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7)
2023(1671)
2022(1462)
2021(1492)
2020(1267)
2019(2813)
2018(2910)
2017(5106)
2016(3234)
2015(3792)
2014(3910)
2013(3865)
2012(3896)
2011(3508)
2010(3573)
2009(3479)
2008(3775)
2007(3648)
2006(3238)
2005(2968)
作者
(12158)
(10370)
(10149)
(9704)
(6524)
(5275)
(4599)
(4099)
(3873)
(3863)
(3555)
(3527)
(3405)
(3355)
(3351)
(3268)
(3146)
(3092)
(3013)
(2994)
(2669)
(2658)
(2653)
(2443)
(2339)
(2334)
(2325)
(2228)
(2222)
(2211)
学科
(10799)
经济(10779)
管理(8518)
(7589)
(6268)
企业(6268)
(5242)
方法(4931)
数学(3906)
数学方法(3753)
中国(2842)
(2839)
(2821)
理论(2675)
(2614)
(2224)
贸易(2221)
(2168)
业经(2045)
(1875)
教育(1873)
(1820)
(1814)
(1811)
教学(1810)
财务(1808)
财务管理(1798)
银行(1788)
(1752)
及其(1711)
机构
大学(50896)
学院(49868)
研究(19974)
科学(15786)
(15003)
中国(14960)
(14139)
管理(14067)
经济(13656)
农业(12150)
(12111)
(12102)
理学(11573)
理学院(11359)
研究所(11120)
业大(10994)
管理学(10799)
管理学院(10728)
中心(9138)
(8518)
(8205)
农业大学(7826)
(7641)
北京(7626)
技术(7563)
(7311)
(7009)
实验(6912)
(6906)
(6871)
基金
项目(31194)
科学(22419)
基金(21393)
(20871)
国家(20696)
研究(18076)
科学基金(15906)
(12450)
自然(12334)
自然科(12058)
自然科学(12053)
自然科学基金(11842)
(11131)
基金项目(10952)
资助(9893)
社会(9221)
社会科(8564)
社会科学(8561)
教育(8533)
计划(7847)
科技(7698)
重点(7484)
编号(6793)
科研(6470)
成果(6462)
(6318)
专项(6072)
(6053)
(5922)
(5724)
期刊
(18968)
经济(18968)
学报(16083)
(14452)
研究(13184)
中国(12788)
科学(11907)
大学(11201)
学学(10716)
农业(9720)
教育(6420)
(6364)
管理(6098)
(5194)
业大(5166)
(4370)
农业大学(4359)
技术(4178)
(3974)
金融(3974)
林业(3172)
财经(3060)
中国农业(3032)
图书(3003)
科技(2926)
自然(2885)
(2683)
统计(2591)
自然科(2533)
自然科学(2533)
共检索到81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瑞民  张娟  李凯  谢一民  
以宁夏三大品牌干红葡萄酒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的反式白藜芦醇含量进行了测定,其中,对提取条件和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015mg/L,定量限为0.03mg/L;在0.03mg/L~30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方程为y=1.1161x+0.0137,R~2=0.9996;重复性较好,标品的RSD为0.23%,样品的RSD为0.18%;准确度较高,加标回收率范围在92.3%~97.1%之间;研究表明反式白藜芦醇的含量与酒的品牌、葡萄品种有较大的关系,供试样品中反式白藜芦醇含量在1.97mg/L~3.70mg/L之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蕴青  韩雅珊  惠柏棣  陈雷  钟粟  赵文恩  
用反相HPLC同时测定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及糖苷4种异构体。以 OASISTM固相萃取柱进行前处理,以 Hypersil C18(4.6 mm×250mm,5μm)为色谱柱,乙睛-水(含 0.1%三乙胺)梯度洗脱,同时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88nm和 308nm检测。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及其糖苷4种异构体在 20 min内可得到较好的分离,其回收率均在(95.7±1.4)%以上,最小检测限为0.001 mg·L-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兴华  李兴林  周鑫  王丹丹  
【目的】获得葡萄(Vitisvini fera L.)松散型愈伤组织,并了解其白藜芦醇含量的变化。【方法】以葡萄的叶、叶柄和茎分别作为外植体,在不同激素组合(6-卞氨基嘌呤(6-BA)、激动素(KT)、吲哚丁酸(IBA)、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培养基(以B5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含30g/L蔗糖和6g/L琼脂)上,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培养,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不同来源愈伤组织中的白藜芦醇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以葡萄叶为外植体时,诱导的愈伤组织出愈率很低;以叶柄和茎为外植体时,愈伤组织的出愈率均较高。利用叶柄和茎获得松散愈伤组织时,其诱导培养基组成分别是:B5培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博然  闻雯  阴淑贞  朱勇  张奉民  
【目的】分析不同酿酒葡萄品种所酿制的干红葡萄酒抗氧化性的差异及其与总酚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简称EPR)和福林-肖卡法(Folin-Ciocalteu,简称FC)分别对河北沙城产区5个单品种干红葡萄酒检测DPPH清除率和总酚含量,筛选适当的EPR试验条件。【结果】干红葡萄酒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在样品稀释200倍、反应时间5 min的条件下,各样品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以赤霞珠葡萄酒为最强72.31%,宝石解百纳72.23%,梅鹿辄68.31%,西拉和增芳德分别为59.03%和56.34%。梅鹿辄、宝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代红军  秦晨亮  丁玲  
为研究水杨酸(SA)对‘赤霞珠’葡萄果皮中总类黄酮和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在花后10d,使用25、50、100mg/L的水杨酸(SA)对‘赤霞珠’葡萄果穗进行喷施处理,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测定葡萄果皮白藜芦醇和总类黄酮的含量,分析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处理对果皮中总类黄酮和白藜芦醇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在赤霞珠葡萄发育过程中,果皮中总类黄酮的含量在花后35d最低,之后开始上升,直至成熟。白藜芦醇含量呈双峰型变化趋势,峰值分别出现在花后35和80d。且经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后,总类黄酮和白藜芦醇含量均得到提高,其中分别以25和50mg/L水杨酸处理效果最好。与总类黄酮和白藜芦醇合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华  邵建辉  
 为了更好地控制葡萄酒的质量,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需求,结合HACCP体系过程及关键点控制与ISO9000族标准过程质量控制,对干红葡萄酒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各环节进行分析,主要包括除梗破碎、浸渍发酵、分离和压榨、酒精发酵、苹果酸-乳酸发酵、老熟和陈酿、澄清、稳定和装瓶等工序,确定了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控制点,并建立了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二虎  惠竹梅  张振文  张莉  曹建宏  
为进一步明确8804新品系果实和干红葡萄酒的香气特点,采用液-液萃取法提取8804葡萄果实和干红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应用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8804葡萄果实中共鉴定出29种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7.77%)、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8.25%)、2-呋喃甲醛(7.10%)、2,6-二甲基-3,7-辛二烯-2,6-二醇(5.53%)、油酸(4.50%);干红葡萄酒中共鉴定出31种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苯乙醇(26.78%)、2-甲基-四氢噻吩(12.04%)、辛酸乙酯(7.02%)、1,3-丁二醇(5.20%)、己酸乙...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星星  谢红旗  李清明  曾建国  熊兴耀  
用乙醇回流法从葡萄枝蔓中提取白藜芦醇,以乙醇体积分数(x1)、回流时间(x2)和溶媒比(x3)为自变量,以白藜芦醇得率(y)为因变量,得二次回归方程y=–6.186 39+0.181 78x1–0.012 371x2+0.122 93x3+0.000 273x1x2–0.000 545x1x3–0.000 164x2x3–0.001 178x12–0.000 042x22–0.002 998x32(r=0.936 1,P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建平  姜丰  杨国顺  
以巨峰和红地球葡萄的不同组织为试材,利用不同培养基对其愈伤组织进行诱导,测定愈伤组织中的白藜芦醇含量.结果表明:在B5基本培养基附加6mg/LNAA和0.6mg/L6-BA的培养条件下,巨峰葡萄果皮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达87%.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均高于其对应外植体中的含量,其中巨峰葡萄果皮愈伤组织中的白藜芦醇含量最高,达11.184μg/g.经6次继代培养可诱导出生长势强、白藜芦醇含量为14.296μg/g的巨峰葡萄优良愈伤组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聃璐  林拥军  
将来源于2个葡萄品种的白藜芦醇合酶基因以组成型表达的强启动子Ubiquitin驱动,并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引入粳稻品种中花11中。通过对单拷贝转基因家系基因表达量及白藜芦醇目标物的检测,发现大多数转基因家系的外源基因可稳定表达,但检测到的最终产物不是白藜芦醇,而是白藜芦醇苷(亦称云杉新苷),最高检出量达到了10.26μg/g,是野生型对照的1 000倍,推测这是在生成白藜芦醇的基础上,水稻内源的糖基转移酶作用的结果。虽然经抗病检测发现转基因植株并没有对稻瘟病菌表现出明显抗性,但是高含量的云杉新苷转基因家系可以作为提升水稻潜在营养价值的材料进行使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华  李佳  王华  陶永胜  
为了对我国葡萄酒实施原产地域保护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溶剂微萃取法提取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香气成分,用内标法对检测峰进行半定量分析,经气相色谱-质谱并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中共分离出43个峰,鉴定出35种香气物质,其中醇类、酸类、酯类分别为8,9,14种,占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香气成分总量的52.12%,12.32%,33.52%;香气成分相对含量排在前10位的分别为:苯乙醇、琥珀酸单乙酯、异戊醇、琥珀酸二乙酯、辛酸、2-甲基-1-丁醇、五氧四氢呋喃-2-羟基乙酯、2-羟基-3-甲基-琥珀酸二乙酯、3-甲硫基-1-丙醇、香草酸乙酯。35种香气成分的相对标准偏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汪开拓  马莉  卢霞  
为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葡萄皮渣中白藜芦醇工艺,在二水平五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组合)对葡萄皮渣中白藜芦醇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50%、液料比12∶1(mL/g)、提取温度35.6℃、提取时间34.8 min和超声波功率231 W时,白藜芦醇的最高提取量为48.72μg/gFW,且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相对误差为0.73%)。这些结果为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在葡萄皮渣白藜芦醇提取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洪冰  崔莹  崔崇士  
从贝达葡萄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方法,克隆到了白藜芦醇合酶(resveratrol synthase,RS)基因的全长cDNA。将其与圆叶葡萄(Vitis rotundifolia)、华东葡萄(Vitis pseudoreticulata)、河南毛葡萄(Vitis ficifolia)、河岸葡萄(Vitis vulpine)、酿酒葡萄(Vitis virufera)、羊蹄甲(Bauhinia)、花生(Arachis hvpogaea)、虎杖(Polygonum cuspiaatum)、大黄(Rheum officinale)进行氨基酸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分离的RS基因与其他葡萄的R...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丽媛  苑伟  刘延琳  
颜色是影响红葡萄酒感官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红葡萄酒颜色的深浅不仅决定着葡萄酒的感官质量,而且对葡萄酒内在品质的影响也很大。如何稳定红葡萄酒的颜色及提高红葡萄酒的色度一直是葡萄酒酿造行业倍加关注的问题,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也持续不断。辅助成色作用(copigmentation)是花色苷与辅色素(copigment)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来增强颜色,可使葡萄酒的色度更深、色泽更稳定。本文就花色苷的辅助成色作用机理及其在红葡萄酒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余欢  谢太理  张劲  周咏梅  谢林君  黄小云  吴代东  成果  
【目的】探究避雨栽培对葡萄酒花色苷组成及含量的影响,从而为提高"桂葡6号"葡萄酿酒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西特色酿酒品种"桂葡6号"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检测"桂葡6号"葡萄酒花色苷类物质的含量及比例随着瓶储期增加的变化,分析避雨栽培对花色苷含量及组成的影响。【结果】避雨栽培能显著提高"桂葡6号"’葡萄酒的花色苷总量、双糖苷含量及比例、甲基化含量及比例、花青素含量及比例,但对酰化及聚合物影响不大,对提升葡萄酒颜色的稳定性有积极作用。与露天栽培酒样相比,避雨栽培酒样红色调和黄色调更强,颜色更深;且随着瓶储期的增加,两种栽培酒样的花色苷总量显著降低,红色调及色度减弱,黄色调增强。【结论】避雨栽培能够提高"桂葡6号"葡萄酒颜色的稳定性,从而提升"桂葡6号"葡萄酒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