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21)
2023(19509)
2022(16218)
2021(15099)
2020(12382)
2019(28202)
2018(27649)
2017(52010)
2016(27773)
2015(31161)
2014(30792)
2013(29887)
2012(27250)
2011(24691)
2010(24570)
2009(22290)
2008(21581)
2007(18827)
2006(16581)
2005(14653)
作者
(76491)
(63574)
(63340)
(60106)
(40288)
(30331)
(28835)
(24866)
(24427)
(22536)
(21713)
(21413)
(20110)
(19805)
(19690)
(19481)
(18847)
(18622)
(18283)
(18153)
(15859)
(15494)
(15383)
(14696)
(14466)
(14176)
(13995)
(13966)
(12778)
(12565)
学科
(121124)
经济(121007)
管理(76086)
(71099)
(56438)
企业(56438)
方法(48555)
数学(42686)
数学方法(42171)
中国(39255)
(34021)
地方(29823)
业经(27489)
(26527)
(22905)
贸易(22886)
农业(22555)
(22197)
(21457)
(20731)
(19104)
银行(19079)
环境(19061)
(18635)
金融(18633)
(18434)
(18117)
理论(17609)
(17495)
技术(17291)
机构
学院(381834)
大学(379913)
(161385)
经济(158115)
管理(145723)
研究(133288)
理学(125053)
理学院(123625)
管理学(121305)
管理学院(120597)
中国(102690)
(81644)
科学(79024)
(72349)
(65092)
中心(61537)
(59562)
研究所(58980)
财经(57223)
(56549)
业大(53205)
(52294)
(52293)
师范(51791)
北京(51610)
经济学(50029)
(49035)
农业(46155)
(45638)
经济学院(44983)
基金
项目(259035)
科学(205967)
研究(192589)
基金(188157)
(163385)
国家(162023)
科学基金(140079)
社会(124759)
社会科(118289)
社会科学(118262)
(100764)
基金项目(98630)
教育(89395)
自然(88104)
自然科(86161)
自然科学(86141)
(85059)
自然科学基金(84568)
编号(77898)
资助(76520)
成果(62584)
(59694)
重点(58861)
(57473)
课题(54727)
(54180)
国家社会(52347)
创新(50691)
教育部(49870)
科研(49238)
期刊
(179944)
经济(179944)
研究(115115)
中国(82644)
管理(55643)
(55195)
(54461)
学报(54243)
科学(53152)
教育(46774)
大学(42700)
学学(39763)
农业(38410)
(36316)
金融(36316)
技术(36304)
业经(30412)
经济研究(29847)
财经(27830)
问题(24435)
(24171)
(21200)
(19731)
图书(19112)
技术经济(18522)
统计(18280)
世界(18219)
国际(17728)
资源(17250)
商业(17132)
共检索到580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方雪娟  丁镭  毋瑾超  
[目的]科学测度和评价健康城市建设与城市化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是推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美丽、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方法]通过均方差决策法和线性加权法测度两者的综合得分,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两个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2006—2016年宁波市城市化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不断提升阶段,而健康城市发展水平在经历初期的波动后也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2)宁波城市化发展与健康城市建设经历了从不协调期向转型期发展过渡的演化过程,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D值从2006年的0.217增加到2016年的0.722,并呈现由严重不协调期→基本不协调期拮抗阶段→基本协调磨合阶段,但还没有迎来高级协调的发展。[结论]未来,随着宁波新型城镇化和健康城市试点的持续推进,需不断提升城市健康环境水平、丰富健康城市建设内涵、注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切实保障城市化发展与健康城市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昶达  韩跃红  
为了分析健康中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间耦合机理,文章基于逻辑评价模型构建健康中国评价模型,借助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表征经济社会发展,以全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下同)为对象,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健康中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当前的健康中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尚处于初级耦合协调阶段,健康中国建设整体滞后;地区间耦合协调水平差异显著,东部省区的耦合协调水平显著优于中西部省区;在地理空间上存在空间聚集性,上海、浙江地区为耦合协调的热点地区,新疆、青海、内蒙古为当前的耦合协调冷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夏永祥  鞠春燕  
城市化是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变的必由之路。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与乡村互相依赖,互相制约,必须协调发展。在我国过去50多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严重制约着城市化的健康发展。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协调城乡发展关系,包括产业协调、空间协调、就业协调与收入协调,最终推动城市化健康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丽英  梁彦庆  黄志英  史思琪  
利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研究了生态文明背景下,2007—2017年京津冀13个城市健康城市建设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发展状态、耦合协调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1)京津冀健康城市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均值随时间均以京津为中心向四周扩散递减,但健康城市发展整体水平要优于土地集约利用。(2)耦合协调水平区域差异明显,但随时间差距逐渐缩小;历年耦合协调水平在空间上均呈显著集聚状态,但空间差异逐渐缩小。(3)因子探测器显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是影响耦合协调发展的主导驱动因子,交互式探测器进一步揭示了各驱动因子的交互促进能力。研究结果对于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缩小区域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冉  丁镭  董鸿安  陈宏峰  
基于生态文明城市、旅游产业的内涵及其作用机理,构建宁波市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均方差决策法和综合评价法测度其综合得分,并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其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协调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2006—2015年宁波市两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耦合度C徘徊在0.415 50.5之间,一直处于拮抗阶段;(2)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D从2006年的0.315 2上升到2015年的0.661 6,呈现出由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到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不断优化的趋势;(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冉  丁镭  董鸿安  陈宏峰  
基于生态文明城市、旅游产业的内涵及其作用机理,构建宁波市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均方差决策法和综合评价法测度其综合得分,并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其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协调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2006—2015年宁波市两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耦合度C徘徊在0.415 5~0.5之间,一直处于拮抗阶段;(2)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D从2006年的0.315 2上升到2015年的0.661 6,呈现出由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到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不断优化的趋势;(3)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耦合协调发展表现为两阶段,即2006—2010年属旅游产业发展滞后型和2011—2015年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滞后型。据此建议构建绿色旅游产业体系,全面提高生态文明城市管理水平,建设美丽宁波,着力打造天蓝山青水美的旅游环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炜  
目的:研究我国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城市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方法:基于1995-2015年数据,通过建立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物理学中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城市化水平呈缓慢上升态势,但两者发展水平不高;两个系统呈协同演进的收敛态势,但是依然呈现低耦合强度,低协调水平状态;两者之间耦合强度先上升后基本保持平稳,协调性逐步提高,且两者的趋势性较强;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系统中,卫生费用支出贡献最大,城市化系统中,人口城市化贡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毕国华  杨庆媛  刘苏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的耦合机制,分别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相对发展度模型,研究了2008、2010、2012和2014年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总体上处于磨合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较城市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2从耦合协调度来看,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阶段呈"两头窄、中间宽"的梭型态势;从相对发展度来看,生态文明建设较城市化的相对发展状态呈"倒三角"态势。3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过程具有波动性,未来应注重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发展质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稳定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毕国华  杨庆媛  刘苏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的耦合机制,分别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相对发展度模型,研究了2008、2010、2012和2014年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总体上处于磨合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较城市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2从耦合协调度来看,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阶段呈"两头窄、中间宽"的梭型态势;从相对发展度来看,生态文明建设较城市化的相对发展状态呈"倒三角"态势。3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何秋洁  杨晓维  
通过所构建的耦合指标体系,对大健康产业与养老产业间的耦合度与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大健康产业与养老服务的耦合度一直保持在0.9以上,反映了两子系统之间的发展呈正相关关系,处于高度耦合、有序促进的状态;②大健康产业与养老服务的综合效益值不断上升,且提升幅度逐渐增强,说明两者协调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它们的综合效益;③大健康产业与养老服务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呈持续上涨,但是仍处于失调阶段,总体经历了中度失调、轻度失调、濒临失调三个阶段。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禄晓龙  王芸  周春芳  伍红艳  周戈耀  
本文基于计量模型对贵阳健康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联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贵阳市经济发展对居民健康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健康投资对贵阳市经济发展也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城市人口密度相对过高和居民健康消费不足的问题。建议完善城市管理机制和构建节约型社会,以进一步促进贵阳健康城市建设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绍普  任德亮  郭枫  
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一般地方院校学科建设应正确定位,更好地为教学和人才培养这个中心服务,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协调发展;应发挥优势,密切结合地方和行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在学科建设上实现重点突破,形成鲜明特色,使学科建设始终充满活力与生命力,走出一条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钱娟  李金叶  
文章主要探讨了自然干扰、人类活动对县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程度,及在某一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下生态环境与经济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通过运用模糊物元模型、熵权法等,分别构建了县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及县域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并以哈巴河县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2004—2014年哈巴河县生态系统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但健康水平呈不断趋好形势,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得到不断改善;2008年为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拐点(由"中"上升到"良"),这主要是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双重叠加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许秋瑾  董雅文  
由于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自然景观破坏严重 ,人口密集 ,交通拥挤 ,环境污染 ,绿地紧缺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 ,城市人群的疾病谱、死因顺位发生了改变 ,老年人健康问题突出 ,城乡人群健康状况存在着明显差异。同时城市人群的健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城市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只有注重城市生态规划 ,合理布局 ,营造良好的环境质量 ,建立完善的卫生基础设施和有效的自然保护系统 ,推行清洁生产 ,进行健康教育等 ,才能确保城市人群的健康。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茂森  王殿武  刘玉珍  翟佳  杨婷婷  王安志  
城市发展与城市河流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城市河流健康是指河流的自然状态健康以及能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社会服务功能,满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最终形成人类对河流的开发与保护保持平衡的良性循环。河流作为城市中最重要的自然载体,其健康与否关系到城市布局,环境、文化、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但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河流又受人口增长和工业扩张带来的水体污染、水源短缺与河道淤积等健康问题的威胁。做到城市与河流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建立人与河流和谐共存的生态文明社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河流健康为依托,在进行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进行工程建设的同时,重视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配置,并注意维系良好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