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3)
- 2022(3)
- 2021(1)
- 2020(1)
- 2019(2)
- 2018(3)
- 2017(1)
- 2015(7)
- 2014(3)
- 2013(4)
- 2012(2)
- 2011(5)
- 2010(2)
- 2008(2)
- 2007(3)
- 2006(1)
- 2004(1)
- 2002(2)
- 2001(1)
- 1999(3)
- 学科
- 济(10)
- 经济(10)
- 地方(9)
- 地方经济(8)
- 中国(4)
- 学(4)
- 人(3)
- 史(3)
- 教育(3)
- 残(3)
- 残疾(3)
- 残疾人(3)
- 疾(3)
- 业(2)
- 政治(2)
- 文化(2)
- 易(2)
- 研究(2)
- 经济学(2)
- 贸(2)
- 贸易(2)
- 资源(2)
- 专题(1)
- 专题研究(1)
- 世界(1)
- 业务(1)
- 中国革命(1)
- 主义(1)
- 人事(1)
- 人事管理(1)
- 机构
- 学院(29)
- 大学(26)
- 研究(16)
- 济(15)
- 经济(15)
- 管理(10)
- 中国(9)
- 中心(8)
- 京(7)
- 理学(7)
- 理学院(7)
- 研究中心(7)
- 管理学(7)
- 管理学院(7)
- 经济学(7)
- 财(7)
- 商学(6)
- 商学院(6)
- 州(6)
- 财经(6)
- 师范(5)
- 经(5)
- 经济学院(5)
- 中央(4)
- 信息(4)
- 北京(4)
- 师范大学(4)
- 广东(4)
- 所(4)
- 技术(4)
共检索到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坦
2011年7月8日15时45分,我们敬爱的吴承明老师走完了他坎坷而光辉的一生驾鹤西归,享年94岁。他的离去是经济学界和经济史学界无法估量的损失,也是我永远的痛!自1985年始聆先生教诲,到1993年至今同住一栋居民楼,20多年来先生之为人治学耳濡目染,先生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一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郭冠清
吴易风教授的学术贡献究竟是什么?在包括吴易风研究在内的许多文献已做了明确表述的前提上,如何客观准确地对其学术贡献进行评价,是一个难点。对吴易风学术贡献"考证"的结果发现:(1)吴易风在古典经济学派规定上突破了苏联教科书的范围限制,在比较优势原理起源上,最早挖掘出斯密的比较优势理论;(2)吴易风是我国引进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推动者之一,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前沿跟踪的主要开拓者,并从理论上对新自由主义思潮进行了系统批判;(3)吴易风将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和时代的需求紧密结合,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对马克思的产权思想进行了深度挖掘,以增长理论为重点对马克思经济学数学化进行了探索;(4)吴易风最早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萨缪尔森经济学、马克思和科斯产权理论进行了系统比较,并对包括研究对象、增长理论在内的几乎所有经济理论进行了全面比较;(5)吴易风不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成果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了毛泽东——陈云——邓小平破解历史性难题的清晰图式,而且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在国有企业改革等四个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詹万生
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21世纪中国道德教育的大趋势●詹万生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道德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要以“三个面向”为指针。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这是...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春声
1984年底,叶显恩老师应约为《傅衣凌治史五十年文编》作跋,近结尾处引用了陈寅恪先生1930年所作《敦煌劫余录·序》的一段名言:"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研究新问题,则为此时代之新学术。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①傅衣凌先生是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的重要奠基者,叶显恩老师自称"我虽无缘受业于傅老,承他之耳提面命,尚幸得为私淑而自足"。在跋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伟伟 周仲秋
毛泽东早期在深入比较中西文化特点的基础上,辩证看待中国封建文化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提倡包含利他和爱人之心的自我发展理念;既反对"中体西用"思想,也不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倡导建立立足中国的先进文化。毛泽东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后,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倾向,科学阐述了中西文化产生的源泉,并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标志着其中西文化观日臻成熟。在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探索中,毛泽东中西文化观由"内化"转向"外化",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开展了立足中国融汇中西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探索。
关键词:
毛泽东 中西文化观 先进文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1月29日,教育部召开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座谈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强调,学习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是高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要切实抓紧抓实。一是唱响主旋律,强化理论武装和正面引导。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引向深入。要积极构建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要发挥高校学科优势、人才优势、智力优势,把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阐释清楚。二是守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拓 余新忠
医史学家范行准将王宏翰誉为“中国第一接受西说之医家”,实则明遗民祝石接受西洋医学比王宏翰更早。祝石不仅与艾儒略、卫匡国、利类思、南怀仁等耶稣会士来往密切,而且成功将多明我会士引入浙江兰溪。他曾参与校刊多部汉文西学文献,包含丰富西洋医学知识的《形神实义》,即其中之一。在自撰医学论著《录医》中,祝石公开宣扬西洋解剖学,抨击中国传统医学,拉开了中西医论争的序幕。他运用西洋蒸露法等在社会名流中广泛行医,得到钱谦益、陈维崧等学者的高度认可。周笙曾将祝石的医方收入《医林口谱六治秘书》中,王宏翰也很可能参考过祝石的医学论著。祝石是一位被遗忘的中西医汇通先驱。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裴子卫
吴汝纶是近代杰出的教育家,1902年被管学大臣张百熙力荐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参与重建京师大学堂。吴汝纶秉持"兼苞新旧、会通中西"的教育理念,力图将中、西学教育共同纳入新式教育制度框架内,但他提出的办学设想却未获采纳。为寻求可行的办学策略、制定合理的学堂章程以成功重建大学堂,吴汝纶以六十高龄赴日本考察学务,他探寻到实现学校中、西学教育并举的途径,增强了建设新式学校的信心。他还积极为大学堂收集资料、广置设备、引荐师资,并提出了诸多新的办学设想与建议。虽最终未能赴任履职,但其理念与行动为京师大学堂的重建和20世纪初中国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思路,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
吴汝纶 京师大学堂 兼苞新旧 会通中西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傅荣贤
书目分类既是对文献世界的整序,也是对文献背后知识本体的界定以及对知识结构的全面规划。近代书目分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在传统四部框架内容纳西学书籍,增补四部书目类别以统摄西书,西书独立编目,中西书籍分列于一编,以中学为主建构统一分类体系,以西学为主建构统一分类体系等变化;它们大致对应于"西学中源""、中体西用"、"中西异学"、"学无中西"、"西体中用"等学术理念。而总体上,中国近代书目的历史演进与对传统知识分类的逐步清算以及对知识体系的西方化重建相同步。
关键词:
中西学术 近代 书目分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亚婷 彭新强
本文重点分析新管理主义改革在学术职业领域所引发的变革。作者认为改革使得学术身份处于重新锻造且冲突动荡的过程;学术职业群体内部分层加剧,且出现了管理阶层;学术人员丧失专业特权且面临权力再分配;学术科研体现出科研评估绩效化和科研活动商业化的明显趋势;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内部管制性明显增强,外部竞争性加剧;最后,在由外界赋予的传统学术自由大幅度减少的同时,学术人员也在主动争取新的学术自由。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贾兴梅 刘俊杰
将中西部地区划分为东北、中部、西北、西南4个区域,采用1995—2013年的相关数据,分析各区域在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选取的影响因素包括资本存量、经济规模、劳动力成本、人力资源和路径效应。结果发现:4个区域的路径效应、资本存量与产业转移承接地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源与产业转移承接地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东北、西北地区不显著;劳动力成本与产业转移承接地存在负相关关系,但对东北地区不显著;除中部地区外,经济规模与产业转移承接地并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中西部区域地方政府和企业家在促进产业转移进程中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根据不同影响要素制定宏观政策与微观引资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云虹 王美昌
基于产业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中西部地区综合评价后发现,其整体承接能力偏低,空间差异特征明显。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区优势产业和产业发展规划分析得到,中部地区在今后的产业承接中应以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家用电器、生物制药和纺织服装等行业为重点;西部地区应以机械制造、航空航天、专用设备装备制造和能源化工等行业为重点。
关键词:
产业承接能力 行业选择 中西部地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小平 王重鸣
本文提出了在不同工作情景下对组织承诺研究的两种思路。在此基础上 ,又提出了一个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组织承诺形成过程模型。
关键词:
文化背景 组织承诺 组织支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暕 郑露
为实现中西部地区顺利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文章利用Hoover系数的指标体系分析了东部地区产业聚集现状,确定出需要转移的产业。通过对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分析确定出中西部地区可以承接的产业,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适合的对接点。结论表明,通过分析Hoover系数来指导产业转移具有实际可行性。
关键词:
中西部 产业转移 产业聚集 对接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