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39)
- 2023(9362)
- 2022(7906)
- 2021(7232)
- 2020(5758)
- 2019(13037)
- 2018(12987)
- 2017(24746)
- 2016(13282)
- 2015(14746)
- 2014(14777)
- 2013(14757)
- 2012(14075)
- 2011(13007)
- 2010(13298)
- 2009(11861)
- 2008(11402)
- 2007(10282)
- 2006(9570)
- 2005(8789)
- 学科
- 济(64136)
- 经济(64088)
- 业(33575)
- 管理(30854)
- 农(25029)
- 地方(24948)
- 企(20966)
- 企业(20966)
- 中国(19851)
- 农业(17947)
- 方法(16920)
- 业经(16911)
- 环境(13607)
- 地方经济(13393)
- 数学(13116)
- 数学方法(13015)
- 学(12333)
- 发(12040)
- 产业(11777)
- 制(10268)
- 融(10076)
- 金融(10072)
- 技术(9889)
- 银(9794)
- 银行(9772)
- 财(9705)
- 行(9586)
- 贸(9516)
- 贸易(9504)
- 和(9391)
- 机构
- 学院(188945)
- 大学(182979)
- 济(76431)
- 经济(74696)
- 研究(71558)
- 管理(68473)
- 理学(57406)
- 理学院(56583)
- 管理学(55693)
- 管理学院(55312)
- 中国(53995)
- 科学(44613)
- 京(41338)
- 所(36404)
- 农(35577)
- 财(32990)
- 研究所(32869)
- 中心(32564)
- 江(31682)
- 范(30155)
- 师范(29888)
- 业大(28264)
- 农业(26984)
- 北京(26752)
- 院(26287)
- 州(25589)
- 财经(24999)
- 省(24202)
- 师范大学(23959)
- 经(22388)
- 基金
- 项目(123385)
- 科学(97089)
- 研究(94187)
- 基金(85755)
- 家(74346)
- 国家(73638)
- 科学基金(62492)
- 社会(59499)
- 社会科(56326)
- 社会科学(56314)
- 省(51993)
- 基金项目(46766)
- 划(42282)
- 教育(40341)
- 编号(39081)
- 自然(37797)
- 自然科(36680)
- 自然科学(36674)
- 自然科学基金(35982)
- 发(35022)
- 资助(33499)
- 成果(30915)
- 发展(28646)
- 课题(28151)
- 重点(28136)
- 展(28130)
- 创(25920)
- 部(25231)
- 创新(24176)
- 国家社会(24117)
共检索到303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珊珊 王传胜
20世纪90年代末期实施的生态移民工程,有效地改善了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地区恶化的自然环境、缓解了紧张的人地关系,促进了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此背景下,合理开发西部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既有利于生态移民成效的长久维持,也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契合点。以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移民的典型县——西吉县为例,在分析其生态移民成效及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旅游开发现状,探索西吉县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以期对将来的生态旅游建设有所启示。
关键词:
生态移民 西吉 生态旅游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秀媚 冯健
"空心村"问题是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市化滞后于非农化导致大量农村出现"人走屋空、外扩内空"的现象。现行空心村整治规划实践往往重建设规划而缺少系统的技术体系和内容体系支撑。以宁夏西吉县作为实证研究地区,结合其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多因素综合评价等方法开展空心村整治规划研究,构建起空心村整治"县—乡镇—村"3级规划体系。在体系构建中的县、乡镇、村庄3个层面分别以生态适宜性评价、村庄综合发展能力评价、村庄空心化程度和类型诊断为主要内容,形成空心村"整治片区划分—整治方向选择—整治模式选取"的技术路线和内容体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秦大庸 裴源生 于福亮 陈一鸣
通过对宁南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剖析,建立了农业发展模式,提出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和合理的搬迁人口规模。讨论了干旱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理论和方法,以2000年作为基准年对宁南山区的人口、粮食需求进行了分析预测,提出了当地的农业发展模式和相应的农业生产能力,最后根据GDP和粮食生产能力,给出了宁南山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将从现状的230×104人提高到2020年的400×104人,以县为单元累计的行政合理移民规模为不到50×104人,可使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恢复和有效保护。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梅花·托哈依 杨宝忠
清真食品作为民族特需商品,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宁夏西吉县单家集牛羊肉产业为研究对象,从现状、发展优势入手,分析清真牛羊肉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
宁夏 清真食品 民族贸易 产业集群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慧 石丹
吉林省生态旅游业发展具有资源环境优势,基于生态功能区划可确定吉林省生态旅游不同区域单元:东部长白山地生态区、中部台地生态区和西部低平原生态区。而以生态旅游分区开发为基础,吉林省生态旅游资源分区建设应打造生态旅游分区特色旅游线路,推广宣传生态旅游资源分区品牌,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理念,防止生态旅游环境恶化,保护生态旅游环境。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功能区划 吉林省 旅游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慧 石丹
吉林省生态旅游业发展具有资源环境优势,基于生态功能区划可确定吉林省生态旅游不同区域单元:东部长白山地生态区、中部台地生态区和西部低平原生态区。而以生态旅游分区开发为基础,吉林省生态旅游资源分区建设应打造生态旅游分区特色旅游线路,推广宣传生态旅游资源分区品牌,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理念,防止生态旅游环境恶化,保护生态旅游环境。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功能区划 吉林省 旅游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广玲 香宝 迟文峰 何连生 王宝良 王玥
生态脆弱区旅游生态承载力评估,能够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构建区域旅游生态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将GIS技术与模糊综合评估方法相结合,进行西南山区旅游生态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旅游生态承载能力总体较好,属于中等承载力的区域分布最为广泛,面积比例达35.8%;低承载力主要分布在四川平原和盆地丘陵区,另外在云南和贵州低山丘陵区零星分布,高和较高承载力主要分布在川西北高原和广西西北部山地两大片区;研究区生态弹性力、资源环境支撑能力和旅游活动压力具有空间差异特征,水域面积比例、植被覆盖指数、生物丰度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生态承载力 影响因素 西南山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丁万录 肖建平 窦艳玲
农村学校生源流失在西北民族地区尤为突出。流失的主要原因包括政府相关决策与教育评价体系不尽科学等宏观因素,也有城乡学校质量存在差距和家长普遍追求优质教学资源等微观因素。农村学校生源流失作为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重要体现,有悖于教育的公平正义。解决这一问题既要发展民族地区薄弱经济、改善农村落后面貌,也须在政策上加以倾斜、在物质上予以帮助,以确保每一位适龄儿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生源流失 均衡发展 政策倾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裴银宝 刘小鹏 李永红 韩文文 安琼
基于贫困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贫困发生率、贫困缺口率、SPG指数、贫困承受等指数对样本村的贫困广度、深度及强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各地形区和各民族村的恩格尔系数、贫困发生率和贫困缺口指数三者之间的动态趋同度较高。2)各地形区和各民族村的贫困承受指数和SPG指数整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贫困状况向好趋势明显。3)各贫困村的脱贫时间在逐年缩短,扶贫工作取得切实成效,而黄土丘陵沟壑区贫困村的贫困广度、深度和强度是三地貌之最,扶贫负担仍然很重。村域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必须确保前期问卷设计的多维性,注重扶贫政策制定的均衡性、特殊性和资源分配的区域性,并要加强后期的技术动态监测与创新管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秀媚 冯健
新农村建设掀起新一轮村庄整治规划高潮,但很多村庄规划仍延续"自上而下"模式,政府和规划师享有更大的话语权,村民和村集体往往处于"失语"状态。以生态移民为目的,宁夏西吉县洞洞村"被动式"移民安置带有典型的"自上而下"式的特点。通过对洞洞村移民安置产生问题的反思、对事件中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关联和利益诉求分析,探讨基于多主体参与的村庄整治规划过程优化的可能性。从各参与主体利益协调的视角出发,搭建共同参与规划决策的实现平台——驻村规划小组,使各利益主体共同参与到村庄整治规划工作的各个流程,构建一种以农村和农民为主体、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自下而上"式规划决策的过程优化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建忠 刘家明 柴达
古村落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最生态化的记忆,以"古色古香"、"原汁原味"为主要特色的古村落,成为旅游开发的重点。但古村落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文化生态失衡的问题。运用文化生态旅游理论分析了后沟古村的文化生态及其旅游开发价值,提出了古村旅游发展要以文化生态为切入点,科学规划,保护性开发;保护文化生态原真性以及重视文化生态理念,深入进行物态化、制度化和意态化"三态"文化的活化利用。
关键词:
文化生态 古村落旅游 后沟古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剑峰
浙江省安吉县是我国著名的“竹子之乡”。它凭借区位优势与生态资源优势 ,围绕建设“生态强县”和“旅游大县”的奋斗目标 ,坚持扬长避短 ,注重特色 ,积极培育绿色产业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生态旅游 ,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成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圈内乃至全国有名的生态旅游强县
关键词:
安吉县 生态旅游 基本经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廷宁 王冬梅 刘兴旺
合理的整地规格应同时满足如下4个基本要求:①满足植物需水要求,②满足拦蓄坡面径流要求,③坡面利用率高,④工程量尽可能小,按照这一设计指导思想,我们对黄土高原丘陵区现行的隔坡反坡梯田和水平窄带田的坡面整地规格进行了设计,分别给出以刺槐、沙棘、沙打旺为代表的乔、灌、草3种植物的合理整地规格。
关键词:
造林种草 整地规格 黄土丘陵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华
该文对黄土区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切沟进行研究 .通过实地调查及建立观测设施 ,分析得出黄土区沟道的泥沙主要来自切沟 ,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切沟进行分类 ,切沟内塌积土的数量是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 ,也是沟道治理进行造林的关键 .
关键词:
沟蚀 切沟 类型 塌积土 造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仲梅
旅游业是一项新兴朝阳产业,我国 也已把旅游业列为第三产业中要 加快发展的首位产业。从选择欠发达 地区经济发展的途径考虑,人们认为 旅游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 能够作为贫困地区的起步产业。而从 调整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来看, 凡是有旅游资源并作为重点发展项目 的地方,其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