(13764)
(10100)
(9554)
(8214)
(8081)
(7708)
(7335)
(7053)
(6877)
(6822)
(6749)
(6352)
(6245)
(6218)
(6143)
(6133)
(5259)
(5140)
(5011)
(4920)
(4823)
(4728)
(4668)
(4662)
(4273)
(4071)
学科
(39417)
经济(39380)
管理(22393)
(20200)
方法(19855)
数学(18483)
数学方法(17954)
(16062)
企业(16062)
中国(10793)
(10754)
地方(9856)
理论(8015)
业经(7475)
教学(6878)
农业(6724)
(6391)
(6345)
(5828)
(5678)
贸易(5672)
技术(5549)
(5423)
(5317)
金融(5316)
教育(5041)
(4902)
(4727)
银行(4726)
环境(4706)
机构
学院(123057)
大学(120125)
管理(46811)
(45529)
经济(44354)
理学(40089)
理学院(39626)
研究(39154)
管理学(38445)
管理学院(38239)
中国(30330)
(26390)
科学(24218)
(20591)
(20162)
中心(19683)
(18768)
(18721)
(17910)
(17851)
师范(17673)
业大(17669)
技术(17030)
北京(16947)
研究所(16920)
财经(15842)
(14692)
职业(14587)
(14353)
师范大学(14028)
基金
项目(83544)
科学(65371)
研究(62594)
基金(57996)
(49927)
国家(49512)
科学基金(43037)
社会(37055)
社会科(35077)
社会科学(35067)
(34101)
教育(32089)
基金项目(29972)
(29120)
自然(28461)
自然科(27842)
自然科学(27836)
自然科学基金(27297)
编号(27056)
资助(25347)
成果(21559)
课题(20258)
重点(19201)
(18024)
(17927)
(17515)
(16729)
创新(16320)
大学(16063)
规划(15843)
期刊
(50737)
经济(50737)
研究(36172)
中国(30557)
教育(23257)
管理(18938)
技术(16879)
学报(16522)
(16096)
科学(16092)
(15101)
大学(13270)
学学(12215)
(11573)
金融(11573)
农业(11227)
职业(9472)
业经(8453)
经济研究(8355)
统计(8215)
(7434)
财经(7238)
图书(6895)
决策(6738)
技术教育(6731)
职业技术(6731)
职业技术教育(6731)
(6632)
(6221)
论坛(6221)
共检索到189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楼梦红  
师资队伍水平一直是制约各中职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短板"。宁波市鄞州职教中心敢于直视"短板",从自身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中职师资"五进"式校本研修模式,通过教师进企业、进协会、进高校、进赛场、进工作室等途径,培养教师成为既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胜任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的"双师型"教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鹏程  
本文认为,服务地方经济、培养技能人才是中职学校的主要办学目标,要实现这一办学目标,校企一体深度融合是必由之路。本文立足自身学校所处的区域经济特征,就校企一体化合作从学校、专业、教学三个层面进行了颇为有效的实践和探索,实现了学校办学与企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取得了一定成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冬伟  
以"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专业技能提升为突破点,以项目课程和地方特色教材建设为着力点,以师资水平提高为保障,研制《专业技能教学标准与检测》,明确教学要求,规范水平考核,构建"技能教学有标准、赛项设计多元化、专业实训求实效"的教学机制,使教师与学生、学校与企业、教学与赛项、素养与技能之间相互促进,整体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闵亨锋  崔瑾  
宁波市教育局非常重视职校教师的素质提升,2009年3月1日《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正式施行以来,政府引导、院校主动、行业中介、企业参与的"四位一体"校企合作发展机制逐步建立,宁波职教以校企合作为改革发展的新的"生长点",着力构筑"教产结合、校企一体化"办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郑擎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在线经济、到家经济、非接触式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孕育兴起。发展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有利于优化城市经济结构,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对宁波培育新动能,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聚焦数据服务、贸易、物流、金融、消费、科技与咨询、生活、办公、出行、会展等重点领域,明确宁波市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导向,以及实行新型基础设施、功能平台、创新主体、应用场景等方面的任务举措,并提出制定相应的配套制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鸿钧  
通过对国内外科技园区的三种发展模式即政府推动的外生型发展模式,以市场为主导的内生型发展模式和政府推动与市场主导互动的内生与外生相结合的混合式发展模式的分析,指出了“内外结合,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混合式发展模式是宁波市科技园区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宁波市着力推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强化"四项驱动",推动"四项对接",创新"四项模式",形成了政府推进、学校跟进的良好格局。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强化"四项驱动"。一是完善政策保障。在全国率先为校企合作立法,制定《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并配套出台了《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实施办法》等相关政策文件,为校企合作提供法律保障。二是推进资源互补。成立宁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晶  
宁波市鄞州职教中心遵循工学结合的职教办学规律,从办学、专业、教学、管理四个维度纵向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形成了校企一体化深度合作模式。学校层面:立足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与园区联结、与行业联合、与企业联盟。即以园区联结为依托,向园区要规模,促进学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萍萍  张文清  张雪君  
本文对宁波市鄞州艺术学校加强有专业特色的实训基地建设,探索艺术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多种模式,积极开展新一轮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高实训质量,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拓展中职生创新创业新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薇薇  
中职学校图书馆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向上与公共馆联盟,向下与班级图书馆联动,在三级协同合作中不断丰富图书馆内涵,依托公共馆资源背景,建构阅读情境,丰富阅读协作,组织阅读会话,培养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能力,以阅读促进学生成长,以书香校园建设带动书香社会建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玉国  夏素贞  王建平  
后模式时代课堂教学改革不是对已有课堂教学模式的价值判断或否定,而是为每一种模式的存在与创生展现其合理的价值与空间。鄞州"生动课堂"教学改革正处于这一时期,要厘清"生动课堂"的内涵,谨防模式僵化,遵循教学自主、教学个性与学生探究、主动的统一,实践中不断学会开发、倾听、对话、合作与思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鑫  
"五能五会"高中课程体系建设,是宁波市北仑中学探索出的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和彰显学校特色的个性化课改思路和实践路径。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能力水平,按照"系统规划、全面开发、逐步实施、注重实效"的步骤构建并实施"五能五会"课程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和光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劳动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应是一种行动与实践。为解决中职学校劳动素养培育途径不畅、学生劳动观念淡薄、劳动技能不强、劳动体验匮乏、劳动教育主体和阵地分割等问题,早在2009年,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就开始探索劳动教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构建校园劳动教育文化。打造劳动故事墙、节约粮食食堂、最美寝室、最美教室、个性化劳动公共区域等,建设劳动教育校园环境文化。夯实思政课和劳动课、开展校园文化主题教育日活动、专业劳动文化活动、"海潮劳动"活动等,建设劳动教育校园精神文化。制订《学生劳动管理制度》《学生实习管理制度》《生活劳动细则》《实训工作实施细则》等,建设劳动教育校园制度文化。开展校园劳动实践日活动、生产劳动实践活动、校园劳动实践日活动、劳动成果分享活动等,建设劳动教育校园行为文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闫艳  周光琦  
由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问题。面对近60%的流动儿童,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宁波市鄞州区在"高位提升,惠及全民"的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指引下,在"幸福教育"创新工程实施的平台中,将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纳入整体教育规划,采取各种措施,在"内涵式融合"中让流动儿童共享教育的幸福,以提升区域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