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66)
- 2023(7077)
- 2022(5750)
- 2021(5331)
- 2020(4254)
- 2019(9256)
- 2018(9290)
- 2017(17292)
- 2016(9734)
- 2015(11086)
- 2014(11045)
- 2013(10240)
- 2012(9160)
- 2011(8244)
- 2010(8393)
- 2009(8022)
- 2008(8084)
- 2007(7548)
- 2006(6746)
- 2005(6193)
- 学科
- 管理(34133)
- 济(32216)
- 经济(32147)
- 业(28057)
- 企(24470)
- 企业(24470)
- 制(12942)
- 财(12547)
- 方法(10860)
- 中国(10602)
- 农(10008)
- 业经(9326)
- 体(9192)
- 数学(9006)
- 数学方法(8888)
- 体制(7748)
- 务(7517)
- 财务(7496)
- 财务管理(7475)
- 企业财务(7122)
- 银(7082)
- 银行(7077)
- 行(6767)
- 融(6537)
- 金融(6534)
- 教育(6528)
- 农业(6323)
- 划(6301)
- 理论(6192)
- 环境(6054)
- 机构
- 大学(136530)
- 学院(134456)
- 济(53805)
- 经济(52549)
- 管理(49129)
- 研究(42642)
- 理学(41670)
- 理学院(41275)
- 管理学(40583)
- 管理学院(40335)
- 中国(32539)
- 财(30269)
- 京(27723)
- 科学(23152)
- 财经(22772)
- 江(21665)
- 经(20477)
- 所(20165)
- 中心(19477)
- 范(18396)
- 师范(18251)
- 研究所(17742)
- 农(17393)
- 北京(17358)
- 业大(17049)
- 经济学(16917)
- 州(16893)
- 财经大学(16814)
- 院(15809)
- 经济学院(15115)
- 基金
- 项目(86370)
- 研究(69388)
- 科学(68620)
- 基金(61125)
- 家(51101)
- 国家(50610)
- 社会(44563)
- 科学基金(44260)
- 社会科(42143)
- 社会科学(42134)
- 省(34826)
- 教育(33982)
- 基金项目(31738)
- 编号(29024)
- 划(28406)
- 成果(26283)
- 自然(25804)
- 自然科(25182)
- 自然科学(25178)
- 自然科学基金(24726)
- 资助(24157)
- 制(23334)
- 课题(21532)
- 部(19847)
- 重点(19684)
- 性(18949)
- 创(18873)
- 发(18503)
- 项目编号(18399)
- 年(18298)
共检索到211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钱志发
传统的高校管理体制的平稳运行有赖于行政权力主导形成的"控制状态下的平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转型升级,这种"平衡"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对高校创新力的要求。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要求赋予学术权力更高的地位,这就意味着必须改变传统的高校权力结构,形成新的平衡,即所谓"再平衡"。学部制作为传统体制的"外来物",有助于在不完全打破原有权力结构的同时,进行权力调整,推动高校学术权力的"回归"。
关键词:
高校 权力结构 再平衡 学部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基伟
针对当前世界经济尤其是中美经济不平衡的状况,本文从美国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及可能的政策出发,采用情景分析的方法剖析其对主要经济体特别是对中国的影响,以期在大国经济政策博弈的条件下寻求一条能够兼顾各国共同发展的路径。本文认为:发达国家取消高新技术出口限制、推动自由贸易是经济再平衡的最有效办法,意识形态偏见是阻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在美联储量化宽松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背景下,文末也给出了几条中国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世界经济再平衡 技术贸易 货币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谭人友 葛顺奇 刘晨
文章基于1996~2009年40个国家/地区35个细分行业的世界投入产出表进行研究。首先,以典型国家、行业为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全球价值链分工扭曲了经济失衡程度,但对经济失衡方向无实质影响;中国经济失衡主要来自制造业和商业服务业,中低端制造业贡献最大,中高端制造业的贡献逐年上升,发展商业服务业有助于缓解经济失衡。其次,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世界经济失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正向效应在发达国家的影响大于发展中国家;对商业服务业和中高与高技术制造业的影响大于低技术和中低技术制造业;在制造业中,影响程度随着技术含量上升而增加。故世界经济失衡具有持续性,世界经济再平衡路径不是改变现有的全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扬
2007年3月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全球经济失衡"无疑是各国当局使用最多的用语之一。发达经济体特别是美国偏爱用之来解释此次危机的根源。将危机归咎为失衡,将失衡描述为"全球"的,他们可得以轻松地将危机的责任推卸给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经济体。可以说,"中国责任论"、"中国威胁论"云云,都是从这个概念中获得其理论支持的。中国的有关部门自然对此论保持高度的戒备。在所有的公开场合,特别是在国际会议上,官方都避免使用这个用语。有朋友告诉我,在历次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中国政府代表团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在会议的公报和首脑宣言中抹去这个用语和相关表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瑶 张明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状况显著缓解,主要经济体的经常账户呈先调整后分化的走势。储蓄投资缺口的调整、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及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变迁均是全球经常账户再平衡的驱动因素。美国经常账户再平衡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家庭部门储蓄率的提升;中国经常账户再平衡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危机后的新一轮基建与房地产投资浪潮,以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显著升值;日本经常账户的调整主要源于家庭部门和政府部门储蓄率的变动;欧元区整体虽然不存在严重的经常账户失衡,但区内各国之间的失衡依然较为严重。未来全球经常账户再平衡的可持续性将更多地取决于结构性因素的变动。全球主要经济体既应该强化国内的政策调整,也应该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栾贵勤 周雯瑜 冀伟
中国在全球的GDP中所占比例从1990年不到4%上升为2010年的9.5%,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经济增长最有力的引擎之一。然而几十年的传统增长方式虽然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但也同时打来了许多问题:地区差异拉大、收入分化、生产率降低、外贸依存度过高等问题。在全球经济受到重创、恢复缓慢的情况下,我国在面对长期结构性挑战的时刻,及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再平衡将有助于我国保持经济稳定、可持续的发展,也有益于世界经济的加速恢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青 潘玲
在低碳国际秩序下,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必将创造出一个巨大的碳技术利用市场。由于发达国家在碳利用技术上具有比较优势,如果我国采取出口制成品以换取发达国家的低碳利用技术,则其经济发展将陷于发达国家所设置的低碳贸易分工格局。事实上,低碳贸易分工格局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是长期存在的。本文的福利均衡分析表明,我国将遭受长期的净国民福利损失。因此,为了化解低碳国际秩序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从内外两个方面对重新构造经济平衡的路径进行了具体设计。
关键词:
低碳 贸易秩序 经济影响 再平衡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严蔚刚 李德锋
我国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以及相关院系的资源整合,积极探索"学部制"改革。按照赋予学部的职责和权力,可以将学部划分为"虚体型"、"实体型"和"实虚结合型"三类。其中虚体型学部是指仅具有跨学院的学术决策或咨询权力,而实体型学部还具有管理学院的行政权力和政治权力。由于管理重心下移和扁平化管理已成为高校内部治理的趋势,同时学部制改革可能会冲击既有的学术生态,所以需取慎重态度,如果改革是以学科和科研发展为直接目的,建议采取虚体型或实虚结合型学部。
关键词:
高校 学部制改革 大学治理 调查研究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琳达·林 罗纳德·U·门多萨 梁永邦
全球再平衡的讨论正处于十字路口,很多能够影响政策取向的讨论需要更多国家的参与,而不是仅仅在中美之间。全球再平衡这个问题第一次被提出来时,完全聚焦于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但随着2009-2010年的全球经济动荡以及随之而来的疲软和不确定性,人们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多么地普遍。诸如耶鲁大学的斯蒂芬.罗奇(Stephen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茉楠
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过去6年多,但世界经济依然并不平静,目前世界经济凸显出以下主要特点:一是世界经济仍难以摆脱深度调整压力,二是各国经济复苏格局分化加剧多重风险,三是全球技术创新进步周期尚待开启。中国经济新常态主要特征严格说来,目前中国经济并非已处于"新常态",而是处于由"老常态"向"新常态"的过渡之中。"新常态"关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海洲 李志勇 王慧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欧洲、美国和新兴市场三大板块的再平衡呈现出明显分化特征,其新特点可概括为:欧洲正在殴,美国将更美,金砖要贴金。美国实体经济未受重创,金融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修复较快,以及其低资金成本、低能源价格、向低走的劳动力成本、技术和市场等优势,使得美国经济具备了再出发的基本条件,尽管短期风险尤存。欧元区去杠杆化刚刚开始,加之欧元区在制度设计上未能形成主权和货币之间的统一,将使其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经历漫长而痛苦的去杠杆化和政治磨合过程。这个过程可能要十年以上,欧元区正在变成下一个日本。同时,欧元区可能出现新的资本管制,形成一个货币但多个汇率、多个利率的机制。新兴市场国家面临全球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秋惠 薛剑 贾文涛
近年来,一些地方因耕地后备资源枯竭,耕地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在实践中开始探索开展易地占补平衡,占补平衡指标市场化交易行为应运而生。开展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市场化交易的必然性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市场化交易是创新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必然趋势。2001年,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第一次提出规范易地补充耕地工作,规定市、县确因耕地后备资源匮乏,难以在本行政区域内做到耕地占补平衡的,可向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在省域内进行易地补充耕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全 宋高雅 贾康
我国财政正处于紧平衡的运行状态,如何在这种状态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共同富裕,是对财政治理在新时代提出的明确要求与现实挑战。本文从财税体制改革、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预算考核的运行机制,以及总量控制、结构优化的债务化解路径展开分析,提出在产业转型过程中不搞“一刀切”,形成以传统产业的有序转型反哺新兴产业发展;以适应经济增长的节奏安排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供给;以产业创新发展和ESG转型考核经济结构质量;以总量控制、融资路径拓展弥合区域间差异,从而实现地方债务的良性管控。本文建议通过制度优化和实施路径选择来寻找经济转型、社会发展和债务高效管控的最大公约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唐洁
高校学科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龙头,是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基础。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加快学科建设,凝练学科方向,营造学科建设环境,汇聚学科队伍,是新建本科院校提升办学内涵的根本。将新建本科院校定位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不是要削弱或忽视学科建设,而是要明确并突出应用型学科方向,规制主导学科专业的发展,使学科建设成为专业构造调整的支撑。新建本科院校培育学科方向的路径是紧扣办学定位构造学科建设机制、以学科方向规制专业建设、探究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应用型 学科方向 学科规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景平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我国在国际收支平衡方面不仅面临着如何科学选择国际收支结构的问题,而且面临如何保持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