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92)
- 2023(2188)
- 2022(1915)
- 2021(1800)
- 2020(1422)
- 2019(3329)
- 2018(3101)
- 2017(5906)
- 2016(3310)
- 2015(3887)
- 2014(3669)
- 2013(3772)
- 2012(3424)
- 2011(3088)
- 2010(3015)
- 2009(2773)
- 2008(2706)
- 2007(2395)
- 2006(2094)
- 2005(1899)
- 学科
- 济(14082)
- 经济(14075)
- 业(11736)
- 管理(10373)
- 企(8713)
- 企业(8713)
- 方法(7129)
- 数学(6066)
- 数学方法(6003)
- 农(5662)
- 业经(3943)
- 农业(3642)
- 技术(3276)
- 中国(3170)
- 贸(2974)
- 贸易(2970)
- 易(2912)
- 地方(2722)
- 理论(2544)
- 财(2449)
- 学(2429)
- 划(2402)
- 生产(2356)
- 和(2161)
- 环境(2140)
- 策(2090)
- 技术管理(1996)
- 制(1965)
- 服务(1829)
- 发(1792)
- 机构
- 学院(48742)
- 大学(47363)
- 济(22562)
- 经济(22240)
- 管理(19949)
- 研究(17641)
- 理学(17578)
- 理学院(17416)
- 管理学(17146)
- 管理学院(17080)
- 中国(13386)
- 农(13170)
- 科学(11198)
- 农业(10514)
- 京(10181)
- 业大(9531)
- 所(9265)
- 研究所(8583)
- 财(8068)
- 中心(7893)
- 江(7537)
- 经济管理(6791)
- 经济学(6577)
- 财经(6525)
- 农业大学(6463)
- 院(6285)
- 北京(6088)
- 经(6045)
- 经济学院(5966)
- 科学院(5927)
- 基金
- 项目(35332)
- 科学(28294)
- 基金(25755)
- 研究(25323)
- 家(23622)
- 国家(23441)
- 科学基金(19712)
- 社会(16386)
- 社会科(15654)
- 社会科学(15654)
- 省(14089)
- 基金项目(13502)
- 自然(12996)
- 自然科(12704)
- 自然科学(12701)
- 自然科学基金(12495)
- 划(11890)
- 教育(11360)
- 资助(10380)
- 编号(9844)
- 重点(8261)
- 发(8057)
- 业(7976)
- 部(7963)
- 创(7933)
- 创新(7422)
- 国家社会(7202)
- 成果(7003)
- 课题(6871)
- 科研(6702)
共检索到71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运忠 安爱迎
乐亭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东南部,总面积1308平方公里,总人口4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35万人,共有耕地94.32万亩,人均耕地1.91亩,是河北传统的农业大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俊
近年来,我国粮食供求总体上呈现紧张平衡状况,结构性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面对国内外粮食生产、需求和贸易环境的新变化,应从国情出发,完善粮食价格机制,保持粮食价格水平的稳步提高,提高政府价格干预政策的前瞻性和稳定性,健全粮食支持政策体系,严格保护耕地,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统筹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和市场的能力,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立足于国内保障粮食安全。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能力 粮食政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敏 卢同郦
当前湖北省农业存在投入资金严重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粮食发展的需要。本文提出了加大农村投融资力度,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投融资 粮食生产能力 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邹凤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生产和农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产品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并且出现了阶段性、区域性、结构性的供大于求现象。中国粮食生产在供求基本平衡、品种和品质结构性矛盾突出,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新形势下,根据我国东、中、西部三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蔡鹭茵
粮食是安定天下的产业,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必须保持较高的粮食自给率,这是保证社会安定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粮食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中国的大国效应决定解决粮食问题必须立足国内。中央指出,靠国际市场保不了中国的粮食安全,中国人自己的问题还是要靠自己解决。而要解决粮食问题,立足点应建立在自己的粮食生产能力上。没有稳定可靠的粮食生产能力,就没有稳定可靠的粮食安全。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我们要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前提下,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使我国的粮食安全切实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尹成杰
本文在分析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内涵的基础上 ,认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粮食安全的基础 ,强调要正确估计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制约因素 ,进而提出了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内涵 制约因素 措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罗静
该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近5年来中国粮食虽丰收增产,但并未摆脱"N"字形波动轨迹,因而在任何时候都决不能放松粮食生产。而粮食生产的正外部性、发达国家发展粮食生产的经验及对中国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都证明:政策与科技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该文以政策扶持与农业科技支撑为切入点,构建对策体系,以应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面临的严峻挑战,真正做到丰粮于策、增粮于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课题组
近几年,东北三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有所提高,人均占有粮食居全国前列。目前,制约粮食生产潜力发挥的主要因素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业集成技术严重缺乏,限制生产能力发挥;水土流失,耕地有机质含量下降;惠农政策尚未完善“;一事一议”制度遭遇困境。应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支持;集中力量整体连片建设,争取用5-7年的时间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服务;通过增加供给抑制农资价格上涨;进一步完善“两免三补”及相关政策;健全“一事一议”制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上官周平
针对陕北渭北粮食生产和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了该区域粮食生产潜势,其值是由南向北依次递减,台塬区最高,丘陵区次之,风沙丘陵区较低,但近期粮食开发的重点区域为风沙丘陵区。作者提出陕北渭北粮食生产的贡献份额,并探讨了各亚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技术途径。
关键词:
粮食生产,战略选择,黄土高原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沙志芳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粮食问题,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河南的头等大事,特别是自2009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以来,坚持扎实工作,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取得了显著的开发成效。五年间共计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972万亩,项目区累计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9亿斤,占全省同期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振国
一、辽宁省粮食生产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粮食生产现状2007年辽宁粮食播种面积4842万亩,产量1834.7万吨。其中,水稻898万亩,产量503万吨,分别占全省19%、23.7%;玉米3206万亩,产量1465万吨,分别占全省66%、69%;大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贾贵浩
目前,国家惠农政策对提高我国粮食自给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补贴低、补贴分散,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后劲不足问题,而且,粮食风险基金的筹措办法容易挫伤主粮区抓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建议粮食风险基金由国家财政全额拨付,以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收益差额为参考依据加大补贴比例,进一步调动农民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同时,应让工业发达地区承担相应的扶农、护粮义务,根据上年各省工业总产值,抽肥补农,建立农业生产发展基金,重点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落后问题,通过多种形式帮扶粮食主产区,共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小萍 陈百明 张添丁
以"藏粮于地"战略思路为基本出发点,结合中国粮食生产的实际,构建了中国粮食现实生产能力评估框架,确定了当前"藏粮于地"的方式。认为粮食闲置生产能力构成"藏粮于地"粮食现状增产潜力,即现阶段我国土地的"藏"粮能力。利用该评估框架,运用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遥感、统计等数据,对中国"藏粮于地"粮食生产能力进行综合测算,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土地的"藏"粮能力为4 180.33×104t,占现实粮食产量的8%。如果变现这一"藏"粮能力,按人均粮食占有标准400kg计,粮食自给率可增加8个百分点,说明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对我国粮食安全尤为重要,由此,提出了实现"藏粮于地"粮食生产能力的保障机制和措施。
关键词:
“藏粮于地”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粮食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