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69)
- 2023(15077)
- 2022(13045)
- 2021(12196)
- 2020(10105)
- 2019(23079)
- 2018(23012)
- 2017(44296)
- 2016(24312)
- 2015(27195)
- 2014(27369)
- 2013(27050)
- 2012(25385)
- 2011(23092)
- 2010(23487)
- 2009(21365)
- 2008(20742)
- 2007(18415)
- 2006(16526)
- 2005(14877)
- 学科
- 济(101698)
- 经济(101600)
- 管理(67216)
- 业(65626)
- 企(52543)
- 企业(52543)
- 方法(39514)
- 数学(33630)
- 数学方法(33216)
- 中国(29973)
- 农(29698)
- 地方(27228)
- 业经(24203)
- 财(22711)
- 学(21849)
- 农业(19889)
- 贸(18371)
- 贸易(18358)
- 制(18340)
- 易(17751)
- 银(16552)
- 银行(16509)
- 技术(16470)
- 环境(16270)
- 和(16046)
- 理论(15930)
- 行(15925)
- 融(15846)
- 金融(15844)
- 策(15164)
- 机构
- 学院(344942)
- 大学(343429)
- 济(138295)
- 经济(135095)
- 管理(134943)
- 研究(123006)
- 理学(115464)
- 理学院(114152)
- 管理学(112298)
- 管理学院(111682)
- 中国(91186)
- 科学(76619)
- 京(74869)
- 所(63250)
- 财(62833)
- 农(59962)
- 研究所(57431)
- 中心(55123)
- 江(52622)
- 业大(51952)
- 财经(49052)
- 北京(48142)
- 范(47769)
- 师范(47309)
- 农业(46763)
- 经(44429)
- 院(44403)
- 州(43218)
- 经济学(39959)
- 师范大学(37951)
- 基金
- 项目(231165)
- 科学(180764)
- 研究(171288)
- 基金(164317)
- 家(143133)
- 国家(141864)
- 科学基金(120762)
- 社会(105427)
- 社会科(99815)
- 社会科学(99793)
- 省(91937)
- 基金项目(86923)
- 自然(78058)
- 教育(77856)
- 划(77337)
- 自然科(76147)
- 自然科学(76128)
- 自然科学基金(74745)
- 编号(71032)
- 资助(67899)
- 成果(58627)
- 发(53866)
- 重点(51970)
- 部(50214)
- 课题(50014)
- 创(48170)
- 创新(44841)
- 科研(43380)
- 项目编号(43228)
- 发展(43064)
- 期刊
- 济(160478)
- 经济(160478)
- 研究(106124)
- 中国(70798)
- 农(55526)
- 学报(53804)
- 管理(50925)
- 科学(50511)
- 财(44942)
- 教育(43126)
- 大学(39947)
- 农业(38714)
- 学学(37355)
- 融(33731)
- 金融(33731)
- 技术(30444)
- 业经(28019)
- 经济研究(24845)
- 财经(23049)
- 问题(20810)
- 业(20480)
- 经(19743)
- 图书(19364)
- 科技(17273)
- 技术经济(16833)
- 理论(16833)
- 现代(16208)
- 商业(15698)
- 贸(15451)
- 实践(15422)
共检索到525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学斌 赵志锋 陈林 安慧 李国旗 刘秉儒
甘草是我国两千多种草药中用量最大的一种传统中药材。自古以来,我国就是甘草的第一产区,尤其以宁夏、新疆、内蒙所产"西正"甘草久负盛名。甘草的药用价值及其强大的市场需求,致使野生甘草资源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论述了宁夏甘草的分布、资源现状及人工甘草发展形势,分析了宁夏甘草产业发展前景及面临的挑战,针对现实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甘草 产业 现状 对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爱琴
经过多年的努力,宁夏特殊教育事业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如逐步完善了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初步建立特殊教育体系,特殊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增加,特殊教育师资队伍明显提升等。但与此同时,还存在残疾儿童入学率较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程度较低、特殊教育发展极不均衡、特殊教育经费不足等问题。应通过适当的政策倾斜、设立专项经费、建立特殊教育教师教育基地、完善特殊教育教师评价体制等来服务于宁夏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特殊教育 现状 问题 对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强 闫姝雅 冯利盈
从跨境电子商务所提供的产品特点、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模式特点以及跨境物流的角度分析了宁夏跨境电子商务与一般跨境电商的不同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的角度尝试对跨境电商的上游供应商、下游采购商或消费者、平台提供商和跨境电商服务提供商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
宁夏 跨境电商 跨境电商模式 跨境物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韩秉智 王瑛
作为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产业集群不仅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而且也是欠发达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手段。由于地理、历史、自然等方面原因,宁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省份有着较大差距,但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仍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是提升宁夏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
特色产业 产业集群 特色资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晋武 祁永安 石利兵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甘肃省在中药材资源、栽培面积及产量方面具有优势。省内相关地区已将中药材作为当地重要支柱产业,组织大规模的开发生产。该文从甘肃中药材产业的现状入手,在分析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肃省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对策建议,为甘肃的优势产业发展提出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甘肃省 中药材产业 优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凌 张亚男
产业集群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自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沿海部分省市初步形成后,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文章结合重庆产业集群的现状,与浙江产业集群进行了比较,得出重庆产业集群发展的竞争优势,进而对重庆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竞争优势 发展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珊珊 鹿永华 林德荣 王萍萍
蓝莓是开发前景广阔并价值较高的新兴小浆果。分析了中国蓝莓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中国蓝莓产业在发展中品种筛选落后、栽培管理技术不完善、龙头企业拉动力不强和加工技术不成熟,以及品牌认知度低等问题。据此,针对问题提出加强优良品种的选育,完善栽培管理技术;加强龙头企业的推动力,以及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品牌意识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蓝莓 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承彬 蔡雪雄
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而言,文化是基础,创意是核心,产业化是方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对于文化资源利用有重要的作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在投融资、产业链、产业集聚、政策扶持和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存在很多不足。最后,从投融资、政策支撑、人才支持、产权保护、对外交流等方面提出发展扶持对策。
关键词:
文化创意 集聚 政策支持 产权保护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长春 郑戈 聂善明
高原夏菜是在西北高原地区冷凉气候条件下生产的蔬菜,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文章通过实地调研与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分析总结了高原夏菜产业发展现状。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高原夏菜形成了产业化发展格局,开拓了稳定的内外市场,培育了国内知名的品牌,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通过调研发现,当前产业发展存在着产业链条受限,科技支撑不足;产业主导力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种植规模分散,组织化程度低;农民种植水平不高,技术推广力度不足;尾菜等废弃物处理不当,造成环境污染与浪费等问题。在总结分析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政策统筹,健全产业发展机制;加强科技支撑,促进产学研结合;加...
关键词:
高原夏菜 产业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建明
当前,江西文化创意产业进入了一个较快发展时期,取得了较大成就,已经成为全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但是,由于基础薄弱、意识滞后、经济欠发达,江西文化创意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现实问题。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江西文化创意产业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本文分析江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并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新兴产业 现状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希臣
一、彰武县花生产业发展现状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适宜栽培于夏季平均气温20℃以上,年平均气温7℃以上,全生育期有效积温2 800℃以上,无霜期不短于120d的地区。植株矮小,较耐旱,耐瘠薄,丘陵山区均可种植,在作物较难生长的地方,也能获得较好的产量。彰武县种植花生有百年历史,形成了一套适合彰武地区气候特点的生产模式。据统计,2013年度全县花生种植面积达85万亩,亩产200kg以上,总产达到1.7亿公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