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62)
- 2023(10928)
- 2022(9375)
- 2021(8353)
- 2020(7248)
- 2019(16606)
- 2018(16059)
- 2017(30445)
- 2016(17052)
- 2015(19038)
- 2014(18944)
- 2013(18845)
- 2012(17800)
- 2011(16265)
- 2010(16118)
- 2009(15035)
- 2008(14947)
- 2007(13694)
- 2006(11864)
- 2005(10483)
- 学科
- 济(71715)
- 经济(71635)
- 管理(45953)
- 业(45288)
- 企(35094)
- 企业(35094)
- 方法(34635)
- 数学(31073)
- 数学方法(30771)
- 农(20575)
- 财(18264)
- 学(17871)
- 中国(17568)
- 地方(15157)
- 贸(15022)
- 贸易(15020)
- 业经(14712)
- 易(14584)
- 农业(14106)
- 制(12184)
- 务(11043)
- 财务(11025)
- 财务管理(10992)
- 环境(10811)
- 企业财务(10400)
- 技术(10211)
- 银(10082)
- 和(10049)
- 银行(10012)
- 融(10002)
- 机构
- 大学(256344)
- 学院(253900)
- 济(101999)
- 经济(99970)
- 管理(92499)
- 研究(92356)
- 理学(80662)
- 理学院(79610)
- 管理学(78006)
- 管理学院(77567)
- 中国(66910)
- 科学(62731)
- 农(59444)
- 京(54801)
- 所(50371)
- 农业(47895)
- 业大(47794)
- 研究所(46593)
- 财(44099)
- 中心(41822)
- 江(38160)
- 财经(35779)
- 北京(33983)
- 院(32840)
- 范(32520)
- 经(32516)
- 师范(31957)
- 经济学(31719)
- 农业大学(31551)
- 州(29965)
- 基金
- 项目(177677)
- 科学(136942)
- 基金(128594)
- 研究(118221)
- 家(117858)
- 国家(116906)
- 科学基金(96462)
- 社会(74180)
- 社会科(70244)
- 社会科学(70217)
- 省(69624)
- 基金项目(68812)
- 自然(66379)
- 自然科(64813)
- 自然科学(64785)
- 自然科学基金(63680)
- 划(60576)
- 教育(54288)
- 资助(52579)
- 编号(45581)
- 重点(41277)
- 部(38694)
- 发(38684)
- 计划(37130)
- 创(36708)
- 成果(36156)
- 科研(35645)
- 创新(34456)
- 科技(33306)
- 课题(32198)
- 期刊
- 济(105524)
- 经济(105524)
- 研究(68172)
- 学报(55057)
- 农(52737)
- 中国(46745)
- 科学(46093)
- 大学(39324)
- 学学(37634)
- 农业(35494)
- 财(33887)
- 管理(30531)
- 教育(22192)
- 融(19897)
- 金融(19897)
- 业(19606)
- 技术(19428)
- 经济研究(17777)
- 财经(17712)
- 业经(17190)
- 业大(15353)
- 经(15234)
- 版(15031)
- 问题(14741)
- 科技(12974)
- 农业大学(12919)
- 技术经济(12685)
- 贸(12160)
- 资源(11918)
- 商业(11665)
共检索到363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丽元 田佳 温万 张娟 邵怀峰 脱征军 蒋秋斐 顾亚玲
为探讨影响宁夏地区荷斯坦牛产奶量和产犊间隔的非遗传因素,以宁夏某奶业有限公司2012—2016年间6 236头健康中国荷斯坦牛产奶性能记录和繁殖记录为研究材料,以305d产奶量和产犊间隔为研究对象,运用SAS8.1软件,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场、胎次、初产月龄、产犊年份及产犊季节对荷斯坦牛305d产奶量和产犊间隔的影响。结果表明:场、胎次、产犊年份、产犊季节和产犊间隔均对荷斯坦牛305d产奶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初产月龄对305d产奶量有显著影响(P<0.05);场、胎次、产犊季节和产奶量对产犊间隔有极显著影响(P<0.01)。研究发现胎次、初产月龄、产犊季节和产犊间隔是影响荷斯坦奶牛305d产奶量的重要因素,胎次、产犊季节和产奶量是影响奶牛产犊间隔的重要因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毛杰 王根林 余盼 张琨 刘光磊 陈振亮 潘玉春
[目的]探究荷斯坦奶牛体型性状(前乳房、后乳房、体躯容量、尻部、肢蹄、乳用特征、泌乳系统和体型总分)、产奶性状(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脂蛋比和高峰产奶量)和体细胞评分(SCS)之间的遗传相关性。[方法]统计2008—2012年间上海地区40个牧场的2 678头头胎泌乳奶牛的体型性状、产奶性状和SCS的鉴定记录,建立单性状和多性状动物模型,通过ASReml-R软件中的平均信息约束最大似然(AIREML)方法,估计上述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上海地区荷斯坦奶牛体型性状的遗传力变化范围为0.17(后乳房)~0.52(体躯容量),产奶性状的遗传力范围是0.13(乳脂蛋比)~0.59(产奶量),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连忠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培养物对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及乳品质的影响。选用20头处于泌乳中期的荷斯坦奶牛按年龄、胎次、泌乳月、日产奶量和乳成分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的基础上添加120g/(d.头)的酵母培养物,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测定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日产奶量和各种乳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酵母培养物可以有效缓解泌乳中期奶牛日产奶量的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42 d后产奶量显著提高了12.8%(P<0.05),乳蛋白率、乳糖率、乳非脂固形物率和乳密度分别极显著提高了8.2%、6.8%、7.9%和11.7%(P<0.01)。总体显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丽蓉 康玲 王淑慧 李玮 鄢新义 罗汉鹏 董刚辉 王新宇 王雅春 徐青
【目的】分析冷热应激对北京地区荷斯坦牛产奶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评估可指示荷斯坦牛冷热应激反应的候选血液生化指标,为该地区奶牛的生产管理及耐应激个体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以北京市三元绿荷金银岛牧场的健康泌乳荷斯坦牛为研究对象,连续监测了热应激期(2014年8月份)、非应激期(2014年11月份)和冷应激期(2015年1月份)牛舍THI,并分别采集了178头、120头和126头荷斯坦牛的血样,测定了14种血液生化指标,同时收集了试验个体的7项产奶性能数据,采用SAS9.2中的MIXED模型分析了荷斯坦牛在冷热应激下产奶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并通过Logistic过程分析了荷斯坦牛在冷热应激下显著变化的血液生化指标指示奶牛个体冷热应激反应的准确性。【结果】牛舍8月份的平均温度为31.80℃,平均THI达到了81.57,且该月THI大于78持续时间超过8 h的天数达到了21 d,表明本试验群体在8月份长期处于中度热应激状态;11月份的平均温度为12.76℃,该月平均THI为55.43,表明本试验群体在11月份处于非应激状态;1月份的平均温度为-6.70℃,平均THI为25.63,且该月有21 d的温差大于12℃,表明试验群体在1月份处于较严重的冷应激状态。与非应激期比较,热应激下荷斯坦牛AMY下降了1.34 kg,奶样中FP、PP、F/P和SP极显著降低(P<0.01),LP显著降低(P<0.01),而BUN、CRP、LDH、LPO、NE和K~+极显著降低(P<0.05),SCS则极显著增加(P<0.01);血清中COR、CORT和K~+极显著升高(P<0.01),而CRP、DA、GH、PRL和SOD极显著降低(P<0.01),ATCH显著降低(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仅SOD的AUC值大于0.80,其值为0.84。【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荷斯坦牛在8月份和1月份均处于较严重的应激状态,且冷热应激已极大地影响了该地区荷斯坦牛的产奶性能和生理状态,PRL和GH可作为监测荷斯坦牛早期热应激的候选指示指标,SOD可作为监测荷斯坦牛早期冷应激的候选指示指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小丽 刘澳星 李想 张旭 王雅春 邵怀峰 秦春华 王瑜 温万 张胜利
【目的】通过拟合泌乳曲线对影响宁夏地区荷斯坦牛测定日产奶量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并采用随机回归测定日模型估计遗传参数,为后续估计乳成分和体细胞数遗传参数及个体育种值估计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制定适合该群体的优化育种方案提供参数。【方法】收集了2009—2013年间,宁夏地区24个牛场38 592头荷斯坦牛原始DHI数据,共包含550 078条测定日产奶量记录。质控标准为:产犊月龄为22—36 mo、泌乳天数为5—305 d及日产奶量为5.9—53.3 kg。质控后,共得到14 320头母牛的127 478条测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鞠志花 李秋玲 黄金明 王霁 李荣岭 李建斌 仲跻峰 王长法
【目的】筛查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其与中国荷斯坦牛产奶和健康性状的关联性,为未来培育高产优质健康奶牛提供可用的分子标记。【方法】采用DNA测序、PCR-RFLP和CRS-PCR技术,对576头中国荷斯坦牛转铁蛋白基因的多态性进行研究,运用SAS软件分析其与乳品质和乳腺炎性状的关联性。【结果】在Tf基因5′调控区、外显子8和内含子8处发现了g.-1748G>A、g.13942T>C和g.14037A>G共3个新的SNPs;关联分析表明,g.-1748 G>A位点与305 d产奶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C位点与体细胞评分显著相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付小波 昝林森 张佳兰 王英 王均辉
利用PCR-SSC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中国荷斯坦奶牛sα2-酪蛋白基因(CSN 1S 2基因)第二外显子的多态性,并分析了其与产奶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中国荷斯坦奶牛CSN 1S 2基因第二外显子存在A和B2个等位基因,有AA、BB和AB 3种基因型,A和B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6.54%和63.46%,AA、BB、AB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19.2%,46.1%和34.6%,群体中多态信息含量为0.356 3,达中度多态性,遗传变异较大;CSN 1S 2基因第二外显子对产奶量和乳脂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AA基因型个体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BB和AB基因型个体(P<0.05),表明A基因对中国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佳兰 昝林森 方平
利用陕西西安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4个奶牛场253头荷斯坦牛2000~2005年的7 082份DHI记录中的体细胞计数(SCC),分析了胎次、产犊季节和泌乳阶段对荷斯坦牛体细胞评分(SCS)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牛场问SCS的差异。结果表明,SCS在不同牛场、不同胎次、不同产犊季节和不同泌乳阶段均存在显著差异,且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对SCS有极显著影响,3场的SCS显著低于其他牛场;6~9月份平均SCS最高,5月份和10月份次之,其他月份较低;随胎次及泌乳月份的增加,SCS呈增加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澳 竹磊 张海亮 师睿 刘登科 马亚宾 倪俊卿 郭刚 蒋桂娥 王雅春
为分析娟姗牛泌乳曲线的特征及其305d产奶量的影响因素,并重点比较娟姗牛和荷斯坦牛两品种泌乳曲线间的差异,本研究收集了河北地区某规模化牧场2017年1月—2021年1月共1 721头娟姗牛和6 093头荷斯坦牛的日产奶量连续监测记录,利用Wood模型对奶牛的个体泌乳曲线进行拟合,并根据曲线特征确定了高峰奶、高峰日、日产奶量变化速率、各泌乳阶段产奶总量等指标对泌乳曲线进行剖析。利用SAS 9.4软件的GLM过程分析了胎次、产犊季节等因素对娟姗牛305d产奶量的影响及两群体泌乳曲线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Wood模型对娟姗牛泌乳曲线的拟合效果较好,泌乳曲线拟合度(R2)可达0.86;2)娟姗牛305d产奶量受胎次、产犊季节等因素影响显著(P<0.05),较高胎次及春季产犊的娟姗牛305d产奶量更高;3)娟姗牛和荷斯坦牛的泌乳曲线在高峰奶、高峰日及日产奶量变化速率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娟姗牛的高峰日较荷斯坦牛提前了39.84天,而高峰奶占总产奶量的比例较荷斯坦牛高0.036%,且娟姗牛的泌乳主要集中于泌乳前期(1~99d),在泌乳后期(200~305d)产奶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本研究利用连续测定的日产奶量记录全面揭示了娟姗牛的泌乳特征,同时通过与荷斯坦牛泌乳曲线的比较为研究娟姗牛与荷斯坦牛的种间差异提供了有用信息,为今后利用连续监测的日产奶量记录进行奶牛产奶性能的遗传选育和牛群的精准管理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毛永江 常玲玲 杨章平 吴海涛 陈莹 施雪奎 李云龙 梁祥焕 尹召华
【目的】探索中国荷斯坦牛乳中体细胞评分(SCS)与脂肪酸含量和组成的相关性。【方法】采集121头无临床乳房炎、胎次为2—3胎、泌乳期在100—300 d的中国荷斯坦牛早、中、晚共3次的混合奶样,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乳中脂肪酸含量,并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季节、胎次、泌乳阶段、乳中体细胞评分对乳脂率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同时对乳脂率和脂肪酸含量与乳中体细胞评分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乳中共检出21种脂肪酸,季节对脂肪酸含量和组成有显著影响(P<0.05),泌乳阶段对脂肪酸含量和组成影响较小;除十四碳一烯酸(C14:1)、棕榈油酸(C16:1)、十七酸(C17:0)、硬脂酸(C18:0)、亚油酸(...
关键词:
脂肪酸 体细胞评分 中国荷斯坦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昝林森 朱光星 田万强 辛亚平 王洪宝
【目的】分析比较秦川肉牛、荷斯坦牛及其杂交后代生长发育及产肉性能等经济性状。【方法】选择健康的6月龄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阉牛、母牛(分别简称为秦川公牛、秦川阉牛、秦川母牛)、荷斯坦公牛、阉牛(分别简称为奶牛公牛、奶牛阉牛)和荷斯坦牛与秦川肉牛新品系杂交后代公牛、阉牛、母牛(分别简称为奶秦杂公牛、奶秦杂阉牛、奶秦杂母牛)各5头,共8组,进行18个月的标准化育肥,测定7~24月龄的体质量,每隔90d测定1次,计算平均日增质量;至24月龄屠宰实验牛并进行胴体分割,测定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肉骨比及各部位肉质量。【结果】各组试验牛在13~18月龄生长发育速度最快,荷斯坦牛生长发育速度较秦川肉牛和...
关键词:
秦川肉牛 荷斯坦牛 杂交改良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庞坤 王亚宾 王会峰 郭爽 韩立强
为研究共轭亚油酸钙对奶牛乳脂肪的影响,选取16头泌乳中期的奶牛饲喂不同日粮,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共轭亚油酸钙低剂量组(基础日粮+50 g/(头.d))、中剂量组(基础日粮+100 g/(头.d))、高剂量组(基础日粮+200 g/(头.d)),试验共进行14 d,分析乳产量和乳成分。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钙对奶牛的乳产量、乳蛋白和乳糖没有影响,但极显著降低了乳脂肪含量(P<0.01)。检测脂肪酸组成发现奶牛的中、短链脂肪酸(C6、C10、C12、C16)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长链脂肪酸(C18、C18:1)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发现添加共轭亚油酸钙显著降低了各种...
关键词:
奶牛 共轭亚油酸 乳成分 脂肪酸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月珍 冯文 王雅春 黄锡霞 俞英
【目的】分析影响新疆褐牛乳中体细胞数(SCC)与产奶性状的非遗传因素,为有效指导并提高新疆褐牛的生产性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构建协方差分析模型,利用SAS 9.2软件分析不同场、胎次、泌乳月及两两间互作效应等非遗传因素对262头新疆褐牛SCC与产奶性状的影响,并阐述各性状间的相互影响关系;采用ExCEl2 013对新疆褐牛1 510条DHI数据进行整理,利用相邻两月SCC差值等级划分方法,绘制了不同牛场SCC变化趋势及其与产奶性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场和胎次对新疆褐牛SCC及产奶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泌乳月效应对产奶量和乳中SCC影响极显著(P<0.01),对乳糖率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清 胡丽蓉 张海亮 张帆 杨圳 林逍然 徐青 郭刚 刘巧香 王雅春
为探究奶牛血浆催乳素(Prolactin, PRL)浓度的群体特征及其在不同环境条件和生理阶段下的变化规律,估计牛血浆PRL浓度的遗传参数,探究PRL、PRLR和TRH基因多态性与血浆PRL浓度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于2014和2017年对北京地区某规模化牧场的472头泌乳期荷斯坦牛进行血浆PRL浓度测定,共获得1 169条数据。首先,采用固定模型分析采样季节、胎次、挤奶前后和泌乳阶段对奶牛血浆PRL浓度的影响;然后,采用重复力动物模型估计血浆PRL浓度的遗传参数;此外,通过扫描PRL、PRLR和TRH基因的多态位点,对血浆PRL浓度进行基于多态位点和单倍型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1)泌乳期荷斯坦牛血浆PRL平均浓度为224.29 mIU/L,胎次、采样季节和泌乳阶段对血浆PRL浓度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血浆PRL浓度随胎次和泌乳阶段的推移而逐渐升高,春季和夏季时奶牛血浆PRL浓度极显著高于秋季和冬季(P<0.01);2)血浆PRL浓度的遗传力为0.02,为低遗传力性状;3)PRL和PRLR基因基因中未发现与血浆PRL浓度显著相关的SNP位点,TRH基因的rs137596325、rs109144892、rs108991567、rs109468305和rs109330999与血浆PRL浓度显著或极显著相关;4)对3个基因的SNP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PRLR基因上的单倍型块与血浆PRL浓度具有显著相关的趋势(P<0.1),TRH基因中的2个单倍型块与血浆催乳素浓度显著相关。综上,本研究获得了荷斯坦牛血浆PRL浓度的群体特征、遗传参数,探究了与血浆PRL浓度分泌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及与其显著关联的分子标记,为深入理解血浆PRL浓度的遗传基础提供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慧林 吴艳 孙俊丽 何军锋
以西安市第二奶牛场选取的健康、泌乳正常的第3泌乳期奶牛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50头奶牛,测定其305d产奶量及15个体型外貌评分性状,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确定整体评分及15个性状与305d产奶量之间的关系,以整体评分及15个性状为自变量,305d产奶量为依变量,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经统计检验后,保留作用大的自变量,建立了"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整体评分与305d产奶量之间存在弱正相关,差异不显著;15个评分性状中,后房高度、后房宽度与305d产奶量呈极显著相关;乳房中隔和乳房深度与305d产奶量呈显著相关;利用这4个评分性状建立了估计305d产奶量的"最优"回归方程,通过对生产中30头牛的估测...
关键词:
奶牛 体型外貌评分 产奶量 相关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