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16)
2023(18543)
2022(15655)
2021(14467)
2020(12048)
2019(27148)
2018(27060)
2017(52022)
2016(27938)
2015(31384)
2014(31374)
2013(31455)
2012(29104)
2011(26504)
2010(27000)
2009(25344)
2008(24953)
2007(22495)
2006(20508)
2005(18599)
作者
(82964)
(69303)
(68698)
(65276)
(43997)
(33102)
(31079)
(27127)
(26264)
(24868)
(23683)
(23286)
(22249)
(22220)
(21315)
(21023)
(20282)
(20021)
(19957)
(19733)
(17355)
(17234)
(16679)
(16033)
(15612)
(15440)
(15433)
(15340)
(14057)
(13713)
学科
(137029)
经济(136886)
(102377)
管理(89075)
(83201)
企业(83201)
方法(50688)
(49765)
数学(40528)
数学方法(40173)
业经(37071)
中国(34947)
农业(33460)
(32565)
地方(32208)
(26115)
(24536)
(21988)
(21982)
技术(21975)
财务(21913)
财务管理(21881)
(21693)
贸易(21675)
环境(21311)
(20949)
理论(20833)
企业财务(20722)
(19587)
(19488)
机构
学院(412733)
大学(408009)
(177545)
经济(173977)
管理(164557)
研究(143387)
理学(140543)
理学院(139033)
管理学(137071)
管理学院(136322)
中国(110097)
(87881)
科学(86050)
(78571)
(76756)
(72626)
研究所(65473)
中心(64513)
(63580)
业大(62686)
财经(61913)
农业(58575)
(56086)
北京(55956)
(53244)
师范(52816)
经济学(52513)
(51402)
(50912)
经济学院(46988)
基金
项目(269997)
科学(213077)
研究(200780)
基金(195310)
(169110)
国家(167551)
科学基金(144431)
社会(128806)
社会科(121771)
社会科学(121736)
(106467)
基金项目(103941)
自然(91624)
自然科(89362)
自然科学(89340)
教育(89220)
(87834)
自然科学基金(87743)
编号(82412)
资助(79125)
成果(66098)
(62069)
重点(59965)
(59227)
(57202)
课题(56082)
国家社会(52891)
创新(52889)
教育部(50572)
科研(50338)
期刊
(214412)
经济(214412)
研究(126184)
中国(83428)
(75132)
管理(63890)
学报(61343)
(60480)
科学(59428)
农业(50742)
大学(47228)
学学(44891)
教育(41224)
(40431)
金融(40431)
业经(38145)
技术(37048)
经济研究(32233)
财经(30914)
问题(27916)
(26637)
(26479)
技术经济(23299)
世界(20759)
现代(20329)
科技(19659)
商业(19349)
资源(19230)
(19196)
(18917)
共检索到635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桑晓靖  孙兆敏  肖焰  唐臻  
宁南旱作农区是我国经济落后的地区,生态环境十分严酷,农民生活十分贫穷。按照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求,保护生态,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恢复同步发展已成为该地区当前和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面对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农业现代化要求,发展草畜一体化生态经济农业将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以草畜产业为基础的生态经济农业必将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慈福义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目前的循环经济发展中,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融合没有受到重视,因此,文章探讨其循环型农业与循环型工业的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组织和产业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婷  李小建  
文章采用1995~2005年的相关数据,通过使用基尼系数和赛尔指数这两种计算地区差异的方法,得出了一致性的结论:目前全国农区的经济差异虽然仍在不断扩大,但扩大的幅度有所减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褚保金  张兵  孙明华  
以江苏东台市为例 ,运用灰色线性规划的方法对沿海农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 :通过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优化 ,农林牧渔各业结构更趋合理 ;经济效益有显著增加 ,优化方案的农业净产值为 11 0亿元 ,比对照增长 14 5 8% ;优化方案将进一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可获得比较明显的生态社会效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时慧娜  
从系统的理论视角对打工回流者对农区影响的研究成果较少见,本文从经济增长理论视角并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总结出回流者对农区的四种影响途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劳动和土地;以四种联系渠道为基础,基于单个回流者的微观视角,导出回流者对农区发展的综合影响模式;回流者对农区的影响具有多样性、扩散性、区域性、时间性与持续性的特点;基于单个回流者这一更加细化的分析视角对解释回流对农区的影响具有特殊作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伟  买哲  肖靖  周新玲  乔家君  
运用冷热点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等方法,研究河南省农区经济的演化特征,借助Arc GIS软件对河南省106个县级单元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农区经济区域差异较为明显,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突出;中低收入水平区占主体;中北部地区经济水平较高,东南部较低,经济发展水平大体呈现从西北向东南部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2)以各年份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进行冷热点分析,热点区集中分布在中部和西北部地区,呈增加趋势,冷点区由分散向东南部区域集中分布转变,热点区和冷点区的整体呈现先增加后稳定的态势。(3)河南省农区经济整体增长速度空间上表现为先增加后缩小趋势,区域增长的空间差异明显,西北部增长速度大于东南部地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卫建  谭淑豪  冯金侠  章熙谷  
为寻求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作者在分析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基础上,对农牧结合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功能作了全面论述。结果表明,农牧结合是实现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最后还提出了该农区农牧结合的可行途径及有效措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安录  
阐明了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分析了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志刚  王凯荣  谢小立  关欣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立,其农业发展与格局建设也必将适应生态型转变。利用区位商法,对研究区域各区县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生态经济区内各区县的优势产业,并对农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根据生态经济区农业的发展态势,对农业格局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四大产业区的农业发展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章怡  
农业的自然风光与旅游业有着天然的契合点,农村利用绿色天然资源和广阔的游览空间供游客前来休闲体验,从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是目前人们比较热衷的新型农业经济开发模式。本文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从农村土地经营模式转变、新农村建设、传统农业生产转型这些方面研究分析了目前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状况,并且研究了存在于农业与旅游业共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探索了二者有机融合的新思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凯  卢布  袁璋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五大农区农业生产在全国的地位、灌溉地粮食生产对粮食安全的贡献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水利的要求。2004年五大农区粮食总产占全国粮食总产的74.6%,棉花总产占全国棉花总产的95.1%,肉类总产占全国肉类总产的66.8%,苹果总产占全国苹果总产的89.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占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70.5%,人均粮食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5倍;2003年五大农区耕地灌溉率为49.2%,灌溉地粮食产量占粮食总产的81.2%,灌溉地粮食产出量与非灌溉地粮食产出量之比为4.5,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1.2倍和1.1倍。提出今后五大农区应继续发挥优质小麦、优质玉米、优质水稻、优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新阳  吕杰  刘洪彬  
本文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农业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动态客观计算权重的拉开档次法构建了农业生态经济评价模型,并对辽宁省东南部农林生态复合区的10个县(市)的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及混合OLS模型,对各县农业生态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农业产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森林覆盖率、有效灌溉率对农业生态经济发展呈显著正相关影响,人口密度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影响,同时从农业经济、生态、资源等方面研究了各要素对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万宝瑞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万宝瑞一90年代是我国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影响整个战略任务的实现。今后6年,粮食总产要增加1000亿斤,棉花增加1000万担,肉类和水产品分别增产1000万吨,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坤  
本文分析了阜新地区发展旱作农业的生产实践意义,阐述了目前旱作节水农业应用的技术体系和发展模式,总结了阜新地区旱作节水农业科技发展趋势,最后指出了未来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