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70)
2023(16187)
2022(13734)
2021(13070)
2020(10765)
2019(24852)
2018(24793)
2017(47511)
2016(25774)
2015(28805)
2014(29163)
2013(28281)
2012(26401)
2011(23785)
2010(24033)
2009(22021)
2008(21521)
2007(19442)
2006(17234)
2005(15018)
作者
(73794)
(61368)
(60930)
(58112)
(39287)
(29286)
(27743)
(23909)
(23506)
(22290)
(21019)
(20617)
(19765)
(19518)
(19069)
(18951)
(18192)
(18056)
(17690)
(17593)
(15406)
(15162)
(14962)
(14213)
(13775)
(13752)
(13721)
(13531)
(12449)
(12304)
学科
(98323)
经济(98204)
管理(78755)
(73022)
(62002)
企业(62002)
方法(41698)
数学(34777)
数学方法(34322)
中国(28968)
(28818)
(25745)
业经(23554)
(22811)
地方(22361)
技术(21851)
(20338)
理论(19866)
农业(18760)
(17014)
银行(16968)
(16886)
(16783)
贸易(16774)
(16306)
(16274)
(16232)
(16062)
金融(16054)
教育(15441)
机构
大学(359494)
学院(359424)
管理(142782)
(139514)
经济(136146)
理学(122462)
研究(121179)
理学院(121076)
管理学(118997)
管理学院(118325)
中国(91549)
(78114)
科学(75395)
(66481)
(60366)
(57528)
中心(55671)
(55411)
研究所(54689)
业大(52871)
财经(51676)
北京(49678)
(49265)
师范(48805)
(46918)
(44875)
(44746)
农业(44656)
技术(40582)
经济学(40489)
基金
项目(242427)
科学(190336)
研究(181713)
基金(172557)
(149481)
国家(148140)
科学基金(127381)
社会(111727)
社会科(105591)
社会科学(105568)
(96136)
基金项目(91351)
教育(84186)
自然(82269)
(80753)
自然科(80314)
自然科学(80290)
自然科学基金(78852)
编号(75714)
资助(70560)
成果(62997)
重点(53986)
课题(53519)
(53288)
(52867)
(51754)
创新(49045)
项目编号(46479)
科研(45463)
教育部(45258)
期刊
(159430)
经济(159430)
研究(109629)
中国(77617)
学报(55275)
管理(54818)
(52403)
科学(51236)
教育(50566)
(49717)
大学(42092)
学学(38993)
农业(36035)
(33698)
金融(33698)
技术(33644)
业经(26791)
财经(24730)
经济研究(24314)
图书(21593)
(21174)
问题(20280)
科技(20089)
(18392)
理论(17779)
技术经济(17600)
(16873)
论坛(16873)
现代(16611)
实践(16336)
共检索到545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阳群  魏建良  
文章首先对区域科技创新理论进行了探讨,明确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所具有的现实意义,重点分析宁波市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并提出了强化宁波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继琴,贺赛龙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蔡世忠  薛喜梅  
阐释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内涵,包括:农业科研、技术推广、需求主体、农业科研管理、农业科技投入、农业科技工作运行机制六个方面的综合体系。分析了当前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建立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农业科技研究开发体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多元化、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等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了构筑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小雨  李郑  
实现了集群化的宁波模具产业,由于其严重的路径依赖性使得集群企业整体创新不足,难以实现与外部市场的链接。文章通过对宁波模具产业集群价值链和发展过程中的路径依赖进行分析,指出路径依赖是宁波模具产业跌入"惯性陷阱"的关键,提出了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产业集群创新体系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毛光烈  
本文以宁波市第四方物流市场建设实践为例,阐明第四方物流市场建设需破解的难题,指出宁波第四方物流市场建设的创新性做法和示范作用,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主导启动第四方物流,带动第三方物流,进而推动整个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新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鑫  
"五能五会"高中课程体系建设,是宁波市北仑中学探索出的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和彰显学校特色的个性化课改思路和实践路径。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能力水平,按照"系统规划、全面开发、逐步实施、注重实效"的步骤构建并实施"五能五会"课程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施祺方  陈呈频  毕娜  
科技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动力,而科技资源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和保障。通过对宁波市科技资源的现状调研,获得了宁波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能力信息。调研内容涉及科技人才现状、科技研发及服务机构现状、产学研投入、科技型企业现状、科技项目、科技成果及专利等。在完成数据的采集和初步整理后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宁波市科技资源能力建设的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袁国强  冯德显  张淼  王鑫  史燕茹  
依据中原经济区建设目标和产业技术需求导向,通过对国内有关经济区创新内容的调研,提出中原经济区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坚持以粮为基础,加强生态和环境建设;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新兴工业化为支撑,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积极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围绕产业聚集区建设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有效提高创新效率;加强中原经济区内外创新资源统筹协调,推动创新合作与开放;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建立现代产业发展技术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立中原经济区科技创新示范区,提高创新集聚和辐射能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云  周源  陈璐怡  
通过梳理创新体系理论中不同理论的差异与我国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主要问题,选择创新价值链理论解析我国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构成,结合现有体系中创新主体在知识创新链上的比较优势,阐述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的目标。研究发现:我国科技创新体系要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应根据不同目标的实现需求,从知识产生、知识转化、知识传播3个方面实现融合。并研究提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意见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谢阳群  许皓  
在信息化进程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要把信息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真正做大做强,必须要从以战略为统帅,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措施,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和措施,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这样才能真正将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向新高度。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庄立臻  刘燕  
在对宁波市公共图书馆2008年度业务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办馆条件、基础业务建设、读者服务工作等方面,并与副省级城市图书馆进行比较,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求对发展图书馆事业提供参考。
[期刊] 征信  [作者]
近年来,宁波市象山县持续通过"政府推动、央行引导、三级联动、联社主办"的模式,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行动,举全县之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出一套以建立农户信用信息档案与信用评价为主要内容,以开展农村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三信"评定为切入点的破解"三农"融资难题的新路子,形成集信用宣传、信息征集、信用评价和信贷支持为一体的框架体系,在实现金融支农惠农方面掀开了新的一页。象山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做法和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魏艳  李郑民  杨迅周  刘夏茹  杨文新  
文章论述了产学研合作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及其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认为产学研合作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分析产学研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目前产学研合作在主体、利益分配、风险、沟通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解决好利益分配、降低风险、加强产学研各方交流、促进成果转化、改善外部环境等具体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红强  林倩  林雄斌  
在介绍地方债务化解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融资主体—融资渠道—还款来源—增信措施—国资体系"五位一体新型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并以宁波市为例,分析了新时期基础设施投融资需求与面临的问题,总结了宁波市破解基础设施投融资困境的五个成功案例,提出了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重构的有效路径。其主要包括:打造市场化城市综合服务商、拓展多元融资渠道、创新构建综合还款来源、推进增信体系转型、建立新型国资国企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