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14)
- 2023(12364)
- 2022(10872)
- 2021(10203)
- 2020(8520)
- 2019(19611)
- 2018(19792)
- 2017(37729)
- 2016(20861)
- 2015(23476)
- 2014(23720)
- 2013(22852)
- 2012(20750)
- 2011(18602)
- 2010(18441)
- 2009(16727)
- 2008(15909)
- 2007(13800)
- 2006(12058)
- 2005(10346)
- 学科
- 济(76892)
- 经济(76801)
- 管理(59549)
- 业(51426)
- 企(42695)
- 企业(42695)
- 方法(34756)
- 数学(29744)
- 数学方法(29391)
- 农(21517)
- 学(21209)
- 中国(21111)
- 环境(19296)
- 财(18803)
- 地方(18331)
- 业经(16928)
- 和(14162)
- 农业(14110)
- 理论(14085)
- 制(14008)
- 划(13702)
- 贸(12058)
- 贸易(12053)
- 技术(11931)
- 易(11621)
- 务(11513)
- 财务(11442)
- 财务管理(11422)
- 教育(11323)
- 发(11291)
- 机构
- 大学(287053)
- 学院(286342)
- 管理(112948)
- 济(105307)
- 经济(102699)
- 理学(98301)
- 研究(98093)
- 理学院(97096)
- 管理学(95183)
- 管理学院(94687)
- 中国(70380)
- 科学(65371)
- 京(62359)
- 所(49835)
- 农(49783)
- 财(47442)
- 业大(46289)
- 研究所(46033)
- 中心(43884)
- 江(41780)
- 范(40175)
- 师范(39768)
- 北京(39162)
- 农业(38999)
- 财经(38346)
- 院(36713)
- 经(34868)
- 州(33957)
- 师范大学(32214)
- 技术(31758)
- 基金
- 项目(206173)
- 科学(160985)
- 研究(148185)
- 基金(148082)
- 家(130807)
- 国家(129742)
- 科学基金(110472)
- 社会(91195)
- 社会科(86239)
- 社会科学(86216)
- 省(81561)
- 基金项目(80009)
- 自然(73851)
- 自然科(71999)
- 自然科学(71977)
- 自然科学基金(70613)
- 划(69135)
- 教育(67184)
- 编号(60578)
- 资助(60175)
- 成果(48467)
- 重点(46281)
- 部(44067)
- 发(43886)
- 创(42221)
- 课题(42066)
- 科研(39713)
- 创新(39361)
- 计划(38387)
- 大学(37343)
共检索到409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象明 周庆华
城市化是20世纪以来人类发展的重大趋势之一,城镇体系是城市化发展的地域组合形式,其发生、发展与周围的自然系统存在着必然的、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充分体现在城镇体系的地域特征、空间格局与布局规律上。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普遍滞后,脆弱的生态环境必然导致城镇化发展的地域化途径。文章针对宁夏目前存在的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宁夏的5个生态环境分区为基础,首先探讨了城镇体系空间发展的地域特征,进而明确提出了宁夏城镇体系空间发展战略,在空间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提出了宁夏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形态的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倩
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一定作用。文章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平顶山市域城镇体系规模等级、地域空间结构、市域经济发展水平等现状进行分析,通过运用断裂点公式对平顶山市域中心城市辐射影响范围进行定量计算,剖析平顶山市域城镇体系存在如下问题:城镇体系人口规模等级差异大,城镇化率基础好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化水平发展不平衡,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状态非均衡等。根据研究区域情况,对平顶山市域城镇体系进行布局构想,即打造叶平宝鲁一体化核心区为引领,加强3个卫星城市的发展为带动,做好小城镇的生态建设,完善市域交通网络建设,推进...
关键词:
城镇体系 空间结构 布局 平顶山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贾敬敦 伍永秋 张登山 康慕谊 史培军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有中华水塔之称,该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影响到黄河及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青藏高原地区还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分布区,其生态环境建设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青海省在距今7000年~3000年时出现过气候适宜期,最暖时平均气温较今高出3℃~5℃,降水量比现在高出30%~80%,青海湖含盐量下降,湖面比现在高出18m,此时的环境以温暖湿润为特点。青海地区20世纪的升温则以暖干为主要特点,在千年尺度上,现在处于干冷时期;而在百年和十年尺度上,则处于增温期,继续升温可能伴随降水的增加。关于青海地区目前生态环境的判断是整体恶化、局部改善。根据青海省不同的自然地理...
关键词:
青海省 环境演变 生态建设 空间布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钟少颖 陈锐 魏后凯
系统总结了中国城镇空间布局的现状特征,分析了经济布局调整、资源环境约束、交通运输方式变革和区域政策等新因素对中国城镇空间布局可能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中国城镇空间布局的总体设想,即采用以世界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四纵四横的城市发展轴线为主要支撑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多中心网络化"开发模式,并提出了促进形成这一布局模式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空间布局 多中心网络型 四纵四横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新辉 杨改河 冯慧娟
通过对西部地区城镇布局状况分析,认为以生态为导向指导城镇体系布局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构建了以自然生态空间为背景基质,以各省区经济增长点为辐射源,各个组团城镇群及单体城镇围绕中心城市呈同心圆布局以及交通和水系合理穿插其中的生态调控模式,并在此模式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性运行对策。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城镇体系 布局 生态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纯彬
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大规模兴起的时候,由于不懂工业化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却以小农的眼光和思路看待、指导这场巨大的经济与社会变迁,结果铸成今日的农村工业布局不合理、县域城镇体系布局也不合理问题。当大家终于达成共识,认为需要调整时,却发现工业化城市化布局的调整,比农业布局和结构调整还要困难得多。所以几年难以取得大进展,调整、集中的方式反倒成了滥占耕地、滥办工业小区的适当理由。本文试图提出一些调整改革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
县域城镇 体系布局 工业布局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晓翠
小城镇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着力点,产业是新型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布局直接影响新型小城镇发展的质量与水平。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更强调有利于促进产城融合、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促进城乡一体化、促进有序发展。在理论探讨基础上,从经济支撑、社会发展、资源环境与区域协同四大维度构建了我国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糊综合评价计量模型,并通过协调度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修正,最后以湖北省为例进行实证检验。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宋永永 米文宝 卜晓燕
在虚拟水战略背景下,以宁夏19个县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分析模型,借助Arc GIS 10.0空间数据管理平台,研究宁夏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现状,探讨宁夏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的理想态势。结果表明:1宁夏县域人均农村人口虚拟水量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发达区域农村人口人均虚拟水量普遍高于欠发达区域,农业生产以北部平原地区为主体进行布局,中南部地区布局较少;2宁夏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空间差异显著,整体呈现北部地区高,中南部地区偏低的宏观态势;3农业生产布局合理型的县市有灵武市、永宁县、贺兰县、平罗县、红寺堡区、盐池县、原州区、西吉县、彭阳县、沙坡头区、中宁县和海原县;农业生产布局过密型的县市有银川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占秋,王海乾
本文通过城镇空间布局特征、影响及制约因素的比较分析,揭示出河北省城镇发展的内在规律,并提出了河北省城镇空间发展布局的基本思路,以期为制定河北省的城镇空间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河北 城镇发展 空间布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高国力 刘保奎
新型城镇化在促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径。"十四五"及以后,中国新型城镇化将处于快速发展中后期,发展进程具有"五期叠加"特点,空间布局呈现"四化互动"趋势。今后应按照"有序集聚、有机疏解,形态多样、尺度多元,增量管控、存量更新,科技引领、开放包容"原则,实施"稳规模、调结构、强功能、多形态、高效益"的总体思路,促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框架,加快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转型重塑,合理引导人口集聚流动,构建与城镇化布局形态相匹配的交通系统,保障城镇化生态空间供给。为此,建议在土地制度、人口流动、投融资体制、都市圈统计考核、行政区划调整等方面建立和完善配套制度体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守红
本文针对湖南省城镇分布现状及存在问题 ,提出湖南省未来城镇空间布局应充分考虑高速公路的联结作用 ,采取点轴布局模式 ,以更好地带动湖南省城镇地域系统的发展 ,并就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的政策措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城镇空间布局 城镇群 湖南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唐永芳
[目的]在研究湖南省乡村旅游空间布局的基础上,对其不同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安全进行评价,以期为湖南省乡村旅游的区域发展提供支持。[方法]文章对湖南省乡村旅游空间布局分区论述,并采用AHP法构建湖南省乡村旅游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指标评价体系,确定指标权重,然后根据各指标的评分值与权重值加权计算各区域的生态环境安全指数并分析其安全性。[结果]根据区域位置、地理环境、地方特色和乡村旅游资源属性等将湖南省乡村旅游分为湘中南山水乡村旅游区、湘北农渔乡村旅游区、湘西民俗乡村旅游区和湘东红色乡村旅游区四大区域。根据各区域的生态环境安全值情况,湘中南山水乡村旅游区和湘东红色乡村旅游区的生态环境达到"良好级",湘西民俗乡村旅游区的生态环境达到"敏感级",湘北农渔乡村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为"风险级"。[结论]湖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性明显,由于区域环境以及地方特色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差异,湖南省乡村旅游区可划分为四大区域,各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存在较大差异,需根据各区域实际生态状况及时采取保护和恢复措施,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更好地为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宏 彭恂 丛静
海外园区全球空间合理布局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164个国家2006—2019年的数据作为样本,结合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按照功能异质性将海外园区分成资源利用型、发展援助型、创新合作型、贸易互惠型、数字合作型和链条稳定型6种类型,使用熵权法与TOPSIS评价法,分别针对不同功能类型的园区特点选择相应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定量测算出最适合布局各类园区的东道国,并将指标测算结果与我国现有园区的布局现状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显示,我国海外园区的空间布局整体较为合理。资源利用型、发展援助型和创新合作型海外园区的测算结果与布局现状较为一致,但是也存在资源利用型园区产业类型单一、创新合作型和发展援助型园区布局范围较为有限且园区数量较少等问题;而贸易互惠型海外园区的测算结果则与布局现状存在较大差异。为更好实现海外园区高质量发展,本文最后根据不同类型海外园区布局存在的问题,对优化我国海外园区空间布局提出建议。
关键词:
功能异质性 海外园区 空间布局 指标体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荣林
广西沿海地区是我国沿海地带的经济低谷区。90年代的进一步改革开放,为这一区域发挥多种优势,争取跳跃式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加大开放政策力度,以大港口、大交通、大经济、大中城市作为区域开发与产业布局的基本战略。从核心到组团,从轴线到区域,分层次推进,城镇体系格局将为之一新。
关键词:
沿海地区,城镇体系,发展战略,布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