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10)
- 2023(8497)
- 2022(6814)
- 2021(6278)
- 2020(4695)
- 2019(10464)
- 2018(10055)
- 2017(18324)
- 2016(9888)
- 2015(11159)
- 2014(11098)
- 2013(10921)
- 2012(10514)
- 2011(9841)
- 2010(10054)
- 2009(9141)
- 2008(9037)
- 2007(8253)
- 2006(7547)
- 2005(7167)
- 学科
- 济(47469)
- 经济(47428)
- 业(25130)
- 管理(23697)
- 中国(19631)
- 地方(18516)
- 企(17177)
- 企业(17177)
- 农(16230)
- 业经(12771)
- 农业(11779)
- 方法(10495)
- 地方经济(10377)
- 发(10273)
- 融(10193)
- 金融(10192)
- 银(9910)
- 银行(9899)
- 行(9747)
- 技术(9486)
- 制(8405)
- 数学(8344)
- 贸(8271)
- 数学方法(8262)
- 贸易(8260)
- 易(7903)
- 发展(7834)
- 理论(7833)
- 展(7805)
- 学(7671)
- 机构
- 学院(143738)
- 大学(137803)
- 济(60312)
- 经济(58915)
- 研究(57998)
- 管理(49207)
- 中国(44322)
- 理学(40267)
- 理学院(39723)
- 管理学(39110)
- 管理学院(38825)
- 科学(34191)
- 京(31645)
- 所(30145)
- 研究所(26920)
- 财(26713)
- 中心(25945)
- 农(25093)
- 江(24016)
- 范(21731)
- 师范(21528)
- 院(21263)
- 北京(21134)
- 州(19865)
- 财经(19807)
- 业大(19097)
- 农业(19038)
- 省(18544)
- 技术(18359)
- 经(17827)
- 基金
- 项目(88939)
- 研究(71141)
- 科学(69604)
- 基金(59238)
- 家(51138)
- 国家(50577)
- 社会(43289)
- 科学基金(42288)
- 社会科(40950)
- 社会科学(40945)
- 省(37835)
- 教育(31964)
- 划(31141)
- 基金项目(30642)
- 编号(30241)
- 发(27081)
- 成果(25489)
- 自然(23893)
- 资助(23311)
- 自然科(23283)
- 自然科学(23278)
- 课题(23099)
- 自然科学基金(22831)
- 发展(22258)
- 展(21848)
- 重点(20897)
- 创(20002)
- 年(19332)
- 创新(18607)
- 部(18390)
共检索到245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罗万有
根据宁夏科技人才流动情况调查的数据资料,深入分析了宁夏科技人才流动的原因、途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引导科技人才有序流动、合理配置科技人才资源、防止科技人才流失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科技人才流动 原因 途径 发展趋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柴瑜 刘丽 王文军
环保产业是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的一种新兴产业形态,是解决环境问题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也是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陕西环保产业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已逐渐形成了具有本省地方特色的产业市场。面对入世和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广阔前景和无限商机,陕西环保产业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发挥有利条件,完善不足,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取得竞争优势,已成为当前全省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环保产业 环保投资 环保科技 产业园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朱智文 张伟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与发展途径朱智文,张伟(兰州730070,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兰州730000,兰州大学)自1984年后,我国农业的发展一直徘徊不前,困难重重,农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之比由1:1.7扩大到l:2.4,农村与城市的差别在很多方面有拉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本友 李红恩 余宏亮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调查显示,影响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因素主要有学习内容、学生个体、教师引导、评价方式、学校文化以及教学资源等。同时,性别、学段、班额、区域等因素也对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产生影响。因此,可以从课程设置的优化、学生差异的关注、教师观念的转变、评价方式的改革、学校文化的丰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入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未来的学习方式将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和信息化等特征。
关键词:
学习方式 新课程 影响因素 个性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边荣芳 时丙刚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陆承兆
知识经济时代 ,文献量急剧增加的同时 ,分类、主题、分类 /主题等多种检索途径的采用与配套结合的计算机检索技术革新无疑将大大地加快文献检索的准全率和检准率。同时 ,检索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检索技术的运用与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忠华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而东北亚地区(中国、日本和韩国)作为世界第三大区域集团,其一体化进程却非常缓慢。目前,在东北亚地区有两个潜在优先发展的FTA,即一个双边的日本—韩国FTA和一个三边的日本—韩国—中国FTA。根据国际形势和东北亚主要国家的政策变化,可以预测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将要进入提速阶段。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从纵向深化和横向拓展的二维发展过程上,都应该选择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不同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东北亚 区域经济一体化 趋势 实现途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培园 成长春 严翔
通过对科技人才流动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梳理和分析,构建两者互动关系。选取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1998-2015年的面板数据,建立二阶滞后PVAR模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人才流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人才流动存在非对称互动关系,即经济高质量发展会显著促进科技人才流动,而无效的科技人才流动则会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于此,针对如何促进科技人才流动、实现科技资源有效配置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高庆
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四川省科委副主任高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国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和经济实力的竞争。了解当今国际科技发展的动态和趋势,无疑对提高我们的决策水平和工作水平是十分必要的。(一)科学技术起关键作用的时代...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晨
世纪之交,国家提出了开发西部的重大发展战略。实施这一战略,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其中,西部地区的科技发展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区域科技能力和水平的差距比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更大,科技落后已成为制约西部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高科技人才的匮乏与使用不当正是科技落后的瓶颈。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一再指出:西部与经济的大发展,人才是最关键、最根本的因素。 一、西部地区高科技人才资源的状况 自从我国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跨国公司进军我国西部地区的步伐明显加快。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60多家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爱俭 王德胜 孟昊 于兹志
论文首先分析了欧元启动以来走势及影响欧元走跌的各种因素 ;其次介绍了最适度货币区理论 ,并对欧元区是否是最适度货币区进行了探讨 ;最后对欧元前景及长期走势作了研究和预测 ,得出了欧元长期趋势向好的结论。
关键词:
欧元波动 最适度货币区 欧元趋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秦惠民 王名扬
通过对问卷调查和质性访谈的分析归纳,我们将个体因接受高等教育而产生的家庭流动分为受教育过程中的直接路径和完成高等教育且就业后的间接路径。在此基础上,重点探索家庭流动作为高等教育溢出效应的形成原因,从个体条件、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三个维度试图解释它们在整个家庭流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总结概括家庭流动现象背后所蕴含的内在规律性,并预测和展望家庭流动作为高等教育溢出效应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溢出效应 家庭流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童书兴
当代在科技革命蓬勃发展和科技在经济贸易以及国际竞争中作用日益增长的背景下,以各种不同形式表现的国际技术流动发展迅速。国际技术转让中的技术使用费和提成费在1972年为75亿美元,1984年达到210亿美元,1988年达到280亿美元。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在1962年只有33亿美元,1988年达到1411亿美元。随着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软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尹祖辉
受益于科技进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前,私人资本流动已占全球资本流动的3/4以上。国际资本流动的期限结构日益模糊;直接投资扩张趋缓,国际银行贷款比例不断上升;国际资本流向的地区结构正在不断变化和调整;面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格局变迁及发展趋势,我国引进和利用外资的相关政策需要作进一步调整或重新安排。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何勇 姜乾之 李凌
与全球城市崛起相伴,人才流动与集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才与全球城市紧密相联,其既是全球城市的组成要素,又是形成全球城市的必要条件。随着全球城市进入知识、人才流主导的新阶段,人才对于全球城市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但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人才流动和集聚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这将引起全球城市人才流动和集聚的方向、形式、速度和规模等发生相应改变。本文立足于未来30年全球城市发展的远期视角,分析影响全球城市人才流动和集聚的关键因素及其未来变化趋势,预测未来30年全球人才流动和集聚将呈现出一体化、虚拟化、双向化和多元化趋势。
关键词:
全球城市 人才 流动和集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