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83)
- 2023(5375)
- 2022(4938)
- 2021(4503)
- 2020(4170)
- 2019(9814)
- 2018(9768)
- 2017(18773)
- 2016(10919)
- 2015(12480)
- 2014(12787)
- 2013(12973)
- 2012(12529)
- 2011(11458)
- 2010(11702)
- 2009(11060)
- 2008(11133)
- 2007(10407)
- 2006(8843)
- 2005(7871)
- 学科
- 济(47393)
- 经济(47352)
- 业(26344)
- 管理(25756)
- 方法(23626)
- 数学(21359)
- 数学方法(21178)
- 企(19487)
- 企业(19487)
- 农(14029)
- 学(12799)
- 地方(11908)
- 财(11197)
- 中国(10675)
- 农业(9469)
- 贸(9010)
- 贸易(9008)
- 易(8696)
- 业经(8349)
- 制(7937)
- 和(7150)
- 务(6564)
- 财务(6550)
- 环境(6548)
- 地方经济(6530)
- 财务管理(6529)
- 银(6420)
- 银行(6385)
- 融(6341)
- 金融(6335)
- 机构
- 大学(166697)
- 学院(165228)
- 济(63812)
- 经济(62369)
- 研究(60740)
- 管理(57055)
- 理学(49091)
- 理学院(48362)
- 管理学(47265)
- 管理学院(46960)
- 中国(43694)
- 科学(42873)
- 农(41616)
- 京(35864)
- 所(34304)
- 农业(33442)
- 业大(32355)
- 研究所(31645)
- 财(28328)
- 中心(27972)
- 江(26010)
- 财经(22557)
- 北京(22253)
- 农业大学(21998)
- 范(21623)
- 师范(21290)
- 省(21167)
- 院(20988)
- 州(20516)
- 经(20257)
- 基金
- 项目(111564)
- 科学(83755)
- 基金(78433)
- 研究(74017)
- 家(71578)
- 国家(71015)
- 科学基金(57397)
- 省(44785)
- 社会(43679)
- 基金项目(42234)
- 社会科(41210)
- 社会科学(41191)
- 自然(39704)
- 自然科(38700)
- 自然科学(38674)
- 划(38557)
- 自然科学基金(37964)
- 教育(34198)
- 资助(32977)
- 编号(29876)
- 重点(26294)
- 发(24989)
- 成果(24816)
- 部(24095)
- 计划(24087)
- 科技(22479)
- 科研(22406)
- 创(22385)
- 课题(21173)
- 创新(21122)
共检索到239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颖 阮小超 陈文新
本试验对分离自宁夏沙坡头地区的17株根瘤菌和16株已知参比菌进行了16种多位点酶电泳分析。将所得数据做聚类分析表明,分离自沙坡头地区的根瘤菌中,有12株相似性较高,不同于已知参比菌,而独立成群,这与数值分类结果吻合。其分类地位需进一步研究确定。试验发现,异柠檬酸脱氨酶、6-磷酸葡萄糖酸脱氨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黄嘌呤脱氢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葡萄糖磷酸异构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酶谱更有利于区分不同的根瘤菌种群。
关键词:
根瘤菌 多位点酶电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颖 阮小超 陈文新
本实验分析了分离自宁夏沙坡头地区的20株根瘤菌和26株参比菌的125项生理生化性状,经数值分类表明,全部供试菌株在84%相似性水平上分为12个亚群,未知菌与各已知菌群差异明显,其中13个菌株分别组成3个亚群,其分类地位有待于进一步分析确定。
关键词:
根瘤菌 数值分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卫卫 胡正海 关桂兰 孔爱琴
对甘肃中西部及宁夏南部不同生态条件下栽培和野生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进行了调查,从36属98种豆科植物根瘤样品中分离得360株根瘤菌,其中44株是从30种未报道过结瘤情况的豆科植物中分离获得。以20属22种寄主植物对大部分菌株进行了回接结瘤实验,回接结瘤率81.2%。它们与豆科寄主植物共生结瘤85%为有效根瘤。不同种根瘤固氮活性差异较大,一般比较低,小于1μmolC2H4?gFWh的占46.6%,大于10μmolC2H4?gFWh的占6.8%,最高者仅37.73μmolC2H4?gFWh。根瘤固氮活性与寄主植物生态及生长发育期有相关性。所有分离菌株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微生物研究...
关键词:
豆科植物 根瘤菌 共生固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罗莎 黄璐瑶 殷勤 张钰莹 赵燕 张智胜
为了解析菠菜乙醇酸氧化酶(Sp GLO)的酶学特性及同工酶谱。首先提取菠菜的RNA并反转录成c DNA,通过NCBI数据库中提供的菠菜GLO基因mRNA序列信息,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目标序列并连接到p MD19-T载体上进行测序鉴定;随后再次设计引物并在上游引物加入His标签,克隆Sp GLO基因构建到p YES2载体上,将该载体转入酿酒酵母中进行表达并通过His-tag亲和柱纯化,然后在不同诱导时间点取样测定Sp GLO酶活。结果显示,转化后的酿酒酵母菌株在诱导发酵20 h后能得到最高的GLO活性。以乙醇酸为底物测定Sp GLO在不同p H、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催化活性,其最适p H值为8. 0,最适温度为39℃。然后分别以乙醇酸、乙醛酸、甘油酸为反应底物,系统分析了Sp GLO的酶学特性,数据显示,Sp GLO对乙醇酸的亲和力最高,其Km为0. 41 mmol/L,Vm为45. 92μmol/(min·mg)。以乙醇酸、乙醛酸为底物,使用草酸抑制其催化活性,其Ki分别为4. 61,2. 09 mmol/L,表明以乙醛酸为底物时Sp GLO的催化活性更易被草酸抑制。同时将纯化后的Sp GLO通过Caps-氨水电泳体系进行同工酶电泳,经过染色后出现2条同工酶带,表明菠菜叶片中可能存在2种GLO同工酶。为将来深入研究植物GLO同工酶之间的生化特性差异并分析其不同生理功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乙醇酸氧化酶 酶学特性 同工酶电泳 菠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亚梅 韩毅强 汤辉 孙东梅 王彦杰 王伟东
【目的】分析根瘤菌基因组中的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s),为其在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提供有益的信息。【方法】利用公共的微生物串联重复序列数据库资源,对已测序的3种根瘤菌基因组中SSRs的结构类型、分布、丰度等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结果】大豆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百脉根根瘤菌(Mesorhizobium loti)和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基因组中的SSRs分别为1410个、859个和638个,3种根瘤菌基因组中长重复的四、五、六核苷酸基序更为丰富,变异性更高。数目...
关键词:
根瘤菌 基因组 微卫星序列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玉茜 陈捷 韩梅 梁春浩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木霉菌的野生菌株T21及其4株REMI转化子T31、T34、T47、T55的可溶性蛋白和酯酶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转化子之间、转化子与野生菌株之间的谱带均有差异。野生菌株T21及转化子T31、T34、T47、T55的蛋白谱带为22,21,19,17,24条;酯酶谱带为6,8,4,5,3条。
关键词:
木霉 酯酶同工酶 可溶性蛋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清漪 刘堰
大瓶螺四种同工酶的电泳分析李清漪,刘堰(西南师范大学生物系,重庆630715)关键词大瓶螺,同工酶,差异,电泳分析THEELECTROPHORETICANALYSISOF4ISOENZYMESOFAMPULLARIAGIGAS¥LiQingyiand...
关键词:
大瓶螺,同工酶,差异,电泳分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广丽 杜晓东 叶富良
采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和特异性染色方法 ,对合浦珠母贝外套膜、闭壳肌、肝脏和鳃组织中的 15种同工酶系统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a GPDH、ADH在 4种组织中均未见表达 ;AK、AMY、PGM、ALP、GDH和LDH只在肝脏中表达 ,而ME、SOD、EST、MDH、G6PD、6PGD和AAT则有较广泛的组织分布 ,其中 12个座位 (Aat 1、Aat 2、Sod 1、Sod 2、Sod 3、Sod 4、m Mdh c、G6pd 2、6Pgd 2、Ak 1、Gdh 1、Me 2 )具有多态性 ,多态位点比例为 4 6.1% ,平均杂合度 0 .112 2± 0 .0 576。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涛 陈鹏 沙文军 王冉旋 何力 牛建功 甘金华
为了解新疆裸重唇鱼的生化遗传特性,丰富新疆裸重唇鱼种质资源研究的内容,借助聚丙烯胺凝胶对新疆裸重唇鱼5种组织(心脏、眼睛晶状体、肝脏、肾脏和脾脏)中的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以及酯酶(EST)进行了电泳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裸重唇鱼的LDH、MDH和EST同工酶系统具有个体差异性和组织特异性。组织特异性主要表现在同工酶位点表达及其表达活性程度不同两方面,可能受遗传和代谢双重调控,与各组织执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LDH-C基因只在肝脏中表达,酶谱图上靠近阴极附近,为典型“肝带”。新疆裸重唇鱼同工酶个体差异性可能是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了能适应特殊生境的需要。新疆裸重唇鱼心脏中上清液型苹果酸脱氢酶(s-MDH)最多表达出6条酶带,可能是新疆裸重唇鱼在进化过程中四倍体化使基因重复的结果。研究结果可从生化遗传角度为新疆裸重唇鱼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昌文 丁志祥 程昌文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了柑桔属4个种的6个品种,两个营养系芽变品系和1个杂交后代的成熟春梢的叶片酯酶同工酶酶谱和蛋白质电泳带型。根据酶谱及带型的异同,探讨其彼此的亲缘关系,鉴别芽变品系和杂种。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酶带清晰,种间酶带差异明显,种内不明显。蛋白质电泳带无拖尾现象,清晰而窄,种间和种内不同品种间谱带差异明显;芽变品系具有原品种所有带型,并出现新的谱带;种间杂种带型复杂,谱带条数多。不仅具有双亲所具有的谱带,又不完全表现为两亲本谱带的互补型,亲本所具有的个别谱带在子代中消失,而且出现了双亲所不具有的杂种谱带。柑桔叶片酯酶同工酶分析,可作为探测基因差异和遗传关系的一种手段,其酶谱...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阎爱民 陈文新
从数值分类获得苜蓿、草木樨和锦鸡儿根瘤菌的 3个新群。本实验对这 3个新群内菌株及部分已知种参比菌株进行了 DNA- DNA杂交分析和 G+Cmol%测定。结果表明 :三群中心菌株 XJ96 0 6 0 ,XJ96 4 0 8,NM0 19与其相应群内菌株的 DNA同源性分别为 71.7%~ 97.6 % ,80 .8%~ 98.7% ,82 .7%~ 86 .9% ,均大于 70 % ;各群的 ΔTm 值分别为 3.2℃ ,2 .8℃ ,2 .6℃ ,均小于 5℃ ;与各已知种的 DNA同源性分别为 0~4 1.7% ,0~ 39.3% ,4 .0 %~ 4 4 .7% ,均低于 70 % ...
关键词:
根瘤菌 DNA-DNA杂交 新群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康文娟 师尚礼 王泽一 陈建纲 苗阳阳
以3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内生根瘤菌株(LP3、WLP2和WLG1)为材料,进行抗逆和促生能力研究,并采用试管砂培法对WL168HQ苜蓿(M.sativacv.WL168HQ)进行接种试验,以不含根瘤菌的培养液为对照,分析菌株的共生固氮能力。结果表明,菌株WLP2能耐受除红霉素和庆大霉素外的所有抗生素≥300μg·mL~(-1);能在6%NaCl、pH 5~11和温度8~40℃的环境下生长,对盐、pH和温度的适应范围广;能溶解有机磷和无机磷,分泌IAA能力强。菌株WLG1接种,单株结瘤数、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5),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08.16%、72.35%和122.33%;单株有效根瘤重、根长和单株叶片数明显高于对照处理,分别比对照高了6.68%、9.57%和53.59%。综上所述,菌株WLP2对抗生素、盐、pH和温度的抗性以及促生能力较强,菌株WLG1对WL168HQ苜蓿接种效果最佳,共生固氮能力强。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内生根瘤菌 抗逆性 促生 共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裴俊清 段柳剑 张忠明
根据Mesorhizobium loti基因组信息,克隆nodA、nodB、nodD等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分别与报告基因构建相应的转录融合子(nod-lacZ),并分别导入中慢生型百脉根根瘤菌MAFF303099和广谱根瘤菌NGR234(Rhizobium sp.)中,利用百脉根根的抽提物作为诱导物,检测结瘤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在MAFF303099菌株中,百脉根根抽提物不能诱导nodA的表达;能诱导nodB和nodD1的表达;nodD2呈组成型表达;供试的5种不同的类黄酮化合物都不能诱导nodA基因表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成永丽 陈健 杨琳 杨凡 雷梦成 傅琴 周毅峰 唐巧玉
【目的】研究不同硒含量土壤中生长的紫云英和大豆共生根瘤菌种类和硒耐受能力。【方法】采用涂布平板法从植物根瘤中分离根瘤菌,提取根瘤菌总DNA,进行16S r DNA扩增、克隆与测序,并建立系统发育树进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再将各菌株在不同浓度含硒平板上进行培养,以菌落变红为临界条件,筛选各菌株的硒耐受能力。【结果】(1)从高硒土壤上生长的紫云英和大豆根瘤中分离纯化得到5个根瘤菌菌株,从低硒土壤上生长的大豆根瘤中分离纯化出1个根瘤菌菌株。(2)6个菌株分属4个不同的属别,竹山、炼铁湾、渔塘坝紫云英根瘤菌供试菌株归属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低硒大豆根瘤菌供试菌株归属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高硒大豆根瘤菌供试菌株归属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曾家紫云英根瘤菌供试菌株归属根瘤菌属(Rhizobium)。(3)竹山、炼铁湾、渔塘坝紫云英根瘤菌耐硒能力均为6μg/m L,曾家紫云英根瘤菌耐硒能力为5μg/m L,低硒、高硒大豆根瘤菌耐硒能力均为3μg/m L。【结论】在高硒自然环境(竹山、炼铁湾、渔塘坝、曾家)下生长的根瘤菌有较强耐硒能力,紫云英根瘤菌的耐硒能力高于大豆根瘤菌。
关键词:
根瘤菌 16S rDNA 系统发育 硒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窦雅静 康丽华 陆俊锟 侯俊杰 朱亚杰
根瘤菌能够利用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酶催化ACC脱氨基,从而降低植物体内抑制其生长的乙烯含量,促进植物生长。本研究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菌株的ACC脱氨酶活性并对其acd S基因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扩增174株供试菌株中,151株检测出ACC脱氨酶活性,但酶活性差异较大。121株扩增出acd S基因,菌株的系统发育关系与地理来源具有相关性,中慢生根瘤菌属菌株的acd S基因具有明显的保守性。菌株ACC脱氨酶活性的高低与acd S基因存在与否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ACC脱氨酶活性的检测方法将为快速筛选高效根瘤菌菌株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