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14)
- 2023(10577)
- 2022(9069)
- 2021(7965)
- 2020(7012)
- 2019(16254)
- 2018(15744)
- 2017(32154)
- 2016(17036)
- 2015(19325)
- 2014(19503)
- 2013(19884)
- 2012(19110)
- 2011(17445)
- 2010(17646)
- 2009(16727)
- 2008(16432)
- 2007(14944)
- 2006(13149)
- 2005(11975)
- 学科
- 济(103870)
- 经济(103794)
- 业(48438)
- 管理(48079)
- 方法(42777)
- 数学(38503)
- 企(38324)
- 企业(38324)
- 数学方法(38287)
- 地方(23302)
- 农(22518)
- 中国(21208)
- 财(21144)
- 业经(18915)
- 学(18066)
- 制(15399)
- 地方经济(15371)
- 农业(15365)
- 贸(14927)
- 贸易(14923)
- 易(14359)
- 产业(13337)
- 务(12917)
- 财务(12902)
- 财务管理(12867)
- 融(12599)
- 金融(12597)
- 企业财务(12271)
- 和(12153)
- 环境(11939)
- 机构
- 大学(263837)
- 学院(263155)
- 济(127314)
- 经济(125117)
- 管理(100601)
- 研究(92154)
- 理学(86833)
- 理学院(85889)
- 管理学(84706)
- 管理学院(84208)
- 中国(68741)
- 财(55343)
- 京(54071)
- 科学(52993)
- 所(46852)
- 财经(44643)
- 农(42934)
- 研究所(42303)
- 经济学(41869)
- 中心(41477)
- 经(40432)
- 江(39363)
- 经济学院(37810)
- 业大(36634)
- 北京(34065)
- 农业(33606)
- 财经大学(32951)
- 院(32289)
- 范(32073)
- 师范(31756)
- 基金
- 项目(169415)
- 科学(134340)
- 基金(125191)
- 研究(122936)
- 家(108199)
- 国家(107373)
- 科学基金(92143)
- 社会(81855)
- 社会科(77925)
- 社会科学(77904)
- 基金项目(66022)
- 省(65217)
- 自然(57468)
- 自然科(56130)
- 自然科学(56115)
- 教育(55498)
- 自然科学基金(55190)
- 划(54405)
- 资助(52268)
- 编号(47742)
- 部(38993)
- 发(38805)
- 成果(38698)
- 重点(38442)
- 创(34846)
- 国家社会(34756)
- 教育部(33819)
- 课题(32934)
- 人文(32790)
- 创新(32752)
- 期刊
- 济(143218)
- 经济(143218)
- 研究(80807)
- 中国(45636)
- 财(43541)
- 学报(38726)
- 农(38231)
- 科学(36206)
- 管理(36190)
- 大学(29384)
- 学学(28158)
- 农业(25256)
- 经济研究(24675)
- 融(24613)
- 金融(24613)
- 财经(24073)
- 技术(22475)
- 业经(21108)
- 经(20888)
- 问题(19295)
- 教育(18028)
- 技术经济(16220)
- 贸(15133)
- 统计(15093)
- 商业(13377)
- 业(13311)
- 策(13294)
- 世界(13233)
- 经济问题(12320)
- 国际(12195)
共检索到391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先柱,左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冬林
本文对我国1978~2002年产业结构变化状况和产业结构变化趋势进行定量分析,考察产业结构变动引起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的相应变化。实证检验表明,这一时期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基本符合工业化发展的演变规律,但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看,产业结构转换仍滞后于总量增长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需要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因素分析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顾剑华
本文运用偏离—份额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对广西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慧 平芳芳
基于河南省1978~2012年期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度,并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等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南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合理化能够带动经济增长,同时,产业结构高级化能促使产业结构朝更合理化的方向发展。结合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为河南省经济增长的提升以及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提出简要的建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何一鸣 赖丹珠
产业结构变迁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运用广州1949-2013年的历史数据,从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两个维度验证产业结构变迁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假说。将1949-2013年分为三个阶段的实证结果表明,广州市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经济增长,近年来出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经济增长的现象。相应的政策含义是:大城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应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础上进行,不能过度追求高级化;服务业的发展存在成本病,盲目追求高级化会抑制城市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辉 王晓霞
对比北京和全国的情形,本文分析了导致北京市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显著的若干因素。结合对现有文献中有关结构效应的争论的分析,本文在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得出了一般性结论: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仅和不同产业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的差距有关,也和资源在产业之间的转移方向有关。当不同产业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的差距较大时,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这导致了一个经济体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结构效应是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增长越依赖于技术进步。同时,由于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转移往往发生于三大产业之间,较少发生于三大产业内部的各行业之间,三大产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变迁对三大产业各自的产出...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迁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晓鹏
本文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内在依存关系入手 ,探讨了经济增长的系统性特征。研究发现 :经济增长本身不仅有系统演进的特征 ,也具有系统内阶段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 ,剖析了经济增长系统演进的外生路径和内生路径 ;最终提出发展中国家的重心是提升经济增长系统。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系统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明生 梅如笛
一国产业结构对该国的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间的相关关系已成为学术热点问题。本文以国民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为基础,以国内生产总值为经济增长整体指标,对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并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三次产业与经济增长及三次产业内部的因果关系。三次产业的优化发展,尤其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存在紧密关系。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周期波动 产业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吕明元 尤萌萌
本文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角度考察了韩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结构变迁的过程,并构建了以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强度以及碳排放强度变化为基础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韩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韩国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合理化相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而言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更为持续;而到工业化后期,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则更为稳定,并且这种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逆向反弹以及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的加深,对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以及碳排放强度均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韩国逐渐走上低能耗、低碳排放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捷锦 黄志亮 周兵
根据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回归模型定量地分析了重庆市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在重庆市经济增长中贡献并不明显;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第一产业最大,第三产业最小;说明了加快重庆市传统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翔 邓峰
产业结构优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本文从测度产业结构优化入手,把我国分为东中西3个区域,从产业发展的角度,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比不同区域以及不同经济规模下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区域,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产业结构合理化;而在经济发展处于中游的中部地区,主要是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了经济增长;对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不明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袁小军 孙金山
本文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动态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新疆1978-2010年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表明:新疆产业结构变动和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内,就业结构对新疆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长期内,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VAR协整关系 新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继云 孙良涛
本文应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深入分析了云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联系。并利用回归分析测算了各产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云南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其经济增长,而非经济增长促进了其产业结构调整。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单位产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扩大第一和第二产业产出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能引导云南经济的良性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彬 张福
本文利用广西1990-2013年产业投资结构与经济增长的数据,在建立V A R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和协整检验,对二者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V E C M)量化了三次产业投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产业投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第二、三产业投资和经济增长存在相互促进作用,第一产业投资拉动作用却不明显;最后针对以上结论提出加强广西产业投资对经济增长效益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投资结构 经济增长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翔 邓峰
产业结构优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本文从测度产业结构优化入手,把我国分为东中西3个区域,从产业发展的角度,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比不同区域以及不同经济规模下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区域,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产业结构合理化;而在经济发展处于中游的中部地区,主要是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了经济增长;对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