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54)
- 2023(17400)
- 2022(14544)
- 2021(13599)
- 2020(11263)
- 2019(25543)
- 2018(25488)
- 2017(49037)
- 2016(26665)
- 2015(30061)
- 2014(30041)
- 2013(29952)
- 2012(27678)
- 2011(24966)
- 2010(25339)
- 2009(23668)
- 2008(23514)
- 2007(21347)
- 2006(19412)
- 2005(17585)
- 学科
- 济(116420)
- 经济(116273)
- 业(102156)
- 管理(85966)
- 企(83072)
- 企业(83072)
- 农(49376)
- 方法(45817)
- 数学(35908)
- 数学方法(35499)
- 业经(35453)
- 中国(33271)
- 农业(33076)
- 财(32274)
- 地方(27150)
- 制(24100)
- 务(22295)
- 财务(22218)
- 财务管理(22179)
- 技术(21760)
- 学(21452)
- 企业财务(20988)
- 和(20488)
- 贸(20449)
- 贸易(20433)
- 理论(20319)
- 易(19789)
- 策(18585)
- 银(18327)
- 银行(18286)
- 机构
- 学院(388003)
- 大学(383117)
- 济(158822)
- 管理(156692)
- 经济(155392)
- 理学(133721)
- 理学院(132311)
- 管理学(130395)
- 研究(130180)
- 管理学院(129684)
- 中国(101723)
- 京(82949)
- 科学(78687)
- 农(73682)
- 财(73076)
- 所(65959)
- 江(60633)
- 中心(59705)
- 业大(59632)
- 研究所(59135)
- 财经(57093)
- 农业(56279)
- 北京(52766)
- 经(51682)
- 范(51011)
- 师范(50610)
- 州(48944)
- 院(46508)
- 经济学(45428)
- 经济管理(42374)
- 基金
- 项目(252534)
- 科学(199554)
- 研究(190048)
- 基金(181629)
- 家(156548)
- 国家(155012)
- 科学基金(134104)
- 社会(120171)
- 社会科(113510)
- 社会科学(113477)
- 省(100665)
- 基金项目(96574)
- 教育(85490)
- 自然(85248)
- 自然科(83239)
- 自然科学(83222)
- 划(82823)
- 自然科学基金(81747)
- 编号(79771)
- 资助(73543)
- 成果(64430)
- 发(57801)
- 重点(55736)
- 部(55364)
- 课题(54141)
- 创(54062)
- 创新(49811)
- 国家社会(48550)
- 业(47913)
- 项目编号(47642)
- 期刊
- 济(191319)
- 经济(191319)
- 研究(118138)
- 中国(80816)
- 农(73303)
- 管理(60501)
- 学报(57243)
- 财(57179)
- 科学(55261)
- 农业(49511)
- 教育(44411)
- 大学(44369)
- 学学(41743)
- 融(39092)
- 金融(39092)
- 业经(36511)
- 技术(35503)
- 财经(27901)
- 经济研究(27455)
- 问题(25488)
- 业(25473)
- 经(23894)
- 技术经济(21015)
- 图书(19585)
- 现代(19032)
- 科技(18702)
- 版(18586)
- 理论(18476)
- 世界(18216)
- 商业(18175)
共检索到598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芳 李万明 谭爱花
宁夏引黄灌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是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宁夏引黄灌区农业发展现状的研究,总结出灌区内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性模式,并针对灌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部分问题进行对策探讨,以期为西北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宁夏 引黄灌区 现代农业 模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陆迁 高强
通过对宁夏引黄灌区农业资源的分析,结合当前农业综合开发的现状及有利因素,提出了该地区建立五大商品生产基地和四大农业综合开发区的设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国庆 王俊英
现代农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宁夏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只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尽快完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才能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背景,进而对宁夏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加快宁夏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现代农业发展 基本思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秦大庸 于福亮 裴源生
在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以前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搜集和整理大量的试验观测资料,研究了宁夏不同地区地下水浅水埋深条件下的产汇流规律。由于引黄灌区受到引黄灌溉的人类活动影响十分激烈,大量的引黄水量使灌区形成了类似于江南的自然景观和下垫面条件,其产汇流规律与所处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一般性规律相差甚远,而与湿润半湿润地区基本相同。利用灌区引黄耗水量与引黄灌区降水量系列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的结果表明,灌区引黄耗水量与灌区降水量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降水量对灌区引黄灌溉水量的有效利用和无效蒸发产生较大的影响作用。然后根据灌区作物生育过程需水、耗水机理和灌区的水循环规律,建立起基于灌溉动态需水量计算的灌区...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梁丹妮 靳巧红 李明雨 魏晓艳 谢应忠 伏兵哲 兰剑
为丰富宁夏引黄灌区牧草种质资源,于2017年4–10月在宁夏引黄灌区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10个高粱(Sorghum bicolor)品种进行适应性评价,通过测定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和抗倒伏系数等指标,对抗倒伏系数的各因子间进行相关分析、营养成分指标间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对不同品种的营养价值进行得分排序,采用隶属函数对10个高粱属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个高粱品种在该地区的生育期为113~125 d,以绿巨人品种株高最高,达312.67 cm,干草产量最高的品种为海牛(29.72 t·hm–2),且高于其他品种(P 斯威特>大奖2120>金冠>绿巨人。抗倒伏较强的5个品种依次为大力士、大奖2180、海牛、绿巨人和大奖2120。最终根据营养成分、干草产量和抗倒伏系数综合评价得出,大奖2180、大力士、绿巨人、海牛和大奖2120适合在宁夏引黄灌区引种栽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自强 李静
农业多功能从产出的角度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使不同农业功能得到有效耦合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路径。通过建立区域农业多功能相对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宁夏各县(市、区)的农业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与景观文化与休闲功能相对价值得以定量化表征,并确定了各功能的优劣势分布区,分县域的判定其农业相对优势功能,并以此作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体系构建的依据。结果表明:宁夏可按照农业经济—社会功能为主导、经济—生态功能为主导、生态—景观文化与休闲功能为主导、社会—景观文化与休闲功能为主导4种类型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小平 陈学渊 吴永常
构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链接农业科研和农业生产的重要纽带,是科技成果加快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环节。宁夏围绕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经过32年的探索和实践,在体系构建、发展模式、发展路径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对促进和提升区域科技支农和科技兴农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实践价值。本文系统回顾宁夏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演进阶段与主要特征,分析基于政府、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在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典型服务模式、主要成效和差异化特点,探究其实践过程中的主要经验与存在问题,并从机制、人才、资源等多维度提出高质量推进现代农业科技服务的启示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红 王西娜 韦广源 马永鑫 田海梅 王月梅 钱芝瑾 谭军利
【目的】研究减氮节水对春小麦茎秆强度及籽粒品质的影响,为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持续稳定增产、水氮高效利用以及提高春小麦抗倒伏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宁春4号为供试材料,通过2021和2022年裂区试验,研究灌溉处理(常规灌溉(400 mm,WC)、节水20%(320 mm,W1)、节水40%(240 mm,W2))和施氮处理(常规施氮(270 kg?hm-2,NC)、减氮25%(202.5 kg?hm-2,NJ)、不施氮N0)对春小麦茎秆强度、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常规施氮相比,减氮25%且节水20%并没有显著降低春小麦株高、茎粗以及地上部生物量。减氮与常规施氮处理的春小麦茎秆强度与茎秆钾含量无明显差异,但在减氮基础上,节水20%处理的春小麦茎秆强度与茎秆钾含量显著高于常规灌水处理。灌浆期,减氮水平下,节水20%处理的茎秆强度较常规灌水处理两年分别增加了14.9%和16.3%,茎秆钾含量分别增加了13.4%和11.9%;成熟期,茎秆强度分别增加了19.0%和8.3%,茎秆钾含量分别增加了10.5%和9.0%。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春小麦茎秆强度呈降低趋势。相关分析表明,茎秆强度与株高、地上部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茎秆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茎粗无显著相关性。各水氮处理中,减氮节水20%处理的春小麦产量最高,2021和2022年分别达8 092和5 516 kg?hm-2。相同施氮量时,春小麦籽粒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随灌水定额减少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减氮25%且节水20%处理达到最大值,与常规水氮处理相比,两年分别增加了14.4%、16.7%和25.5%、23.5%,而各水氮处理中淀粉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发现,茎秆强度与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淀粉、可溶性糖含量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减氮条件下节水20%促进了春小麦株高、茎粗的生长,增加了地上部生物量,并提高了茎秆钾含量,进而提高了春小麦茎秆强度,降低了倒伏风险,增加了春小麦产量且改善了籽粒品质。因此认为,施氮202.5 kg·hm-2,灌水320 mm是适宜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的水氮管理模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魏向宇 王斌 王腾飞 冯琴 倪旺 邓建强
筛选适宜的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品种是宁夏引黄灌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小黑麦的主要农艺性状、种子产量和营养品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0个小黑麦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冀饲草3号’的株高最高,为171.17 cm,与‘鉴46’‘鉴12’和‘晋饲草1号’之间无显著差异(P> 0.05);‘鉴46’的节数最多,为5.33;‘晋饲草1号’的穗长、穗重、小穗数、千粒重、穗粒重和种子产量均为最高,分别为14.32 cm、5.56 g、31.67、55.14 g、4.47 g和7 478.95 kg·hm-2;小黑麦的籽粒粗脂肪含量介于2.77%~3.82%,籽粒粗蛋白含量介于12.31%~13.63%,其中‘冀饲草1号’的籽粒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3.63%和3.82%;对小黑麦饲草营养品质而言,‘普瑞’的粗蛋白含量最高,为9.31%,‘晋饲草1号’的粗脂肪含量最高,为1.43%,‘优能’的粗灰分含量最高,为7.46%,‘甘农2号’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最低,分别为57.07%和31.16%。经主成分分析得出,‘晋饲草1号’综合得分最高,相比于其他品种更适合在宁夏引黄灌区种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雷茜 贝盏临
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成为衡量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文章分析了宁夏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提出要加快宁夏现代服务业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钟智利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深入阐述辽西北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加强农业科技支撑、培育提升农业品牌、加速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促进辽西北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辽西北 现代农业 问题 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庭
数字经济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随着电商平台、数据信息平台等数字技术与农业不断融合,我国农业在集约化、产业化与数字化过程中都获得一定成果,但是推动数字经济与现代农业融合是一个复杂长远的过程,在发展中的局限性同样值得关注。因此,充分利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与数字人才培养,推动土地流转,推动数字经济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现代农业 深度融合 瓶颈 路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范玲 何文寿 贾彪
【目的】研究饲料油菜植株生长发育规律及各主要生物学性状间的关系,为其在宁夏地区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以华油杂62为试验材料,测定饲料油菜苗期至收获期6个阶段植株主要生物学指标,进行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由相关性分析可得,叶龄数与株高、茎粗的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r=0.985**,r=0.981**;在主成分分析中,第1主成分中4种生物学指标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干物质量>单株鲜重>叶龄数>叶绿素含量;第2主成分中的4种品质指标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株高>茎粗>最大叶面积>茎叶比。【结论】饲料油菜的生物学指标呈单"S"形曲线变化,叶龄数是饲料油菜植株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株高、茎粗的起促进作用,第1和2主成分可以较好的反映植株8个生物学指标相关信息。
关键词:
饲料油菜 生物学指标 生育期 相关性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贵芳 马恒运 赵翠萍
[目的]探究黄河流域引黄灌区农业用水效率动态演进及其驱动因素,有助于提升农业用水效率,缩小灌区之间农业用水效率差异,完善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政策。[方法]构建子矢量DEA测度河南省引黄灌区农业用水效率,结合ArcGIS图示法揭示其时空演变特征,并运用面板Tobit模型揭示其驱动因素。[结果](1)从时间演化看,2007—2021年河南省引黄灌区农业用水效率由0.55上升至0.59,均值为0.57,呈先降后升而后水平波动的趋势,说明农业用水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中型引黄灌区农业用水效率平均值>灌区整体农业用水效率平均值>大型灌区农业用水效率平均值;不同灌区农业用水效率呈“两头重,中间轻”的特征。(2)从空间演化看,河南省引黄灌区农业用水效率呈“南高北低”的非均衡空间分布,北部较高和高农业用水效率灌区数量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倒“N”型变化趋势。(3)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有效灌溉水平的提升对灌区农业用水效率具有显著正作用;城镇化水平与农业用水效率之间存在“U”型关系;每千公顷农作物种植用水量和单位农业增加值用水对灌区农业用水效率呈显著负作用。[结论]根据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农业用水效率及其驱动因素的研究结果制定政策措施,以提升引黄灌区农业用水效率。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陶雯 张旭博 孙志刚 李仕冀 刘晓洁 张崇玉 欧阳竹 成升魁
明确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时空变异可以更好地掌握农田生产力和土壤质量情况,对农业资源合理配置以及提高生产力可持续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华北平原引黄灌区下游农田作物产量数据和耕地质量监测数据,对华北平原引黄灌区下游作物产量的演变以及有机质和养分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阐明该地区作物产量、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灌区的农田生产力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和时空差异。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农田生产力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冬小麦高产田分布在黄河下游北岸中部地区的齐河县和下游南岸三个县,范围是6084.0~6861.0 kg/hm~2,夏玉米产量空间分布整体上呈现出中间高两端低的特征,其中齐河县的产量最高,为7524.0 kg/hm~2。灌区农田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最高的德州市分别为16.30 g/kg和202.40 mg/kg,全氮含量最高的淄博市为1.17 g/kg,有效磷含量最高的泰安市为34.56 mg/kg。研究表明,灌区的生产力水平一直不断在提升,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掌握养分分布特征和土壤肥力的空间差异来制定合理的施肥措施,可为今后该地区实现精准农业和高产稳产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