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97)
2023(9044)
2022(8241)
2021(7858)
2020(6633)
2019(15382)
2018(15468)
2017(29793)
2016(16639)
2015(18740)
2014(18714)
2013(18587)
2012(16968)
2011(15129)
2010(14923)
2009(13407)
2008(12852)
2007(10993)
2006(9348)
2005(8032)
作者
(48940)
(40499)
(40447)
(38463)
(26075)
(19687)
(18321)
(16207)
(15562)
(14577)
(13998)
(13648)
(12862)
(12798)
(12547)
(12519)
(12477)
(12093)
(11577)
(11521)
(10325)
(9863)
(9813)
(9245)
(9162)
(9154)
(9131)
(8838)
(8356)
(8335)
学科
(60249)
经济(60184)
管理(45429)
(43225)
(35823)
企业(35823)
方法(29966)
数学(25889)
数学方法(25592)
(16679)
中国(15102)
(14948)
(14443)
业经(13546)
地方(12910)
农业(11234)
(11073)
贸易(11069)
理论(10815)
(10733)
(10626)
技术(10100)
环境(9905)
(9729)
(9531)
财务(9473)
财务管理(9459)
教育(9191)
企业财务(8963)
(8834)
机构
大学(230306)
学院(229088)
管理(93185)
(83312)
理学(81609)
经济(81271)
理学院(80709)
管理学(79257)
管理学院(78871)
研究(77143)
中国(53782)
科学(52015)
(49605)
(42929)
(40278)
业大(39181)
研究所(37382)
(36045)
中心(34454)
农业(34397)
(32310)
北京(31007)
(30388)
师范(30073)
财经(29732)
(27756)
(27057)
(26720)
技术(25990)
师范大学(24324)
基金
项目(166126)
科学(128120)
研究(119003)
基金(118064)
(104690)
国家(103807)
科学基金(87413)
社会(71197)
社会科(67270)
社会科学(67250)
(66454)
基金项目(63960)
自然(59316)
自然科(57891)
自然科学(57878)
自然科学基金(56820)
(56337)
教育(54108)
编号(49275)
资助(48835)
成果(39557)
重点(37088)
(35846)
(35383)
(34707)
课题(33826)
创新(32297)
科研(32234)
计划(31991)
项目编号(30514)
期刊
(87517)
经济(87517)
研究(63421)
学报(42156)
中国(39787)
(39196)
科学(36622)
管理(32353)
大学(30231)
农业(28541)
学学(28451)
教育(26164)
(25250)
技术(19221)
(15413)
金融(15413)
业经(15014)
(14720)
图书(14336)
财经(13269)
经济研究(13126)
科技(12300)
理论(12021)
业大(11684)
问题(11380)
实践(11372)
(11372)
(11187)
(11070)
情报(10673)
共检索到318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殷延勃  马洪文  荣韫琛  王昕  钱前  王磊  
应用相关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对 4 0余份宁夏水稻品种的 9个农艺性状和 5个碾米、外观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这两组性状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每穗实粒数与整精米率和透明度有关 ,千粒重和单株粒重与垩白率、透明度有关 ,从而构成农艺和碾米、外观品质性状间的显著相关 ,前 3个典型相关系数占总相关信息的 75 %以上 ,这表明在宁夏优质高产育种过程中 ,在对产量性状选择的同时 ,通过对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单株粒重少数几个农艺性状的选择 ,达到间接改良品质性状的目的 ,提高优质高产的育种效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龙  韦永贵  陶永宏  罗天刚  卢光辉  杨芬  赵大伟  李存龙  
选择5份云南地方香型软米水稻种质资源和6份自育香型软米保持系按5×6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NCⅡ)配制成30个组合,采用禾谷类作物种子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及分析方法对云南香型软米11个品质性状进行遗传研究。结果表明,出糙率、精米率和碱消值受种子直接加性效应、种子直接显性效应、细胞质效应、母体加性效应、母体显性效应的共同控制。整精米率受种子直接加性效应、种子直接显性效应的控制。粒长、粒宽、长宽比、垩白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主要受种子直接加性效应、种子直接显性效应的控制。垩白度主要受种子直接加性效应的影响。11个品质性状的遗传率以种子直接遗传率为主。此外根据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预测值对亲本在育种的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仕贵  黎汉云  周开达  马玉清  
本文用6个不育系和6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的36个组合为材料,研究了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稻米外观品质性状均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其中不育系的作用大于恢复系。千粒重、粒长和长宽比具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垩白率和垩白面积的遗传力较小。相关分析结果,长宽比与粒长以及垩白率与垩白面积和粒宽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长宽比与粒宽、垩白率与粒长呈极显著的负相关。通径分析结果与简单相关的趋势一致。只有千粒重对长宽比的影响主要通过粒长间接影响,直接作用较小。本文还分析讨论了优质高产组合的育种途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应辉  周倩倩  罗丽华  
大穗是水稻高产品种选育的主攻方向,揭示大穗形成遗传机制是品种选育的理论基础。综述水稻穗粒数基因/QTL定位和克隆以及与穗粒数有关的穗长、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等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雷东阳  谢放鸣  陈立云  
用IR75589-31S、IR60、IR70和90个籼粳成分不同的株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以获得的270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对杂交稻米外观品质遗传及性状间的相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垩白度、粒长、粒宽及粒长宽比间的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粒长、粒长宽比与垩白度呈显著负相关,粒宽与垩白度显著正相关;粒长、粒宽和粒长宽比对垩白度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1.9409、2.1738和2.7805。杂交稻外观品质性状主要受遗传控制且遗传效应均以加性效应为主。粒长、粒宽和粒长宽比以种子加性效应为主,母体效应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垩白度主要受到种子效应和母体效应控制,同时还受到细胞质的影响。粒长、粒宽和粒长宽比三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强  王源超  郑小波  
采用Pot2-rep-PCR指纹识别技术对宁夏稻瘟病菌的群体结构进行分析。根据每个菌株的指纹型将2002至2005年在9个地区采集的406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鉴定为65个单元型,其中,单元型NXH7包含176个菌株,占总菌株数的43.3%,在所有年份、地区和大多数水稻品种上出现,是宁夏稻瘟病菌中最广泛适应的单元型。对稻瘟病菌群体的时空变化分析发现,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的稻瘟病菌亚群体间遗传分化不明显(地区间Gst=0.0832,年份间Gst=0.0509),遗传结构相似;不同水稻品种上的亚群体遗传分化明显(Gst=0.2823)。提示寄主的选择作用是宁夏稻瘟病菌群体演化的主要力量。宁夏稻瘟病菌菌株...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新玲  张振海  孙建昌  李华  
【目的】本文探讨了宁夏近几年引进筛选的水稻种质资源及当地选育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相似性,为拓展宁夏水稻遗传基础,丰富水稻遗传多样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分布于12条染色体上的24对SSR引物对宁夏引进筛选的水稻种质资源和当地自育品种(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相似性分析。【结果】参试170份材料中,共检测到112条等位基因,平均每条SSR标记有4.67条等位基因,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6079,变幅为0.22710.7986。将材料按地理来源划分,探讨其亲缘关系,不同地理来源品种间的相似系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伏明  周坤炉  阳和华  徐秋生  龙和平  
以具有广泛代表性的 7个不育系和 9个恢复系为材料 ,采用 NC 交配设计研究了 11个米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的表现规律 ,以期为优质杂交稻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结果表明 :1)无论是亲本的一般配合力 ,还是组合的特殊配合力 ,对杂种所有米质性状均有显著的影响 ,但在不同米质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作用大小不同 .整精米率、精米长、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大小、糊化温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以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 ,而糙米率、精米率、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等性状则以非加性效应更为重要 .2 ) 11个性状中 ,有 7个性状受母本影响比父本大得多 ,3个性状父、母本效应相当 ,仅 1个性状 (垩白粒...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光行  申岳正  陈平  赵建宗  邓景扬  
在北京(39°56'N)长日、中温条件下,分析了弱感光型光敏不育水稻C407s与秋光、南65两品种配制的正反交F1、BF1、F2和F3代的雄性育性表现。结果表明,在弱感光型遗传背景下光敏不育性及其育性恢复受两对独立的细胞核隐性主基因控制和修饰基因的作用。讨论了缩小样本出穗期的离散度和利用F3家系育性类型分析资料的必要性及所谓“育性抑制基因”影响下光敏不育性状表达的种种异常情况。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小丽  苗利国  林红梅  林文雄  
利用由小穗小粒型水稻Milyang 46和大穗大粒型FJCD建立的一个包含130个家系F10的重组自交系,测定福建省武夷山和莆田环境下籽粒灌浆期功能叶性状,并进行QTL定位及环境互作分析.结果表明,2种环境下共检测到35个加性QTL,位于1、2、5、6、7、11、12号染色体上,表型变异贡献率为0.66%-56.75%;检测到12个位点存在显著的加性×环境互作效应,位于1、2、6、11号染色体上,表型变异贡献率为1.45%-12.05%;莆田环境下,检测到7对加加上位性QTL位点,表型变异贡献率为0-15.64%.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爱国  华泽田  王嫘  李志彬  苏玉安  肖艳云  王彦荣  
将高柱头外露率60B与低柱头外露率辽粳9杂交,以P1、P2、F1和F2为材料,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柱头外露性状(开颖单边外露率、开颖双边外露率、开颖总外露率、闭颖单边外露率、闭颖双边外露率、闭颖总外露率)的遗传效应;并以F2群体为材料,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各性状进行了QTL定位。结果表明:柱头外露率的遗传符合E-2、E-1、E-1、E-0、E-1、E-1模型;共检测到控制柱头外露的主效QTLs12个,分别位于第1,2,5,8,9染色体上,其中位于第9染色体上RM257~RM215的位点效应最为显著,其LOD值为12.96,贡献率为32.04%;柱头外露性状的遗传分析结果与QTL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黎琼  段玉云  孙一丁  殷富有  钟巧芳  程在全  胡强  黄兴奇  
本文综述了水稻紫色性状的遗传分析、紫色基因定位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对此类相关工作进行了展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洪文  殷延勃  王昕  王坚  强爱玲  刘炜  史延丽  
为了给杂交粳稻稻米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利用489A、216A、552A、中作59A、16A、秋光A 6个不育系和94FR30、2002FR11、2002FR24、1229、FR7969、8FR2 6个恢复系配制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采用禾谷类作物胚乳品质性状的遗传模型及分析方法对杂交粳稻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糙米率、精米长宽比、精米长厚比主要受种子直接显性效应的控制,整精米率、透明度和垩白率主要受种子直接加性效应控制,垩白面积的遗传主要受种子直接加性效应和母体显性效应共同控制,糙米率、垩白率的细胞质效应也达极显著水平,环境因素、抽样误差等剩余效应对精米率、垩白率、透明度的影响达显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芳明  杨正林  查仁明  钟秉强  凌英华  谢戎  刘成元  何光华  
为了解早、晚期不育系和恢复系的产量性状遗传差异,更好地指导杂交稻生产,本研究分别以9个有代表性的早、晚期恢复系和不育系按NCⅡ设计配制9×9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了早、晚期杂交亲本的配合力基因型方差及遗传力间的差异,结果表明,①晚期恢复系除千粒重外的其它6个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都高于早期恢复系。晚期不育系的5个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与早期不育系没有差异,总粒数和穗重却明显低于早期不育系。②在产量性状非加性基因互作的利用上,后期恢复系配组的单株产量、不育系配组的单株产量、结实率、总粒数和实粒数等基因间的互作高于早期杂交组合。③早、晚期不育系及恢复系的产量性状的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受环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仕贵  马玉清  周开达  黎汉云  
用6个不育系与6个恢复系组成不完全双列杂交,对杂交水稻收获指数和源库性状进行了遗传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收获指数与源库性状均以基因加性效应起主导作用,其中收获指数、千粒重和穗粒数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力,而生物产量、籽粒源容和单株粒重的遗传力则较低。相关分析表明,收获指数与单株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生物产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收获指数、生物产量和籽粒源容对单株产量的通径系数分别为0.7621、0.5033和0.718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