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57)
- 2023(3370)
- 2022(2914)
- 2021(2760)
- 2020(2440)
- 2019(5897)
- 2018(5892)
- 2017(11862)
- 2016(6412)
- 2015(7287)
- 2014(7558)
- 2013(7507)
- 2012(7286)
- 2011(6194)
- 2010(6712)
- 2009(6610)
- 2008(6425)
- 2007(5798)
- 2006(5282)
- 2005(5157)
- 学科
- 济(25782)
- 经济(25759)
- 银(15464)
- 银行(15319)
- 方法(14120)
- 行(14095)
- 制(12893)
- 业(12718)
- 管理(12614)
- 审计(12150)
- 数学(11968)
- 数学方法(11745)
- 企(10470)
- 企业(10470)
- 业务(9594)
- 度(9246)
- 制度(9239)
- 融(9120)
- 金融(9120)
- 银行制(7931)
- 中国(6271)
- 财(6030)
- 各类(5866)
- 学(5724)
- 地方(5611)
- 农(5079)
- 贸(4451)
- 贸易(4437)
- 体(4176)
- 易(4135)
- 机构
- 大学(87887)
- 学院(85561)
- 济(35029)
- 经济(34133)
- 中国(33488)
- 管理(32502)
- 研究(28010)
- 理学(26725)
- 理学院(26418)
- 管理学(25830)
- 管理学院(25684)
- 银(22251)
- 京(21670)
- 银行(21368)
- 财(20014)
- 行(19937)
- 中心(16505)
- 农(16444)
- 科学(16371)
- 财经(15798)
- 江(15369)
- 所(14648)
- 经(14321)
- 北京(13528)
- 农业(13085)
- 州(12934)
- 研究所(12610)
- 融(12548)
- 金融(12362)
- 人民(12146)
- 基金
- 项目(52731)
- 科学(40779)
- 基金(39064)
- 研究(36448)
- 家(33848)
- 国家(33587)
- 科学基金(28946)
- 社会(22850)
- 社会科(21819)
- 社会科学(21808)
- 基金项目(20239)
- 自然(19898)
- 自然科(19405)
- 自然科学(19402)
- 自然科学基金(19021)
- 省(18767)
- 资助(18477)
- 划(16912)
- 教育(16629)
- 编号(14327)
- 部(12318)
- 成果(12038)
- 重点(11790)
- 科研(10669)
- 教育部(10522)
- 创(10361)
- 发(10209)
- 大学(10110)
- 课题(10053)
- 人文(10049)
共检索到152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宁波市内部审计协会金融小组课题组 虞燕燕
前一时期国家宏观调控和区域经济下行,企业经营风险呈现加速暴露态势,如此情况蔓延,银行信贷资金难以全身而退,对银行的发展和资产质量都将带来严峻挑战。严峻的形势使得银行内部审计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审计风险。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服务于银行的经营目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新欣 袁佳音 赵振全
在商业银行的信贷工作中,对企业信用进行评价是一项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本文在对以往商业银行的信用评价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层次分析法,通过建立多层次的指标体系,对企业资信状况进行量化评价,从而为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提供了更客观的依据。文章以吉林省部分代表性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财务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其资信得分,并通过对企业近年的贷款、还款情况分析,验证了所给出的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
关键词:
信用 层次分析法 一致性检验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涛
本文比较了1996—2002年国有商业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发现国有商业银行在贷款增长、替代、约束等方面都有不同于其他商业银行的特点。通过对贷款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可知: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量与预期利率和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正向均衡关系;现阶段存款不再是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的约束,而其他商业银行在信贷的扩张中则更依赖于存款的增长;近几年利率下调,预期利率的降低是影响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量下降的原因之一;利率市场化将有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乔峰 黄迪 李宁宁
外部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内部连续监控的需要和管理决策对信息实时性需求使持续审计(continuous auditing)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审计形式,本文通过阐述商业银行实施信贷业务持续审计的应用背景、现实意义、基本框架及尚待完善的几个方面进行简单介绍,希望能对我国银行业在信贷风险防控领域运用持续审计技术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贷业务 持续审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邓书汇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利润来源的核心,信贷业务风险也是银行最大的潜在风险。为此,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将银行信贷业务作为审计重点,是揭露重大违法犯罪、消除风险隐患、促进管理、提高效益和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的重要环节。论文对完善信贷业务审计所需的战略思维、实务知识、操作技能、信贷审计文化等特殊要求进行了探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军梅 仇娟东 雷春雨
采用2008—2020年中国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考察国家审计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可以促使银行提供更为宽松的信贷,且这种效应具有延续性。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国家审计可以通过提高管理效率、减少违规行为、加快经济增长三条渠道促进银行扩充信贷。异质性分析发现,国家审计对内部治理较好、东部地区、外部法律环境较好的银行信贷行为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社会审计增强了国家审计对银行信贷的促进作用,媒体监督削弱了国家审计的促进效应,而公众监督的调节效应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国家审计推动了银行信贷投放,但对贷款集中度产生了抑制作用,且相较于商业贷款和非农户贷款,国家审计提升了消费贷款和农户贷款,国家审计与银行信贷的关系在降低不良贷款率的同时提升了银行财务业绩,说明国家审计可以助推银行信贷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乔峰 黄迪 李宁宁
外部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内部连续监控的需要和管理决策对信息实时性的需求使持续审计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审计形式,文章通过对商业银行实施信贷业务持续审计的应用背景、现实意义、基本框架及尚待完善的几个方面进行简单介绍,希望能对我国银行业在信贷风险防控领域运用持续审计技术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银行 信贷业务 持续审计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罗锋
近两年,审计署运用计算机在对多家银行进行审计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审计人员研制开发了专用的审计软件,编写了一些审计模型,试行了联网审计的模式,探索了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金融审计的新方法。在这项审计中,计算机审计中级班的学员发挥了骨干作用。本期专栏将推出计算机审计中级班学员撰写的有关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真实性审计和建立商业银行风险审计评价体系审计模型及对银行再贴现业务审计案例三篇文章,以飨读者。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林跃武 许大庆 许文嫣
本文以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有关规范为基础,分析国内信贷资产组合结构评价实践中的问题,包括评价体系与发展战略、评价体系与巴塞尔监管指引、总行层面评价与分行层面评价、分行层面评价与区域差异性等方面存在的衔接问题,进而提出以投资效用为主线的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是将信贷资产组合的投资效用作为评价的主标尺,把预期收益、风险作为效用标尺的两大基本考量因素,而将风险偏好作为效用标尺的调整参数,评价过程尽可能运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高级方法的计量成果。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贷资产 组合结构 巴塞尔Ⅲ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许敏
信贷政策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承担着促进经济增长和引导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使命。从行业角度配置信贷资源,是商业银行信贷资源优化配置的重点。本文采用的"三维"行业综合评价法,能够对各个行业进行有效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划分行业类别,为行业信贷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商业银行业务 信贷资源配置 综合评价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肖辉 王蕾 郝国庆
本文在对中美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管理特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方面与美国银行的差距,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贷管理 比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熊学萍
农户小额信贷是农村金融领域的一种制度创新,与现代商业银行信贷并存于二元经济特征明显的国家。从制度视角分析,二者在假设前提、目标客户、操作方式、利率水平、风险防范、业绩评价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要进一步发展农户小额信贷,必须制定合理的利率水平、与商业银行资源共享、采用量化的风险防范手段。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蔚
影子银行作为市场选择的结果,丰富了金融体系,但由于其缺乏监管,行业运行混乱,影响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干扰了作为货币政策传导工具的信贷配给发挥其原有的作用。从影子银行的产生背景、界定范围出发,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信贷配给的影响,并结合国际组织、发达国家的监管探索,提出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思路。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商业银行信贷配给 监管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审计局成都分局课题组课题组 袁智明
目前,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审工作的实践中,系统性、科学化的抽样技术与模型的运用十分欠缺,理论上也鲜有这方面的研究。本文是以践行风险导向审计为目标,基于审计实践进行的原创性研究,弥补了信贷审计抽样领域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方面的空白。根据不同业务品种建立起风险要素抽样模型、风险特征抽样模型和贷款金额抽样模型,使得内部审计更专注于高风险领域,成为更有效率和效果的增值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