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76)
- 2023(7172)
- 2022(5989)
- 2021(5448)
- 2020(4209)
- 2019(9622)
- 2018(9288)
- 2017(17427)
- 2016(9367)
- 2015(10527)
- 2014(10604)
- 2013(10627)
- 2012(10261)
- 2011(9174)
- 2010(9383)
- 2009(8633)
- 2008(8751)
- 2007(7821)
- 2006(7129)
- 2005(6769)
- 学科
- 济(44181)
- 经济(44139)
- 管理(29044)
- 业(27506)
- 财(22010)
- 企(21313)
- 企业(21313)
- 地方(18446)
- 中国(17539)
- 农(13618)
- 财政(12289)
- 业经(11743)
- 方法(11042)
- 政(9972)
- 制(9958)
- 地方经济(9713)
- 农业(9226)
- 发(9157)
- 务(9019)
- 财务(8999)
- 数学(8974)
- 财务管理(8956)
- 数学方法(8901)
- 银(8840)
- 银行(8831)
- 企业财务(8570)
- 行(8494)
- 融(8385)
- 金融(8384)
- 贸(7579)
- 机构
- 学院(132653)
- 大学(129325)
- 济(55102)
- 经济(53881)
- 研究(49703)
- 管理(47633)
- 理学(39314)
- 中国(39032)
- 理学院(38819)
- 管理学(38273)
- 管理学院(38012)
- 财(34002)
- 科学(29780)
- 京(28790)
- 所(25882)
- 研究所(22680)
- 中心(22449)
- 江(22245)
- 财经(22215)
- 农(21303)
- 经(19891)
- 范(19256)
- 师范(19088)
- 北京(19072)
- 州(18051)
- 省(17801)
- 院(17736)
- 业大(16711)
- 经济学(16420)
- 农业(16086)
- 基金
- 项目(80134)
- 科学(62945)
- 研究(61920)
- 基金(55699)
- 家(47669)
- 国家(47208)
- 科学基金(40498)
- 社会(39211)
- 社会科(37139)
- 社会科学(37133)
- 省(33034)
- 基金项目(29086)
- 教育(27514)
- 划(26811)
- 编号(25947)
- 自然(23980)
- 发(23658)
- 自然科(23408)
- 自然科学(23405)
- 自然科学基金(22960)
- 资助(22308)
- 成果(22069)
- 发展(19309)
- 展(18965)
- 课题(18864)
- 重点(18325)
- 创(16943)
- 部(16819)
- 国家社会(15932)
- 创新(15806)
共检索到2284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和山
近几年来,宁夏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把改善和保障民生放在首要位置,以"小省区能办大事情"的气魄和"小财政办好大民生"的胆识,探索"民生财政"发展之路,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民生财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肖育才
自亚当.斯密以来,财政学理论随着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发展而不断创新,研究的范围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张日渐丰富,在取得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同时也面临许多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从现代财政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出发,对近期财政学发展的成果进行综述,就中国当前财政发展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梳理,勾勒出未来中国财政在税收政策、政府预算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间财政关系与财政分权、财政风险以及公共财政建设的国际化等方面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财政学发展 财政研究 财政改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志勇
新中国财政学70年的发展过程,是社会主义财政学的探索过程。新中国财政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可以从三方面加以把握:一是构建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相适应的财政学;二是构建与经济体制变革相适应的财政学;三是构建与财政实践发展相适应的财政学。新中国财政学在财政本质理论、公共财政理论、现代财政制度理论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学正在构建之中。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炳辉 何建敏
近些年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不断显现,使土地财政问题成为学术热点领域之一。本文对土地财政的主流观点进行了概括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重构了土地财政的核心内涵。当前我国土地财政的现状表明,次贷危机后全国土地出让金总额明显增速过快,地方政府在巨额土地出让金的支持下继续实施着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经济刺激政策,但是,土地使用权交易规模过大及土地价格的快速上涨却又引发了一系列经济金融风险。研究发现,在土地供给量和土地价格无法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以土地出让金为政府主要收入来源的做法并不能彻底解决财政收支不平衡及政府债务等问题,也为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同时,一旦土地价格出现趋势性下降,地方...
关键词:
土地财政 经济增长 政府债务 改革方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松雨 吴满财
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政府也将工作重心放到改善民生、建设民生上,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关于民生的施政纲领,民生财政因此引起广泛重视。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承担着改善人民居住与生产环境、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多样需求的人性化宜居城市的使命。民生财政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又促进了民生财政的完善,两者之间互相推进、共同发展。
关键词:
民生 民生财政 新型城镇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骏廷
加快经济发展振兴宁夏财政马骏廷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以党的纲领性文件的形式,提出了振兴国家财政、健全财政职能和“九五”期间基本消除财政赤字三项基本任务。“八五”以来,宁夏财政有了较快发展,“八五”末与“七五”末相比,地方财政收入增加11亿元,年均增长...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田 冯逸超 张瑞恒
种业是现代农业的“芯片”,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也是我国积极应对百年变局、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和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并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本文首先系统梳理了我国种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趋势;其次识别分析了种业振兴的金融需求特点与我国财政金融服务种业发展现状,横向对比了国际上支持种业发展的做法与经验。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种业振兴破局之路:坚持加强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加强财政金融协同配合,增强对种业核心科技的支持;为优势种企做大做强提供多渠道高质量精准金融服务;引导商业银行错位竞争,对不同规模的种企提供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与数字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差异化服务;加强配套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种业市场价值评估与风险分担机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铭严
河北省石家庄市围绕民生财政建设,优化支出结构,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以"小投入"撬动"大民生",实现了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一是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上有新作为。在学前教育上,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对月收费在1200元以下的民办幼儿
关键词:
民生财政 深度贫困 普惠性幼儿园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尚希
对于自由、民主、平等这些基本价值,已在全球达成共识。作为一种中国式表达,"民生"也是与之并列的基本价值。尽管在国际语境中没有"民生"这个词,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事实上已经表达了关于民生价值的全球共识。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民生财政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财政理念的转折性变化:从以财富的生产为逻辑起点,转向以财富的支配使用为逻辑起点。这改变了自古典经济学以来形成的注重财富生产,而忽视财富使用的传统观念。民生财政的职能超越了经济领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馨
"民生财政"的提出,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是非常及时的。然而,如何建设"民生财政",则是一个目前尚在探索的问题,它有着许多问题需要解答。本文拟就若干最基本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现行的"民生财政"定义并不准确"什么是民生财政"?这一问题迄今尚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胡培兆
社会主义再初级也总归是社会主义。中国建立民生财政的时机和条件已成熟。民生财政是不断增长的经济进入百姓家、让国民直接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最佳途径,也是扩大内需最便捷的高速公路。福利好了,后顾之忧消减,生活用度和质量也会提升。因此不必再以GDP的增长为考核各级政府官员政绩的第一指标,而应当转向民生问题解决得多少、解决得好坏来评价他们。民生财政,为民造福;官僚财政,为官造腐。从总体看,国家民生财政支出序列大致可为:一是国防,以强兵卫国安邦;二是科技,以利器胜天立地;三是教育,以育才兴国光华;四是医疗,以健民安居乐业;五是政府,以高薪廉洁奉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段国旭
财政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杠杆和物质基础,在政府与市场的应然关系中天然具有经济资源的基础性配置地位。从西方经济发展史来看,下图所标示的由经济均衡到非均衡直至学界创意的非均衡协调理论,相应决定着财政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指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东西部联动和对口支援等机制来增加科技创新力量,以创新的思维和坚定的信心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宁夏财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政策、机制、管理、体制"四种创新",在支持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取得了成效。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春平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指引推动下,宁夏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不断破冰前行、发展壮大。从1978年到2017年,全区综合实力跨越提升,生产总值由13亿元增加到3454亿元,增长265倍,年均增长9.8%,快于同期全国9.5%的经济增长速度;全区由3.16亿元的财政总收入增加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7.5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5.78亿元增
关键词:
自治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