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09)
- 2023(2178)
- 2022(1805)
- 2021(1804)
- 2020(1398)
- 2019(3186)
- 2018(3058)
- 2017(5348)
- 2016(2785)
- 2015(3278)
- 2014(3143)
- 2013(2720)
- 2012(2636)
- 2011(2338)
- 2010(2585)
- 2009(2294)
- 2008(2249)
- 2007(2071)
- 2006(1915)
- 2005(1825)
- 学科
- 济(11097)
- 经济(11068)
- 业(10004)
- 农(7715)
- 管理(5754)
- 企(5650)
- 企业(5650)
- 农业(5410)
- 中国(3892)
- 教育(3886)
- 方法(3297)
- 收入(2985)
- 数学(2694)
- 数学方法(2671)
- 学(2645)
- 分配(2400)
- 业经(2394)
- 体(2271)
- 思想(2198)
- 家(2093)
- 政治(2087)
- 财(2065)
- 技术(1914)
- 融(1913)
- 金融(1912)
- 思想政治(1856)
- 政治教育(1856)
- 治教(1856)
- 德育(1831)
- 制(1803)
- 机构
- 大学(40086)
- 学院(39057)
- 济(16815)
- 经济(16557)
- 研究(14885)
- 管理(14133)
- 理学(12007)
- 理学院(11858)
- 管理学(11663)
- 管理学院(11586)
- 中国(10554)
- 京(8477)
- 科学(8394)
- 农(8157)
- 财(7647)
- 所(7227)
- 中心(6649)
- 研究所(6559)
- 范(6284)
- 师范(6249)
- 江(6200)
- 财经(6031)
- 农业(5929)
- 业大(5861)
- 经(5571)
- 经济学(5438)
- 北京(5394)
- 师范大学(5097)
- 院(5070)
- 经济学院(4851)
共检索到64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曹阳
文章整理王重民致向达、刘脩业、袁同礼三位亲友书信,并择要进行解读,探讨王重民进步思想根源和浓厚的家国情怀。所整理书信日期从上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为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信息管理系王重民专藏之资料,涉及王重民先生主要学术生涯。通过这些书信,可以看出王重民精研学术同时,将家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其中并不断影响学术成长的过程。
关键词:
王重民 书信 进步思想 家国情怀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不是每个人都能这样:身染疾患依旧冲锋陷阵;幼子病重却毅然奔外地;母亲晕倒,爱人手术……在每一次需要你的时候“你为什么总是出差啊?”面对孩子,你总是含泪回答:“因为我的工作是审计。”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顾晓光
文章整理了袁同礼致王重民四通书信,并进行释读。这四通书信分别写于1927年9月23日、1934年11月12日、1935年4月13日和1935年5月2日,为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王重民专藏之资料。这些书信折射出袁同礼对国立北平图书馆工作的部署以及对馆员王重民的帮助和影响。
关键词:
袁同礼 王重民 国家图书馆 书信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蕊
1935至1939年间,王重民在法国国家图书馆整理和编纂《伯希和A藏B藏目录》,并就目录体例、编纂方法等问题致信伯希和,商讨交流。这些书信保存在巴黎吉美博物馆伯希和档案Pel.D38号卷宗中,合计11通,尚未被披露。通过考释信件内容,可知《伯希和A藏B藏目录》的具体编纂过程,这也是研究王重民生平和目录学思想的重要资料。同时,也为了解王氏与伯希和的具体交往、中法学术交流提供了研究素材。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谢永忠
我是一名从生产队会计、农业税助征员成长起来的财政干部。结合自己32年来从事财政工作的实践,我提炼总结的财政精神是:理财善政、勇于改革、赤诚为民。"理财善政"是财政精神的总纲作为财政部门,在理财行政过程中必须做到讲政治、懂政策、守政令。科学发展是讲政治的最好体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当前最大的政治。财政部门要积极履行资源配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郑天挺是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和教育家。作为一名学者,他把自己一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著名学府,长期从事大学行政管理工作。读《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在学术上有深厚造诣和远大追求的学者的高尚人格和操守。他忠于职守、坚持原则、有担当;他宽厚待人、恕以及人,调动尽可能多的人的积极性,为学校发展服务。他严于律己,责在人先,利居众后,洁身自好,不为名利所累,不因穷困而变易操守。郑天挺是亲身经历了五四运动精神洗礼的那一代知识分子,五四运动在他身上激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民主、进步的追求,与他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的营养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他衡量是非、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救亡图存的壮举,强烈的家国情怀,是支撑郑天挺牺牲一己、努力工作,为学校发展、为维护祖国文化所有付出的力量源泉。
关键词:
郑天挺 西南联大日记 忠厚诚笃 家国情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璐
介绍了清代校勘学大师卢文弨从事校勘事业的基本情况,以《抱经堂文集》为基础,分析和研究了收集于其中的卢文弨现存书信,着重探讨了书信中的校勘思想和方法。将其书信中的校勘思想归纳为:采众家之长,择善而从;依据体例,适择校注篇幅;保留他注,以助后学。将其书信中的校勘方法归纳为:联系实际,以资校勘;运用算术方法推理助校。同时,指出并举例说明了书信中所见的卢文弨校书不足之处:不察本书体例,强征他书而误;对本书体例考察有失而致误。研究结果可以补充他人对卢文弨校勘思想和方法研究的不足,为深入研究和全面探讨卢文弨乃至清代校
关键词:
卢文弨 书信 校勘 思想 方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顾晓光
因有幸参与编纂《王重民全集》,我近期来到美国探访王重民先生工作过的图书馆和查阅与先生有关的资料,收获颇多。先生受恒慕义之邀,于1939—1947年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善本编目。1946年,他还到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审查了经部全部及集部的三分之二明刻本",并给予了中文馆藏极高的评价。只可惜,他没有太多时间留在普林斯顿大学,很快就回国了。
关键词:
王重民 裘开明 袁同礼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罗彧
王重民是我国著名的文献学家。他勤奋钻研、治学严谨、著述宏富,其文献学治学领域与成就主要表现在目录、版本、校勘、辑佚等多个学科。在其丰富的著述中,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形成了视野开阔、内涵丰富、方法多维、勇于创新、富有特色的博大精深的学术体系。学界对王重民的著述进行过一些分类和整理,但由于时代的特殊原因或材料的沉浮隐现,已有目录对王重民学术著述的分类情况颇值得商榷,同时有线索表明以往的著录中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全面而清晰地彰显王重民的学术成就,文章对王重民的学术著述进行了系统分类、整理和考辨。
关键词:
王重民 著述 分类 著录 考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孟昭晋
世伟同志:今次到沪,蒙你鼎助,顺利拜见了胡道静先生,十分感谢。找胡先生的一个具体目的,是征集王重民先生遗墨(尺犊),可惜皆毁于十年浩劫。我此行带去的一个话题未及细谈,拟借贵刊版面罗嗦一番,亦可公诸同好。今年一月三日适逢王重民先生诞辰(冥寿九十五),北大系里举行了一个小小的聚会,到会的有周文骏、朱天俊、吴慰慈、辛希孟、王锦贵、鲍世钧(王先生唯一的硕士生)等他的学生们,王先生的长子王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钟祥财
北京大学刘方棫教授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在他九十寿辰之际,其弟子刘社建撰写的《刘方棫学术思想评传》(以下简称《评传》)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学生对老师的祝贺,也是后生向前辈的致敬。《评传》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刘方棫的学术思想概要;第二章介绍了刘方棫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探索;第三章和第四章分析了刘方棫对消费经济学的思考;第五章归纳了刘方棫在生产力经济学方面的创新;第六章是结语。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武
在我国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中,感恩一直被推崇为优秀的品质。在新时期的人才培养中,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感恩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修养,同时也是对现代社会文化风气风貌的展现。在新时代家国情怀视域下对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培养,也可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过去的传统知识教育中,高校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只停留于表面工作,教育主体对于学生感恩培养的工作不够重视。高校作为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主要阵地,应积极的发挥教育的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
爱国精神 素质教育 感恩意识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齐东
京杭大运河沟通了中国东部的五大重要水系,反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流域文明和坚毅不屈的性格。运河叙事所体现的家国情怀在历史长河中持续演进,其意象构建逐步丰富完善。大运河的沧桑历史与曲折发展历程给现代中国诸多历史借鉴与现实参照,它反映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人文情怀,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在新时代,运河将发挥其独特的功能与意义,助力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键词:
家国情怀 运河叙事 意象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高昕 杨威
探讨新时代家国情怀的价值内蕴,要始终立足于社会现实,并能够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符合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新时代家国情怀是个体对自身本质与价值的全新体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对家国的文化自信以及对完善主体素养品格需要的满足,表征为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时展现出来的积极的思想意识、情感体验和高尚品格。它不同于道德,但与道德密切相关。新时代家国情怀具有继承性与超越性相统一、情怀化与理性化相统一、全民化与个性化相统一的特点。
关键词:
新时代 家国情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鑫 邹统钎
大运河作为我国乃至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对激发我国旅游者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通过对大运河沿线35个地级市的代表性游记进行扎根编码分析发现,旅游者主要通过“文化认同-文化反思-文化交流”3个过程机制完成对大运河文化的自觉,并在“觉他-觉自-对话”的过程中完成家国情怀的意义建构。“文化认同”包括文化识别、身份归属、文化共情、形象感知、文化象征和文化表达6个过程“;文化反思”包括文化联想、元素对照、文化折射、文化内省和文化批判5个过程;“文化交流”包括自觉践行、主动追求、文化移植和文化创造4个过程。该研究可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旅游者文化行为研究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