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78)
- 2023(10210)
- 2022(9201)
- 2021(8783)
- 2020(7354)
- 2019(16991)
- 2018(16752)
- 2017(32369)
- 2016(17705)
- 2015(19966)
- 2014(20007)
- 2013(19748)
- 2012(18131)
- 2011(16280)
- 2010(16106)
- 2009(14728)
- 2008(13956)
- 2007(11906)
- 2006(10479)
- 2005(8847)
- 学科
- 济(68591)
- 经济(68519)
- 管理(49125)
- 业(44782)
- 企(36761)
- 企业(36761)
- 方法(32385)
- 数学(27217)
- 数学方法(26922)
- 农(18890)
- 学(17764)
- 地方(16660)
- 中国(16163)
- 业经(15492)
- 财(15153)
- 农业(13045)
- 环境(12375)
- 理论(12158)
- 贸(12027)
- 贸易(12020)
- 和(11869)
- 易(11641)
- 技术(10728)
- 制(10415)
- 划(9808)
- 务(9731)
- 财务(9674)
- 财务管理(9659)
- 教育(9127)
- 企业财务(9095)
- 机构
- 大学(249988)
- 学院(249466)
- 管理(100529)
- 济(90490)
- 经济(88328)
- 理学(87539)
- 理学院(86497)
- 管理学(84938)
- 管理学院(84504)
- 研究(82915)
- 中国(59485)
- 科学(55739)
- 京(53488)
- 所(41838)
- 农(41455)
- 财(39978)
- 业大(39769)
- 研究所(38626)
- 中心(37039)
- 范(34897)
- 江(34750)
- 师范(34550)
- 北京(33916)
- 财经(32952)
- 农业(32557)
- 院(30912)
- 经(29930)
- 州(29019)
- 师范大学(28210)
- 技术(25889)
- 基金
- 项目(178729)
- 科学(138967)
- 基金(128540)
- 研究(128441)
- 家(113026)
- 国家(112093)
- 科学基金(95395)
- 社会(78529)
- 社会科(74259)
- 社会科学(74238)
- 省(70020)
- 基金项目(69936)
- 自然(64238)
- 自然科(62472)
- 自然科学(62457)
- 自然科学基金(61295)
- 划(59209)
- 教育(57502)
- 资助(52933)
- 编号(52674)
- 成果(41827)
- 重点(39927)
- 发(38194)
- 部(38149)
- 创(36460)
- 课题(35825)
- 科研(34408)
- 创新(33980)
- 计划(32922)
- 大学(32620)
共检索到348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杜天奎 马金锋 张宁
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对宁夏沙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游禽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游禽鸟类43种,隶属于5目、6科、18属,分别对游禽鸟类的居留型组成、区系组成及保护级别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该保护区游禽鸟类资源的动态迁徙规律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沙湖自然保护区 游禽 群落 迁徙规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瑞 张克斌 刘云芳 边振 刘晓丹 路端正 尤万学
该文综合样带法、样地法和样线法对哈巴湖自然保护区6大湿地进行全面的植被调查,并对外业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保护区湿地植被优先保护等级评价模型构建的基础上,结合菲尔德法,对哈巴湖自然保护区6大主要湿地植被优先保护等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哈巴湖湿地各项参评指标中,群落盖度、珍稀植物种等均较高,其综合评价结果最大(0.965),为一级保护湿地;骆驼井湿地和四儿滩湿地的评价结果为0.863和0.841,为二级保护湿地;柳杨堡湿地和二道湖湿地的评价结果为0.713和0.714,为三级保护湿地;评价结果最低的是高沙窝湿地(0.611),为四级保护湿地。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赵怡蕾 杨红 焦俊鹏 王春峰
为了解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实验北区内不同生境鸟类群落多样性及人为干扰的影响,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7月,采用样带法分春夏秋冬四季对研究区域内鸟类进行实地调查,结合3S技术将生境进行分类,并对鸟类组成以及不同生境内鸟类多样性特征与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共统计到鸟类12目27科67种,鸟类区系和留居型以古北种和候鸟为主。不同生境内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呈现人工湿地最高,人类活动区最低;均匀度指数与人为干扰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y=1.883x+1.738,R2=0.9030,P<0.05),表现为浅海水域最高,人类活动区最低。不同生境间的多样性最高值出现在盐沼与人工湿地之间。在不同季节不同生境下鸟类多样性在人工湿地和盐沼生境中要普遍高于其他各生境,且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秋季和夏季。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山 胡天华 赵春玲 林大影 李志刚 崔国发
以2006—2008年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文献研究和查阅标本资料,运用数量方法研究了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维管束植物的濒临消失风险和优先保护级别。以样线分布频度、样地分布频度、现存多度、分布方式和确限度5项指标,对该保护区植物濒临消失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其结果为: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有极易消失种14种,容易消失种28种,可能消失种55种,其余620种为安全种。利用濒临消失风险指数、遗传损失指数和利用价值指数3个指数,对该保护区内各植物物种的优先保护顺序进行综合评定,划分了保护级别,由此确定了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一级优先保护植物有38种,二级优先保护植物有90种,非保护植物共590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顾沛雯 郝丽 徐润 胡美娟 马海龙
【目的】探索宁夏干旱荒漠区苦豆子内生真菌的区系组成及特点,为苦豆子内生真菌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宁夏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土壤类型等不同的5个样区采集苦豆子样品25份,分离苦豆子内生真菌,并根据培养性状、菌落、孢子等形态特征对其进行鉴定;根据苦豆子的侵入率、分离率、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系数,分析其区系组成特点;采用琼脂移块法,检测所分离的内生真菌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马铃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超 余琦殷 王瑞霞 崔国发
【目的】以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防风固沙功能辐射效益为研究目标,提出了其辐射效益计算方法,并分析了其时空流动特征。【方法】基于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风蚀流失量模型和沙尘空间传输模型,评估了2000-2019 年白芨滩自然保护区防风固沙功能的辐射效益变化情况。【结果】白芨滩自然保护区下风向区域的沙尘沉降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沙尘沉降量由 2001 年的 3.22 × 10~8 t 逐渐减少至 2019 年的 1.99 × 10~7 t,2019 年沙尘沉降量仅为 2001 年的 6.18%;该自然保护区防风固沙率稳步上升,由 2001 年的 55.65% 升至 2019 年的 74.83%,增长了 19.18%。不同辐射范围的沙尘沉降量均呈逐渐减小趋势,如辐射范围等级为 ≤ 6 的区域(沙尘传输距离 < 508.5 km),沙尘沉降量由 2001 年的 2.03 × 10~7 t 逐渐减少至 2019 年的 4.25 × 10~6 t。近 20 年沙尘沉降减少量最大的 3 个行政区为陕西省、山西省和河南省,其沙尘沉降减少量分别为 5.45 × 10~6、4.49 × 10~6、4.06 × 10~6 t。以陕西省为例,2001、2004、2007、2010、2013、2016、2019 年沙尘沉降量分别占该行政区近 20 年沙尘沉降总量的 11.38%、9.83%、5.33%、4.37%、2.96%、1.78%、1.24%;近 20 年沙尘沉降减少量超过 10~6 t 的行政区还包括湖北省、河北省、山东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西省,分别为3.62 × 10~6、2.70 × 10~6、2.55 × 10~6、2.31 × 10~6、1.77 × 10~6、1.14 × 10~6 t。受沙尘灾害影响较弱的行政区主要有福建省、浙江省、天津市等 8 个行政区。【结论】该自然保护区下风向区域的沙尘沉降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且不同行政区和不同辐射范围等级区域内的沙尘沉降量均呈逐渐减小趋势,防风固沙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曦 徐旻昱 葛映川 陈中意 李春耀
1999年3月至2002年9月,对浙江省龙王山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龙王山鸟类有165种,隶属17目42科109属,其中留鸟86种,夏候鸟33种,冬候鸟37种,旅鸟9种。从地理型分析,东洋界种有90种(54.54%),古北界种68种(41.21%),广布种7种(42.24%)。在繁殖鸟中古北界种类与东洋界种类之比为1∶3.87,偏重于东洋界。图1表4参19
关键词:
动物学 鸟类 龙玉山自然保护区 浙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强 苏化龙 李迪强
20 0 1年 7月 13日至 8月 14日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了调查 ,共记录到鸟类 2 37种、2 7亚种 ,计 2 6 4种 (亚种 ) ,隶属 16目 41科 .新记录种 13种 .所有鸟类中 ,古北种 179种 (75 .5 3%) ,东洋种 13种 (5 .49%) ,广布种 45种 (18.99%) .从居留类型 (含亚种 )来看 :留鸟 12 0种 ,夏候鸟 75种 ,冬候鸟 4种 ,旅鸟 5 0种 ,繁殖鸟 (分布在本区 ,存在垂直迁徙等现象者 ) 15种 ;国家重点保护鸟类 7科 40种 .从组成上看 ,保护区鸟类组成以古北界成分最多 ,占有绝对优势 ,其次为广布种 ...
关键词: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鸟类 分布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哀建国 丁炳扬 于明坚
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的福建柏Fokieniahodginsii种群分布于福建柏-猴头杜鹃Rhododendronsimiarum林,福建柏-甜槠Castanopsiseyrei林和褐叶青冈Cyclobalanopsisstewardiana-甜槠林中。这3种群落类型中,高位芽植物分别占80.6%,83.1%和87.8%,地面芽植物分别占11.6%,10.1%和8.5%,地下芽植物分别占5.3%,2.2%和1.2%,1年生植物分别占1.9%,3.4%和2.4%。叶级以小型叶为主,分别占52.9%,66.3%和48.8%。叶型以单叶比例最大,分别占89.7%,91.0%和91.5%。群落结构可分为乔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艳
社区参与日益成为解决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矛盾的一条有效途径。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构建居民社区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以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采用Amos17.0软件对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居民对保护区的感知通过影响参与态度进而影响参与行为;参与机会对参与态度和参与行为都存在直接的正向影响,进而提出提高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社区参与 参与行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德良 何平 朱文博
于2005年7月~2006年9月对湖北五龙河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并对冬春两季的鸟类食性集团作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本区记录鸟类82种;其中冬季26种,春季29种.本区冬季、春季的鸟类群落均以虫食性鸟类和杂食性为主;其中冬季两类型分别有13种、9种,春季则分别为11种、10种.本区冬季鸟类群落可分5个食性集团,春季可分7个食性集团.虽然两季第1类群均为食虫鸟集团,但冬季第一集团由黄腹山雀、红头长尾山雀、白脊鸟令鸟、北红尾鸲组成,而春季则仅有白脊鸟令鸟、北红尾鸲2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韦福民 陈水华 范忠勇 陈苍松 方一峰
2005年,在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范围内,根据自然景观地貌确定一定数量的样线,在每样线上根据不同的生境和海拔高度有针对性地选取一定数量固定半径的调查样点,调查每一样点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以及生境类型和海拔高度。用多元统计分析软件SPSS分析鸟类群落的组成、种类、集群指数和优势种等特征,比较不同季节、生境、海拔与鸟类物种数和个体数量的关系,对不同生境和海拔高度鸟类群落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夏季和冬季2次对大盘山鸟类的调查,共目击记录到鸟类64种,其中夏季鸟类51种,冬季鸟类40种。大盘山鸟类群落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群落分布在不同的生境呈现出明显差异,但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上差异不明显。夏季繁殖鸟...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敏
本文通过实例研究 ,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的理论方法。认为通过对重要景观的识别、控制、屏蔽和恢复设计 ,可以在增加生物栖息地稳定性以及保护物种扩张所需求的空间的前提下 ,实现旅游活动空间的合理布局 ,达到自然景观的生态功能和利用方向从整体到细部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
景观 景观要素 生态旅游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静 洪文艺 李文明 章勇刚 罗芬
以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鄱阳湖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游客问卷调查,以便利抽样的方式探讨游客社会经济背景因素对游客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影响,以指导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经营管理者对未来解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研究发现,在游客环境态度意向上,游客注重生态关系和环境解说,但是整体环境责任不高,对居民福祉关注较少,游客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婚姻与居住地在环境态度意向上有显著差异;在游客环境行为倾向上,游客环境维护行为与后续保护行为较为积极,而积极参与行为和环境干扰行为较为消极,参与互动环境行为一般,游客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婚姻在环境行为意向也有显著差异。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区游客管理建议。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游客管理 环境态度 环境行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娜 崔国发
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旅游景观、游览环境、旅游设施、旅游服务4项27个指标,并对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游客进行随机调查,分析数据得出指标权重并据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游客满意度评价模型;采用因素重要性推导模型分析总结了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旅游的优劣势,结果显示:景观特色、观赏价值、资源原始性等因素为其主要优势,门票价格、资源丰富度、交通设施、游览安全设施等为其急待改进因素。
关键词:
游客满意度 评价体系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