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40)
- 2023(2911)
- 2022(2368)
- 2021(2159)
- 2020(1891)
- 2019(4057)
- 2018(3837)
- 2017(6743)
- 2016(3865)
- 2015(4405)
- 2014(4353)
- 2013(4342)
- 2012(4110)
- 2011(3720)
- 2010(3608)
- 2009(3407)
- 2008(3261)
- 2007(3126)
- 2006(2861)
- 2005(2515)
- 学科
- 济(14978)
- 经济(14973)
- 业(13637)
- 管理(12525)
- 企(11357)
- 企业(11357)
- 技术(10541)
- 方法(6792)
- 数学(6070)
- 数学方法(5992)
- 技术管理(5849)
- 学(5689)
- 农(3842)
- 中国(3379)
- 业经(3169)
- 林(3144)
- 森(3143)
- 森林(3143)
- 环境(2981)
- 农业(2866)
- 贸(2587)
- 贸易(2587)
- 新技术(2568)
- 高新(2563)
- 高新技术(2563)
- 易(2556)
- 生态(2419)
- 地方(2330)
- 财(2282)
- 理论(2250)
- 机构
- 大学(59047)
- 学院(58641)
- 研究(25531)
- 济(23345)
- 经济(22893)
- 管理(20557)
- 科学(18927)
- 中国(17526)
- 理学(17329)
- 理学院(17141)
- 管理学(16752)
- 管理学院(16656)
- 农(14969)
- 所(14846)
- 京(14698)
- 业大(14697)
- 研究所(13914)
- 农业(11207)
- 院(10772)
- 中心(10760)
- 林业(10424)
- 北京(9949)
- 省(9827)
- 江(9587)
- 技术(9274)
- 研究院(8666)
- 室(7868)
- 科学院(7687)
- 林(7628)
- 财(7399)
- 基金
- 项目(44419)
- 科学(33400)
- 基金(30870)
- 家(30552)
- 国家(30400)
- 研究(28043)
- 科学基金(23704)
- 省(17811)
- 自然(16974)
- 自然科(16546)
- 自然科学(16538)
- 基金项目(16303)
- 自然科学基金(16265)
- 社会(16161)
- 划(15470)
- 社会科(15400)
- 社会科学(15396)
- 资助(12822)
- 教育(12277)
- 重点(11050)
- 科技(10863)
- 计划(10325)
- 发(9936)
- 编号(9811)
- 创(9598)
- 创新(9204)
- 部(8941)
- 科研(8870)
- 技术(8780)
- 专项(7897)
共检索到91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晖 于卫平 牛长明 郭宏玲 黄利江 王挺 张广才 王培录
根据宁夏腾格里沙漠边缘发展工业用材林的需要,按照长期以来发展杨树造林的经验及技术,将以往综合配套技术进行集成,形成技术上的优势组合。从造林规划设计、树木生长量指标、造林地选择、树种确定、整地、苗木规格、时间、密度、方式方法、抚育管护、病虫害防治、林木保护、检查验收、建立技术档案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在宁夏腾格里沙漠边缘营建杨树短轮伐期工业用材林的造林技术。
关键词:
杨树 短轮伐期 造林技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智信 王九龄 辛学兵
该文研究了杨树品种、密度、施肥、插条和平茬等因子对杨树造纸用材林枝、干生物量积累和制浆经济效益核算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具有显著影响的因子是品种、施肥和平茬,而密度因子只对轮伐期为1年和2年的有显著影响。插条长度对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②轮伐期为1~2年和3年时,生物量和制浆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生物量较大的分别是处理1,10,9:处理5,13,20和处理1,4,6,20.经济效益放大的分别是处理4,1,16:处理4,13,5,1和处理4,7,81
关键词:
短轮伐期,造纸用材林,杨树栽培,栽培技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贻铨
发展短轮伐期工业用材林是缓解我国森林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并有助于协调森林的经济利用和生态利用矛盾。受制于自然、社会、经济条件,日前发展工业用材林地区不少土壤肥力不高,养分比例失调;连栽人工林地力衰退异常明显,生产力下降;短轮伐期工业用材林养分消耗大,已有林地肥力不能满足其需求,而混交、轮栽等生物措施恢复地力过程缓慢,难以解决近期林地肥力不足矛盾,故林木施肥与良种选育一样,是培育短轮伐期工业用材林必要的基础技术措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景波 郁科科 邵天杰 张冲 罗万银 张正偲 董治宝
为了揭示腾格里沙漠沙层水分含量特点、水分来源和水分存在形式等问题,2009年9月-10月对腾格里沙漠腹地及边缘地区进行了含水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沙漠腹地沙层含水量一般在2.0%~5.0%之间,洼地或平坦地段含水量最高,沙丘底部次之,中部最低。沙层水分主要以薄膜水的形式存在,水分运移缓慢,在洼地或平坦地段较深层有薄膜水向下入渗过程中转变而成的重力水和地下水出现。沙漠沙层水分具有正平衡特点,这主要是沙层水分入渗速度快和沙层受蒸发影响深度小决定的,属于快速入渗型的水分正平衡。沙漠沙层水分来源于大气降水,洼地或平坦地段是大气降水向下入渗的主要渠道。沙漠沙层水分含量存在空间地域差异,沙漠腹地沙层水分低...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景波 邵天杰 郁科科 李恩菊 成爱芳 孟静静 董治宝
为查明腾格里沙漠沙丘CO2浓度和昼夜变化规律,利用红外CO2监测仪在2009年夏季对腾格里沙漠西南部的民勤沙丘CO2浓度变化进行了昼夜连续观测,研究了不同类型、不同深度沙丘CO2浓度变化。研究得出:所有实验点CO2浓度在深度上的变化与通常观测的不同,2m和4m处的CO2浓度都比1m处的大;固定沙丘的昼夜CO2浓度累积值大于半固定沙丘的昼夜CO2浓度累积值,而半固定沙丘的昼夜CO2浓度累积值又大于流动沙丘的昼夜CO2浓度累积值;沙丘白天CO2浓度累积值高于夜间;在极端干旱的腾格里沙漠西南部,不论是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还是流动沙丘,CO2浓度在一昼夜内也具有清楚的变化规律,即从当日09:00左右到次日09:00点左右均呈现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但CO2浓度升降相对于大气温度的升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滞后时间约1~3h;沙丘CO2浓度和大气温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温度是决定CO2昼夜浓度变化规律的主要因素。在极端干旱的民勤沙漠区,各类沙丘沙层中的CO2浓度都明显高于空气CO2浓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景波 邢闪 邵天杰 董治宝 郁科科 岳应利 陈宝群
为了揭示腾格里沙漠沙层含水量和水分运移及平衡等科学问题,对甘肃民勤和宁夏中卫不同沙丘进行了含水量研究。结果显示,腾格里沙漠南缘沙层含水量空间变化明显,在垂向上分层清楚,水平方向上流动沙丘的含水量高于半固定和固定沙丘,沙漠东南缘沙层含水量明显高于西南缘。甘肃民勤沙层含水量高值层段出现在剖面中上部;宁夏中卫毛管水带之上沙层含水量较高,指示沙层水分来自大气降水。研究区沙层水分主要以薄膜水的形式存在,在降水较多的沙漠东南缘出现了沙漠区极少出现的高含量薄膜水。该区沙层水分具正平衡特点,属于沙层水理性质决定的沙漠地区特殊的水分正平衡,这能够较好地解释极端干旱的沙漠区湖泊较多和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论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资行 焦健 李毅 李永兵 张世虎
对腾格里沙漠南缘景泰点、古浪点和民勤点及对照点兰州天然分布的唐古特白刺无性系种群分株年龄结构及其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地唐古特白刺年龄结构均呈增长型;由南向北随着水分梯度递减,各地唐古特白刺无性系种群中龄分株比重增大,呈现出幼龄居群向成年居群过渡的趋势;静态生命表均显示唐古特白刺无性系种群幼龄分株随着年龄增加,生活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增强,期望寿命逐渐增大,Ⅴ龄级后分株期望寿命逐渐减小,Ⅲ和Ⅳ龄级死亡率和亏损率明显增大;存活曲线均趋于Deevey-Ⅲ型;兰州点唐古特白刺种群繁育旺盛,导致空间制约强烈,使得幼龄死亡率较高;景泰点和古浪点中龄分株死亡率低;民勤点各龄级死亡率均较大,Ⅵ龄级分株数反常...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岳忠 乔玉玲 李善文 秦光华 马玲
为选择适宜培育杨树大径级工业用材林的优良品种,以生产中广泛应用和新选育的52个黑杨派杨树无性系为材料,进行多点、多年造林试验,对生长量、形质指标、木材材性、性状遗传、抗虫性、抗逆性等性状,采用单性状评价、多性状综合选择.结果表明,优良无性系的材积生长量超过对照I--69杨13.8%~82.0%,各无性系间在生长、干形、冠形、木材材性、抗病虫性、抗逆性等方面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且性状受强度或中等遗传控制;20世纪90年代广泛应用的品种以50号、卡帕茨、中林46最好,其次为中林14I、--69、中林28、中林23,以I--214、露易莎、西玛杨较差;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新选育的杨树品种以L35I...
关键词:
杨树人工林 工业利用 品种选择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陆志敏 江龙彪 江建平 汪朝平
本文研究了奉化市尚田镇广渡村的1片14年生杉木人工林分的短轮伐期与更新技术。认为杉木短轮伐期经营,缩短了培育周期,经济效益显著,适宜边缘产区以及中小径材销路广的地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杉木 轮伐期 萌芽更新 边缘产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春鹏 刘泽勇 李向军 刘四围 支恩波 李新利
以中小径材为培育目标,探讨不同造林密度欧美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用材林的最佳采伐期,以期为河北省平原地区杨树经营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以欧美107杨为研究对象,设置了株行距为4 m×6m、4 m×5 m、3 m×5 m、3 m×4 m、3 m×3 m、2 m×3 m和2 m×2 m共7个不同的造林密度,然后对其进行了连续8年的生长情况调查,与此同时,对其单株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年均生长量以及林分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统计分析。(1)造林后8 a,各密度林分胸径、树高、单株材积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而单位面积蓄积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2)各密度林分最佳采伐期一般为6~7 a;(3)就经济效益而言,各密度林分中,4 m×5 m林分造林后8年的总净收益和年均净收益最大,分别为71 480±6 036元·hm~(-2)和9 505±990元·hm~(-2)a~(-1),其中年均净收益最大值出现在造林后第7 a。在河北省平原地区,在进行以中小径材为培育目标的欧美107杨造林时,应采用株行距为4 m×5 m的林分密度,并于造林7 a后采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林 孙洪刚 王宇华 张建国
虽然用材林轮伐期研究长期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但有关轮伐期的内涵、轮伐期确定的标准、轮伐期模型选择以及相关变量对轮伐期的影响等方面,依然是众说纷纭,无法为构建用材林提质增效培育模式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轮伐期确定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以我国杉木用材林试验数据作为支撑,意在展示不同轮伐期确定准则、方法和相关影响因素对轮伐期确定的作用机理和过程,并对未来轮伐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志岩 别婉丽 王胜东 梁鸿恩 侯玉洁 张兴芬
试验采用密度、品种、土壤培肥3因素裂区设计,对试验因素各生长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及LSD检验.试验林在计算机精确造材基础上进行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8年研究结果表明:辽宁杨树造纸用材林品种应选择辽宁杨等早期速生、制浆性能优良的美洲黑杨及欧美杨良种;栽培密度确定为1667~1111株/hm2;1667株/hm2密度轮伐期确定为6年,1111株/hm2密度轮伐期确定为7~8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方升佐 徐锡增 单兴寿 曹福亮 唐罗忠
以美洲黑杨2个无性系为供试材料,研究杨树超短轮伐期经营中地上部分生物量生产、分配模式、N、P、K的输出量及材性。结果表明,在3种密度和3种轮伐期的组合中,2个无性系均以造林密度为10000株·ha-1、轮伐期为3年的林分生物生产力最高,I-69杨为10.52t·ha-1·a-1,NL-80351杨约为12.00t·ha-1·a-1;在生物量的分配比率和作为造纸材的经济生物量上也以这种组合模式最为合理,经济生物量最大,I-69杨为7.14t·ha-1·a-1,NL-80351杨为8·47t·ha-1·a-1。养分输出量的多少与林分的生物量生产和分配比率密切相关。轮伐期为3年,密度为10000株·...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姜岳忠 王彦 吴晓星 马玲
Study on the silvicultural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timber production of Populus tomentosa was carried out at the plains in west Shandong Province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with a rapid growth rate, round stem form, high wood intensity and high wood quality,varieties of Populus hopeiensis var...
关键词:
毛白杨 造林技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葆芳 朱灵益
对内蒙古干旱河套黄灌区,群众杨人工用材林灌溉量与土壤水分试验表明:(1)在1500~7500m3/(hm2·a)供水量范围内,灌溉效果以7500m3/(hm2·a)灌溉量最佳。(2)1500m3/(hm2·a)灌溉量的有效浸润层为20~50cm;4500m3/(hm2·a)的有效水分层为50~70cm;7500m3/(hm2·a)为50~100cm;22500m2/(hm2·a)为0~70cm。(3)7500m3/(hm2·a)灌水量与1500、4500、22500m3/(hm2·a)灌水量相比;在20cm土层内最大吸湿量分别提高2.25、0.44、0.67m3;30cm土层提高3.71、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