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50)
2023(9935)
2022(7922)
2021(7186)
2020(6179)
2019(13588)
2018(13567)
2017(25746)
2016(13821)
2015(15217)
2014(14716)
2013(14668)
2012(13405)
2011(11618)
2010(12138)
2009(11763)
2008(11884)
2007(10931)
2006(9896)
2005(9364)
作者
(37426)
(31243)
(31211)
(29120)
(20331)
(14691)
(14089)
(11862)
(11760)
(11477)
(10689)
(10607)
(10324)
(10011)
(9623)
(9484)
(9241)
(9121)
(9107)
(9101)
(7859)
(7496)
(7448)
(7322)
(7177)
(7085)
(6896)
(6748)
(6188)
(6170)
学科
(74552)
(68759)
企业(68759)
(61535)
经济(61446)
管理(59213)
业经(25683)
方法(24008)
(23151)
(22005)
技术(18039)
(16915)
财务(16902)
财务管理(16884)
农业(16575)
数学(16279)
中国(16274)
数学方法(16141)
企业财务(15934)
(15727)
(12741)
理论(12629)
技术管理(12289)
(12257)
(12223)
地方(11974)
(11078)
企业经济(10815)
(10619)
贸易(10608)
机构
学院(194608)
大学(189330)
(84516)
管理(83302)
经济(82822)
理学(70264)
理学院(69645)
管理学(68891)
管理学院(68501)
研究(58815)
中国(50708)
(41276)
(40313)
(33384)
科学(32040)
财经(31536)
(29926)
中心(29009)
(28497)
(28013)
(26360)
北京(25472)
业大(24886)
研究所(24442)
经济学(24229)
商学(23905)
商学院(23688)
农业(23028)
财经大学(22874)
(22572)
基金
项目(120710)
科学(98000)
研究(93602)
基金(88250)
(74018)
国家(73202)
科学基金(66219)
社会(62272)
社会科(59041)
社会科学(59026)
(48408)
基金项目(46597)
教育(41266)
自然(40704)
自然科(39854)
自然科学(39846)
自然科学基金(39246)
(38595)
编号(38281)
资助(34191)
(30710)
(30631)
成果(30336)
创新(27728)
(26444)
(26294)
重点(26113)
课题(25597)
国家社会(25509)
(25416)
期刊
(104285)
经济(104285)
研究(60686)
中国(43561)
管理(37899)
(35752)
(28836)
科学(23105)
(22096)
金融(22096)
学报(20976)
技术(20008)
业经(19674)
农业(19510)
教育(19478)
大学(17548)
学学(16093)
财经(15948)
经济研究(15422)
(13936)
问题(13042)
(12763)
技术经济(12695)
图书(12312)
现代(11188)
财会(10709)
商业(10396)
(10311)
世界(9746)
会计(9580)
共检索到314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文霞  仲鸿生  
现代服务业随着社会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化而演进升级,出现各类新业态,这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宁波从2003年开始进入服务业的加速发展期,文章立足宁波的现况,对此进行展望和思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郑擎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在线经济、到家经济、非接触式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孕育兴起。发展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有利于优化城市经济结构,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对宁波培育新动能,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聚焦数据服务、贸易、物流、金融、消费、科技与咨询、生活、办公、出行、会展等重点领域,明确宁波市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导向,以及实行新型基础设施、功能平台、创新主体、应用场景等方面的任务举措,并提出制定相应的配套制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庞文轶  
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国有企业改革路径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宁波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做法和成功经验进行了介绍,阐述了构建国有企业监管机制,保障国有企业在混改中的发展质量和持续健全国有资产运营体制所显现的作用,深度探索了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引进战略投资、提高资本比例以及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等方面的管理模式,有效促进国企改革持续推进和转型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小文  周海霞  
进行现代服务业专业课程改革,必须开发能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标准。据此,宁波市北仑职业高级中学遵循以就业为导向,行业标准为引领的原则,采取DACUM模式,通过"职业分析-岗位分析-任务分析-职业能力分析-课程分析-实施反馈"的开发流程,开发了适应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标准。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林兴  夏利颖  
现有文献大多采用投入产出法和共生模型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了得出更加明确的结论,采用现有文献较少采用的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宁波市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宁波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影响方向上,是制造业的发展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说明宁波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于制造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贺敏杰  黄征  潘宣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余宏俊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突飞猛进,宁波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品升级换代及信息化建设都对软件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紧迫的要求。宁波市软件产业发展及其基地建设,需要在功能定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开发模式以及环境建设等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鲁慧君  
扩大有效投资是浙江省和宁波市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近几年来,宁波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贡献率显著提升,但投资效益不断下降。如何提高投资有效性。是做好当前投资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应紧扣转型升级主线,合理制定投资目标;优化项目投入方向,力促经济提质增效;抑制盲目投资,防止重复建设和低水平扩张;积极推进供给侧管理。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运行;注重激活民间投资,创新投资管理方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巧琴  
一、宁波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一)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深化。2003年4月,鄞州农信联社改制为宁波鄞州农村合作银行,成为全国首家农村合作银行,标志着宁波农信社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阶段性成功。迄今,宁波全市9家县级农村信用合作金融机构已形成3家合作银行、6家一级法人联社的经营组织体系。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试点工作取得进展,现有2家村镇银行、10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宋建江  李巧琴  
资本结构的不同安排对企业市场价值有直接的影响。从宁波市企业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看,债务融资比率根据企业的规模大小、所有制性质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变化。本文通过分析宁波企业的资本结构特征,引出拓展金融宽度,增进金融深度,从而为企业各种不同的融资需求提供全方位、多层面的融资工具,增加企业融资可选择性的思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晓义  
人力资源不足以及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宁波产业升级的主要障碍。本文在分析宁波人力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基础建设、优化结构、经费支持等方面推动多层次人力资源体系建设的思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申兵  
2007年以来宁波市对农民工及其家属的公共政策和服务管理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构建了农民工就业和生活的公共服务包,采取多种途径、运用多种力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探索推行农民工积分落户办法以及创新了社区治理模式。其主要经验可以概括为分类分层地提供公共服务,以改善居住条件为主促进农民工安居,形成农民工发展激励机制以及构建多个主体共同治理的"善治"局面。这对促进我国农民工市民化提供了有益启示,一是在国家层面完善教育和社保等公共服务政策;二是加强中央政府对于跨省农民工集中流入地区的财政支持;三是加强建设用地管理制度的创新;四是促进城市治理模式的完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宁波市“学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研究”课题组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呼唤教育现代化。本文结合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分析阐述了当地学校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主要内容、实施策略、保证措施,以及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对其它地方的学校现代化建设具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凤山  戴国华  冀春贤  
所谓市域经济,就是以市级行政区域为地理空间,以市场机制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以市级政权为主要调控主体,市域内要素合理流动,城乡一体、区域均衡、利益协调,开放的、可持续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优势的区域经济。市域经济不是对县域经济的否定和替代,而是建立在县域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它是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程度上实现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发展市域经济,有利于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城乡融合,推动新农村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