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14)
- 2023(12481)
- 2022(10681)
- 2021(10105)
- 2020(8642)
- 2019(20171)
- 2018(19933)
- 2017(37245)
- 2016(21331)
- 2015(24248)
- 2014(24466)
- 2013(23660)
- 2012(22083)
- 2011(20185)
- 2010(20476)
- 2009(18954)
- 2008(18789)
- 2007(17296)
- 2006(14942)
- 2005(13119)
- 学科
- 济(87500)
- 经济(87431)
- 业(58400)
- 管理(51262)
- 农(47898)
- 方法(39793)
- 企(36975)
- 企业(36975)
- 数学(35950)
- 数学方法(35430)
- 农业(31605)
- 中国(23197)
- 业经(20932)
- 地方(19216)
- 财(18700)
- 学(17194)
- 制(15473)
- 贸(15441)
- 贸易(15432)
- 理论(15290)
- 易(14945)
- 教育(14011)
- 发(12374)
- 环境(11703)
- 技术(11690)
- 和(11484)
- 策(11442)
- 银(11294)
- 银行(11260)
- 务(10984)
- 机构
- 学院(297614)
- 大学(296710)
- 济(115654)
- 经济(112913)
- 管理(111008)
- 研究(100075)
- 理学(96419)
- 理学院(95251)
- 管理学(93082)
- 管理学院(92539)
- 中国(74081)
- 农(69048)
- 科学(63553)
- 京(63017)
- 农业(53463)
- 业大(51849)
- 所(51220)
- 财(49963)
- 中心(47310)
- 江(46815)
- 研究所(46604)
- 范(43459)
- 师范(43099)
- 财经(39910)
- 北京(39302)
- 州(37073)
- 经(36098)
- 院(35336)
- 师范大学(34025)
- 经济学(33718)
- 基金
- 项目(197584)
- 科学(154043)
- 研究(147280)
- 基金(138646)
- 家(120137)
- 国家(118999)
- 科学基金(101310)
- 社会(89978)
- 社会科(84699)
- 社会科学(84668)
- 省(81449)
- 基金项目(73849)
- 教育(70657)
- 划(67189)
- 自然(65192)
- 编号(63878)
- 自然科(63626)
- 自然科学(63611)
- 自然科学基金(62407)
- 资助(56746)
- 成果(52107)
- 重点(44578)
- 课题(44501)
- 部(43541)
- 发(43446)
- 创(40863)
- 大学(38421)
- 创新(37860)
- 科研(37740)
- 农(37208)
共检索到445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然 孟成民
比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就读专业与其本科毕业专业,存在同专业、跨专业、跨类和跨学科四种情况,以此作为其学科背景,以研究生在读期间所获奖励情况作为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了华南农业大学近三年硕士研究生的学科背景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本科教学改革和研究生招生选拔与教学改革的建议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关键词:
学科背景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培养质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甘德欣 龙岳林 何丽波 吕长平 尹建强 吴璨 许璐 姚磊 邓键剑
风景园林学科是保持和创造人及其活动与自然世界和谐关系的艺术和科学,国际化应用型专业硕士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就业前景、专业硕士实践需求、职业诉求等方面分析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培养的时代背景,以湖南农业大学培养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办学条件为基础,按照国际化应用型风景园林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要求进行改革并予以实践:围绕"一个源头、双重优化、两项提质、两化双师、三项结合、管理增效"进行教育综合改革;通过"四基地、三平台"建设,完善学位点实践条件建设;通过"风景园林+"的建设思路,凸显农业类院校风景园林教育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征。文章希望针对农业类院校的自身特征,在专业硕士培养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改革,为风景园林教育添砖加瓦。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甘德欣 龙岳林 何丽波 熊辉 邓键剑 吴璨 冯烨 舒荻 李小马 李炎林 于晓英 邬玉香
风景园林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也是一个非常开放适合国际化办学的学科。在介绍湖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中—波双学位研究生培养项目概况的基础上,从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和"双边、双导师、双实践、双考核"的国际化双学位培养体系构建,特色化双学位课程体系设置,国际化教育办学环节管理方式的创建四个方面介绍湖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中—波双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思路,初步总结湖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中—波双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成效,并探讨双学位未来的工作方向,期望为其他学校进行研究生双学位办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平 张敏 罗黎敏 赵婷
研究生课程设置改革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学习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影响着研究生培养的质量。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山西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的相关问题,对所收集数据和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提出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建议及对策,以此保障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
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 培养质量 课程设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于海秋 周宇飞 赵新华 敖雪 徐铨 王晓光 王术 马殿荣 陈温福
积极开展"双一流"建设是地方农业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沈阳农业大学作物学科以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通过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内涵,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增强案例分析和职业规划,建立研究生质量评价体系,健全研究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全面提升了作物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
作物学学科 研究生 培养体系改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燕锋 姜峰 陈晓阳
为更好地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华南农业大学针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态势,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服务行业产业为导向,协同产业龙头企业,共同精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形成了"理念引领、整体设计、制度保证、机制激励和开放共享"的人才协同培养的全链条保障机制,组建了"温氏班""阿里创新班""索菲亚班"等多种协同育人新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
高校 协同育人 机制体制 改革创新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孟成民 刘零 陈然
农业院校博士生教育规模扩大的同时,培养质量逐步引起关注。分别从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科研成果、学术交流、思想道德品质、质量监督体系等角度对博士生培养质量进行评价,最后从培养机制改革、跨学科平台构建、学科文化建设、学科授权专业评估等方面对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提出有效措施。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 质量 评价 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晓阳
华南农业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把人的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和根本动力,构建因人而异、分类培养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分类培养,因材施教,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个性发展和社会需求相统一,达到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目标,为终身教育奠定坚实的本科基础。多年改革实践,积累了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
分类 多样化 人才培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杜国栋 宣景宏 吕德国 马怀宇 秦嗣军 刘振
介绍了国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及特点,分析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毕业考核方式等为着眼点,对沈阳农业大学园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进行探讨,为完善全日制园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
专业学位硕士 果树学 培养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马勇江 贾坤 许丹 杨利江 陈建新 孙永学
准确定位小动物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是办好小动物医学高等教育的关键。华南农业大学小动物医学方向以培养小动物临床兽医师为目标,通过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开设特色课程、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整合利用教学资源、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等环节建设,基本建成一套"强理论、重实践"的小动物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和实践创新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婧 任金政 王蕾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围绕如何培养学农、知农、爱农的农村普惠金融专业人才这一问题,中国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分析现有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紧密与行业前沿动向相结合,形成了"理论—实践—再理论"的三位一体实践模式,并以"同中有异"的原则设计教学内容、建立综合评估考核模式,致力于使实践教学体系真正服务于培养农村普惠金融人才。从实施效果来看,实践课程改革帮助学生从思想上提升了历史感和使命感,从知识上掌握了现代农村普惠金融理论,从能力上培养了创新协作、沟通交流等一系列技能,有效地促进了农村普惠金融人才的培养。这将为涉农高校推进农村普惠金融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婧 任金政 王蕾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围绕如何培养学农、知农、爱农的农村普惠金融专业人才这一问题,中国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分析现有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紧密与行业前沿动向相结合,形成了"理论—实践—再理论"的三位一体实践模式,并以"同中有异"的原则设计教学内容、建立综合评估考核模式,致力于使实践教学体系真正服务于培养农村普惠金融人才。从实施效果来看,实践课程改革帮助学生从思想上提升了历史感和使命感,从知识上掌握了现代农村普惠金融理论,从能力上培养了创新协作、沟通交流等一系列技能,有效地促进了农村普惠金融人才的培养。这将为涉农高校推进农村普惠金融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江傲霜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为了加快汉语国际化进程,解决海外汉语师资紧缺问题而设立的。如何培养适合海外汉语教学需要的高质量专业教师?国内培养的汉语师资怎样与世界接轨?纽约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做出了新的尝试,采用中美联合培养方式,不仅为美国培养了一批合格的汉语教师,也为汉语国际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通过对该项目毕业生的追踪调查,来探讨此项目给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带来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培养模式 汉语国际传播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水土保持与荒漠防治学科水土保持与荒漠防治硕士学科点于2002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正式招生。本学科设有土壤侵蚀规律研究、流域综合治理、荒漠化原理与防治3个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NSFC资助产出ESI论文的文献计量和学科发展分析——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教学与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江南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为例
硕士生培养方案修订的几个关键点——以北京工业大学教育学硕士生培养方案为例
各类大赛对研究生能力培养作用的调查与分析——以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大赛为例
农业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预期分析——基于沈阳农业大学在校硕士研究生的抽样调查
食品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简介——发育生物学学科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简介——草业科学学科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简介——生物物理学学科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简介——土地资源管理学科