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32)
- 2023(8546)
- 2022(7268)
- 2021(6488)
- 2020(5611)
- 2019(12341)
- 2018(11601)
- 2017(21322)
- 2016(12063)
- 2015(13261)
- 2014(12940)
- 2013(12483)
- 2012(11552)
- 2011(10565)
- 2010(10240)
- 2009(9477)
- 2008(9270)
- 2007(8164)
- 2006(7265)
- 2005(6405)
- 学科
- 济(44521)
- 经济(44440)
- 管理(31676)
- 业(30459)
- 企(23144)
- 企业(23144)
- 方法(19645)
- 数学(17598)
- 数学方法(17407)
- 农(14019)
- 学(13126)
- 中国(11602)
- 财(11443)
- 贸(10501)
- 贸易(10497)
- 业经(10212)
- 易(10211)
- 地方(10091)
- 制(9691)
- 农业(9475)
- 环境(8299)
- 技术(7318)
- 银(7037)
- 融(6974)
- 金融(6973)
- 银行(6902)
- 行(6587)
- 体(6486)
- 划(6429)
- 务(6418)
- 机构
- 大学(174843)
- 学院(173621)
- 济(67709)
- 经济(66391)
- 研究(65283)
- 管理(62703)
- 理学(54935)
- 理学院(54204)
- 管理学(53116)
- 管理学院(52803)
- 中国(46582)
- 科学(45774)
- 农(43872)
- 京(37538)
- 业大(36062)
- 所(35675)
- 农业(34672)
- 研究所(33364)
- 财(29013)
- 中心(28876)
- 江(25480)
- 院(24401)
- 财经(23521)
- 北京(23456)
- 农业大学(23272)
- 省(22529)
- 范(22151)
- 师范(21767)
- 经(21461)
- 科学院(20819)
- 基金
- 项目(129287)
- 科学(99453)
- 基金(93848)
- 家(88145)
- 国家(87445)
- 研究(83602)
- 科学基金(71490)
- 社会(53107)
- 基金项目(50463)
- 省(50361)
- 社会科(50279)
- 社会科学(50265)
- 自然(49957)
- 自然科(48707)
- 自然科学(48686)
- 自然科学基金(47832)
- 划(44282)
- 资助(37571)
- 教育(37362)
- 编号(30696)
- 重点(30357)
- 计划(27814)
- 发(27648)
- 部(27332)
- 创(26733)
- 科研(25996)
- 科技(25573)
- 创新(25186)
- 业(23042)
- 成果(23034)
共检索到245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韩新生 许浩 蔡进军 董立国 郭永忠 王月玲 万海霞 安钰
【目的】以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带状山杏人工林为例,揭示林带内与带间的不同深度处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及其关键环境影响因素,为半干旱区林草植被科学管理及雨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2020—2022年,在宁夏彭阳县山杏人工林带内和带间各布设1套200 cm测深的智墒传感器,分层逐时监测土壤体积含水量和土壤温度变化,同时布设1台气象站连续监测近地面降水、气温、空气湿度等气象条件,采用相关分析探究土壤湿度对前1日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和气象因子的响应规律。【结果】2020年和2021年为平水年,降水量分别为467.4和440.8 mm;2022年为枯水年,降水量为354.8 mm;土壤体积含水量平均值为平水年(2021年,17.0%)显著高于枯水年(2022年,14.3%)。土壤体积含水量随土层加深呈近线性增加,其斜率表现为林带间高于林带内,平水年高于枯水年。在0~120 cm土层的土壤体积含水量为林带内(15.3%)高于林带间(14.0%),但在120~200 cm土层为林带间(17.6%)高于林带内(16.8%)。在0~60 cm土层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变异系数为林带间(42.9%)高于林带内(37.8%),但在60~200 cm土层为林带内(23.2%)高于林带间(19.1%)。土壤湿度变化的季节格局为:相对稳定期(3—4月)、耗损期(5—8月)、恢复期(9—11月)和衰退期(12月—次年2月),最大值多出现在4月,最小值出现在8月(平水年)和12月(枯水年);土壤湿度变化的垂直空间格局为:速变层(0~50 cm)、活跃层(50~90 cm)、次活跃层(90~170 cm)、相对稳定层(170~200 cm)。相关分析发现,土壤湿度日变化相关性最强的环境因子为正相关的前1日土壤湿度和负相关的土壤温度,月变化相关性最强的环境因子为负相关的土壤温度。【结论】宁夏黄土区稀疏带状山杏人工林林带内和林带间土壤湿度在季节和剖面上均表现出较大波动,枯水年比平水年波动的层次更深。综合分析发现前1日土壤湿度、土壤温度、气象因子均是影响枯水年和平水年日及月尺度各剖面层次土壤湿度变化的要素。其中,前1日土壤湿度和土壤温度为主要影响因子;在0~120 cm土层内的土壤湿度为林带内高于林带间。本研究结果对宁夏半干旱黄土区水平沟整地后退化植被科学恢复及土壤水分高效利用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彬
【目的】探究土壤湿度对鲁东南杨树人工林地土壤呼吸的影响。【方法】2010-2011年,利用GXH-3051便携式红外CO2气体分析仪结合自制的密闭箱,对中龄杨树人工林地和成熟杨树人工林地的土壤呼吸速率及土壤自养、异养呼吸速率进行测定,同时测定土壤表层0~10cm的含水量。【结果】2010和2011年,中龄杨树人工林地和成熟杨树人工林地的土壤呼吸速率均呈单峰变化,夏季(5-7月)土壤呼吸速率较高,并于7月达到高峰,中龄和成熟杨树人工林地土壤呼吸速率最大值分别为4.43和3.55μmol/(m2.s),冬季(12月-次年2月)土壤呼吸速率较低,并于1月达到最低值,中龄和成熟杨树人工林地土壤呼吸速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孟本 柴宝峰 李洪建 冯彩平
以晋西北黄土区河北杨林、小叶杨林和柠条灌木林为对象,就各人工林地的土壤持水力和在4个不同降水年的土壤有效水动态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地间土壤持水力和比水容量为:河北杨林>小叶杨林>柠条灌木林。各林地的土壤持水力和供水力普遍偏低。林地土壤有效水动态同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密切相关,同时受连年干旱递减效应的制约。因此各林地土壤有效水含量为:特涝年(1995)>偏涝年(1992)>特旱年(1993)>偏旱年(1994)。在特涝年和偏涝年,生长季前期林地土壤有效水含量很少。在特旱年和偏旱年,几乎整个年生长季中的林地土壤有效水含量都很少。本区人工林生产力普遍偏低,不利的土壤持水和供水条件是其重要限制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付斗 郭怡卿 许胡兰 孙锡治
室内模拟不同土壤湿度条件 ,以稗草为生物测定材料 ,运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建立快杀稗、大惠利、扑草净、恶草灵 4种除草剂目标函数 (对稗草的抑制率 )与决策变量 (除草剂用量及土壤湿度二因子 )的数学模型。对备选除草剂模型的解析与比较结果表明 :土壤湿度是影响土壤处理除草剂药效的重要因素 ,4种除草剂药效随土壤湿度的提高而提高 ;除草剂的施药水平越低 ,土壤湿度对药效的发挥影响越大 ;除水溶度极低的除草剂外 ,除草剂的水溶度越大 ,土壤湿度的变化对其药效影响越大 ;土壤湿度差异对水溶度极低的除草剂药效影响 ,在低于 37.5 %条件下影响不大 ,高于 37.5 %时则大于其它除草剂 ;土...
关键词:
土壤湿度 除草剂 水溶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才奎冶 刘晶淼 张正秋 梁宏 白月明 李世奎
为研究土壤湿度对玉米根系生长分布的影响,本文基于辽宁锦州田间土壤湿度控制试验和根系观测实验,利用CERES-Maize作物模型的根系子模型,模拟了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玉米根系的生长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土壤湿度适宜条件下,根长密度(单位体积土壤内根的总体长度)模拟效果较好;2水分亏缺条件下,当三叶-拔节期水分亏缺,模拟效果也较好;但是,当拔节-吐丝期以及吐丝-乳熟期水分亏缺,模拟效果均相对较差。针对模拟效果相对较差的情况,发现了根系模型中根分布权重因子wr的计算存在一定的缺陷,即wr中的参数δ(根系分布负指数递减率参数)和参数Zmax(最大根系深度参数)始终为定值(δ=4、Zmax=200cm)...
关键词:
土壤湿度 根长密度 模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承祯 洪伟
Based on density theory of plant growth and related biological hypothesis, a theoretical model describing the whole change process of plant population density was derived, i.e. \%N\%=exp(\%a\%ln\+2\%v+b\%ln\%v+c\%), where \%N\% and \%v\% represent population density and mean volume of a plant, and \...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自然稀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超 惠建忠 唐千红 杨霏云
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是一种灵活有效的序贯数据同化方法,解决参数优化问题具有优势:一是可以显式地考虑多源不确定性,从而避免对参数的过度调整来弥补其他来源的误差而产生次优参数;二是实时处理最新更新的观测数据,从而不需要存储和同时处理所有历史数据;三是使用集合和蒙特卡罗方法来表征和预报相关误差统计量,不需要封闭解逼近,易于实施。论文借助一维土壤湿度模型,通过观测系统模拟试验的方式,评估EnKF对水力学函数参数的优化效果。结果表明,敏感参数更易得到最优估值,优化效果不受初始猜测及观测误差设置等的影响。和直观想法相反,增加同化频率可能会使估值结果不稳定。
关键词:
土壤湿度 参数估计 集合卡尔曼滤波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宋春桥 游松财 刘高焕 柯灵红 钟新科
利用2010年DOY 209期的Terra/MODIS 16 d合成的植被指数(EVI)产品数据MOD13 A2和8 d天合成的地表温度(LST)产品数据MOD11 A2,构建LST-EVI特征空间,从而得到了条件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反映的藏北土壤湿度空间分布图。结合野外同步土壤表层水含量测试数据,二者表现出较好的相关程度,并通过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对藏北地区土壤湿度的空间格局和分异规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藏北全区TVDI值呈正态分布,东部地区偏湿,中部地区多数为正常湿度,而西部TVDI直方图分布形状与全区相似,但偏旱;②藏北地区不同气候区划内土壤湿度分异较大,那曲高山谷地亚寒带半湿润区土壤湿度最高,其空间变异也最强烈,青南高原亚寒带半干旱区土壤干旱最严重;③研究区内土壤湿度空间分布受海拔影响较为明显,在海拔4500 m以下的地区土壤湿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此后,土壤湿度随着海拔升高而升高。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贾亚倢 杨建英 张建军 胡亚伟 张犇 赵炯昌 李阳 唐鹏
【目的】探讨林分密度对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油松人工林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服务功能持续稳定发挥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山西省临汾市吉县蔡家川流域30年生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木法测算不同密度条件下单株生物量及林分生物量,并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林分密度对油松林生物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采用冗余分析(RDA)及斯皮尔曼(Spearman)相关性分析确定油松林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1)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的单株生物量和林分总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且随林分密度的增加,单株生物量逐渐减少,林分总生物量在密度1 750株·hm-2时具有峰值;(2)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P<0.05),其中土壤孔隙度在林分密度1 750株·hm-2时最大,达52.38%,林地土壤含水量在林分密度2 750株·hm-2时最高,达13.84%,土壤肥力状况则在林分密度1 750株·hm-2时最佳;(3)通过冗余分析及斯皮尔曼相关分析发现:土壤总孔隙度、有机碳和速效磷与林分总生物量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地下生物量受到土壤含水量的显著影响(P<0.05)。【结论】以固碳释氧和维持最大生产力为目的,以及以提高土壤碳汇能力和改良肥力为目的的油松林,林分密度建议维持在1 750株·hm-2左右的油松林;以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蓄水性能为目的的油松林,林分密度建议维持在1750~2 750株·hm-2。图4表5参4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郭连云
利用青海省三江源区兴海县牧业气象站1999-2016年高寒草原土壤湿度、牧草生育期资料,分析了高寒草原土壤湿度的年、季变化特征以及牧草生长季不同生育期土壤湿度的变化特征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寒草原0-10、10-20、20-30、30-40和40-50 cm土壤湿度均随年际延长呈增加趋势,春季除40-50 cm土层外,其他各层土壤湿度均随年际延长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高寒草原牧草生长季的土壤相对湿度随年际延长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且与生长季降水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娜 石培基 朱国锋 潘翔
以1992~2012年长江流域196个土壤观测站的旬土壤相对湿度资料为基础,通过线性趋势和Kriging插值等方法分析0~50 cm土层土壤相对湿度年际、年内时空分异和季节变化特征,并从气候和NDVI要素探寻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1)长江流域年均土壤相对湿度自1992年以来整体上呈波动增加趋势,年际变化倾向率为0.26%/a。江源地区土壤相对湿度增幅大于其他地区。(2)土壤相对湿度表现为东南和西南部较高,东北和西北部较低的空间分布特点。(3)四季土壤相对湿度增加的强烈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秋季、冬季、夏季、春季。(4)土壤相对湿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潜在蒸发减少和NDVI增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泽南 周洁 李甜竹 杜越 张俊威 李建明
[目的]探究不同土壤湿度下接种青枯菌对番茄植株发病情况、细菌侵染进程、植株光合作用和根系生长的影响,为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易感青枯病番茄品种金鹏14-8和青枯菌菌株P380为材料,设置4个土壤湿度(用土壤相对含水量表示)水平,分别为高湿T1 (85%~100%)、中湿T2(70%~85%)、低湿T3(55%~70%)、干旱T4(40%~55%),对每个土壤湿度处理的番茄植株进行接种青枯菌和不接种青枯菌(对照)处理,监测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植株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青枯菌在番茄茎中的侵染进程及其数量分布,并对接种和未接种青枯菌(对照)植株的光合作用指标及根系形态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接种青枯菌后第3天,T1、T2、T3处理的番茄植株开始出现青枯病患病症状,T4处理未出现患病症状,随着接种时间的推移,T1处理番茄植株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增加迅速,接种后第11天其发病率高达96.67%,植株几乎全部发病;T2处理增加较快,接种后第11天发病率达57.67%;T3和T4处理增加极其缓慢,接种后第11天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21.67%,13.92和10.00%,5.92。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同一高度茎段中青枯菌数量随着植株土壤湿度的降低而下降,各土壤湿度处理间茎下段(SL1)和茎中段(SL2)青枯菌数量变化规律相同,即T1处理青枯菌数量显著高于T2、T3、T4处理,但T2、T3、T4处理间青枯菌数量差异不大;各处理茎上端(SL3)青枯菌数量差异总体不显著。相同土壤湿度下青枯菌数量在植株茎高度方向上呈下降趋势,即SL1>SL2>SL3。与未接种(对照)植株相比,接种青枯菌后第4天,各土壤湿度处理番茄植株P_n、T_r、G_s和C_i均降低,各指标值均随土壤湿度降低而下降;接种青枯菌后第6天,各处理番茄植株的总根系长度、总根表面积、总根系体积均降低,根尖数增加,根平均直径变化不明显,总根系长度、总根表面积和根尖数均表现为T1>T2>T3>T4的规律,总根系体积大小表现为T1>T2>T4>T3。[结论]降低土壤湿度可以抑制番茄青枯病的发生,减缓细菌在植株茎中的侵染进程,使植株茎秆木质部中青枯菌的定殖数量降低;青枯菌侵染导致番茄植株的光合作用和根系生长受到抑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怡卿 张付斗 许胡兰
运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对稗草抑制率为目标函数,以除草剂用量、土壤湿度为决策变量,建立目标性状与除草剂用量及土壤湿度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寻优,得到在不同土壤湿度影响下丁草胺、乙草胺、农得时、甲磺隆4种除草剂抑制稗草的优化方案。模型解析结果表明,当其他条件一致时,除草剂的用量是除草效果的关键,土壤湿度对除草剂的药效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调节土壤湿度可使土壤处理除草剂药效提高。
关键词:
土壤湿度,除草剂,药效,数学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晓棠 陈虎 王静 蒙晓斌 陈福宏
【目的】精量制定膜下滴灌棉花的田间水分管理制度和揭示滴灌棉花的增产机理。【方法】以田间试验为基础,设置90%θf、75%θf和60%θf(θf田间持水量)3个土壤湿度处理,在棉花不同生育阶段采用双向切片法测定棉花根系和根冠比;用时域反射仪测定土壤水分;最终测棉花产量。【结果】3个土壤湿度所对应的棉花根系生长过程呈"S"形变化,但是,由于75%θf处理的棉田土壤含水量始终处于适宜范围内,全生育期棉花根系生长速度快及最终根重大;90%θf处理的土壤水分太充足,根系生长速度缓慢,其根区土壤中根重最小;60%θf处理的根重介于其它2处理的根重之间。3个处理的棉花根重垂直分布呈锥形负指数递减模式,且随土...
关键词:
膜下滴灌 棉花 土壤湿度 根系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PHAM Van Huong 陈昌雄 洪伟 巢林 张巧巧 NGUYEN Ba Trieu
在越南同奈天然文化自然保护区设置150个样地,运用生态学理论,采用Logitic模型和生态学统计方法,分析表层土壤湿度和pH值对胖大海幼树幼苗更新出现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胖大海幼树幼苗在SL1、SL2和SL3三个阶段的天然更新出现频率均与各林分胖大海的优势度、表层土壤湿度和pH值有密切关系.适合胖大海幼树幼苗更新的表层土壤湿度:SL1阶段是57.7%~78.8%,最适度是68.2%;SL2阶段是64.8%~80.7%,最适度是72.8%;SL3阶段是65%~80%,最适度是73.3%.适合胖大海幼树幼苗更新的表层土壤pH值:SL1阶段是3.5~5.7,最适度是4.6;SL2阶段是4.4~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