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8)
2023(2233)
2022(1850)
2021(1871)
2020(1666)
2019(3874)
2018(3970)
2017(7397)
2016(4377)
2015(5181)
2014(5089)
2013(5249)
2012(4628)
2011(4123)
2010(4262)
2009(4121)
2008(4453)
2007(4253)
2006(3958)
2005(3704)
作者
(12029)
(10091)
(9885)
(9431)
(6325)
(4663)
(4470)
(3951)
(3795)
(3694)
(3401)
(3374)
(3330)
(3234)
(3118)
(2980)
(2959)
(2935)
(2931)
(2930)
(2548)
(2541)
(2473)
(2371)
(2307)
(2290)
(2277)
(2147)
(2139)
(2041)
学科
管理(23381)
(21487)
(16871)
企业(16871)
(12674)
经济(12653)
(9548)
(8757)
(6640)
财务(6617)
财务管理(6596)
农业(6433)
企业财务(6230)
(5157)
方法(4819)
(4221)
经营(4003)
(3970)
业经(3899)
(3725)
银行(3715)
(3590)
中国(3546)
人事(3484)
人事管理(3484)
(3468)
制度(3467)
(3353)
决策(3340)
计划(3336)
机构
学院(56075)
大学(55497)
管理(26134)
(20151)
理学(20026)
理学院(19814)
管理学(19653)
管理学院(19504)
经济(19433)
中国(16658)
研究(16255)
(13561)
(12313)
(10744)
(10601)
科学(9209)
中心(9116)
财经(8743)
(8642)
(8577)
(8347)
(7830)
业大(7810)
北京(7799)
农业(7793)
公司(7597)
研究所(7171)
(6421)
财经大学(6275)
(6198)
基金
项目(30784)
研究(23841)
科学(23624)
基金(21483)
(18231)
国家(18031)
科学基金(15548)
社会(13984)
社会科(13135)
社会科学(13128)
(12089)
基金项目(11576)
编号(10771)
教育(10612)
(10120)
自然(10055)
自然科(9766)
自然科学(9764)
自然科学基金(9590)
成果(9328)
资助(8929)
课题(7028)
(6665)
重点(6481)
项目编号(6417)
(6370)
(6096)
(6087)
(5948)
人文(5840)
期刊
(30366)
经济(30366)
中国(17231)
研究(16968)
(14445)
管理(12960)
(10945)
(8405)
金融(8405)
科学(7826)
学报(7399)
农业(6516)
大学(6031)
技术(5916)
教育(5800)
学学(5558)
会计(5216)
业经(5159)
财会(4966)
(4718)
财经(4566)
(3961)
图书(3829)
通讯(3595)
会通(3576)
(3530)
农村(3501)
(3501)
现代(3496)
问题(3468)
共检索到1029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乃平  秦和国  
宁夏西海固地区稠密的人口对原本薄弱的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压力,使这一地区的各种矛盾盘根错节、相互交织、互为因果,形成复杂深重的多种恶性循环,陷入极度贫困之中。为根本改变这种贫困状况,宁夏自治区政府从80年代初就选择了从西海固地区有计划的移民到水...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二尧  文放虎  
“经济腾飞,电力先行”这个道理已被人们所接受。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以致电力短缺,供需矛盾突出,国民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电力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则是电力投资不足,电力建设资金短缺,电力投资效益不高。本文就如何筹措和管理电力建设资金谈点肤浅认识。一、筹措电力建设资金应从开辟资金渠道、挖掘资金来源着手,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筹资体系。我国电力工业长期以来实行由国家财政统收统支的投资体制。近几年来,投资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国家统收统支的局面被打破。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多源化的格局已开始形成。出现了国家、地方、部门、集体甚至个人多家办电的局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桑敏兰  
本文在对宁夏“吊庄移民”即生存移民的弊端分析基础上,界定了生态移民的内涵及其目标,提出了宁夏实行生存移民向生态移民的战略转变,进一步探索生态移民工程的政策机制创新、投入机制创新、管理机制创新安置方式创新、生产方式创新等。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甲雄  
日本交通建设的资金筹措国家计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张甲雄一、日本交通运输业发况战后,随着经济的逐渐恢复,050年代中期起,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就出现了经济活动与交通运输业之间的严重不平衡。如1955年前后,国铁的货运量已增长为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晓毅  
异地搬迁和生态移民都是为了缓解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压力,实现环境保护和减贫的双重目标而进行的大规模人口异地安置。与政策安置移民相伴生的是移民的流动,包括政策安置移民的二次流动和非政策移民的自发流动。宁夏的经验表明,移民为农村人口流动提供了机会,促进了人口流动。现有的移民社会治理机制主要服务于异地安置,很难应对移民社会的高度流动性,这在实施精准扶贫中表现尤其明显。移民是一个持续的移动过程,需要改变以户籍和居住地为载体的管理方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晓毅  
异地搬迁和生态移民都是为了缓解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压力,实现环境保护和减贫的双重目标而进行的大规模人口异地安置。与政策安置移民相伴生的是移民的流动,包括政策安置移民的二次流动和非政策移民的自发流动。宁夏的经验表明,移民为农村人口流动提供了机会,促进了人口流动。现有的移民社会治理机制主要服务于异地安置,很难应对移民社会的高度流动性,这在实施精准扶贫中表现尤其明显。移民是一个持续的移动过程,需要改变以户籍和居住地为载体的管理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凤琴  刘钊  景娟娟  
文化适应是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的必然产物,包含文化与心理双重变化的过程,并具有代际差异性。本文基于差异检验和回归模型分析,比较了宁夏中部干旱带老一代与新生代生态移民文化适应及其影响因素的代际差异。研究发现,宁夏中部干旱带新生代生态移民比老一代生态移民移民态度更积极,文化融入、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更强。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移民态度是影响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文化融入、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代际差异的重要因素,并且文化融入和社会文化适应也是影响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心理适应代际差异的主要因素。为此,应从代际差异的视角对老一代与新生代生态移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加快老一代和新生代生态移民融入移民社会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东梅  李晓明  刘乔巧  
本文以宁夏为例,在实地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了生态移民瞄准精度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Probit模型、对生态移民项目的瞄准精度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生态移民项目实施初期,那些居住在贫困村或少数民族村或生态环境恶劣村的农民的迁移概率较大,说明生态移民初期的瞄准目标较宽泛;而随着生态移民项目的推进,到2007年只有那些居住在同时是贫困村、少数民族村和生态环境恶劣村的村民们才更有可能迁移,说明此时的瞄准精度更高。除此之外,户主特征、家庭人口特征、家庭财产状况及基本生存条件也会对移民产生一定的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丽燕  
生态移民是实现扶贫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双赢的必然选择。宁夏西海固地区是我国六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这里自然条件恶劣,长期面临着贫困与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宁夏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生态移民,既能缓解贫困,又能保护生态环境,更是关系到宁夏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长远目标的实现。为此,必须明确此次移民的战略布署,制定有力的保障措施,打好这场扶贫和生态的攻坚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学武  
生态移民无土安置是指安置地不再为迁入的移民提供耕地,而是直接在城镇为其安排住房,将移民安插到企业务工或为移民提供就业平台,努力使移民通过在企业务工或自谋职业来满足其家庭生计。针对无土安置区资源、环境、经济、社会4个子系统在地理时空上的交织耦合结果,依据各个安置区区位、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特色等关键性要素,在宁夏40个无土安置区中判别出6个"安置特征区",运用AHP模型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得出了安置区风险因子的风险程度及排序,为生态移民建设及无土安置区风险防范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树雄  
宁夏在"十二五"期间政府进行有计划有规模的进行生态移民,采取县内移民与县外移民相结合,也就是用五年的时间把西海固干旱带上的不适宜生存的35万农民进行移民,时间之紧、任务之重,是历史罕见,但宁夏基本按计划圆满完成了35万人的大移民。然而移民后的原居住区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遗留问题,本文以西海固的泾源县六盘山镇的花果村为例,分析当前生态移民后存在着现实面紧迫的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胜连  张丽颖  黄立军  李雨康  杨蕾  
文章在人力资本理论和可行能力理论的框架下讨论了生态移民异地搬迁后其发展能力的变化情况,提出了生态移民发展能力的内涵,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并使用模糊数学法对目前宁夏异地搬迁生态移民的发展能力进行了初步衡量。结果显示:搬迁安置虽然使生态移民的发展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并没有彻底改变移民贫穷落后的生产生活状况。为此,着重分析了目前宁夏生态移民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胜连  李雨康  黄立军  
文章构建了宁夏生态移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改进的熵值法,通过对宁夏5个村,201份有效问卷的实证研究,得出了各指标的差异系数和权重。研究结果表明:宁夏生态移民发展能力存量值为0.3693,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注意事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东梅  
本文以宁夏最大的扶贫开发移民区——红寺堡移民开发区为研究背景,对比分析了该地区搬迁农户在其搬迁前后生产、生活水平的变化,并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对这种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生态移民能够明显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但从长远看,单纯依靠农业收入不可能大幅度改善其生活水平,因而,需要从其它角度(例如通过外出务工)着眼来提高其总体收入水平。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许保利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统收统支局面的被打破,资金来源分散与集中使用出现了矛盾.为了保证重点建设的资金来源,国家在充分发挥财政、银行筹资职能的同时,必须积极利用外资,并尽快建立健全长期资金市场,以股票和债券方式进行筹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