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87)
2023(14287)
2022(12450)
2021(11926)
2020(9902)
2019(22546)
2018(22193)
2017(42539)
2016(23170)
2015(26132)
2014(25854)
2013(25028)
2012(22613)
2011(20265)
2010(20385)
2009(19191)
2008(17551)
2007(15296)
2006(13484)
2005(11812)
作者
(63697)
(52344)
(51997)
(49628)
(33243)
(25392)
(23916)
(20699)
(20224)
(18746)
(18060)
(17433)
(16467)
(16316)
(16231)
(15959)
(15877)
(15441)
(14981)
(14960)
(13118)
(12943)
(12526)
(11998)
(11910)
(11811)
(11621)
(11576)
(10606)
(10391)
学科
(84213)
经济(84123)
管理(64930)
(63289)
(55162)
企业(55162)
方法(39012)
数学(33310)
数学方法(32807)
中国(28351)
(26955)
金融(26953)
(25295)
银行(25256)
(24326)
(23438)
(21676)
(20927)
业经(20147)
地方(18771)
理论(17999)
(17773)
(16227)
财务(16151)
财务管理(16125)
企业财务(15331)
教育(14813)
农业(14798)
(14648)
贸易(14633)
机构
大学(314230)
学院(313810)
管理(123560)
(117939)
经济(115078)
理学(107087)
理学院(105875)
管理学(103842)
管理学院(103303)
研究(100298)
中国(78944)
(66347)
科学(63285)
(55039)
(49518)
中心(47570)
(46325)
研究所(45278)
业大(45246)
(44993)
财经(44594)
(44478)
师范(44098)
北京(42000)
(40385)
(37852)
(36416)
农业(36181)
师范大学(35477)
经济学(35166)
基金
项目(215038)
科学(168177)
研究(161275)
基金(152691)
(131278)
国家(130093)
科学基金(112056)
社会(99001)
社会科(93629)
社会科学(93605)
(86157)
基金项目(81185)
教育(75955)
自然(72196)
(71922)
自然科(70479)
自然科学(70463)
自然科学基金(69128)
编号(68290)
资助(62941)
成果(56041)
重点(48059)
课题(47244)
(46630)
(45583)
(45389)
项目编号(42710)
创新(42054)
大学(41284)
科研(40933)
期刊
(126408)
经济(126408)
研究(93381)
中国(60488)
学报(47643)
教育(46050)
管理(43795)
科学(43543)
(41915)
(41322)
(37582)
金融(37582)
大学(36002)
学学(33275)
农业(28672)
技术(27707)
业经(21266)
财经(21140)
经济研究(20143)
图书(18468)
(17992)
理论(15986)
问题(15419)
科技(15209)
实践(14839)
(14839)
(14639)
技术经济(14553)
现代(13715)
(13666)
共检索到456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生  郄卓妍  齐媛  
评价反思能力的发展是新型育人环境下积极落实评价改革意见、促进双减落地的核心抓手之一,是减负提质的重要手段,是作业评价改革的基础性理论支撑。作为学生的一种高阶思维能力,评价反思能力是否具有潜在结构、受何种因素影响是当前亟须明确的问题。学评融合理念强调人人参与、发挥评价的学习性作用,在评价他人和对他人评价数据处理的活动过程中,学生评价反思能力的发展是核心之一。本研究通过梳理学评融合的评价活动核心环节,提出了评价反思能力的概念与内涵,自编评价反思能力测评工具,对我国东中西地区18,42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研究发现评价反思能力具有稳定的潜在结构,可以分为标准批判、内容深思和价值认同三个子能力;本研究阐释了学评融合理念下评价核心过程与评价反思能力的关系,即:评价过程包含评他、自评、分析数据等一系列学生学习行为,这一系列评价行为是学生评价反思能力发展的载体和外化表现。另外,本研究揭示了我国中小学生评价反思能力总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及其各子维度随着学段的升高不升反降的现象,并发现评价频率及匿名性等均对学生的评价反思能力有显著影响。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金铁龙  
在由中国图书馆学会未成年人图书馆分会、《图书馆报》在福州联合主办的2018全国少儿阅读峰会上,笔者提出了公共图书馆要积极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服务的看法,认为这将有利于扩展和优化公共图书馆服务空间,有利于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文章结合湖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在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服务方面的实践,为国内公共图书馆开展相关活动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陆跃祥  
The thinking level of students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can affect their mastering of brand concept.In order to guide the students′ consumption,this study explored the cognitive level and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brand concept of students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The results showed:(1)the cognitive level of brand concept of students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improved with age;(2)the students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have different knowing about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brand concept;(3)the students in different grades have different knowing about the brand concept with higher\|grade students knowing more comprehensively.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希斌  
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的知觉是指其对教师指向他们的评价行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是学生将教师教育行为内化的基础。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选取小学4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共723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验证性因素分析支持“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知觉的结构模型”,即操作要素和基础要素是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知觉的两个重要侧面,前者包括明确目标、收集信息、反馈改进等三个方面,后者包括期望激励、沟通理解、关注过程等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其教育学意义进行了探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郭宝仙  
外语能力是外语教学与测试中的基本问题。由于缺乏清晰的外语能力标准,我国中小学外语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对所要培养的外语能力及应达到的水平缺乏明确具体的参考依据,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难以形成科学、系统的培养模式。国外语言能力量表在概念构建、研制方法等方面对我国有积极借鉴意义。我国中小学生外语能力量表的研制可先从局部做起,综合采用多种研制方法,应借鉴交际语言能力模型,体现我国中小学生外语学习特点,能力的表述应便于理解和使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姚计海  陈瑛华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针对北京13所小学四至六年级和6所中学初一至高三年级,按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从各年级选取一个班级,共计2433名学生,考察学生考试态度与学业成绩、学业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学生的考试态度在不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年级提升,学生对考试的喜欢程度不断下降,不喜欢的程度不断提高;(2)学生的考试态度与学业成绩、学业自我概念都存在显著正相关,喜欢考试的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业自我概念优于不喜欢考试的学生。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研究对学校考试及管理改革提出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碧芬  张维忠  麦克斯·斯蒂芬斯  
澳大利亚中小学生读写与数学能力评估是国家教育部从2008年开始实施的一项重要的全国性教育质量评估。这项评估由澳大利亚课程、评估及报告局全面负责管理,原则上要求所有在校的3、5、7、9年级的学生都参加考试,并伴有明确且详细的时间安排。评估内容注重基础性和应用性,设计了可供横向和纵向比较的工具,发布了详细且易读的评估报告。虽然这项评估从实施开始就褒贬不一,但是它的很多经验值得我国在建构和完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中借鉴。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史亚娟  华国栋  
公民数学素养的提高无论对于社会发展还是其个人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中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必须明确中小学生数学能力结构。中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是第一个层次,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是第二个层次,模式能力在这两个层次之间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并据此提出了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玉娟  Wonking Mencius  
通过文献分析,从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三个维度考察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以706名中小学生为被试,编制了中小学生创新能力问卷。通过对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构效度的检验,表明中小学生创新能力问卷具有较好的理论构想、良好的信效度指标,是研究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一个有效工具。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钱冬明  沈灵亮  张杰  
信息素养作为中小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分析国内外信息素养相关研究,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框架,经过两轮专家意见,最终形成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并在成都市的一部分小学、初中、高中开展相应的测评,最后提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应用方法和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宇卿  
促进每一个孩子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是新一轮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本文剖析了基于"轻负高质"的中小学生学业效能的内涵,构建基于学业质量、学习生活质量的学业效能评价框架,并探索了学业效能提升的路径及围绕课堂、作业、评价、情感、课程、教师六个操作点的具体方法。这可以成为"减负"突围的一种尝试,也是构建绿色学业的一种具体实践。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龚道敏  
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深入开展,评价学生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学生认知规律和信息技术课程特征,设计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方案。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明全  
择校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教育领域的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国外实证研究显示,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择校可以从普遍意义上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业成就,但对于特定种族的学生来说(如非洲后裔的学生),择校有助于这类学生成绩的改善。本文以国外学者对教育券和特许学校的实证研究为例,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从实证研究的视角考察择校对中小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以期为当前我国有关择校问题的讨论提供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志毅  
志向是个性中的一个动力因素,是主体选择与未来职业活动有关的目标和力图达到这种抱负的意向。志向指向未来,对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和个性发展有着推动作用。在当今“科教兴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正确引导学生确立适应时代发展的志向,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