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38)
- 2023(12211)
- 2022(10480)
- 2021(9863)
- 2020(8140)
- 2019(18969)
- 2018(18539)
- 2017(35909)
- 2016(19219)
- 2015(21575)
- 2014(21404)
- 2013(21158)
- 2012(19233)
- 2011(17139)
- 2010(17263)
- 2009(15966)
- 2008(14452)
- 2007(12508)
- 2006(10895)
- 2005(9530)
- 学科
- 济(73332)
- 经济(73249)
- 管理(54385)
- 业(53183)
- 企(45333)
- 企业(45333)
- 方法(34486)
- 数学(29888)
- 数学方法(29529)
- 融(26433)
- 金融(26431)
- 中国(25835)
- 银(24449)
- 银行(24415)
- 行(23586)
- 财(20070)
- 农(18931)
- 地方(17749)
- 业经(17681)
- 制(16062)
- 学(15715)
- 理论(14072)
- 务(14016)
- 财务(13953)
- 财务管理(13934)
- 企业财务(13328)
- 农业(13201)
- 贸(12925)
- 贸易(12910)
- 易(12553)
- 机构
- 大学(263976)
- 学院(261618)
- 管理(106642)
- 济(102436)
- 经济(100064)
- 理学(92930)
- 理学院(91924)
- 管理学(90329)
- 管理学院(89866)
- 研究(85351)
- 中国(68915)
- 京(55840)
- 科学(52931)
- 财(47143)
- 所(41716)
- 中心(40725)
- 农(39676)
- 业大(38698)
- 财经(38408)
- 研究所(38286)
- 江(36441)
- 北京(35424)
- 经(34945)
- 范(34372)
- 师范(34061)
- 院(31210)
- 农业(31010)
- 州(30820)
- 经济学(30625)
- 财经大学(28900)
- 基金
- 项目(184125)
- 科学(144495)
- 研究(136154)
- 基金(132966)
- 家(114912)
- 国家(113922)
- 科学基金(98569)
- 社会(84579)
- 社会科(80301)
- 社会科学(80280)
- 省(72637)
- 基金项目(71295)
- 自然(64128)
- 自然科(62641)
- 自然科学(62629)
- 教育(61914)
- 自然科学基金(61471)
- 划(60502)
- 编号(56131)
- 资助(54752)
- 成果(44989)
- 重点(40754)
- 部(39893)
- 发(39245)
- 创(38724)
- 课题(38195)
- 创新(36044)
- 项目编号(35276)
- 科研(35201)
- 大学(34644)
- 期刊
- 济(106907)
- 经济(106907)
- 研究(78372)
- 中国(48429)
- 学报(40136)
- 管理(37996)
- 科学(36995)
- 农(35372)
- 融(35096)
- 金融(35096)
- 财(34164)
- 大学(30566)
- 教育(30563)
- 学学(28574)
- 农业(24471)
- 技术(22280)
- 财经(17755)
- 业经(17456)
- 经济研究(17072)
- 经(14977)
- 图书(14828)
- 理论(14643)
- 实践(13586)
- 践(13586)
- 问题(13394)
- 科技(12816)
- 业(12120)
- 技术经济(12071)
- 现代(11811)
- 情报(11232)
共检索到379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度
地理科学是专门研究陆地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有规律的时空格局的科学。为了促进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协调人地关系,地理学家要在陆地表层格局与过程综合研究,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自然资源利用与自然灾害防治,环境整治、生态建设与自然保护,人地系统机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球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等领域,加强学科融合、开拓创新,为提升地理学综合研究的水平,为地球人类家园的美好未来做出积极的贡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倪绍祥
综合性与区域性为地理学的两大基本特点。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我国地理学家关于地理学综合研究及其意义的有关论述,并指出了我国在地理学综合研究上的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地理学综合的内涵不够宽广,地理学综合的思维方式有欠缺,从过程和机理角度进行地理学综合的研究较为薄弱,以及地理学综合的手段偏于定性和单调。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对地理学综合的内容和综合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从地理信息科学等角度对地理学综合的新手段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地理学 综合 进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戴俊骋
文学地理学日益受到文学和地理学两大学科的重视,但是两大学科下的文学地理学研究的路径"大相径庭"。通过现有文献综述,对文学地理学的"文学面"与"地理面"进行梳理比较,发现目前文学学科对文学地理学的研究较为成熟,地理学科对文学地理学的重视程度与文学相比仍不足,且本土化研究基本缺失。现有基于学科的研究框架体系,造成了两个"文学地理学"的假象,亟待打破学科边界,从研究意义、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上逐步走向融合并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范闻捷 高锡章 冷疏影
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理学科1987-2016年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从地理学科的4个分支学科: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环境地理出发,通过分析关键词词频在不同时段的变化特点、与同时期面上项目申请书关键词词频进行对比等方法,追寻不同分支学科青年科学基金的研究特点,分析各分支学科的青年科学基金选题的演变规律。以此为依据,筛选了7个有代表性的关键词,分析这些关键词所代表前沿研究方向,和青年科学基金选题变化情况,并根据后续资助情况分析学科发展过程中青年人才梯队的成长过程,追寻青年科学基金在地理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研究表明,自1987年以来,青年科学基金选题一直处于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和人文经济的格局与过程研究的最前沿,技术创新是青年科学基金最主要的源动力,研究不断向定量化发展;青年科学基金的研究选题也逐渐拓展,走向综合;同时持续推动地理学科研队伍的成长。对于地理科学的技术和理论创新的助推作用显著。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伟 张宏业 张义丰
综合性研究既是地理学研究的特点和难点,也是地理学未来发展的趋势。在过去关于地理学的综合研究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综合性基础理论研究薄弱;(2)自然—人文研究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不足;(3)综合的途径和手段偏于定性和单调。因此,当前推进地理学综合研究的关键在于找到一个综合价值尺度,搭起自然系统与经济系统的桥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是一项横跨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研究。加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研究能够有效地推进地理学的综合研究。最后,结合地理学综合研究的趋势,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核算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应从完善生态价值核算的理论基础,改进核算的技术、加强实证研究、提高公众认知度,以及完善相关制度建设等方面推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的研究。
关键词:
地理学 综合研究 生态系统服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兆量
与区域性紧密联系的综合性,是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特性之一,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方法论,经济地理学在学科分工中的地位和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都与综合性有关,经济地理学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地理学队伍的培养要充分反映综合性的要求,探讨经济地理学的综合性,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理论课题。一、经济地理学综合性的基本概念阐述经济地理学的综合性,必须赋以具体的内容。因为,综合与分析是人类认识的基本手段。综合是把事物或现象的各部分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雪军,田霖
金融地理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鉴于国内对该学科研究的薄弱状态,文章对金融地理学的学术渊源、最新研究现状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区域金融学与金融地理学的联系与区别,展望其应用前景,为金融学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全新的方法论和研究视角,并为其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善才 张东海 胡涛 彭建
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美丽中国建设涉及人口、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等诸多学科领域,需要借力于自然与人文学科的跨学科整合来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持。综合自然地理学兼具人文和自然学科分析特长,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系统剖析了美丽中国的科学内涵以及综合自然地理学学科特质,进而探讨了格局—过程互馈机理、人地耦合系统理论、综合区划等综合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内容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应用方向,并在综合自然地理学框架下凝练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研究领域,包括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绿色转型发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等,以期促进地理学与美丽中国建设的深度融合,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学科支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鲍超 方创琳
区域规划向来是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之一。在我国正在进行的“十一五”规划工作中,区域规划将占有突出重要的位置。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文章重新审视了区域规划对综合性的要求,并从地理学的综合视角分析了当前区域规划编制中的四大弊端,即规划阵容中经济地理学专业人才居多,跨学科人才较少;规划目标重经济增长和近期利益,轻综合效益和长远协调;规划背景重区域发展条件和发展历史的罗列,少分析,综而不合;规划内容重规划方案本身,轻综合协调和区域管治。在此基础上,认为新时期区域规划应该走出对“综合性”认识的误区;针对规划病理,厉行对症下药;加强跨学科综合研究,培养复合型区域规划人才。通过标本兼治,以达到科学发展观对新时期区域规划综合性的要求。
关键词:
地理学 综合视角 区域规划 科学发展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振发 徐梦冉 贺灿飞 潘峰华
金融地理学作为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分支领域,其研究成果对维护金融业稳定运行,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地理学视角,首先梳理了国际金融地理学发展历程与主要研究领域。根据特定时期内主流研究方法的差异性,可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萌芽、政治经济学主导和经济地理学文化转向影响三个阶段。借助文献计量分析,将国际金融地理学研究划分为以金融中心、金融主体的空间演化、金融网络与区域互动为主的经典研究领域,和以不同尺度金融化进程为主的新兴研究领域。随后总结了中国金融地理学研究进展。中国金融地理学虽起步较晚,研究广度与深度相比于国外仍有差距,但其区别于西方的制度背景为自身特异性的金融景观提供了多元化的解释。最后,结合国内外金融地理学的发展现状对该学科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关美宝
20世纪的地理学经历了"空间—分析"地理学和"社会—文化"地理学的分裂,对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持久的影响。本文从历史角度探究"空间—分析"地理学和"社会—文化"地理学分裂的原因,提出保持地理学观点的多样性、促进不同领域的沟通是地理学学科发展的理性选择。在实现"空间—分析"地理学与"社会—文化"地理学沟通的方式方面,地理学认识论与研究方法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可以在不同领域中混合使用,从而实现对社会—理论与空间—分析隔阂的超越。本文阐释了"混合性"的理念在超越地理学社会—文化/空间—分析二元性中所具备的潜质,并简要总结了混合地理学已有的研究实践,对以"混合性"为基础、面向"后社会—理论、后空间—分析"的地理学未来进行了展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琦 虞孝感 王辰
区域综合竞争力是当今各国政府与学术界普遍关注的发展问题之一,它源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对国家竞争力的研究,并盛行于欧美发达国家。直至今天,发展中国家纷纷参与到全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中来。大多数学者基于经济学和管理学角度对其作了深入的研究。受学科限制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竞争力,一般较少考虑地区资源、环境等区域发展的承载基础,忽略了地理要素是构成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部分,并对竞争力发挥持续作用。从地理学视角,探讨地理环境要素对综合竞争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认为区域综合竞争力是由区域资源禀赋、区域整体实力、区域发展潜力和区域创新环境4个部分...
关键词:
地理要素 区域综合竞争力 指标体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兰晓萍 郭善钡 黄颖敏
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是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我国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路径研究的不足,本文从工业地理学视角开展了省域副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与发展路径研究。通过从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和规模效益6个维度构建省域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8个重要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工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赣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民 高翠微 蔚东英 杨洁
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是地理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依据我国初中、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及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等构建地理科学能力框架并进行内涵阐述,依据国内外地理课程标准及地理教材确定学科内容主题,依据地理学科能力框架及地理学科内容主题,开发地理学科能力测评工具。经过对北京市两个区的学生进行抽样测查并采用Rasch模型进行测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在学科能力分能力之间、不同的内容主题之间存在差异;从7、8年级到10、11年级,学生能力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提高,并呈现不同的提高速度;学生之间在不同的年级、特定的能力
关键词:
地理学科能力 地理学科素养 能力表现测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