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12)
- 2023(12788)
- 2022(11140)
- 2021(10370)
- 2020(8782)
- 2019(20138)
- 2018(19895)
- 2017(38111)
- 2016(20970)
- 2015(23343)
- 2014(23024)
- 2013(22741)
- 2012(20631)
- 2011(18494)
- 2010(18079)
- 2009(16501)
- 2008(15966)
- 2007(13666)
- 2006(11737)
- 2005(9911)
- 学科
- 济(80099)
- 经济(80009)
- 管理(58472)
- 业(56122)
- 企(46652)
- 企业(46652)
- 方法(40739)
- 数学(35404)
- 数学方法(34903)
- 农(21175)
- 学(19826)
- 中国(19644)
- 财(19294)
- 业经(17869)
- 地方(15708)
- 贸(15566)
- 贸易(15557)
- 易(15111)
- 农业(14460)
- 理论(13323)
- 技术(13291)
- 环境(13187)
- 和(13053)
- 制(12670)
- 务(12494)
- 财务(12425)
- 财务管理(12405)
- 企业财务(11723)
- 划(11632)
- 银(10741)
- 机构
- 大学(296611)
- 学院(293996)
- 管理(118818)
- 济(111672)
- 经济(109289)
- 理学(104823)
- 理学院(103641)
- 管理学(101526)
- 管理学院(101042)
- 研究(97491)
- 中国(69445)
- 科学(65806)
- 京(62872)
- 农(55435)
- 业大(51547)
- 所(49777)
- 财(47774)
- 研究所(46321)
- 农业(44182)
- 中心(43648)
- 江(40625)
- 财经(39778)
- 北京(39119)
- 范(37722)
- 师范(37234)
- 经(36312)
- 院(35483)
- 州(33132)
- 经济学(32578)
- 技术(31394)
- 基金
- 项目(214684)
- 科学(167086)
- 基金(155819)
- 研究(148586)
- 家(139015)
- 国家(137925)
- 科学基金(117447)
- 社会(92562)
- 社会科(87782)
- 社会科学(87757)
- 省(84403)
- 基金项目(83552)
- 自然(80214)
- 自然科(78367)
- 自然科学(78344)
- 自然科学基金(76920)
- 划(71698)
- 教育(67582)
- 资助(64383)
- 编号(59071)
- 重点(48021)
- 成果(45946)
- 部(45860)
- 发(44737)
- 创(44489)
- 科研(41999)
- 计划(41630)
- 创新(41494)
- 课题(40413)
- 大学(38870)
- 期刊
- 济(112675)
- 经济(112675)
- 研究(79388)
- 学报(56188)
- 中国(49781)
- 农(48804)
- 科学(48400)
- 管理(41205)
- 大学(41038)
- 学学(39046)
- 农业(34136)
- 财(33768)
- 教育(28971)
- 技术(23882)
- 融(19523)
- 金融(19523)
- 业经(19346)
- 经济研究(18485)
- 财经(18006)
- 业(17672)
- 科技(16402)
- 业大(15638)
- 图书(15273)
- 经(15242)
- 版(15228)
- 问题(15069)
- 技术经济(14262)
- 理论(13941)
- 统计(13645)
- 资源(13437)
共检索到404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萍 杨宇 邹德安
[目的/意义]结合传统引文指标与学者文献的引用关系数据,对学者的学术影响力进行综合测度。准确且高效地测度学者的学术影响力,使测度结果更加合理科学。[方法/过程]提出学者文献影响力测度指标,通过构建加权文献引文网络模型,结合文献被引频次和被引时间以及文献发表期刊当年的期刊影响因子,综合测度出文献重要性大小。根据学者对其所著文献的贡献度,综合测度出学者的文献影响力,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实验证明该模型既考虑了学者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又区分了合著学者对其科研成果的贡献度的不同,相比影响因子、h指数等
关键词:
科学评价 引文网络 学术影响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子婕 唐星龙
[目的/意义]目前,融合Altmetrics指标和引文指标越来越成为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的趋势所在,但是现有的评价体系易忽略学术潜在影响力维度且尚未足够重视学者学术传播过程中的互动关系,因此难以满足复杂信息环境下对学者进行全面、准确评价需求。[方法/过程]传播学中的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理论和高潜力人才评价中的A-FAST模型理论启发了对于互动视角下学者学术影响力多维评价模型的研究。基于上述理论基础,文章在专业影响力、传播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维度的基础上补充了潜在影响力维度,构建了互动视角下学者学术影响力多维评价模型,并梳理了4个维度的具体指标体系,明确其适用场景。[结果/结论]根据构建的学者学术影响力多维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对石墨烯领域中国学者的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应用,验证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局限]存在评价数据类型单一和模型验证情景简化等方面的不足,以待后续研究进一步完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学良
本文提出一个新的基尼系数二维分解方法,该方法可以同时进行基尼系数的按群组和按来源分解操作,从而避免了不平等的群组分解和来源分解因使用方法不同而难以融合的缺陷。基于此方法,本文使用CFPS数据测算了2012—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财产分配差距,发现这一时期居民财产分配差距呈波动上升态势。其中,城乡内部特别是城镇内部居民持有住房资产的差异是这一时期财产分配不平等扩大的重要原因,但如果考虑扣除房贷后的净资产,则其对差距扩大贡献明显缩小;而城乡间差异不是导致居民总体财产差距扩大的原因,其中,土地资产在这一时期起到扩大城乡组间差距的效果,而住房资产及住房净资产起到缩小组间差距的作用。因此,十八大以来,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和住房财产明显提高对于缓解城乡差异起到积极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城乡间住房资产和住房条件的绝对差距仍然很大,缩小城乡间居民住房条件差距仍然任重道远。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杨杰 孔嘉 张艺炜 王昊 邓三鸿
针对当前学者评价研究与实践中存在的准确性与全面性不足的问题,本文从颠覆性影响力的视角出发,基于引文网络的深层互引信息,将被引文献划分为颠覆性被引文献和巩固性被引文献,构建了学者影响力的二元测度框架,凝练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术特征,即“颠覆型学者”和“巩固型学者”,并提出颠覆性被引量和颠覆性h指数等指标用于学者影响力测度。实证研究基于APS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数据集的463348篇论文、9370286条引证链接、234086位消歧后作者以及诺贝尔奖(Nobel Prize)、沃尔夫奖(Wolf Prize)、狄拉克奖(Dirac Medal) 3种重要奖项得主数据,综合肯德尔秩相关性、识别比率、平均排名等方法进行指标一致性和收敛有效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颠覆性被引量和颠覆性h指数与传统指标高度一致,并且在收敛有效性上全面优于基准测度指标。颠覆性影响力能够反映学者的创新水平和潜力,二元测度框架可以对学者影响力进行准确划分,对未来创新科学家的早期识别、学者绩效与奖励制度的改革、基金项目的评审与评价、科研激励政策的制定等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颖 肖仙桃
[目的/意义]利用Altmetrics对学者影响力进行评价已得到广泛认可,但现有Altmetrics指标均来自于国外网络平台,由于我国政策和语言差异,我国学者对其使用较少,导致已有的指标体系不适用于我国学者的评价,因此文章参照国外Altmetrics指标体系构建了适合我国学者影响力评价的Altmetrics指标体系。[方法/过程]文章在分析国外Altmetrics指标来源平台的基础上,从国内相似平台的代表性平台中选取Altmetrics指标,引入因子分析法筛选指标并确定权重以构建指标体系,利用相关性检验和二维评价方法对所得指标体系进行验证。[结果/结论]以上方法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可以用于我国学者影响力评价,但评价层面不同于传统文献计量指标,二者互为补充。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琬钧 任鹏 陈晓红
[目的/意义]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影响力预测研究进行梳理和综合述评,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法/过程]利用文献调研法,从影响因素及预测方法两方面对该领域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其中影响因素可分为论文成果类、个体属性类和合作关系类;预测方法主要有统计回归法、机器学习法和学术网络法。[结果/结论]未来应着力于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理论研究、多源数据融合、基线标准规范、数据处理优化、学术网络动态演化等方面的深入探索,构建多维、多源、动态化、基准化、精准化的预测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乔舰
文章对二维随机变量相依性的测度指标:相关系数、spearman相关系数与kendall相关系数、相关信息系数与L测度、距离相关系数进行了综述与比较,指出了它们各自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以上测度指标的样本实现及使用过程,并进行了相应数值模拟。
关键词:
相关系数 L测度 距离相关系数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王菲菲 王筱涵 刘扬
在作者共被引、作者文献耦合、作者互引三维引文关联比较与融合视角下,综合使用引文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熵权法以及天际线的方法,形成了引文关联网络指标与传统h指数、被引频次等定量指标融合基础上的学者学术交流活力、知识传播主导力、贡献影响力等方面综合测度学术影响力的分析框架。利用该思路对当前热门的基因编辑技术领域进行探索研究得出了该领域最有全面影响力的学者专家,该结果与实际领域发展推动者现状较为吻合;在加权直接引用网络指标的引入下,发现了更多在领域知识交流与传播中的重要贡献者。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阳杰
关注实践作为当前全球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推动着教师教育领域学者走近实践、影响实践。基于2017—2018年度"里克·赫斯美国教育学者公共影响力排名"等,本文重点分析了美国教师教育领域高影响力学者的名单及排名、影响力扩散路径与影响力扩散原因。研究发现,美国教师教育领域共有八人进入高影响力学者名单,多数学者排名位于前列;影响力扩散路径较多,主要扩散路径有谷歌学术等;影响力扩散原因主要为关注教师教育政策、形成高影响力学者合作网络、跨越身份的界限与主动借助多渠道扩散影响力。为了更为深入地影响实践,教师教育领域学者应通过多种方式关注与影响教师教育政策,构建高影响力学者学术社群,且争取在相关领域的机构中任职,主动通过多维路径扩散影响力。
关键词:
美国 教师教育 学者 影响力 扩散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伟明
[目的/意义]针对多种学者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方法结论非一致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考虑共识度的学者学术影响力组合评价模型。[方法/过程]首先,定义本年度总被引次数、上年度总被引次数和前年度总被引次数的概念,结合H指数和总被引次数构建一套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熵权TOPSIS方法、VIKOR方法、Heronian算子、DEMATEL方法和幂算子对学者学术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计算5种不同的学者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结果;最后,设计考虑共识度的信息融合方法,计算学者学术影响力组合评价结果。[结果/结论]选取26位国际模糊决策领域专家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发挥各种综合评价方法的优点和弥补各种综合评价方法的缺点,可以避免人为选取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操纵的可能性,还可以使得最终的组合评价结果相对更为可靠,因此能够得到较为客观公正的学者学术影响力排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传彪
当下,网络交流不断兴起,学者们的研究视角正逐渐汇集于网络上的学术交流,这种交流现象一方面加快了学术交流的速度,促进了学术交流的发展;另一方面,网络上的学术影响力该如何确定,该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价网络学者的学术影响力,什么样的网络言论才能作为权威,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科学网博客为数据来源,采用加权处理的方法,进行科学网博客学者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与研究;旨在了解当前网络学术交流的情况并试图寻求一套能够评价网络学者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体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袁国华 寇晶晶 张建勇 韩正琪
[目的/意义]提出一种基于开放同行评议的学者影响力评价方法,即通过归纳收敛开放同行评议内容,形成能够表征学者不同层面影响力的多个标签簇,从而从质量层面多角度探索学者影响力,并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方法/过程]调研分析国内外现有学者影响力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构建基于开放同行评议的学者影响力评价方法,并以开放同行评议平台F1000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基于开放同行评议的学者评价方法是一种新的评价角度,实现了对学者的多角度评价,增加了学者影响力的饱满度和辨识度。分析表明,该方法与文献计量评价方法不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以作为对传统评价方法的一种补充。传统的定量分析与开放同行评议方法的结合将是未来学术评价的发展趋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妍 郭舒 张建勇
[目的 /意义]随着Web 2.0环境下社交网络的普及与开放获取运动的兴起,学者影响力表现为两个方面:学术影响力与社会影响力。目前反映学者社会影响力的评价指标已达20多种,故需要遴选合理的评价指标,避免强相关性的指标,最终构建客观、公正的学者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过程]收集Plum X/Pitt工具中提供的指标和数据,采用Spearman方法尝试探究学者学术影响力指标(被引频次)与替代计量学中社会影响力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各项社会影响力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分析。[结果/结论]要综合评价学者的影响力,应当引入社会影响力指标;从数据关联性角度,一些学者影响力的评价指标需要进行调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传彪
当下,网络交流不断兴起,学者们的研究视角正逐渐汇集于网络上的学术交流,这种交流现象一方面加快了学术交流的速度,促进了学术交流的发展;另一方面,网络上的学术影响力该如何确定,该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价网络学者的学术影响力,什么样的网络言论才能作为权威,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科学网博客为数据来源,采用加权处理的方法,进行科学网博客学者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与研究;旨在了解当前网络学术交流的情况并试图寻求一套能够评价网络学者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