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72)
2023(17758)
2022(15288)
2021(13969)
2020(11978)
2019(27275)
2018(27099)
2017(52749)
2016(28635)
2015(31913)
2014(31734)
2013(31843)
2012(29215)
2011(26215)
2010(26245)
2009(24644)
2008(24659)
2007(21999)
2006(19546)
2005(17651)
作者
(83039)
(69303)
(69010)
(65549)
(44417)
(33032)
(31267)
(26818)
(26345)
(25074)
(23651)
(23563)
(22208)
(22170)
(21537)
(21146)
(20581)
(20521)
(19915)
(19872)
(17176)
(17090)
(16852)
(15850)
(15548)
(15389)
(15380)
(15372)
(14050)
(13767)
学科
(120509)
经济(120335)
(104324)
管理(98146)
(91952)
企业(91952)
方法(55890)
数学(45779)
数学方法(45346)
(38352)
(36194)
业经(33988)
中国(29566)
(27824)
(26410)
财务(26340)
财务管理(26297)
企业财务(25031)
农业(24937)
(22706)
地方(22563)
技术(21864)
(21140)
贸易(21130)
理论(20966)
(20443)
(20354)
(19419)
(19122)
(18822)
机构
大学(413606)
学院(413303)
(168260)
管理(166911)
经济(164666)
理学(143917)
理学院(142348)
管理学(140123)
管理学院(139348)
研究(133910)
中国(103602)
(88182)
(82136)
科学(81408)
(69554)
(66986)
财经(65042)
(62569)
业大(61441)
中心(61396)
研究所(60347)
(59165)
北京(55404)
农业(54428)
(51147)
经济学(50752)
师范(50686)
(50207)
(48439)
财经大学(48287)
基金
项目(276379)
科学(218593)
基金(202595)
研究(202170)
(175616)
国家(174092)
科学基金(151073)
社会(129335)
社会科(122587)
社会科学(122556)
基金项目(107297)
(106859)
自然(98230)
自然科(95954)
自然科学(95931)
自然科学基金(94273)
教育(91766)
(89374)
资助(83581)
编号(81588)
成果(66306)
(61505)
重点(60798)
(58753)
(57470)
课题(55264)
创新(54314)
(53357)
国家社会(53345)
教育部(53039)
期刊
(188652)
经济(188652)
研究(122730)
中国(79718)
(66131)
管理(64495)
(63795)
学报(63469)
科学(58855)
大学(48931)
学学(46175)
农业(43739)
教育(40373)
(39058)
金融(39058)
技术(35588)
财经(32931)
业经(31842)
经济研究(29185)
(28155)
问题(24689)
(24574)
技术经济(21561)
图书(21249)
理论(20184)
现代(19759)
(19137)
科技(19017)
商业(18662)
财会(18248)
共检索到615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林兴  夏利颖  
现有文献大多采用投入产出法和共生模型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了得出更加明确的结论,采用现有文献较少采用的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宁波市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宁波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影响方向上,是制造业的发展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说明宁波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于制造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孔德洋  徐希燕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有多种观点,但二者相互依赖、唇齿相依的双向互动关系越来越成为学界的共识。从专业分工与外包、生产价值链、生态群落的角度,可以剖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机制,并总结出二者互动共生的模型:中心型互动共生模型、金字塔型互动共生模型、平行型互动共生模型以及嵌套型互动共生模型。一个重要的挑战是,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如何通过二者互动,使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并选择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战略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易莹莹  席艳乐  
基于我国1986-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本文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背景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内生性;通过测算其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并且构建两者的联立方程模型得出的结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且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更大,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辐射、拉动作用更需提高。因此,我国必须要充分重视并利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互动机制,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实现良性的协调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杜跃平  王希  
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对西安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历年数据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西安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两者协同效应存在一定的单向性,即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支撑作用,而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并结合检验结论分析原因,提出了促进西安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婷婷  曾洪勇  张华  
运用投入产出、地理联系率等方法,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和空间联系,探讨北京市和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关系的一般规律与差异性,旨在为京津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北京的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为第三产业服务,而天津的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为第二产业服务,天津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上的联系比北京更紧密;京津生产性服务业对资源密集型制造业的中间投入趋于下降,而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中间投入趋势上升,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有一定的功能支撑作用;天津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分布一致性强于北京,天津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正新  孙爱晶  邱风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是促进我国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式。文章运用生态共生理论中Lotka-Volterra模型理论分析两者之间的互动机理,基于1993-2016年数据对两者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Lotka-Volterra模型中的竞争参数并分析两者互动关系的均衡点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之间存在类似于种群生态系统中的互利共生关系,双方互为投入带动彼此产业发展并最终达到产业间的稳定均衡状态,最后对如何加快中国的产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正新  孙爱晶  邱风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是促进我国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式。文章运用生态共生理论中Lotka-Volterra模型理论分析两者之间的互动机理,基于1993-2016年数据对两者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Lotka-Volterra模型中的竞争参数并分析两者互动关系的均衡点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之间存在类似于种群生态系统中的互利共生关系,双方互为投入带动彼此产业发展并最终达到产业间的稳定均衡状态,最后对如何加快中国的产业升级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正新  孙爱晶  邱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德超  
目前学术界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关系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二者间的因果联系上,并形成了三种主流观点:需求遵从论、供给主导论和互动论。文章利用中国分行业统计数据,借助三变量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我国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间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长期中,二者具有单向因果联系,从而证明了在长期中"需求遵从型"适用中国;而在短期中,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具有双向因果联系,证明了短期中"互动论"适用中国。文章的经验发现对于我国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童磊  荣亚飞  
为廓清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外部性(专业化外部性、多样化外部性)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基于2006—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PVAR模型,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不同协同集聚外部性存在差异,专业化外部性较多样化外部性更能促进产业升级,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机制;多样化外部性与产业升级表现为促进和抑制并存的交互作用,短期内虽表现为促进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抑制作用会逐渐显现;协同集聚外部性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具有区域异质性,专业化外部性与产业升级仅在东部地区表现为促进和抑制并存的交互关系,多样化外部性与产业升级在东西部地区表现为相互促进的交互关系,中部地区协同集聚与产业升级之间尚未形成良性互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钟韵  孙建如  
本文对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与苏州制造业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从产业间的关联反映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间的重要联系。由VAR模型初步断定,苏州制造业与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发展关系;并借助Romer的三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实证分析二者间的互动发展及程度。结果显示:苏州制造业与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间呈相互促进的互动发展模式,但互动效应不均衡,苏州制造业对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与苏州制造业间的互动发展也不尽相同,其中科研技术服务业与苏州制造业互动最明显,而金融业则最不明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席艳乐  李芊蕾  
本文基于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结合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测算指标,初步考察了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1989—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本文构建了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该地区两者间的互动程度。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上海、江苏和浙江三个省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互动程度有所不同。长三角地区必须要充分重视并发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互动机制,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实现良性的协调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文娟  云丽虹  廖运凤  
要: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实现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链和关联行业中的重要作用,依据广东省、海南省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两省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关系、产业特性,生产性服务与农林牧渔业及相关制造业互动程度进行了研究。明晰了两省生产性服务业的优势与短板,为促进地区间生产性服务业与农林牧渔及相关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省际合作发展提供了数量化依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唐强荣  徐学军  
共生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紧密工作(working together)",二是因与对方的联系而导致繁荣,即产生"共生绩效"。本文从生态学共生的视角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提出"紧密工作(working together)"和"共生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并利用广东制造业问卷调查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杜生鸣  
以深圳为实例,研究证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之间存在正向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当期技术进步对工业推动作用显著;另一方面,投资和城市化对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作用明显,但实际利用外资对生产性服务业有挤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